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是北朝民歌,花木兰是哪个朝代的人物,皇帝是谁

作者&投稿:革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木兰诗是北朝民歌,花木兰是哪个朝代的人物,皇帝是谁~

在延安市杜甫川内,与万花山隔河对峙的果园山,原名花家陵.据传为花木兰的坟墓.通往墓的山间小路原为砖石砌成的台阶,长30多米,每阶宽约2米,台阶边还有拴马桩.半山坡有石碑,高约1.5米,宽1米,厚0.1米,上书"花木兰之墓".


花木兰,西汉初毫人.木兰,原姓魏、名木栾.父魏应.文帝时,匈奴南侵,木兰家乡深受其害.为抵抗其侵略,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战死后被追谥为孝烈.


历史上有无花木兰其人?南宋程大昌根据白居易"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和杜牧"弯弓征战作男女,梦里曾经与画眉"诗句,而肯定花木兰实有其人.有的经过考证,认为木兰姓魏,有的说姓宋,而多数人认为姓花.有的文章考证"木兰"是鲜卑族姓,因而断定木兰是鲜卑族人.


也有人认为,以上这些说法只能说明后人喜爱花木兰这个英雄人物形象,因而将"木兰"写入诗里,但都不足以证明真有花木兰其人.从全诗看,木兰系少女名字.不然,岂有面对天子表姓略名之理?又凯有自述家世中,先言"阿爷无大儿",即讲"木兰无长兄"之理?有人认为,花木兰虽未必实有其人,但北人矫建尚武,骑马射箭成为风气,不仅男人如此,女人也一样.因此,《木兰诗》应是流传的一个相类似的事实,经许多无名作者的润色,民间艺人的传唱,后又经过各族人民的流传,成为有系统的故事诗,而花木兰则是人民现实生活中塑造的典型化了的人物.


对于《木兰诗》的评价,有人认为《木兰诗》不过描写了一个代父从军的孝女,没有什么时代意义;木兰不过是故事中的主角,够不上什么英雄人物;木兰只是一个儿女情长的闺秀,缺乏劳动人民素质.有人则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魏,据史书记载:公元402年至492年90年间北魏与柔然(即蠕蠕)大的战役就有20次,《木兰诗》故事的历史背景很可能是北魏抵御柔然入侵的反掠夺战争.作者在诗中不仅歌颂了木兰的爱国热忱,也通过充宫还乡表现了她不羡慕功名利禄、热爱和平生活的高尚情操.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中指出:"诗中描写的木兰,确实表现了中国妇女的英雄气概和高尚道德.""北魏有《木诗诗》一篇,足够压倒南北朝的全部世族诗人."

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全是通过叙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雄善战,勤劳能干,不慕名利的女英雄形象。
汉乐府中的“双璧”指的是《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

