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什么不定都洛阳

作者&投稿:潘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清朝为什么定都北京?~

定都北京对清朝统一中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冲冠一怒为红颜
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农民军攻进北京,推翻了大明王朝。
吴三桂消息传到沈阳,范文程当即上书清朝廷,分析关内的形势,请求严申军纪,笼络人心,进兵中原,同农民军争夺天下,否则就会错失良机。辅政大臣多尔衮觉得有理,拿定主意,率领军队向通往中原的门户山海关出发了。清军刚走到半路上,忽然迎来了两个明朝装束的人,自称是把守山海关的明朝总兵官吴三桂派来请兵的。
原来,李自成率农民军进入北京后,就接管了明朝的权利。他亲自召见将官和耆老,又派人到黄河流域各地去建立地方政权,甚至准备开科取士,筹备即位典礼了。李自成等领导人因为胜利也被冲昏了头脑,几乎忘记了东北关外还有虎视眈眈的清军。在一些农民官兵中,贪图钱财追求享乐的思想也有所滋生,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
这时候,明朝宁远总兵吴三桂的态度就越发举足轻重了。吴三桂出身官僚豪门,手下兵将骁悍。农民军逼近北京的时候,崇祯皇帝飞檄文命他入京保卫,可他却走一走,停一停,迟缓观望,拥兵自重。北京陷落后,吴三桂又径直退回山海关去了。李自成进京后,也看到吴三桂的重要作用,就命人带着四万两犒师银和他父亲吴襄的劝降信,许诺父子封侯,劝他投降。吴三桂接到信后,以为从此可以跻身新贵,就决议投降,并带着兵马入京朝见李自成。不料走到半路上,府中的大总管来边关报信,说他父亲吴襄被索饷20万两;又说他的爱妾陈圆圆被刘宗敏夺了去;还说农民军放火烧了他家的宅院。吴三桂一听,肺都要气炸了,马上翻脸变卦,返回了山海关。为了报私仇,他派人去见多尔衮,请求合兵攻打李自成的农民军。多尔衮听到这个消息喜出望外,马上写信给吴三桂,答应出兵,并告诉他如果降清可以封王。吴三桂果然投降了清朝。
匆忙离开北京城
李自成得知吴三桂不肯归顺农民军,就亲自率军到山海关,征讨吴三桂。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李自成和吴三桂约好,双方进行决战。那天一开始,农民军以威武的气势把吴三桂的人马包围起来,占了上风。
然而,早就埋伏好的清军突然掩杀过来。农民军猝不及防,乱了阵脚,败下阵来。李自成这才知道吴三桂已经投降了清朝,要引清军入关了。
李自成连夜返回北京城。他深知敌我力量对比对农民军不利,决定退出京城,做长期抗清的准备。
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武英殿登基称帝,国号大顺。第二天早晨就率领军队撤出北京,退回陕西去了。两天以后,清军浩浩荡荡地开到了北京城下。
清军进北京
北京城里的明朝文官武将听到消息,连忙出城迎接。他们走出离城门五里地以外,跪在大道两旁,不顾千军万马扬起的尘土,不住地磕着响头。多尔衮命令明朝官员在前面带路,从朝阳门经正阳门进入皇宫。进城之后,多尔衮在武英殿升座。他看了一眼那些恭恭敬敬的明朝官员,说:“我和我们大清的军队是仁义之师,这次进关杀贼,是为了替你们报君父之仇”。说罢,他又对身边的清朝王公大臣们说:“传我的命令,诸将进城,不许闯入民宅,对百姓要秋毫不犯,违令者严加惩办!”过了几天,多尔衮又为崇祯皇帝发丧,表示自己不会跟明朝的官僚为敌。
消息传开,那些为逃避农民军躲到城外的地主和明朝的官僚们,也都高高兴兴地回到家里,按满族人的习惯剃了头发,留起辫子,迎接清军。
迁都北京
多尔衮实现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多年的夙愿,占领北京。
他立刻决定迁都北京。可是有不少满族官员留恋东北故土,反对迁都。
有一天,他们又在朝堂上发生了争论,一些大臣对多尔衮说:“王爷,不如留军队在这里驻守,大军还是班师凯旋吧!”多尔衮沉吟片刻,严肃地说:“先皇(指皇太极)在世时曾经说过,如果得到北京,马上迁都,以图进取,况且现在人心未定,不可轻易放弃北京”。几天以后,奉命回去接小皇帝顺治的使者,就拿着多尔衮的亲笔信上路了。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十月,顺治皇帝从盛京沈阳来到北京。多尔衮用顺治皇帝的名义发布诏书,宣布以北京为首都。从此,清朝从偏居东北的小朝廷,成为统治全国的大清帝国。
多尔衮在这件事上立了大功,被封为叔父摄政王。定都北京对清朝统一中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个人分析有以下4点:

