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事迹

作者&投稿:武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光荣事迹~

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中牺牲后葬于市东北郊黄花岗(原名红花岗)的革命党人。1910年秋,孙中山与同盟会的许多重要骨干集议于槟榔屿,决定在广州发动新的起义。并以同盟会员为骨干先锋,广泛发动新军、防管、巡警、会党和民军,拟在夺取省城后把革命火焰燃向长江流域和全国。会后,孙中山到各地募款。黄兴、赵声负责筹划起义,主持了总机关“统筹部”。大批革命党人集中香港。广州城内建立了约四十个据点。由于情势的变化,起义日期一再变动。当黄兴最终决定4月27日发难时,不得不把原计划的十路并举改为四路突击。但当举义时,实际上只有黄兴率领的一支队伍直扑两广总督衙门,并分兵攻打督练公所等处,孤军转战,最后终于失败。喻培伦、方声洞、陈更新、林觉民等约百余人死难,起义失败后同盟会会员潘过微冒着生命危险把散落的七十二位烈士遗骸收殓安葬于红花岗,后将此地改名为“黄花岗”,黄花即菊花,象征节烈,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次起义极大地振奋了广大群众的斗志,成为辛亥革命的前奏。

黄花岗墓园始建于1912年,孙中山书“浩气长存”四字镌于墓坊。烈士墓构筑在岗陵之上,纪功坊峙立墓后。墓道两旁苍松翠柏,烘托出满园黄花辉映碧血的庄严肃穆气氛。园内还建有八角亭、四方池、石桥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在墓园外筑起围墙,1961年这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花岗所埋尸体共72具,故后人便以黄花冈七十二烈士相称,但七十二位烈士的姓名直到民国11年(1922年)春才完全查出,乃在黄花冈上勒石记名,下面是七十二位烈士的姓名籍贯:

广东人:徐佩旒,徐礼明,徐日培,徐广滔,徐临端,徐茂燎,徐松根,徐满凌,徐昭良,徐培添,徐保生,徐廉辉,徐容九,徐进照,徐褶成,徐应安,李柄辉,李晚,李文楷,李文甫,李雁南,陈春,陈潮,陈文褒,罗仲霍,罗坤,庞雄,周华,游寿,江继复,郭继枚,劳培,杜凤书,余东雄,马侣,黄鹤鸣,饶辅廷,张学铨,周增,林修明

福建人:方声洞,冯超骧,罗乃琳,卓秋元,黄忠炳,王灿登,胡应升,林觉民,林西惠,林尹民,林文,林时爽,刘六符,刘元栋,魏金龙,陈可钧,陈更新,陈与焱,陈清畴,陈发炎

广西人:韦树模,韦荣初,韦统淮,韦统钤,李德山,林盛初

四川人:秦炳,喻培伦,饶国梁

安徽人:程良,宋玉琳,石德宽

宣统二年十月十二日(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槟榔屿召集黄兴等同盟会员召开重要骨干会议,会议决定集合同盟会精英骨干,在广州发难,与清政府决一死战。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1911年4月27日),辛亥广州起义(又称黄花岗起义)爆发,由于革命党人孤军奋战,起义最终失败。事后,同盟会员设法收敛烈士遗骸72具,合葬在广州城东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虎头蛇尾的前期工作
光绪二十一年七月二十日(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成立,这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此后,在同盟会的领导下,资产阶级革命者一次又一次地向清王朝的统治发起进攻,这些大大小小的起义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的统治,为武昌起义的最后成功奠定了基础。
黄花岗起义是孙中山领导的十一次革命起义中的第十次。从光绪三十二年(1906)萍浏醴起义开始,同盟会、光复会等先后组织发动七次武装起义,但都由于各种原因失败了。不少革命党人因此灰心丧气,有些甚至走上暗杀的道路,只有孙中山等人以超人的毅力坚持着。

