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克里米亚战役中德军的指挥官是谁?

作者&投稿:韶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二战时,克里米亚战役中德军的指挥官是谁?~

是埃里希·冯。曼施坦因。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Erich von Manstein)(1887年11月24日—1973年6月10日),是一名终身从军的职业军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脱颖而出,成为纳粹德国国防军(Wehrmacht)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尽管他从未成为纳粹党的一员,他却被授予了陆军元帅(Generalfeldmarschall)的军衔。冯·曼施坦因的构想最终成为制订征服法国的“镰刀收割” (Sichelschnitt)计划的依据。在东线,他先后指挥了位于克里米亚和列宁格勒的军队,并随后担任南方集团军群的司令官。在此岗位上,曼施坦因取得了现代战争史上最伟大的胜利,面对于人数和装备都占据优势的苏联,他成功地阻止了红军自斯大林格勒胜利之后的进攻势头,并成功地发动反击,夺取了哈尔科夫。
  尽管他从不质疑希特勒对于德国军队的绝对指挥权,但是却以敢于在许多问题上当众反驳希特勒而闻名。在通常情况下这将导致丢官罢职,但曼施坦因却可以在希特勒面前用事实证明自己。最终,因为和希特勒在战略上的分歧导致了他在1944年被解职。战后,他被英国军事法庭于1949年以战争罪判处18年监禁,但是4年后他就因为医疗原因被释放了。随后他成为了西德政府的高级顾问,协助建立新的德国联邦国防军(Bundeswehr),并成为其名誉参谋长。
  青少年时代
  曼施坦因出生于柏林,刚出生时,全名叫做弗里茨·埃里希·冯·李文斯基。是普鲁士贵族、炮兵上将、爱德华·冯·李文斯基(1829-1906),和海伦·冯·希普林(1847-1910)的第十个孩子。赫德韦格·冯·希普林,埃里希的母亲海伦的小妹妹,和步兵上将乔治·冯·曼施坦因(1844-1913)结婚。这对夫妇很不幸没有子嗣,所以孩子还没有出生前就决定过继给他的姨父。埃里希刚出世,李文斯基就就给老曼施坦因发了电报:“你今天得到了一个健康的孩子。母子平安。恭喜。” (von Manstein, E.: Soldat im 20. Jahrhundert, 5th Ed., 2002, p. 10)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不仅仅其父是普鲁士将军,他的两个爷爷也是普鲁士将军(其中一个在1870/71年的普法战争中率领一个军),他的舅舅也是将军;他和大名鼎鼎的陆军元帅、德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也是近亲。他命中注定要以军人为职业。据说曼施坦因还有犹太血统。曼施坦因在斯特拉斯堡接受中学教育(1894-1899),这里在1870/71年的战争后就成为了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然后他在位于普伦和格罗斯利希费尔德的少年候补军官团度过了6年时光(1900–1906)。1906年3月曼施坦因作为一名见习军官参加了近卫军步兵第3团(Garde zu Fu�0�8)。1907年1月晋升为少尉。1913年10月他进入柏林军事学院学习(也叫战争学院或战争大学)。