扩展资料: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木兰辞千多年来概已家喻户晓,可木兰这一英雄形象给人的联想、启示,尤其是对女性强势群体的理解和认同,却是仍要深深的思考、细细的揣摩。提到花木兰,人们自然联想到这样几类女性群体:一是女皇帝。历史上的女皇帝正正宗宗的其实只有一个,便是武则天。她不但正式称帝,还把李“唐”国号改称为“周”,在皇帝位上一坐就是20余年。这光有胆量、勇气不行,真的要有能力、本事。至于后人对她的评价,多半夹杂着些偏见,但无论如何,她一定是强于那些昏庸无能的李姓帝嗣们,不然,在那种家天下为正宗的时代,满朝官员咋能容忍一位女性取代李唐王朝呢?除这位外,还有些准女皇。首一个是汉高帝刘邦的妻子吕雉,刘邦逝后在惠、文两帝时期她是事实上的朝政总揽者;再一个是清文宗咸丰帝的妃子慈禧,咸丰逝后由她垂帘听政,一统朝政20余年。历史乃至今日,人们对这些“女当家”贬多褒少,除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之影响,还有个评之不公的缘由,比如慈禧,一生做了不少的坏事,可为什么就出不来个英雄男儿废其而代之呢?世无英雄,就怪不得慈禧这个坏女人祸国殃民。后来还不是出了孙中山这个世纪男儿才废了清王朝,使偌大个中华走上了民主政治吗?至于说道“文革”期间四人帮之一的江青,不过是当代史上的一个笑料,把她扯成女皇做话题未免过于离谱。二是女英雄。女英雄就是花木兰、穆桂英、梁红玉这些戎马倥偬中为国为民奋勇争杀的女中豪杰。穆桂英、梁红玉都是宋朝人,只是穆稍早于梁,成名于北宋,是杨门女将中的佼佼者;梁则名噪于南宋,是名将韩世忠的妻子,而韩世忠是与岳飞同朝作战的。古人虽重出身、重俗念,但对英雄义举之人还是满公的,梁红玉嫁与韩世忠前曾蒙辱为妓,与韩结为夫妇后奋力佐助丈夫大战入侵金兵,曾陷金兀术所率兵马于黄天荡中48天,留下历史美名,时人和后人都是赞誉不绝的。几千年的封建史中女子从军打仗总是特例,只是到了现代史上的第一次大革命后,女军人方为军中常客。最著名的是活跃在海南的娘子军连,宣示“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到新中国建立后,除现役女军人外,还把女民兵作为全民皆兵的一部分,非凡的重视起来。记得当年毛泽东就有一首《为女民兵题照》的七绝,其云“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若在华夏这块土地上爱“红装”,是要担着“资”和“修”的嫌疑的。只是进入八十年代后,人们的世界观逐渐得到康复和修正,方才知晓:爱武装是好事,爱红装也没什么不好。从现今世界女兵的实情看,她们爱漂亮本是性之常情、事之常理,只要不出条令、条例的格就行。从历史上看,花木兰也好、穆桂英也罢,打罢了仗,脱下了戎装,仍要把自己的女儿身打扮得最漂亮。这使人想起多年前的一首通俗歌曲中的两句词,说是“男人爱潇洒,女人爱漂亮”,应该是实话。所以,今天若从不“左”不右的视角来评价,“不爱红装爱武装”虽然道出了昔日中国女青年的心态特征,但它不是今日中国女子心态并装束的全部,更远离了世界的现实。从今日的现实和女子的天性看,似乎“并爱红装与武装”与她们的内心与外装更贴近。三是女佳人。照辞书的意思来解,“佳人”即“美人”。但这里的美人同时也是好人,比如貂禅、王昭君,以至后来民国时期流传的与蔡锷将军要好的小凤仙等,都是为当时的安定与和平做出了贡献的。当然与此相对的也有恶美人,比如史传的妲己女、唐代的杨玉环等,名声就一直不好。至于现在人们唾声四起的三陪女之流,虽有一些人模狗样的东西嘴上反对,私下里却醉心且庇护,但此种浓疮总不过是生死间的短短一瞬。四是女才子。女才子大都是文学史上的名人,比如东汉末的蔡文姬,宋代的李清照等,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历史条件下可以有志向、有成就,留名于青史,实属不易。从世界的角度看,女性的真正解放是在封建制度破灭后,不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而且各国政坛上也涌现出一批卓越的女性,著名的如居里夫人、英迪拉.甘地、撒切尔夫人。有人预言,妇女的真正解放有赖于男女间社会分工的真正平等,其实这只说对了一半。因为男女的不平等还缘于生理学上的原因,这个原因不仅造成了男女身体素质上的天然差异,而且注定使女人天然的要多负起生儿育女的义务和责任。或许除了这些外,男性与女性的思维方式也存在着天然的差别,这都不是一般的社会分工所能解释得了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人们在追求和称颂事业的伟大时,永远不会忽略和忘怀母性的伟大。也许将来的某一天基因学会改变男女性的天然分工,但那不该是我们现在应该讨论并可以解释的课题。由此可以说,任何平等--包括男女平等,不过是对某种有限差别的认同和维护。即是说,平等只能是有限差别下的公道和公平,世界上不存在无差别的绝对平等,就如无差别的男女已不成男女一样。这个理,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过去的某个时候曾海称某种主义必可消灭“三大差别”(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差别)以俟平等,现在看,那是自觉或不自觉的犯着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的错误。赘言至此,以诗作结:神州尽现女英豪,总使男儿心悴焦。若有安康由是定,何劳以性界担挑?求皇问帝成朽腐,创业求学始热潮。巧遣军中红侠锦,挟旌壮色胜天骄。