宣统二年(1910)冬,孙中山召集同盟会骨干商议“卷土重来”的起义计划。最后,他们商议决定在广州举行大规模的起义,以期一举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会后,黄兴与赵声按计划潜入香港,迅速成立了起义领导机关“统筹部”。接着,统筹部派人潜入到广州各地联系新军、防营、民党等武装力量作为接应。广州各个秘密据点也很快建立,作为临时周转和储藏军械的地点。
起初,革命党人把起义时间定在1911年4月13日,赵声为总司令,计划分成多路同时进攻。但是由于募捐款和武器迟迟不到,革命党人不敢轻举妄动。更糟的是,4月8日,革命党人温生才当街击毙广州将军孚琦,使广州的局势顿时紧张起来。官兵开始在城内大肆搜捕革命党人。起义时间被迫推迟到4月27日。

可是,消息未能及时传达,赵声以及在广州附近各县隐蔽待命的“选锋队”直到起义前一天才得知确切时间,大部分武装力量无法按时赶到广州。剩下的准备参加起义的队伍中只有黄兴领导的一路队伍参加了起义,其余的大多因领导人借故逃避,队伍群龙无首,未能参加起义。
大义凛然的孤军奋战
到了4月27日当天,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黄兴无奈之下不得不以一队之力发动起义。下午5点半,他带领“选锋队”120人,手臂缠着白布,奋勇直扑广州督署。革命军一击得手,击退了督署卫队,冲入督署。而此时,得到哨兵报信的两广总督张鸣岐已狼狈地逃到了水师提督衙门。

黄兴等人搜遍督署大院都无法找到张鸣岐,一怒之下放火烧了督署衙门。可惜的是,革命军正要撤退,就碰上前来镇压的水师提督亲兵大队。猝不及防的革命党人一时被枪林弹雨包围,林文被当场打死,刘元栋等5人也相继中弹倒地,黄兴则被击中右手指,仍忍痛继续射击。艰难突围后,黄兴将所带领的革命党人分成三路,分别进攻督练公所、小北门以及在南大门准备接应。
革命党人喻培伦带领一路进攻督练公所。他胸前挂着满满一筐炸弹,一马当先冲向公所。革命党人英勇奋战至半夜,终因寡不敌众,被迫退到路边的一家米店里,在米袋的掩护下继续抵抗。他们最终以惨重的代价突围成功,殿后的喻培伦被俘后遇害身亡。一夜苦战后,张鸣岐下令放火烧街,革命军人徐维扬率部突围时被捕。黄兴所带的一小队革命军,战至最后竟只剩下黄兴一人。他侥幸躲进一家小店隐藏,后改装出城,于4月30日回到香港。

这次起义终因准备不周和组织松散而失败。喻培伦、方声洞、陈更新、林觉民等约百余人在此役中罹难,遗体被陈尸于街头示众,惨不忍睹。此后,同盟会成员潘达微冒着生命危险把散落在各处的七十二位革命烈士遗骸收殓安葬于红花岗,此岗也因此更名为黄花岗(以菊花黄来象征革命党人的忠烈),后人称其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他们的英雄事迹,将永远铭刻于国人心中。

  指1911年4月27日(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广州起义中牺牲后葬于市东北郊黄花岗(原名红花岗)的革命党人。1910年秋,孙中山与同盟会的许多重要骨干集议于庇能(今槟榔屿),决定在广州发动新的起义。会议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确定以同盟会员为骨干(选锋),广泛发动新军、防管、巡警、会党和民军,并在夺取省城后把革命火焰燃向长江流域和全国。会后,孙中山到各地募款。黄兴、赵声负责筹划起义,主持了总机关“统筹部”。大批革命党人集中香港。广州城内建立了约四十个据点。由于情势的变化,起义日期一再变动。当黄兴最终决定4月27日发难时,不得不把原计划的十路并举改为四路突击。但当举义时,实际上只有黄兴率领的一支队伍直扑两广总督衙门,并分兵攻打督练公所等处,孤军转战,最后终于失败。喻培伦、方声洞、陈更新、林觉民等约百余人死难,起义失败后同盟会会员潘过微冒着生命危险把散落的七十二位烈士遗骸收殓安葬于红花岗,后将此地改名为“黄花岗”,黄花即菊花,象征节烈,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次起义极大地振奋了广大群众的斗志,成为辛亥革命的前奏。