  中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西线(比利时/法国 1916:进攻凡尔登,1917/18:香槟区)和东线(1915:波兰北部,1915/16:塞尔维亚,1917:爱沙尼亚)都服役过。1914年11月曼施坦因在波兰受重伤,1915年重返部队,升为上尉并以参谋军官的身份直到1918年战争结束。1918年他以参谋人员的身份志愿参加布莱斯劳的“前线自卫军”(Frontier Defence Force)并服役到1919年。
大战之间
  1920年,曼施坦因和一个西里西亚地主的女儿,尤塔·西贝丽结婚,婚姻一直维持到1966年她去世时为止。他们有三个孩子:一个女儿名叫吉赛拉,两个儿子,长子吉罗生于1922年12月31日,1942年10月29日死于东线的北方战场,次子名叫吕迪格。
  曼施坦因战后继续留在军队,在1920年代,他参与了创建德国国防军的进程,凡尔赛条约限定魏玛政府只能拥有最多10万人的军队。1920年他被提升为连长,1922年提升为营长。1927年晋升为少校,并且在参谋本部工作,并出访国外了解军事情况。直到1933年纳粹党篡夺权力,结束了魏玛时期,开始扩充军队,破坏凡尔赛条约。
  1935年7月1日,曼施坦因升任德国陆军参谋本部主管作战的第一厅厅长(Generalstabs des Heeres)。在这个职位上,他提议研制"突击炮"(Sturmgeschütz ),一种自行推进的突击火炮,为步兵提供直接的重火力支援,从而将坦克力量从这项传统任务中解放出来。这项提议导致了" StuG"系列突击火炮的诞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证明是最成功而且最价廉物美的武器之一。
  1936年10月1号,他被提升为德国陆军总部首席副参谋总长(Oberquartermeister I),受德国陆军总参谋长贝克将军的直接领导。贝克和曼施坦因一起抵制纳粹党对军队的渗透。他们同时建议陆军在新的国防军最高统帅部( OKW)应该具有超越其他军种的优先权,以此来对抗德国空军司令赫尔曼·戈林。
  这些冲突加上他不是纳粹党的一员,曼施坦因被希特勒认为不合作,从而被调离柏林的陆军总部,到西里西亚的李格尼兹的陆军第十八师任师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
  波兰
  1939年8月18日,曼施坦因调任南方集团军群总部的参谋长,总司令是格特·冯·伦德施泰特上将,准备实施入侵波兰“白色作战计划”(Operation Fall Weiss)。在这里,他和伦德斯泰特的作战处长布鲁门提特上校一起制定作战计划。伦德斯泰特采纳了曼施坦因的方案,此方案要求将南方集团军群的主要装甲单位集中到瓦尔特·冯·赖歇瑙上将率领的第10集团军,以求得决定性的突破,从而在维斯瓦河以西包围波兰军队主力。其他两个从属于南方集团军群的集团军,威廉·李斯特上将率领的第14集团军和约翰内斯·布拉斯科维兹上将的第8集团军则负责在两翼支持赖歇瑙的装甲突击力量直捣波兰的首都——华沙。
  私下里曼施坦因对于进攻波兰并不是特别热心,他认为波兰作为德国和苏联之间的缓冲区更好;而且他也担心进攻波兰将会导致盟国进攻西墙,从而将德国拖入两线作战的窘境。
  进攻于9月1日发动,开局顺利。在南方集团军群的战区内,第10集团军的装甲部队追上了撤退的波兰人,使他们来不及建立防线,第8集团军在他们的侧翼,防止分散的波兰部队在罗兹、拉多姆、波兹南地区集结,形成比较联贯的军队。按照原计划,南方集团军群应该首先向维斯瓦河直进然后转向华沙,鉴于战场形势的变化,曼施坦因和伦德斯泰特决定在拉多姆地区对波兰部队进行合围。包围取得了成功,清除了从南部到华沙的成规模的抵抗力量。

