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三不知的历史典故

作者&投稿:谏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
三不知,指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三不知”出自春秋 《左传·鲁哀公二十七年》:晋荀瑶带领大军伐郑,齐军前去援郑。齐军中荀寅进谏不被主将采纳,自我反省,他说道:“君子之谋也, 始中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译文:晋国的荀瑶带领大军讨伐郑国,齐军前去救援...

一问三不知是指哪三不知左传
一、起源与语境 “一问三不知”最早出自《左传》,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荀子所说的“三不知”指的是事情的起始、过程和结局这三个方面。这一成语用来形容对询问的事情一无所知。二、典故背景 公元前468年,晋国的荀瑶率军攻打郑国,而齐国为防止晋国过于强大,派遣陈成子率兵援助郑国。在两军对峙之...

"一问三不知"指哪三不知?
“三不知”出自《左传·鲁哀公二十七年》:晋荀瑶带领大军伐郑,齐军前去援郑。齐军中荀寅进谏不被主将采纳,自我反省,他说道:“君子之谋也, 始中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释义:“一问三不知”就是从荀寅的话语中概括出来的。它的原意是对某一事情的开始、发展、...

出自《左传》中的一问“三不知”指的是什么
《左传.哀公二十七年》中,“文子曰:吾乃今知所以亡。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一问三不知”,即出自于此。始、衷(中)、终三事就是那“三不知”,这三事就是君子之谋的开始、发展和结果。“三不知”从最开始的始、中、终三方面都...

一问三不知的典故是
“三不知”的典故出自《左传》。公元前468年,晋国的苟瑶率兵攻打郑国,齐国为防止晋国强大,就派陈成子带兵援郑。有个名叫苟寅的部将报告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说,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陈成子听了,骂他说:“出发前国君命令我说...

三不知典故
“三不知”的典故源于古代经典《左传》。公元前468年,晋国的苟瑶发动对郑国的攻势,齐国为抑制晋国的扩张,派出了大夫陈成子前往救援。在作战过程中,苟瑶的一名部将苟寅向陈成子报告,有一个晋军士兵透露,晋军计划出动一千辆战车突袭齐军营地,意图彻底击败他们。然而,陈成子听后并未被这一情报...

“一问三不知”是哪“三不知”,有何历史典故?
“一问三不知”中的“三不知”指的是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一词语最早出自史书《左传·鲁哀公二十七年》,讲述齐国人荀寅的自我反思。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产生的成语都有其特定的渊源,如长空中的点点繁星照亮黑夜,比如“卧薪尝胆”一词讲的是越国国君勾践发奋图强击败...

“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
三不知,指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二、典故出处 “三不知”出自春秋《左传·鲁哀公二十七年》:晋荀瑶带领大军伐郑,齐军前去援郑。齐军中荀寅进谏不被主将采纳,自我反省,他说道:“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三、人物简介 荀寅是春秋时晋卿。即...

常说“一问三不知”,请问是指哪三不知?
是指不知事情的起始,发展和结果,出自《左传》中荀寅的“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也就是说荀寅反思自己应该把事情的起始,发展和结果都考虑到,才能向上级汇报。后来这句话也衍生出了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意思。

“一问三不知”是哪“三不知”,有何历史典故?
“一问三不知”中的“三不知”指的是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一成语最早出自《左传·鲁哀公二十七年》,讲述了齐国人荀寅对自己的反思。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成语如繁星点缀夜空,每个都有其独特的来源。例如,“卧薪尝胆”讲述了越国国君勾践发奋图强,最终击败吴国的故事。同样,“一问三不知”...

勤瑶13460813935问: 一问三不知(汉语成语) - 搜狗百科
南澳县复方回答: 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现指怎么问都说不知道.三不知,指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另外,一问三不知也有装糊涂,假装不知道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 “三不知”出自《左传·鲁哀公二十七年》:晋荀瑶带领大军伐郑,齐军前去援郑.齐军中荀寅进谏不被主将采纳,自我反省,他说道:“君子之谋也, 始中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左传》中所说的“三不知”很明白,是始、中、终三阶段三方面都不知道.

勤瑶13460813935问: 一问三不知是指什么 -
南澳县复方回答:[答案] “一问三不知”的典故出自《左传》.相传公元前468年,晋国的苟瑶率大军攻打郑国,齐国害怕晋国强大对自己造成威胁,便派名将陈成子带兵暗中援郑.一日,属下一部下报告陈成子:“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说,晋军打算出动1000辆战车来袭击我...

勤瑶13460813935问: 一问三不知,的典故 -
南澳县复方回答: “一问三不知”这句话人们常常说,也应该都知道它是指问什么都不知道的意思,但恐怕知道“三不知”来历的人不多. “三不知”的典故出自《左传》.公元前468年,晋国的苟瑶率兵攻打郑国,齐国为防止晋国强大,就派陈成子带兵援郑...

勤瑶13460813935问: 请问古人说的“一问三不知”是哪三不知? -
南澳县复方回答: “一问三不知”的典故出自《左传》.相传公元前468年,晋国的苟瑶率大军攻打郑国,齐国害怕晋国强大对自己造成威胁,便派名将陈成子带兵暗中援郑.一日,属下一部下报告陈成子:“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说,晋军打算出动1000辆战车来...

勤瑶13460813935问: 一问三不知.是哪三个不知? -
南澳县复方回答:[答案] “一问三不知”的典故出自《左传》.相传公元前468年,晋国的苟瑶率大军攻打郑国,齐国害怕晋国强大对自己造成威胁,便派名将陈成子带兵暗中援郑.一日,属下一部下报告陈成子:“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说,晋军打算出动1000辆战车来袭击我...

勤瑶13460813935问: “一问三不知”最早是指哪三不知? -
南澳县复方回答: 解释 三不知:对事情的发生、过程与结尾都不知.不管怎样问,总说不知道. 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现指怎么问都说不知道.三不知,指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另外,一问三不知也有装糊涂,假装不知道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

勤瑶13460813935问: 一问三不知,最早指哪三不知 -
南澳县复方回答: 三不知”指的是开始、中间、结局都全然不知 “一问三不知”的典故出自《左传》.相传公元前468年,晋国的苟瑶率大军攻打郑国,齐国害怕晋国强大对自己造成威胁,便派名将陈成子带兵暗中援郑.一日,属下一部下报告陈成子:“有一个...

勤瑶13460813935问: 一问三不知中的三不知最早指哪三不知 -
南澳县复方回答: 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三不知”出自《左传•鲁哀公二十七年》:晋荀瑶带领大军 伐郑,雄时荀文子认为对敌情不了解,不可轻进.他说道:“君子之谋也, 始中终皆举之,而后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据此可 知,“三不知”意思是对事情的开始、经过、结局都不了解.

勤瑶13460813935问: 一问三不知中的三不知最早指得是什么? -
南澳县复方回答: 在汉语中,人们常常形容一些不负责任或不了解情况的人是“一问三不知”,那么“三不知”究竟指的是什么? 明代姚福在《青溪暇笔》这部书里说:“俗谓忙遽曰三不知,即始中终三者,皆不能知也.其言概本《左传》.” 再查《左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