  黄花岗墓园始建于1912年,孙中山书“浩气长存”四字镌于墓坊。烈士墓构筑在岗陵之上,纪功坊峙立墓后。墓道两旁苍松翠柏,烘托出满园黄花辉映碧血的庄严肃穆气氛。园内还建有八角亭、四方池、石桥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在墓园外筑起围墙,1961年这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花岗所埋尸体共72具,故后人便以黄花冈七十二烈士相称,但七十二位烈士的姓名直到民国11年(1922年)春才完全查出,乃在黄花冈上勒石记名,下面是七十二位烈士的姓名籍贯:

  广东人:徐佩旒,徐礼明,徐日培,徐广滔,徐临端,徐茂燎,徐松根,徐满凌,徐昭良,徐培添,徐保生,徐廉辉,徐容九,徐进照,徐褶成,徐应安,李柄辉,李晚,李文楷,李文甫,李雁南,陈春,陈潮,陈文褒,罗仲霍,罗坤,庞雄,周华,游寿,江继复,郭继枚,劳培,杜凤书,余东雄,马侣,黄鹤鸣,饶辅廷,张学铨,周增,林修明

  福建人:方声洞,冯超骧,罗乃琳,卓秋元,黄忠炳,王灿登,胡应升,林觉民,林西惠,林尹民,林文,林时爽,刘六符,刘元栋,魏金龙,陈可钧,陈更新,陈与焱,陈清畴,陈发炎

  广西人:韦树模,韦荣初,韦统淮,韦统钤,李德山,林盛初

  四川人:秦炳,喻培伦,饶国梁

  安徽人:程良,宋玉琳,石德宽
  徐佩旒
  姓 名: 徐佩旒
  性 别: 男
  民 族: 汉
  籍 贯: 广州花县新华公社三华店村
  生卒时间: 1881——1911-4-27

  徐佩旒,1911年3月29日参加辛亥革命。于1911年“3.29”攻总督署后,跟随徐维扬在司后街、大石街迎敌,展开拉据式战斗,转战至二牌楼等处负伤,后来维扬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嘱咐佩旒等六人,扶伤回乡将养。他们沿着粤汉铁路慢慢行走,走到江村高塘火车站附近铁路桥时,忽遇敌兵,这时弹尽人伤,已无法与之接战,于是急忙把枪械从桥上抛下河里,被敌人发现,通通被捕,送到水师行台,后来全部英勇就义。(其他五人是:徐松根、徐应安、徐昭良、徐廉辉、徐保生),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是花县籍十八烈士之一。

  韦树模

  广西平南人。一作柱模,字焕初。

  其先人韦昌曾参加太平军,以战功得授军职。杨韦事变后归里,常述太平天国革命事,他深受影响。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刘古香奉孙中山命回广西成立同盟会分会,他与弟统铃(字香泉)、统淮(字义廷)、荣初经韦智、韦著等介绍,均入为会员。