德国在北非的最高指挥官是埃尔温·隆美尔(1891.11.15-1944.10.14)

二战时,克里米亚战役(1944年4月8日—5月12日)中德军的指挥官第17集团军思令——埃内克(上将)。

埃里希·曼施坦因
克里米亚半岛位于苏联欧洲部分南端,它就像一只伸展开全部触角的巨型章鱼,长年不动地悬浮在黑海北部海面上。这里是连接欧洲和中近东的重要海上通道,在它的南部海岸,与土耳其遥遥相对,西部则是罗马利亚和保加利亚。苏德战争爆发后,希特勒即指示南方集团军群尽快攻占克里米亚,并通过刻赤海峡进入高加索。这一行动既可以避免以克里米亚为基地的苏联空军对罗马利亚油田构成的巨大威胁,又能够促使土耳其在政治上靠近德国。
南方集团军群以第11集团军向克里米亚进攻。该集团军辖有第30军、第49山地军、第54军计3个军9个师。此外,罗马利亚第3集团军也归德第11集团军指挥。1941年9月12日,原北方集团军群的第56装甲军军长曼施泰因上将被升为第11集团军司令。
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要求第11集团军在进攻克里米亚的同时,还必须在南方集团军群的右翼前进,追击向东撤退的苏军。这给曼施泰因出了个难题,他明白,由于罗马利亚军团的战斗力很弱,而要靠德军的一个军团去同时完成这两个任务,其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他权衡再三,决定把攻占克里米亚放在首位,用少量的兵力继续向东追赶撤退的苏军,把主要力量抽回来进攻克里米亚。他这一招是相当冒险的,东面的苏军可能会停止退却并发动反攻。
要攻占克里米亚是异常困难的,苏军在半岛上不仅驻扎了重兵,而且控制了这里的制海权和制空权。加上半岛地形复杂,进入半岛只能通过皮里科普地峡,若从陆上进攻,则必须通过毫无隐蔽的开阔沼泽地,那里有苏军坚固的防御工事和深达15米的古代工事“鞑靼壕沟”。若从水上进攻,地峡两侧的水太浅,船只无法靠近。
1941年9月24日上午,在作了充分准备后,曼施泰因命令第54军开始进攻皮里科普地峡,他调集了尽可能多的炮火来支援主攻部队。经过巨大的伤亡,第54军两天后占领了皮里科普地峡,又经过三天的苦战,肃清了这一地区内的其它苏军,冲入了比较开阔的地区。双方损失都极为惨重,德军俘虏了约1万名苏军,取得了初步胜利。但苏军又从海上不断进行增援,半岛上的苏军很快增加到6个师。这时东面战场又出现危机,向东撤退的苏军发现了曼施泰因的计谋,集中了12个精锐师向德军发起反攻,德第11集团军的处境岌岌可危。曼施泰因只得将第49山地军调往东面,以稳定罗马利亚第3军团的防线。10月1日,克莱斯特的第1装甲兵团趁第11集团军牵制着苏军大量兵力之际,从北面向苏军发起攻击,曼施泰因也下令德军第30军和罗马利亚第3军团发起反攻,结果将苏军包围和大量歼灭,俘虏了苏军6.5万人。东面压力减轻后,曼施泰因继续集中2个德国军(第49山地军已调给克莱斯特的第1装甲兵团)和1个罗马利亚军全力夺取克里米亚。
但这时苏军为了守住克里米亚,已于10月6日撤出了敖德萨,从海上将援军运到克里米亚,使这里的苏军兵力达到12个师。曼施泰因向希特勒紧急呼吁要求派出援军,希特勒给他增加了第42军、第132和第24步兵师。10月下旬双方在克里米亚展开了激烈交锋,曼施泰因驱使部队向苏军发起一次又一次的猛烈攻击。苏军则凭借有利地形拼死抵抗,苏空军飞机也赶来助战。苏军还装备有一定数量的坦克,而德军一辆坦克都没有。参加攻击的各师德军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到了10月25日,德军已是筋疲力尽了,“战斗的胜负好像是摆在刺刀的边缘上一样”,稍微一坚持不住胜利就会就会倒向敌方一边。结果还是苏军最先顶不住了,10月28日,苏军防线开始崩溃,曼施泰因指挥疲惫不堪的部队向苏军发起不间断的追击。到11月16日,除了半岛南端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外,整个克里米亚都落入了德军之手,20万苏军有10万被俘,其余的撤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内。
12月17日,曼施泰因指挥德军对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展开了第一波攻击。先是大规模的炮轰,随后第30军和第54军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向要塞攻击。苏军拼命死守,逐个碉堡地激烈争夺。德军的进攻矛头已经邻进要塞中著名的斯大林堡垒。这个堡垒如果拿下,则德军炮兵就可以控制整个海湾地区。
