一鼓作气的历史典故

作者&投稿:盛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鼓作气的成语典故介绍
【拼音】yī gǔ zuò qì【解释】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原指作战时擂第一通鼓,勇气振作起来了。比喻在劲头正盛时,一下子完成。一鼓作气的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齐国恃强凌弱攻打鲁国,鲁庄公率军迎敌,两军相遇,齐军擂起战鼓,而鲁军在曹刿的带领下没有擂鼓。齐军...

一鼓作气的典故和意思
一鼓作气原指战斗开始时,每次击鼓都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现用于形容做事情时振奋精神,鼓足劲头,趁势头一下子就把事情干完。一鼓作气的故事 春秋时期的时侯,齐国出兵大举进攻鲁国,鲁国的一个普通百姓曹刿向鲁庄公请求随军参加战斗。在齐军的战鼓第一轮敲响时,曹刿对鲁庄公暂时不要出兵相迎;到了...

一鼓作气的成语典故
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地掌握要点。其次,在做事情时,策略永远比蛮拼重要,好的时机也必不可少,并且应该注意观察。一鼓作气的例句:1、还是不要。我还是一鼓作气今天就把它带回去。但是如果它发生故障呢?2、做这种事就要一鼓作气,拖三阻四,难有成就。3、同学们!且让我们一鼓作气攻上山顶...

一鼓作气的故事和道理
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一鼓作气、把握机会。正所谓“气可鼓,不可泄”,只有一鼓作气,保持高度的热情,并学会借力、借势,才能将事情做好。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地掌握要点。其次,在做事情时,策略永远比蛮拼重要,好的时机也必不可少,并且应该注意观察。典故 鲁...

一鼓作气的典故
此典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典故:公元前684年,齐国发兵攻打鲁国。曹刿主动请缨,迎战齐军,两军对阵于鲁的长勺。齐将鲍叔牙轻视鲁军,下令击鼓进军。庄公准备擂鼓,曹刿说:“不可。”齐国人擂了三次鼓后,曹刿说:“可以擂鼓了。”这时,鲁军战鼓擂响,同时下令冲杀,鲁军将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一鼓作气典故的主人公是谁一鼓作气典故的主人公简单介绍
1、一鼓作气典故的主人公是曹刿。曹刿随鲁庄公一同出战,齐军先擂起战鼓,鲁庄公刚要应战,却被曹刿阻止,等齐军第三次擂起战鼓时,曹刿迅速出兵,大败齐军。2、曹刿是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菏泽)人,为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他随庄公迎战齐军于长勺,建议庄公待齐军三鼓气竭,即击鼓反攻,庄公依计...

一鼓作气的典故
成语典故: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召见他。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他进宫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

一鼓作气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历史故事?我们能从当中学到什么呢?_百度知 ...
一鼓作气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那么大家知道一鼓作气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吗?我们能从这个故事当中学到什么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简单的讲一讲一鼓作气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从中能学到什么。一鼓作气的原意是指作战擂响第一声战鼓时,士气最为高涨,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

一鼓作气的感悟和启示
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地掌握要点。其次,在做事情时,策略永远比蛮拼重要,好的时机也必不可少,并且应该注意观察。扩展知识:1、一鼓作气的典故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召见他。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

一鼓作气成语典故
在古代战争中,曹刿的故事被载入《左传·庄公十年》。他以非凡的智谋诠释了“一鼓作气”的成语。曹刿并非身披铠甲的勇士,而是凭借他的深思熟虑和战略眼光,成为了战场上的重要角色。他认为,战争的胜利并非单纯依赖武力,而是勇气与策略的结合。他强调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认为在战前的政治准备是胜利的...

曾枝13816016287问: 一鼓作气,来源于谁的故事? -
延津县地奥回答:[答案] 成语典故编辑本段主要人物曹刿原文《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释义全句意思是作战是靠士兵的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会衰弱,第三次击鼓士兵的勇...

曾枝13816016287问: 名人的成名典故:1、一鼓作气 -
延津县地奥回答:[答案]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古代作战击鼓进军,擂第一通鼓时士气最盛.后多喻趁锐气旺盛之时一举成事或鼓足干劲,一往直前. 【解释】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

曾枝13816016287问: 一鼓作气的典故,专业的门外汉想知道 -
延津县地奥回答: 词典解释【解释】: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示例】:初听...

曾枝13816016287问: “一鼓作气”这个成语出自《左传》的哪篇? -
延津县地奥回答:[答案] 一鼓作气 春秋时,齐国发兵攻打鲁国(两国都在今山东省境).当时齐国强大,鲁国弱小,双方实力悬殊.可是结果鲁国却以弱胜强,把齐军打得大败.据《左传》载,这次鲁国的胜利,与曹刿的精明策划有很大关系. 曹刿既非武将,也非文臣,但深通...

曾枝13816016287问: 一鼓作气的典故 -
延津县地奥回答: 春秋时代,齐国派兵攻打鲁国.鲁国的国王鲁庄公带着谋士曹刿指挥作战.齐军第一次击鼓以后,鲁军准备发起进攻.曹刿说:“不行.”齐军三次击鼓以后,曹刿才说:“现在可以进攻了.”结果齐军大败.战斗结束后,鲁庄公问曹刿胜利的原因.曹刿说:“打仗要考勇气.第一次击鼓,士气十分旺盛;第二次击鼓,士气有些衰落;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耗尽了.敌人士气耗尽,我们发起进攻,所以取得了胜利.” 后来,“一鼓作气”形容鼓起劲头,一下子把事情干完.

曾枝13816016287问: 一鼓作气的故事简介50字 -
延津县地奥回答: 春秋时期,齐国出兵攻打鲁国.鲁庄公率兵前去长勺,决定与齐军决一死战.齐军先声夺人,擂起战鼓准备进攻.鲁庄公刚要率兵应战,却被同来的的曹刿劝住了.齐军三次敲响鼓向他们挑衅.曹刿当机立断,劝鲁庄公说:“进攻的时机到了....

曾枝13816016287问: 一鼓作气成语故事 -
延津县地奥回答:[答案] 成语故事春秋时,齐国发兵攻打鲁国(两国都在今山东省境).当时齐国强大,鲁国弱小,双方实力悬殊.可是结果鲁国却以弱胜强,把齐军打得大败.据《左传》载,这次鲁国的胜利,与曹刿的精明策划有很大关系.曹刿既非武将,...

曾枝13816016287问: 一鼓作气成语故事概括主要内容一鼓作气成语故事简单概括,不超过80字,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都须有, -
延津县地奥回答:[答案] 来自乡间的曹刿以出色的才智帮助弱小的鲁国在长勺打败了强大的齐国.为后世留下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真知灼见.对此曹刿做了这样的解释“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

曾枝13816016287问: 一鼓作气》出自我国历史上哪一次重要的战役?说清楚一点. -
延津县地奥回答:[答案]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竭.” 补充: 典故 长勺之战 ,发生于 周庄 王十三 年, 齐桓公 二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齐鲁两个 诸侯 国交战于 长勺 ,最后以齐国的失败、鲁国的胜利而告终.公元前684年...

曾枝13816016287问: 一鼓作气出自我国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役? -
延津县地奥回答:[答案]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题目是后人所加.本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长勺之战发生在公...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