  1910年(宣统二年)夏,同县林盛初与罗城李德山至,以教授拳术为名,联络志士,宣传革命,他相与结识。

  1911年4月10日,与三弟随李德山到广州。27日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发动,随黄兴攻入督署,搜两广总督张鸣歧不得,转战于大石街、小石街一带,见清军人众,遂入高阳里源盛米店叠米为垒,相持两日,饥渴交迫,仍殊死战。后清兵纵火焚烧该店,因弹尽援绝,兄弟四人同时殉难。葬于广州黄花岗,皆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指1911年4月27日(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广州起义中牺牲后葬于市东北郊黄花岗(原名红花岗)的革命党人。1910年秋,孙中山与同盟会的许多重要骨干集议于庇能(今槟榔屿),决定在广州发动新的起义。会议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确定以同盟会员为骨干(选锋),广泛发动新军、防管、巡警、会党和民军,并在夺取省城后把革命火焰燃向长江流域和全国。会后,孙中山到各地募款。黄兴、赵声负责筹划起义,主持了总机关“统筹部”。大批革命党人集中香港。广州城内建立了约四十个据点。由于情势的变化,起义日期一再变动。当黄兴最终决定4月27日发难时,不得不把原计划的十路并举改为四路突击。但当举义时,实际上只有黄兴率领的一支队伍直扑两广总督衙门,并分兵攻打督练公所等处,孤军转战,最后终于失败。喻培伦、方声洞、陈更新、林觉民等约百余人死难,起义失败后同盟会会员潘过微冒着生命危险把散落的七十二位烈士遗骸收殓安葬于红花岗,后将此地改名为“黄花岗”,黄花即菊花,象征节烈,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次起义极大地振奋了广大群众的斗志,成为辛亥革命的前奏。
黄花岗墓园始建于1912年,孙中山书“浩气长存”四字镌于墓坊。烈士墓构筑在岗陵之上,纪功坊峙立墓后。墓道两旁苍松翠柏,烘托出满园黄花辉映碧血的庄严肃穆气氛。园内还建有八角亭、四方池、石桥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在墓园外筑起围墙,1961年这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花岗所埋尸体共72具,故后人便以黄花冈七十二烈士相称,但七十二位烈士的姓名直到民国11年(1922年)春才完全查出,乃在黄花冈上勒石记名,下面是七十二位烈士的姓名籍贯:
广东人:徐佩旒,徐礼明,徐日培,徐广滔,徐临端,徐茂燎,徐松根,徐满凌,徐昭良,徐培添,徐保生,徐廉辉,徐容九,徐进照,徐褶成,徐应安,李柄辉,李晚,李文楷,李文甫,李雁南,陈春,陈潮,陈文褒,罗仲霍,罗坤,庞雄,周华,游寿,江继复,郭继枚,劳培,杜凤书,余东雄,马侣,黄鹤鸣,饶辅廷,张学铨,周增,林修明
福建人:方声洞,冯超骧,罗乃琳,卓秋元,黄忠炳,王灿登,胡应升,林觉民,林西惠,林尹民,林文,林时爽,刘六符,刘元栋,魏金龙,陈可钧,陈更新,陈与焱,陈清畴,陈发炎
广西人:韦树模,韦荣初,韦统淮,韦统钤,李德山,林盛初
四川人:秦炳,喻培伦,饶国梁
安徽人:程良,宋玉琳,石德宽
徐佩旒
姓 名: 徐佩旒
性 别: 男
民 族: 汉
籍 贯: 广州花县新华公社三华店村
生卒时间: 1881——1911-4-27
徐佩旒,1911年3月29日参加辛亥革命。于1911年“3.29”攻总督署后,跟随徐维扬在司后街、大石街迎敌,展开拉据式战斗,转战至二牌楼等处负伤,后来维扬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嘱咐佩旒等六人,扶伤回乡将养。他们沿着粤汉铁路慢慢行走,走到江村高塘火车站附近铁路桥时,忽遇敌兵,这时弹尽人伤,已无法与之接战,于是急忙把枪械从桥上抛下河里,被敌人发现,通通被捕,送到水师行台,后来全部英勇就义。(其他五人是:徐松根、徐应安、徐昭良、徐廉辉、徐保生),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是花县籍十八烈士之一。
韦树模
广西平南人。一作柱模,字焕初。
其先人韦昌曾参加太平军,以战功得授军职。杨韦事变后归里,常述太平天国革命事,他深受影响。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刘古香奉孙中山命回广西成立同盟会分会,他与弟统铃(字香泉)、统淮(字义廷)、荣初经韦智、韦著等介绍,均入为会员。
1910年(宣统二年)夏,同县林盛初与罗城李德山至,以教授拳术为名,联络志士,宣传革命,他相与结识。