正当曼施泰因指挥德军在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苦战时,苏军又在克里米亚东端的刻赤半岛的费多西亚登陆,使正在进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德军受到两面夹击。曼施泰因立即命令防驻刻赤的第42军军长斯波尼克,把刚刚登陆立足未稳的的苏军赶下海去。但斯波尼克害怕苏军切断自己的退路,擅自命令部队撤出了刻赤。曼施泰因为严肃军纪,将斯波尼克判处死刑,并命令部队在刻赤西面筑起防线,以制止苏军进一步扩大战果。12月30日,参加攻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德军也已成强弩之末,在突入斯大林堡垒的外围后,就不能再向前了,曼施泰因不得不下令停止对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攻击。
1942年15日,曼施泰因出动第30军和第42军向登陆的苏军发起反击。这次反击带有很大的冒险性,因他手下只有3个半已减弱的德国师和1个罗马利亚旅,而所面对的苏军,已增加到8个师和1个旅。但曼施泰因还是取得了局部的成功。18日,他夺回了费多西亚,俘虏苏军1万多名。但苏军并不想轻易放弃这一地区,仍然在向刻赤半岛增兵,因为他们在这里享有制海权的优势,另外苏联的宣传已把苏军在克里米亚的反攻与领袖斯大林联系起来,宣称这一反攻是在斯大林同志直接指挥下进行的。这回骑虎难下,不好收场了。
德军炮击从刻赤半岛撤退的苏军
3月13日,苏军动用8个步兵师和2个装甲旅的兵力从东面发起了大规模的反攻,而曼施泰因也得到了新组成的第22装甲师和第28轻快师的增援,双方在克里米亚展开了激烈的混战。到4月11日,苏军的反攻被击退。但要把刻赤强大的苏军赶走或消灭,曼施泰因手下的兵力还无法达到。为此,曼施泰因要求希特勒派大量的空军支援,先夺取刻赤,再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希特勒同意了他的要求。5月8日,在用少量兵力围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同时,曼施泰因集中了5个德国步兵师、1个装甲师加上2个罗马利亚师和1和骑兵旅的兵力向刻赤大举进攻,德国空军密切配合了这次行动。经过10天激战,到5月18日刻赤战役基本结束,德军以损失7500人的代价几乎全歼了苏军第44集团军和第51集团军,俘虏苏军17万人。
刻赤战斗结束后,曼施泰因即开始准备征服克里米亚半岛的最后一个据点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该要塞由苏军海岸军团负责防御,约有7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和3个海军陆战队旅。德军兵力为6个步兵师和1个轻快师。曼施泰因对这次攻击进行了充分准备,他在两英里正面上展开了208个炮兵连,每英里长的正面,差不多有10个炮兵连,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发起的攻击中是绝无仅有的。为了便于发挥炮兵和空军的威力,曼施泰因把主攻方向选在地形较为平坦的要塞的北面,而只在南面实施牵制性攻击。
1942年6月7日拂晓,曼施泰因下令对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发动攻击。德军炮兵对事先标定的苏军堡垒发起空前猛烈的射击。同时,空军也纷纷扑向既定的目标。这是一场惨烈残酷的攻坚战,在德军几个师步兵发起冲锋后,苏军凭借坚固的阵地进行了异常顽强的抵抗,并一再发动反击。曼施泰因后来回忆道:“无论是大型据点,还是小型碉堡,苏军常常打到最后一人一弹为止”。“双方都是寸土必争,每一个碉堡和每一条堑壕,都要经过浴血苦战”。
6月13日,德军第22师的第16步兵团攻克了斯大林堡垒。在上年冬季,德军的攻势就停留在这里。在这个堡垒面前,德军死伤枕藉。一位参加过上次攻势的德军伤兵,依在堡垒的墙壁上,用粘满鲜血的手摸着被炸毁的残垣断壁,用剩下的一口气说:“斯大林堡垒,现在我摸到你了!”随即倒地死去。6月17日,德军终于在北面的要塞地区深深楔入。此时德军已伤亡惨重,有的连仅剩下七八个人了。曼施泰因一方面将预备队派上去顶替前沿部队,另一方面向德国陆军总部要到了3个步兵团的援军。当德军在6月26日付出惨重伤亡夺取了苏军的外围防线后,其忍耐力已达到极限。为了最后夺取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曼施泰因改强攻为奇袭,于6月29日凌晨派突击队在苏军认为根本不可能发起进攻的地点,秘密渡过塞瓦斯托波尔湾,从南岸攀登上岩石绝壁,突然袭击苏军阵地背后。然后他指挥德军主力在猛烈的炮轰之后发起大规模进攻,使城内苏军陷于腹背受敌的困境。7月4日,退到半岛顶端的9万多苏军残部看到海军的接应已经毫无希望,终于投降。德军缴获火炮460门,其它战利品不计其数。德军也付出了惨重代价,死亡约2.4万人。至此,曼施泰因终于征服了整个克里米亚半岛,他因此被希特勒晋升为元帅!