在延安市杜甫川内,与万花山隔河对峙的果园山,原名花家陵。据传为花木兰的坟墓。通往墓的山间小路原为砖石砌成的台阶,长30多米,每阶宽约2米,台阶边还有拴马桩。半山坡有石碑,高约1.5米,宽1米,厚0.1米,上书"花木兰之墓"。
花木兰,西汉初毫人。木兰,原姓魏、名木栾。父魏应。文帝时,匈奴南侵,木兰家乡深受其害。为抵抗其侵略,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战死后被追谥为孝烈。
历史上有无花木兰其人?南宋程大昌根据白居易"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和杜牧"弯弓征战作男女,梦里曾经与画眉"诗句,而肯定花木兰实有其人。有的经过考证,认为木兰姓魏,有的说姓宋,而多数人认为姓花。有的文章考证"木兰"是鲜卑族姓,因而断定木兰是鲜卑族人。
也有人认为,以上这些说法只能说明后人喜爱花木兰这个英雄人物形象,因而将"木兰"写入诗里,但都不足以证明真有花木兰其人。从全诗看,木兰系少女名字。不然,岂有面对天子表姓略名之理?又凯有自述家世中,先言"阿爷无大儿",即讲"木兰无长兄"之理?有人认为,花木兰虽未必实有其人,但北人矫建尚武,骑马射箭成为风气,不仅男人如此,女人也一样。因此,《木兰诗》应是流传的一个相类似的事实,经许多无名作者的润色,民间艺人的传唱,后又经过各族人民的流传,成为有系统的故事诗,而花木兰则是人民现实生活中塑造的典型化了的人物。
对于《木兰诗》的评价,有人认为《木兰诗》不过描写了一个代父从军的孝女,没有什么时代意义;木兰不过是故事中的主角,够不上什么英雄人物;木兰只是一个儿女情长的闺秀,缺乏劳动人民素质。有人则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魏,据史书记载:公元402年至492年90年间北魏与柔然(即蠕蠕)大的战役就有20次,《木兰诗》故事的历史背景很可能是北魏抵御柔然入侵的反掠夺战争。作者在诗中不仅歌颂了木兰的爱国热忱,也通过充宫还乡表现了她不羡慕功名利禄、热爱和平生活的高尚情操。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中指出:"诗中描写的木兰,确实表现了中国妇女的英雄气概和高尚道德。""北魏有《木诗诗》一篇,足够压倒南北朝的全部世族诗人。"

花木兰,中国人们津津乐道的巾帼英雄,<<古乐府>>中也对她进行了歌颂,并将其代父从军的传奇记录下来,然靠我国史料,木兰确有其人,但不姓花,且中国史上共有四位.

木兰韩姓说.明人刘惟德著<<韩木兰传>>载:少女木兰,姓韩,原名娥,四川阆中人,幼丧双亲,和叔父韩立共同谋生.12岁正值元末农民起义,遂女扮男装化名韩天保,投奔红巾军王起岩部队.从军13年,军功卓著.

木兰任姓说.观<<新唐书>>、<<全唐诗>>载:少女木兰,姓任,散尽家财,招募数千义勇,组成保家卫国的部队.木兰女扮男装,跃马横戈,一举打败叛军.为此,岑参有诗赞之曰"甲士千群若障云,一身出能定三年."

木兰魏姓说,据<<三十二兰室诗抄>>载:木兰,姓魏,名木栾,俗称木兰,生于西汉初年,亳地人,其父魏应,汉文帝年间,匈奴南侵,为抵抗侵略者,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战死沙场,追谥为孝烈.

木兰朱姓说.考清代瀛园旧主著<<木兰奇女传>>载:唐初,少女朱木兰,湖广黄州府西陵县双龙镇人,14岁代父从军,转战沙场13年屡立战功,凯旋故里,唐太宗封其为武昭将军、武昭公主,赐姓李.史实见于<<旧唐书>>.

至少是汉代

应该是汉


形容野花野草的诗句
10.《敕勒歌》北朝民歌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供参考。 2.山里的野花野草的优美的诗句 1.《钱塘湖春行》白居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春思》韦应物野花如雪绕江城,坐见年芳忆帝京。3.《赠韩道士》张泌日暮秋风吹野花,上清归客意无涯。 4.《过绮岫宫(东都永宁县西五里)》王建武...