1,北京在清朝入关之前已经作为元,明,两个朝代的都城了。可以说是一个帝王之都,文化底蕴和经济条件都相对发达。

2,北京的地理位置优秀,北望长城,东濒渤海,易受难攻,而且离满清的大本营沈阳位置较近,进可攻,退可守,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天然都城。

3,北京作为当年大明的国都,满清的定都技巧显然是“占都城已诛复国之心”。试想一下,国都都被别人占领了,复国的信心和锐气一定是大不如前了。这是从思想角度分析的。

4,在北京建都的成本相对较低,而如果重新建立新都,则太耗费生产,对于一个刚刚趋于稳定的国家来说是不利于统治的。而且当年清人在中原、江南杀伐太重,如果建都于这些地方显然不得民心。

清朝是满洲人依靠武力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满洲贵族势力最大;自蒙古崛起以来,一直是北方的主要势力,明朝一直没能完全控制蒙古,满洲贵族对蒙古诸部的笼络是其建立大一统帝国的重要1环。之前明朝的统治中心长期在北京,此地文化氛围浓厚,在汉地具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力;毗邻满洲和蒙古,便于控制,也便于笼络蒙古诸部;自然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因此,对有志建设大一统强大帝国的满洲贵族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他们早在明朝时期便深深觊觎这座汉地的中心城市了。洛阳位居中原,是汉文化的发源地,也曾是早先历代汉人王朝的统治中心,但是该地距离满洲和蒙古都有一定距离,满洲贵族的利益难以深入,不利于笼络蒙古诸部,其城市地位也已随着历史的推移而逐渐下降,所以不是满洲贵族迅速建立稳固统治的理想地点。

北京是金元明清的都城,你不觉得他们东北老家离洛阳很远吗,而且还要去祭祖,去蒙古视察什么的,北京多方便啊

清朝是满族人入关建立的,他们的根基在东北,所以他们只能在北京定都,就像当年朱棣一样,没有兵变之前是燕王,封地在北京那一块,所以即使政变成功了,他也定都北京,因为他的根基在北京。

镇压中原呗!幸好没有定都我们洛阳,否则,现在的洛阳肯定向北京一样是以满族旗装,马褂自豪,还是让洛阳留在我们盛世唐朝的回忆里吧!

老巢在东北,北京距离东北较近;元明留有现成的城市、宫殿,不必再大兴土木,气候也更适应些。


为什么两晋南北朝的乱世间,割据北方的政权大多定都邺城而不是洛阳?
在动荡的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的车轮似乎在北方各大政权之间辗转,其中定都邺城的国家,如后赵(335~350年)、冉魏(350~352年)、前燕(357~370年)、东魏(534~550年)和北齐(550~577年),似乎有着独特的偏好。这些政权为何放弃洛阳,而将首都设在距离洛阳不远的邺城呢?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那些...

洛阳、开封都是古都,为何没有把这两个地方定为首都呢?
根据1949年国内的局势来看,相对来说开封和洛阳都处于中原地区。各种安全问题都相对稳定,而为什么却恰恰把首都,还继续选在明清两朝一直沿用的北京。首先,北京是在哪儿?那可是在长城边上,长城是中原和草原的分界线,北京可就是边塞。你看,在明朝的时候,只要长城一被突破,北京城就有被包围的危险。...