1911年4月10日,与三弟随李德山到广州。27日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发动,随黄兴攻入督署,搜两广总督张鸣歧不得,转战于大石街、小石街一带,见清军人众,遂入高阳里源盛米店叠米为垒,相持两日,饥渴交迫,仍殊死战。后清兵纵火焚烧该店,因弹尽援绝,兄弟四人同时殉难。葬于广州黄花岗,皆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指1911年4月27日(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广州起义中牺牲后葬于市东北郊黄花岗(原名红花岗)的革命党人。1910年秋,孙中山与同盟会的许多重要骨干集议于庇能(今槟榔屿),决定在广州发动新的起义。会议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确定以同盟会员为骨干(选锋),广泛发动新军、防管、巡警、会党和民军,并在夺取省城后把革命火焰燃向长江流域和全国。会后,孙中山到各地募款。黄兴、赵声负责筹划起义,主持了总机关“统筹部”。大批革命党人集中香港。广州城内建立了约四十个据点。由于情势的变化,起义日期一再变动。当黄兴最终决定4月27日发难时,不得不把原计划的十路并举改为四路突击。但当举义时,实际上只有黄兴率领的一支队伍直扑两广总督衙门,并分兵攻打督练公所等处,孤军转战,最后终于失败。喻培伦、方声洞、陈更新、林觉民等约百余人死难,起义失败后同盟会会员潘过微冒着生命危险把散落的七十二位烈士遗骸收殓安葬于红花岗,后将此地改名为“黄花岗”,黄花即菊花,象征节烈,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次起义极大地振奋了广大群众的斗志,成为辛亥革命的前奏。
黄花岗墓园始建于1912年,孙中山书“浩气长存”四字镌于墓坊。烈士墓构筑在岗陵之上,纪功坊峙立墓后。墓道两旁苍松翠柏,烘托出满园黄花辉映碧血的庄严肃穆气氛。园内还建有八角亭、四方池、石桥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在墓园外筑起围墙,1961年这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花岗所埋尸体共72具,故后人便以黄花冈七十二烈士相称,但七十二位烈士的姓名直到民国11年(1922年)春才完全查出,乃在黄花冈上勒石记名,下面是七十二位烈士的姓名籍贯:
广东人:徐佩旒,徐礼明,徐日培,徐广滔,徐临端,徐茂燎,徐松根,徐满凌,徐昭良,徐培添,徐保生,徐廉辉,徐容九,徐进照,徐褶成,徐应安,李柄辉,李晚,李文楷,李文甫,李雁南,陈春,陈潮,陈文褒,罗仲霍,罗坤,庞雄,周华,游寿,江继复,郭继枚,劳培,杜凤书,余东雄,马侣,黄鹤鸣,饶辅廷,张学铨,周增,林修明
福建人:方声洞,冯超骧,罗乃琳,卓秋元,黄忠炳,王灿登,胡应升,林觉民,林西惠,林尹民,林文,林时爽,刘六符,刘元栋,魏金龙,陈可钧,陈更新,陈与焱,陈清畴,陈发炎
广西人:韦树模,韦荣初,韦统淮,韦统钤,李德山,林盛初
四川人:秦炳,喻培伦,饶国梁
安徽人:程良,宋玉琳,石德宽
徐佩旒
姓 名: 徐佩旒
性 别: 男
民 族: 汉
籍 贯: 广州花县新华公社三华店村
生卒时间: 1881——1911-4-27
徐佩旒,1911年3月29日参加辛亥革命。于1911年“3.29”攻总督署后,跟随徐维扬在司后街、大石街迎敌,展开拉据式战斗,转战至二牌楼等处负伤,后来维扬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嘱咐佩旒等六人,扶伤回乡将养。他们沿着粤汉铁路慢慢行走,走到江村高塘火车站附近铁路桥时,忽遇敌兵,这时弹尽人伤,已无法与之接战,于是急忙把枪械从桥上抛下河里,被敌人发现,通通被捕,送到水师行台,后来全部英勇就义。(其他五人是:徐松根、徐应安、徐昭良、徐廉辉、徐保生),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是花县籍十八烈士之一。
韦树模
广西平南人。一作柱模,字焕初。
其先人韦昌曾参加太平军,以战功得授军职。杨韦事变后归里,常述太平天国革命事,他深受影响。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刘古香奉孙中山命回广西成立同盟会分会,他与弟统铃(字香泉)、统淮(字义廷)、荣初经韦智、韦著等介绍,均入为会员。
1910年(宣统二年)夏,同县林盛初与罗城李德山至,以教授拳术为名,联络志士,宣传革命,他相与结识。