德军攻占克里米亚的是曼施坦因,失去克里米亚的见楼下

埃里希·曼施坦因


克里米亚战争简介以及结果如何
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的规模很大,当时英国和法国分别派出了25万和40万的士兵,但是俄军的兵力高达120万多,经过了3年激烈的奋战后俄军战败,英法联军取得了胜利,这就是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果。19世纪中叶发生的克里米亚战争是当时的一次重大战役,参战双方经过3年的争斗,最后以俄国失败、英法联军获胜而...

克里米亚战争多瑙河战役
在克里米亚战争的多瑙河战役中,俄土双方在10月积极进行战略部署,试图在河流下游占据有利位置。土耳其军队指挥官奥马尔·卢特菲帕夏成功地于28日指挥部队从南岸大规模渡过多瑙河。11月4日,土军在奥尔特里查战胜了仓促赶来的俄军,补给问题成为双方共同面临的挑战。巴尔干战场远离俄国的政治中心,尽管俄国有...

在166年前,英法土为何在克里米亚大战沙俄?
英法得知土耳其在多瑙河战役惨败后,即刻命令军队开入黑海,保护土耳其运输船的安全。俄国一看英法支持土耳其,就在1854年宣布与英法断交。但英国还是派出使臣希望与俄国恢复友好。而尼古拉一世不仅拒绝还威胁英国,此时神圣同盟已经走向崩溃。在1854年2月23日和3月19日,英法陆军先后进驻土耳其。两国并同时...

英法对俄国宣战,克里米亚战争爆发
一开始它被称为第七次俄土战争,但因为其最长和最重要的战役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爆发后来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 1853年7月3日,俄军开入多瑙国家。1853年10月16日 奥斯曼帝国向俄罗斯宣战。1854年3月27日和3月28日英国和法国对俄罗斯宣战,8月16日 俄罗斯在波罗的海奥兰的一个要塞被占领。1853年12月2日 英国、法国和...

克里米亚战争原因是什么
英法联军1853年进入黑海,后又登录克里米亚半岛,只是在攻打的过程中联军的条件也是很艰苦的,不仅天气严寒而且俄军的防御功能也做的很足,这一场战争足足持续了300多天,最终这场战役的结局是俄国失败了。1856年联军和俄军签订了《巴黎合约》,让俄国的舰队离开黑海境内。这场战争的最后伤亡人数十分惊人,...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为何导致很多国家群殴俄罗斯?
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沙皇俄国为什么会输掉这场比赛,根据各种史料记载,沙皇俄国输掉克里米亚战争主要是因为陆海军实力弱于英法,而且没有实行义务兵制,导致军队人数较少。而这么多国家之所以会选择围殴俄罗斯,就是因为俄罗斯企图控制巴尔干半岛,这严重威胁了欧洲国家的利益。一、俄罗斯输掉克里米亚战争的原因...