北宋不定都洛阳和长安,偏偏选择开封,这是为什么?
但自隋朝以来,因人口过多,土地难以承受,不得不从外地运粮。到了唐代,这一现象更为严重,黄河航道阻塞,陆运成本巨大,粮食无法运入长安,使得盛唐时代,皇帝经常前往洛阳,原因就是缺粮。到了宋代,这一问题仍未解决,长安依然缺粮。经过唐末和五代的破坏,长安地区荒芜一片,土地荒废,而定都长安也...

通常在北方建都,为什么建都洛阳的朝代都废了?
自古以来,黄河流域都是中国经济政治中心,但是黄河喜怒无常,下游经常发生大水灾,而且洪涝面积极大,修都休不过来。因此,可以说黄河下游适(孟津以下)不适合定都的。(若选择渭河流域则会对华北的控制力减弱,因此一般西安做首都时,洛阳都会是陪都。)但是洛阳却不同,它地处黄河以南的支流-洛河之畔,却...

宋朝之后,为什么所有朝代都不在河南建都了呢?
宫殿很大,城堡和街道整齐地排列着。朱蒂正是一代天子。明朝灭亡后,都城就在这里。到了清朝,也就是满人当上了皇帝。北方是满族的发祥地。他们定都北京。一个是他们的故乡很近。另外,据说既成的宫殿不利用,不需要在其他地方重建,浪费财力。因此,从宋朝开始,其他王朝在河南省建都。

河南为什么没做过都城?
武则天迁都洛阳的真实原因 1、政治上的原因 洛阳对于武则天之重要,它实际上是武则天的政治大本营。2、地理位置的原因 从地理位置来看,洛阳适宜作国都。唐朝建立后,历经太宗、高宗两朝,疆土得到不断扩大。此后直到武则天时期,疆土虽时有变化,但都大于唐朝建国初期。长安在版图上的位置偏西,失去了居中而...

北宋为什么定都开封不定都洛阳
我国古代多数朝代在西安建都,相对于西安来说,洛阳在东边,而且洛阳又比较发达,而且也有多个朝代在此建都,因此,人们为了区别其间,西安为国都时,人们就有东都来称呼洛阳。关于北宋与南宋,这也是都城地理位置不同而得来的。宋代在1127年以前,都城在开封,之后被金所灭,迁都临安就是现在的杭州,后人...

宋朝之后,为什么所有朝代都不在河南建都了呢?
后来,在中国历史上,直到宋代所有的历史时期,洛阳都被视为直辖市,因为洛阳的战略地位太重要,赢得了东方中原,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与关中诸侯争霸天下。从春秋战国时期和汉末三国时期征服中原开始,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一次的分裂和统一都是在三国末、魏晋南北朝末期的洛阳周围完成的,即使洛阳不是都城,它...

李渊建立唐朝,为何定都长安,而不是定都洛阳?
因为神都大洛阳还有隋朝!李渊在长安篡唐,王世充等人立隋炀帝嫡长孙杨侗为帝,延续着大隋帝国的荣光!👍

在宋朝之后,所有朝代为什么都不选择在河南建都?
古代的时候有很多封建王朝,他们都选择在河南建都,其中唐朝选择洛阳作为东都,北宋选择开封建都。宋朝之后,金兵入侵导致大量人口南迁,后来元朝统一中原,定都北京。明朝消灭元朝之后,选择南京定都,后来迁到北京。清朝进关之后选择定都北京。可以看到宋朝之后,所有朝代都不选择在北京建都。那么为什么他们不...