1911年4月10日,与三弟随李德山到广州。27日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发动,随黄兴攻入督署,搜两广总督张鸣歧不得,转战于大石街、小石街一带,见清军人众,遂入高阳里源盛米店叠米为垒,相持两日,饥渴交迫,仍殊死战。后清兵纵火焚烧该店,因弹尽援绝,兄弟四人同时殉难。葬于广州黄花岗,皆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指1911年4月27日(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广州起义中牺牲后葬于市东北郊黄花岗(原名红花岗)的革命党人。1910年秋,孙中山与同盟会的许多重要骨干集议于庇能(今槟榔屿),决定在广州发动新的起义。会议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确定以同盟会员为骨干(选锋),广泛发动新军、防管、巡警、会党和民军,并在夺取省城后把革命火焰燃向长江流域和全国。会后,孙中山到各地募款。黄兴、赵声负责筹划起义,主持了总机关“统筹部”。大批革命党人集中香港。广州城内建立了约四十个据点。由于情势的变化,起义日期一再变动。当黄兴最终决定4月27日发难时,不得不把原计划的十路并举改为四路突击。但当举义时,实际上只有黄兴率领的一支队伍直扑两广总督衙门,并分兵攻打督练公所等处,孤军转战,最后终于失败。喻培伦、方声洞、陈更新、林觉民等约百余人死难,起义失败后同盟会会员潘过微冒着生命危险把散落的七十二位烈士遗骸收殓安葬于红花岗,后将此地改名为“黄花岗”,黄花即菊花,象征节烈,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次起义极大地振奋了广大群众的斗志,成为辛亥革命的前奏。
黄花岗墓园始建于1912年,孙中山书“浩气长存”四字镌于墓坊。烈士墓构筑在岗陵之上,纪功坊峙立墓后。墓道两旁苍松翠柏,烘托出满园黄花辉映碧血的庄严肃穆气氛。园内还建有八角亭、四方池、石桥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在墓园外筑起围墙,1961年这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花岗所埋尸体共72具,故后人便以黄花冈七十二烈士相称,但七十二位烈士的姓名直到民国11年(1922年)春才完全查出,乃在黄花冈上勒石记名,下面是七十二位烈士的姓名籍贯:
广东人:徐佩旒,徐礼明,徐日培,徐广滔,徐临端,徐茂燎,徐松根,徐满凌,徐昭良,徐培添,徐保生,徐廉辉,徐容九,徐进照,徐褶成,徐应安,李柄辉,李晚,李文楷,李文甫,李雁南,陈春,陈潮,陈文褒,罗仲霍,罗坤,庞雄,周华,游寿,江继复,郭继枚,劳培,杜凤书,余东雄,马侣,黄鹤鸣,饶辅廷,张学铨,周增,林修明
福建人:方声洞,冯超骧,罗乃琳,卓秋元,黄忠炳,王灿登,胡应升,林觉民,林西惠,林尹民,林文,林时爽,刘六符,刘元栋,魏金龙,陈可钧,陈更新,陈与焱,陈清畴,陈发炎
广西人:韦树模,韦荣初,韦统淮,韦统钤,李德山,林盛初
四川人:秦炳,喻培伦,饶国梁
安徽人:程良,宋玉琳,石德宽
徐佩旒
姓 名: 徐佩旒
性 别: 男
民 族: 汉
籍 贯: 广州花县新华公社三华店村
生卒时间: 1881——1911-4-27
徐佩旒,1911年3月29日参加辛亥革命。于1911年“3.29”攻总督署后,跟随徐维扬在司后街、大石街迎敌,展开拉据式战斗,转战至二牌楼等处负伤,后来维扬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嘱咐佩旒等六人,扶伤回乡将养。他们沿着粤汉铁路慢慢行走,走到江村高塘火车站附近铁路桥时,忽遇敌兵,这时弹尽人伤,已无法与之接战,于是急忙把枪械从桥上抛下河里,被敌人发现,通通被捕,送到水师行台,后来全部英勇就义。(其他五人是:徐松根、徐应安、徐昭良、徐廉辉、徐保生),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是花县籍十八烈士之一。
韦树模
广西平南人。一作柱模,字焕初。
其先人韦昌曾参加太平军,以战功得授军职。杨韦事变后归里,常述太平天国革命事,他深受影响。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刘古香奉孙中山命回广西成立同盟会分会,他与弟统铃(字香泉)、统淮(字义廷)、荣初经韦智、韦著等介绍,均入为会员。
1910年(宣统二年)夏,同县林盛初与罗城李德山至,以教授拳术为名,联络志士,宣传革命,他相与结识。
1911年4月10日,与三弟随李德山到广州。27日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发动,随黄兴攻入督署,搜两广总督张鸣歧不得,转战于大石街、小石街一带,见清军人众,遂入高阳里源盛米店叠米为垒,相持两日,饥渴交迫,仍殊死战。后清兵纵火焚烧该店,因弹尽援绝,兄弟四人同时殉难。葬于广州黄花岗,皆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1911年3月26日(农历),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在临牺牲3天前,在与妻子诀别的《与妻书》中开头这样写道。几十年后,这封《与妻书》成了台湾的国文教材,林觉民的事迹被拍成电影《碧血黄花》,由林青霞扮演林妻陈意映。而在大陆,林觉民的信伴随着黄花岗72烈士的光荣事迹选入历史教科书。“黄花岗72烈士”为中华民族子孙共同铭记。

