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为什么将是廉颇,相是蔺相如?

作者&投稿:段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将相和中将相不和的原因是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实际上源于廉颇(~

  《将相和》一文中将相“不和”的原因是(廉颇嫉妒蔺相如官职比他高,是因为嘴皮子功夫))。“相”认为“将相和”就会( 让赵国强大,不受秦国欺负):“将相不和”就会(使赵国走向灭亡 )。五年级的吧,我六年级,希望采纳

同学,你有点想太多了吧。你的分析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要看清楚他们将相和之前几乎到了不能同朝为官的地步了。廉颇肆无忌惮无论人前人后都说蔺相如算个什么玩意,凭一张嘴就地位比我还高,还说要是我两碰着我一定要他下不了台。害的蔺相如出门远远看到廉颇的车都要找地方先躲着。这样的话,还谈什么将相相互配合。必然是相互掣肘,赵国势必危在旦夕。蔺相如自己也是这么说的。所以说他们之间的和仅仅只限于能良好的配合处理国事上,离你所说的勾搭还不在一个层面上。这么说你可满意。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将相和”这出故事宣扬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平天下。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写一封信给赵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
  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吧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他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
  赵王把蔺相如找来,问他该怎么办。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连忙是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一回到宾馆,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大将军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
  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王没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这是取大致意思而言。一般将主外,相主内,所谓“出将入相”。当时赵国内外分别依靠的是蔺相如和廉颇,所以大致称“将相和”。

廉颇率兵打仗,因此是将 蔺相如口才很好,数次使国君不受侮辱

廉颇: 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蔺相如:官拜上卿,而上卿,相当于宰相。

因此。称廉颇为“将”、蔺相如为“相”,是很恰如其分的。

何必这么较真,蔺相如当时已是上卿,勉强相当于丞相位。廉颇毕竟是武将,也只是在赵胜死后无人可继时代领了一段时间丞相而已。

其实主要还是为了戏剧的效果,将相一为武馆首,一为文官首,是国之肱骨,这样的戏码唱起来不是更荡气回肠么。
如果你实在纠结蔺相如没当过丞相的问题,你就当这个"相"是指蔺相如的名字而不是指丞相吧。


将相和的主要内容,20字左右
将相和的主要内容:讲了蔺相如在三个事情中不辱使命,机智反驳和为国忍让的故事。《将相和》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课课文,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将相和》这出故事宣扬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平天下。

《将相和》、《景阳冈》、《猴王出世》的教学资料
③廉颇为什么能负荆请罪,廉颇这个人有什么特点? ④故事的结果怎样。 四、讨论(搞清联系) 1.课文的结构特点,是由三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组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它们与全文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2.总结本课学习方法。 3.练习归纳中心思想。 五、作业 1.熟读全文,归纳中心思想,归纳人物特点。 2.复习生字,练...

司马迁的资料
后来在写史记时,他便把舜的事情写在《五帝本纪》里,赞扬他忧国忧民的高贵品质。司马迁也非常推崇"完璧归赵"和"将相和"故事中的主人公--蔺相如和廉颇,对他们的爱国行为大加赞赏。 在史记中,司马迁还歌颂了那些为了反抗强暴,置自身性命于不顾的刺客以及救人急难、见义勇为的游侠。比如"凤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

假如廉颇不主动给蔺相如请罪,蔺相如还会原谅他吗?
一个为将一个为相,又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你抢我的铅笔,不道歉,我就不和你玩了,不管廉颇请罪或者不请罪,将相该和还是和。再者说了,就算是请罪了,面和与心和也总归只有他们两个知道。大人的世界就是这么曲折复杂与枯燥。所以,请罪和不请罪在这个故事中区别并没有多大。政治人物的许多行为都是...

廉颇的主要事迹?
廉颇(前327年-前243年),字洪野,中山苦陉(今河北定州市邢邑镇)人,战国末期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公元前283年,廉颇率兵讨伐齐国,攻取阳晋,威震诸侯。长平之战前期,他以固垒坚守的方式,让秦军三年无计可施。251年燕军入侵,他在鄗城大败燕军,令对方割五城...

笠翁对韵下卷三肴其一,其二,其三
蔺廉句:蔺相如和廉颇是战国时赵国的相和将军,廉颇对蔺相如不服气,多次侮辱对方,但相如避之。后廉颇觉悟,亲自登门负荆请罪,二人遂为刎颈之交。刎颈:指发誓同死的交情。三肴其二 歌对舞,笑对嘲。耳语对神交。焉乌对亥豕,獭髓对鸾胶。宜久敬,莫轻抛。一气对同胞。祭遵甘布被,张禄念绨袍。

《笠翁对韵•卷二》三肴(1)
蔺相如和廉颇是战国时赵国的相和将军,廉颇对蔺相如不服气,多次侮辱对方,为避免将相之间产生矛盾,令泰国乘虚而入,蔺相如每次在路上遇到廉颇都绕道而行。后廉颇觉悟,登门负荆请罪,二人遂为刎颈之交。语出《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精读《笠翁对韵》,我是...