克里米亚战争中,英法联军为什么要围攻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所以战场几乎全部集中于俄国的黑海、波罗的海、白海等出海口。战场除了克里木,还有高加索战场(爆发过一场较大规模战役即卡尔斯之役)、波罗的海战场(英国舰队封锁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作战)以及北太平洋战场(围攻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只不过其他几个战场属于牵制性质而已。2、实际上自近代开始,大国之间...

克里米亚战争原因是什么?
克里米亚战争是发生在欧洲大陆上的一场纷争,这件事情的导火索是因为欧洲大陆各国为了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这场扩日持久的国际战争是继拿破仑帝国崩溃之后最大的一次了,是一些帝国联合起来向俄罗斯帝国宣战的战争,那么这场战争在欧洲大陆影响有多大呢?克里米亚战争时间又是什么时候呢?共同向俄罗斯帝国发起...

什么是克里米亚战争?
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涉及到领土争端、宗教矛盾以及各国在欧洲政治格局中的利益争夺。特别是关于地中海和黑海的统治权问题,成为了激发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战争过程中,各方势力在欧洲、中东和亚洲的多个战场展开激战。武器装备和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给战场带来诸多变化。特别是在一些重要战役中,如锡诺格拉德斯战役...

克里米亚战争伤亡多少?
英法联军于1853年进入黑海,随后在克里米亚半岛登陆。只是在进攻的过程中,盟军的条件非常艰苦。不仅天气寒冷,而且俄军的防御功能非常好。这场战争持续了300多天,这场战役的最终结果是俄罗斯战败。1856年,联军与俄军签订《巴黎合约》,让俄罗斯舰队离开黑海。这场战争最终的伤亡人数惊人,近50万士兵阵亡,...

大理市15116811367: 二战时,克里米亚战役中德军的指挥官是谁? -
大叔聪哌库: 曼施坦因元帅

大理市15116811367: 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介绍
大叔聪哌库: "闪电利剑"——曼施坦因 曼施坦因(1887——1973)德国陆军元帅.二战期间曾任德国A集团军群参谋长,第十一集团军司令,"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等职. 曼施坦因...

大理市15116811367: 请列出二战时德国所有勋章请 - 按等级 - 详细列出并介绍二
大叔聪哌库: 二战德国勋章种类 金质国家体能训练勋章,授予在32岁至40岁通过体能训练的人员(已获银质章),佩带在左胸袋下方(无胸袋的佩带在相同位置) 空军装甲作战章,授...

大理市15116811367: 二战德国三大名将都有谁以及各自的经典之战 -
大叔聪哌库: 三大名将:帝国战神曼施坦因,装甲之父古德里安,沙漠之狐隆美尔.曼的经典战役有克里米亚战役,攻占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以及哈瓦科夫反击战;古则以他出色的闪电战闻名;而隆美尔则是在北非大战英法联军

大理市15116811367: 求二战关于经典战役及指挥的将领 -
大叔聪哌库: 苏德战场的库尔斯克战役挺经典的.德军指挥官曼施坦因,苏军指挥官朱可夫.

大理市15116811367: 二战中外国的有名的战役 双方指挥官 战斗大体情况 -
大叔聪哌库: 波兰闪击战德军坦克之父 古德里安将军.1939年9月,德国对波兰发动了代号为“白色”的侵略战争.战争中,德军首次成功实施“闪击战”,显示了坦克兵团在航空兵的协同下实施大纵深快速突击的威力.一个拥有3400万人口,100多万军队...

大理市15116811367: 二战德国最出色的指挥官是哪几位 -
大叔聪哌库: 隆美尔(德军进攻法国,其率领1.25万人的师,俘虏了法军9万多人,该师阵亡仅仅600多人,由法国西部出发一个月内挺进到法国海岸,北非更不用说,迫使丘吉尔两次换帅) 曼施坦因(镰刀计划的创始者,德军绕过马奇诺防线,从阿登山脉突破,法军一败涂地) 龙德施泰特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你懂的,可以说是德军闪电战之父,擅长装甲作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