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集黄兴等同盟会重要骨干会议,决定在广州发难,和清政府决一死战。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800名敢死队员分四路攻打两广总督衙门、小北门、巡警教练所和守南大门。由于敌众我寡,起义队伍得不到接应,最后失败,黄兴侥幸脱险。事后,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多方设法收殓烈士遗骸72具,合葬于城东红花岗,后改名黄花岗。1932年查得死难烈士姓名达86人。由于习惯,人们仍称“黄花岗72烈士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历史事件
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之后,中国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生命危险将当初能找到的战死和被俘后慷慨就义的72名革命党人(实有100多名革命党人壮烈牺牲)的遗体葬于广州东北郊,并改红花岗为黄花岗。因此,史称此役革命党人安息之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通称最初安葬的革命党人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都是谁
安徽 ▪ 程良 ▪ 宋玉琳 ▪ 石德宽 四川 ▪ 秦炳 ▪ 喻培伦 ▪ 饶国梁 广西 ▪ 韦树模 ▪ 韦荣初 ▪ 韦统淮 ▪ 韦统铃 ▪ 李德山 ▪ 林盛初 福建 ▪ 方声洞 ▪ 冯超骧 ▪ 罗...

七十二烈士的故事
七十二烈士的故事主要讲述了是1911年4月27日在中国广州起义,即黄花岗起义中牺牲后葬于广州市东北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的革命党人的历史。其具体情节如下: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即广州起义。 起义军浴血奋战,东奔西突,但终因兵力严重...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七十二烈士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的名称来源于1911年起义中牺牲的72位烈士,他们的事迹被后人铭记。最初,只有部分烈士的姓名在1919年被确认,由吴永珊、徐维扬、胡君毅等人组成的审查委员会统计出五十六位烈士。直到1922年,又发现了十六位烈士,总数达到七十二人。然而,实际牺牲的烈士人数远超此数,估计有上百人。除了...

花岗72个烈士牺牲于什么起义?
黄花岗起义是1911年4月革命党人在广州举行的起义,又称广州起义、广州三·二九之役。起义失败后,黄兴负伤撤回香港,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革命志士牺牲,牺牲的中国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八十六人,其中七十二人的遗体由潘达微寻获安葬于广州红花岗。潘达微将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这次起义因此被称为黄花...