国旗下演讲:礼之用,和为贵
面对廉颇的无礼,蔺相如用他的宽容大度,以礼待之:他上朝的时候请病假,路上相遇时他“引车避匿”,面对门客的不满,他决心“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他的礼终于打动了廉颇,才成就了廉颇负荆请罪,遂成将相相和的佳话。今天,我们国家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这不光要用法律来惩戒人,用物质来丰富人...

将相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所以...

【史记】里,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相是第一声还是第四声?
第四声,宰相的相

镇海区19221753526: 将相和将指谁?相指谁?将相不和的原因是(),最后他们终于在() -
弘窦甘氨:[答案] 将”指(廉颇 ),“相”指( 蔺相如),他们不和的原因是(蔺相如的官职一升再升,官位居于廉颇之上,廉颇认为蔺相如没什么能耐,仅凭耍嘴皮子不应官居战功显赫的自己之上 );后来又和好的原因是(缘于他们共同的爱国思想,缘于他们共...

镇海区19221753526: 小学课文《将相和》中相的意思?小学课文《将相和》中,大家都应该知道将指的是将军廉颇,相指的是蔺相如,可是“将相和”中这个“相”字为何而用?... -
弘窦甘氨:[答案] 相指智将 意思就是武和智在一起 相代表智

镇海区19221753526: 将相和为什么将是廉颇,相是蔺相如? -
弘窦甘氨: 额..将相和是后人加上去的拉 正如你所说的史记上是<廉颇蔺相如列传>没说将相和 实际上正像史记上说的、蔺相如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没有相的概念(当然、相这个概念在战国到底有没有我毕竟不是文科出身、就不敢断定啦) 所以这里的相就指文官、将当然就指武将啦 因为自古文官武将大都间隙比较深吧 现在出了一个这么好的典故当然要宣传一下啦 也不是说将相和非要指廉颇蔺相如 只是这个故事时间很早、传播的很广所以就一般而言说将相和就是这两位啦 当然你要是说其他的将军和文官也没错啦 总之 事例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事例中给我们的教导

镇海区19221753526: 将相和一文中的将指____相指__ - 他们不和的原因是___文章赞扬了他们的_________________ --
弘窦甘氨:[答案] 将相和一文中将指廉颇,相指蔺相如,他们不和的原因是廉颇妒忌蔺相如打仗比他少,职位比他高.文章赞扬了他们的团结共处. 这只是个人见解,如不符合. 请见谅. 希望你能自己找出答案.获得老师的重视.

镇海区19221753526: 将相和中的将指的是什么,相指的是什么?赞颂了二人的什么精神 -
弘窦甘氨:[答案] 将,将军,指的是廉颇 相,丞相,指的是蔺相如 和,和好,将相和是一个典故,主要说的是将军廉颇嫉妒蔺相如官位比他高,闷闷不乐,后来听到人家说廉颇不与他相见是为了防止两人关系恶化影响国家,廉颇大悟,负荆向蔺相如请罪,而后两人...

镇海区19221753526: 《将相和》填空——急!《将相和》一文中,将指(),相指(),将相不和是因为().将相和好是因为相(),将(). -
弘窦甘氨:[答案] 《将相和》一文中,将指(廉颇),相指(蔺相如),将相不和是因为(将心胸狭窄).将相和好是因为相(心胸宽广),将(知错能改).

镇海区19221753526: 《将相和》的理解《将相和》里的“将”指的是( ),“相”指的是(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 ),( ),( )三个小故事. -
弘窦甘氨:[答案] 《将相和》里的“将”指的是(廉颇 ),“相”指的是(蔺相如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

镇海区19221753526: 《将相和》中的将相指谁? -
弘窦甘氨: 将是指廉颇,相是指蔺相如!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而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事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酣揣丰废莶肚奉莎斧极与他相见.后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后两人合好开始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

镇海区19221753526: 《将相和》一文改编自司马迁的《 》,文中“将”指廉颇,“相”指蔺相如. -
弘窦甘氨:[答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相会 》《 负荆请罪 》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的经过.

镇海区19221753526: 将相和中的将指的是(),相指的是().引起将相不和的主要原因是(),最后将相和好主要是因为() -
弘窦甘氨: 将 是廉颇 ,相是蔺相如,不和是因为廉颇嫉妒蔺相如的才干,和好是为了赵国共同的利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