写带有花的诗句,并理解意思
5、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 王之涣《凉州词》 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宋·曹组的《卜算子·兰》描写蔷薇的诗句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两句写花瓣轻盈.无风自舞。南朝梁·柳恽《咏蔷薇》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唐·李白《忆...

广东省中考古诗考察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9.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_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0.木兰诗 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

古诗词大全谁知道不离不弃是哪首诗中的诗句?
——《古诗兰若生春阳》 58、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59、满眼不堪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满江红》 60、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宋·李清照《减字木兰花》 61、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苏幕遮》 62、落花满...

江南花的诗句古诗
1. 关于江南花的诗句 关于江南花的诗句 1. 关于江南的诗句 忆江南 【唐·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 丛兰裛露似沾巾, 独坐...——宋 志南《绝句》 4、风急天高猿啸哀——唐 杜甫《登高》 5、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充满希望 春天 古诗
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

关于春夏秋冬,风云雨雪,梅兰竹菊,花鸟鱼虫,日月山水的古诗,越多越好
5、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 王之涣《凉州词》 花 1.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杜...

古代汉语考试试题
3、北朝民歌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是什么?五、论述1、分别概述南北朝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2、比较南北民歌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体裁形式上的特点。3、讲析《西洲曲》。4、分析《木兰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第五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一、默写:《登池上楼》、《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二、解释:1、...

1~3年级关于花的古诗词?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二)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有关花的诗句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离石区19462461243: 木兰是哪个朝代的? -
谷葛依康: 在电影中,给她归为到北魏,是比较靠谱的. 首先这是首北朝民歌,而且有可汗等北方民族的名词. 另外在孝文帝期间北方确实有对外战事.

离石区19462461243: 花木兰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历史的什么朝代? -
谷葛依康:[答案] 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辞》(又作《木兰诗》)(约作于北魏迁都洛阳以后,中经隋唐文人润色)的描述,对于花木兰的历史年代问题:目前有两种主要的民间说法是:第一种说法是:北魏太武帝年间,花木兰替父从军,参加了北魏破...

离石区19462461243: 木兰诗是什么时期的一首民歌它与什么并称我国是个史上的乐福双臂 -
谷葛依康: 一、《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它与《孔雀东南飞》并称我国文学史上的乐府双璧. 二、作品简介: 《木兰诗》又称《木兰辞》,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此诗讲述了一个...

离石区19462461243: 木兰诗选自什么朝代谁编的什么书 -
谷葛依康: 北朝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望采纳,谢谢.

离石区19462461243: 《木兰诗》选自                 (朝代)              编的            ,是南北朝时北朝的一首 乐府民歌 ,... -
谷葛依康:[答案]《木兰诗》选自宋朝(朝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属于叙事诗.全诗以时间为线索,叙述了古代女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它和《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离石区19462461243: 花木兰是什么朝代的 -
谷葛依康:[答案]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民歌,但经过了文人加工润色.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北方少数民族兴起,出现了所谓“五胡乱中华”(匈奴、鲜卑、羌、羯、氐),北方人民受胡风影响,颇为强悍.加上当时战乱频仍,常出现妇人被掳从军或被迫服兵役的...

离石区19462461243: 花木兰是那个朝代的 -
谷葛依康: 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辞》(约作于北魏迁都洛阳以后,中经隋唐文人润色)的描述,对于花木兰的历史年代问题 目前有两种主要的民间说法是: 第一种说法是: 北魏太武帝年间,花木兰替父从军,参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战,木兰多次参与了北...

离石区19462461243: 木兰诗是谁哪个朝代谁写的 -
谷葛依康: 《木兰诗》产生于北魏,具体作者不详,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据其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所撰的《古今乐录》,可证其产生之时代不晚于陈.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皆在北方,则其产生之地域在北朝.诗中有“旦辞黄河...

离石区19462461243: 花木兰是什么朝代?
谷葛依康: 南北朝时期花木兰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花木兰(412年-502年),北魏宋州虞城(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

离石区19462461243: 木兰诗是什么时候写的,花木兰又是什么时代的人,木兰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
谷葛依康:[答案]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