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刘和珍》

作者&投稿:辉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纪念刘和珍君 刘和珍是个怎样的人
鲁迅先生的一篇《记念刘和珍君》的文章,让我们认识到这个年仅22岁就惨遭杀害的女革命烈士,当时在1928年的3月18日,刘和珍领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参加爱国游行运动,却遭到段祺瑞政府的镇压,惨遭杀害,于是鲁迅先生为了纪念她而写成了《纪念刘和珍君》一文。那么,这名年轻的爱国主义青年女战士究竟是一个...

用鲁迅原文《纪念刘和珍君》写一篇500字的刘和珍小传。谢谢
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中,结合全文,从中看出作者怎么样的感情发展脉络?_百度...
第一次“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出现在程君“正告”“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和“我”回忆了刘和珍在“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往事之后。“早”表明要写文章的愿望由来已久。这愿望含有对刘和珍等烈士的沉痛悼念,对刘的悼念,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出于师生的...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优美句子
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三、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

鲁迅在巜纪念刘和珍君》里赞扬中国女性的话是?
可以用原文原句回答: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

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的背景
3月25日,女师大师生和北京各界人民隆重追悼刘和珍,杨德群烈士,鲁迅亲自参加了追悼活动。对烈士牺牲的悼念,对反动罪行的愤慨,对未来战斗的渴望,交织在鲁迅心中。4月1日,他饱蘸着血泪,用愠怒而悲愤的笔调,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感人至深的不朽文章。1926年3月12日,日本军舰驶人我大沽口...

鲁讯的<纪念刘和珍君>的线索是什么?
3月25日,女师大师生和北京各界人民隆重追悼刘和珍,杨德群烈士,鲁迅亲自参加了追悼活动。对烈士牺牲的悼念,对反动罪行的愤慨,对未来战斗的渴望,交织在鲁迅心中。4月1日,他饱蘸着血泪,用愠怒而悲愤的笔调,写下了《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感人至深的不朽文章,本文最初发表于《语丝》周刊1926年4月...

如何理解《记念刘和珍君》一文?
一、整体感知:文章题目是《记念刘和珍君》,共分为七部分,试着为每一部分拟一个小标题然后,看各部分间的关系,进一步总结出文章层次来 二、指出各部分表达方式运用上有什么不同 一、二部分,叙中有议,以交代叙述为主;三、四、五部分以记叙为主,兼有强烈的抒情;六七部分,以议论为主,兼有...

有关《纪念刘和珍君》的对联
舍生取义谱悲歌是猛士,杀身成仁荐轩辕乃巾帼。横批:英雄不朽(永垂不朽)对联中,猛士,亦在先生作中体现。先生全作表现了对刘和珍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对当局者的批判之意。

《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勇敢,爱国,为国捐躯,温和 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陨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赞扬她是一位具有“干练坚决、百折不回”气概的“真的猛士”,是“为了中国而死”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