关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诗歌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碧海黄花供远岑,斜阳默对五云深。春从陌上酣来久,风起碑前伫候频。浩气长呼仍四塞,英魂淡隐未孤军。成功岂必成仁后?抔土年年有故人。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又称黄花岗公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白云山南麓先烈中路。是为纪念1911年4月27日(农历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在广州三·二九起义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

黄花岗72烈士是怎么回事?这些人为了国家的前途冒生命危险?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指1911年4月27日(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广州起义中牺牲后葬于市东北郊黄花岗(原名红花岗)的革命党人。1910年秋,孙中山与同盟会的许多重要骨干集议于庇能(今槟榔屿),决定在广州发动新的起义。会议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确定以同盟会员为骨干(先锋),广泛发动新军、防管、巡警、会...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解释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解释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 广州 起义, 喻培伦 ( 云纪 )、 林时爽 、 方声洞 等一百馀人英勇 牺牲 ,后经 广州 人民收殓遗骸七 十二 具,葬于 黄花岗 ,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词语分解 黄花的解释 ∶几种开 黄色 花或黄花占优势菊科植物的任何一种 ∶黄花菜的花,...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还有哪些人留下了名字
回答:广东40:徐佩旒 徐礼明 徐日培 徐广滔 徐临端 徐茂燎 徐松根 徐满凌 徐昭良 徐培添 徐保生 徐廉辉 徐容九 徐进照 徐褶成 徐应安 李炳辉 李晚 李文楷 李文甫 李雁南 陈春 陈潮 陈文褒 罗仲霍 罗坤 庞雄 周华 游寿 江继复 郭继枚 劳培 杜凤书 余东雄 马侣 黄鹤鸣 饶辅廷 张学铨 周增 ...

印台区18865557751: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黄花岗起义中牺牲的72位革命党人) - 搜狗百科
蠹琪美罗:[答案] 1911年4月,黄兴等人发动广州起义,因死难烈士被葬于黄花岗又称为黄花岗起义

印台区18865557751: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的历史事件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的历史事件 急用!! 不要太长,只要简短的几句就行 -
蠹琪美罗:[答案] 1911年4月,黄兴等人发动广州起义,因死难烈士被葬于黄花岗又称为黄花岗起义

印台区18865557751: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三位安徽籍英烈简表: 姓名生卒家庭背景事迹宋玉琳1879 - 1911怀远城关人,家庭富裕,怀远“宫宋杨林”四大家族之宋氏族人.... -
蠹琪美罗:[选项] A. 社会上层青年为资产阶级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B. 革命者都受过良好的近代教育 C.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为部分知识青年所接受 D. 二十世纪初安徽的近代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

印台区18865557751: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原文及翻译(黄花岗)
蠹琪美罗: 1、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位于市区北面的白云山南麓,面积16万平方米,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起义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2、1911年4月27日(农...

印台区18865557751: 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是怎么死的? -
蠹琪美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事迹1911年3月26日(农历),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在临牺牲3天前,在与妻子诀别的《与妻书》中开头这样写道.几十年后,这封《与妻书》成了台湾的国文教材,林觉民的事迹被拍成电影《碧血黄花》,由林青霞扮演林...

印台区18865557751: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是那些烈士?他们的姓名分别是? -
蠹琪美罗:[答案] 黄花岗72烈士名单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名单 所埋尸体共72具,故后人便以黄花冈七十二烈士相称,但七十二位烈士的姓名直到民国11年(1922年)春才完全查出,乃在黄花冈上勒石记名,下面是七十二位烈士的姓名籍贯: 广东人 徐佩旒,徐礼明,...

印台区18865557751: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都是谁
蠹琪美罗: 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举行起义,起义失败后同盟会会员潘过微冒着生命危险把散落的七十二位烈士遗骸收殓安葬于红花岗,后将此地改名为“黄花岗”,黄花即...

印台区18865557751: 黄花岗72烈士的详细资料好象有好几个是福建人.
蠹琪美罗: 黄花岗所埋尸体共72具,故后人便以黄花冈七十二烈士相称,但七十二位烈士的姓名直到民国11年(1922年)春才完全查出,乃在黄花冈上勒石记名,下面是七十二位烈...

印台区18865557751: 广州起义的英雄事迹 -
蠹琪美罗:[答案] 黄花七十二烈士 1911年4月27日下午五时三十分,黄兴在形势十分不利又不得不起义的情况下,毅然率领革命党选锋队一百多人,各人手臂上一律缠著作为起义标志的白布,脚穿黑色橡胶鞋,从现越华路的小东营指挥部出发,一举攻入两广总督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