皮山县13478021375: 宋朝之后,为什么所有朝代都不在河南建都了? -
底江补肾: 1安史之乱,东都洛阳被毁,所以北宋在开封(汴梁)建都. 2北宋被金国灭掉,汴梁被毁,同时,洛阳再次被毁 所以,河南已经没有适合建都之城了(重建太费时费力费钱),而南京、北京状况很好

皮山县13478021375: 为什么中国首都不设在河南?
底江补肾: 中国的首都曾经设立在河南的洛阳(东都),不过是古代的事情了. 新中国考虑首都位置时,曾经有几个侯选城市,包括北京、南京、广州、西安等等,后来还是选择了北京,据说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近海而不靠海; 2、靠近当时的最大盟友——苏联; 3、有传统的首都底韵.等等 供你参考

皮山县13478021375: 乾隆皇帝御封九朝古都洛阳,九为最多的意思,为什么不 -
底江补肾: 洛阳的九朝古都也不是乾隆封的,乾隆也不过是按照前人的习惯说法而称呼洛阳为九朝古都罢了.而且,这个“九”并不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意味着“很多”,说九是阳数之极.其实最早称呼洛阳为九朝古都就是指的九个王朝.因为那会儿,人们怎么会知道夏都二里头和偃师商城在哪里呢?正因为四九年之后的大规模考古,使得人们知道了夏朝中后期的都城遗址在偃师的二里头,商朝早期的都城在今天偃师商城遗址.至于后晋在洛阳定都两年,也属于牵强~

皮山县13478021375: 哪个朝代没有在洛阳建都 -
底江补肾: 有很多朝代没有在洛阳建都,如:清朝、南宋、民国等等.

皮山县13478021375: 古都洛阳的建都历史和灭亡原因 -
底江补肾: 洛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正统王朝相继在洛阳建都,素有十三朝古都之称,是中国建都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的城市. 金代定洛阳为中京,改河南府曰金昌府,并河南县入洛阳县.时因洛阳旧城毁弃,便在隋唐城东北角另筑新城,周围不足9里,即今日老城之前身,它仅是隋唐洛阳城的一小部分而已. 自元代始,洛阳不复为京,降为河南府治.明代河南府辖洛阳、偃师、巩县、孟津、登封、新安、渑池、宜阳、永宁、嵩县等10县,又是伊王和福王的封地.清代洛阳仍为河南府治.

皮山县13478021375: 为什么在唐以后都没有王朝定都在长安或洛阳了? -
底江补肾: 主要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导致北方的政治经济生活不稳定.北宋在汴京(今开封)灭亡后,新的帝王仓皇出逃到南方的杭州地区,在那里定都,从此以后,南方经济不断发展,最终超越了北方,而政治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不过历史的发展是不断超越的,相信洛阳,西安将来还会有机会.

皮山县13478021375: 洛阳同落阳,为何古代还在洛阳定都. -
底江补肾: 古:“洛”通“雒”.洛阳古为雒阳,“阳”古意是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地名用阳一般都是在某山之南或某江之之北.洛阳)在洛水之北,故称洛阳.这是它名字的由来.洛阳地理条件优越,横贯黄河,地势平坦,这是农耕文明诞生的极有利条件.早期中华文明主要在中原繁荣,也就河南等地.西周时期,周成王时周公营洛邑,也就是东都.东周时期,洛邑为首都.战国时期,洛邑才改称洛阳,之前不称洛阳,而是洛邑.我认为洛阳已经积累良好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这时后世的统治者已无需考虑发音是否吉利,另一个方面,洛阳古意理解为洛水之北的意思.以上是我的解释.我感觉你的问题很好,令我翻了很多书,使我也增长了许多知识.以上有误之处还请见谅.

皮山县13478021375: 洛阳在清朝时叫什么?
底江补肾: 洛阳,东周时叫洛邑

皮山县13478021375: 洛阳都是哪几个朝代的首都?! -
底江补肾: 洛阳 夏、商、西周、东周、东汉、三国时期魏、西晋、北魏(493年才自大同迁都至此)、隋、唐、后梁、后晋、后唐均以洛阳作国都(见解释). 解释:洛阳历史上的情况比较复杂,容易引起误解. 1.夏、商、周、汉、魏诸朝都有多次迁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