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 600字 各路高手来解答

作者&投稿:寿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演义读后感 600字~

(1)读完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

先来说说曹操这个人物带给我的启示。曹操一生都属于十分大胆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诈的。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错了,还要继续杀了吕伯奢,其无情无义至此,陈宫便离他而去,曹操后来说的那句话耐人寻味:“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反过来想想,如果当时他不赶尽杀绝的话,吕伯奢若真带了些人过来追杀他,可能曹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是奸诈带来的只会是一时的小利,一直是奸诈的话,自然会遭到报应。后来董承一伙人便刺杀曹操,可惜事败了。后来陆续都有一些人刺杀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败了,否则这位曹阿瞒也不会叱咤风云了。曹操给我的启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诈。

与曹操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就是刘备了,他以仁义当先,他热爱百姓。刘备一生的行为都与曹操相反,曹操奸诈,刘备仁义。刘备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个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爱戴。

但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个吕韦,祭奠时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独哭吕韦。他的谋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刘备则更重视人才了,起初赵云并不是刘家的将军,但他十分器重赵云,几次留他,后来终于归到了刘门下,才使得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两次脱险。徐庶被曹操“拐骗”到那边,在送别时,刘备哭着送别,还要砍掉挡在前面的竹林,后来徐庶才又回来推荐了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更是成为聘用人才的典范。

所以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买马,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创建事业,这才是成功之道。与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绍了,照说袁绍与曹操一战的时候,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但袁绍为人不重视人才,有许多忠臣在身边也不知道。他如果听忠臣的话,那曹操怎么可能胜得了他呢?而他却听信一些小人的话,致使败给了兵力较少的曹操。

三国演义还让我学到:要善于听取好的意见,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战为什么会败?我觉得还是因为没有听信好的意见,面对新来的庞统这个外人,他却毫不犹豫地相信了他的“连环计”,而面对另一个臣子对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说的是:“若敌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现在这个季节,不会刮东南风,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烧他们自己的营了”。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这个气象专家能知风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议,曹操也应该有所警觉呀,不然也不会败了。另外一次就是刘备在一片靠近水的树林中安七百里连营,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议,说敌人如果用火攻怎么办?但他没有接受,致使后来真的被陆逊七百里火烧连营。所以,能否正确听取他人的意见,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最终成败。

三国演义中的一些人物,也给我许多启示。那些贪财,贪色的人,最终一定不会有好结果。董卓与吕布之所以会兵刃,还不是让一个小女子貂婵在中间挑拨离间,所以董卓便是败在了自己的好色上。曹操也有点好色,张绣投降后,曹操在营中寻乐,便找了张绣老婆来玩弄,后来张绣当然恼火,便暗算曹操,曹操幸亏命大,否则也被张绣结果了。

曹操修了铜雀台后,还要把东吴的“二乔”放于台上,于是便让孔明用这点激了周瑜,让周瑜决心出兵打曹操,曹操才有赤壁一败。三国中还有一些卖主求荣的一些人,也得不到好结果。与之相反的则是关羽了,他不贪财也不好色,得到了曹操的敬佩,也得到了千千万万读者的敬佩。若不是因为他一点点的骄傲,以及刘封的见死不救,他也不会死得那么早了。所以,我又知道了,为人不能贪财色,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刚正不阿的人。

三国演义中,还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东西,比如研究历史的规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成败原因。毛泽东就曾经读了五次三国演义,原因大致也在这吧。名著是经得起反复阅读,反复推敲的,好的名著伴人一生成长.




(2)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再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我个人觉得这两篇读后感都不错,请你二选一吧)

——读《三国演义》有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

在短暂的寒假岁月里,我手捧“三国”,孜孜不倦的读了起来,正是这诱人的书本,为我打开了一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世界。也是它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

罗贯中笔下的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烽火连天的世界里,却引发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枭雄出乱世。恩威并施。

书中淋漓尽致的刻画了近二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有“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义绝”关羽、谦逊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神一般的人物,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则被塑造成一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奸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主要以个人恩怨为前提。刘备则被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

诸葛亮无疑是我在《三国演义》中最敬佩的一个人物了,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有通天彻地的才干,深谋远虑,有扭转乾坤的力量,呼风唤雨。他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草船借箭,三气周渔,借东风赤壁之战。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司马面前摆空城。威镇八方,“真乃神人也。”他调兵遣将,知人善用。被鲁迅称之为“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 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三国演义》一书不愧为名著!它教会了我许许多多的道理,让我爱不释手。缤纷“三国”值得一读啊!




采纳啊采纳!!!!!!!!!!!!!!!!!!!!!!!!!!!!!

(1)读完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

先来说说曹操这个人物带给我的启示。曹操一生都属于十分大胆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诈的。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错了,还要继续杀了吕伯奢,其无情无义至此,陈宫便离他而去,曹操后来说的那句话耐人寻味:“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反过来想想,如果当时他不赶尽杀绝的话,吕伯奢若真带了些人过来追杀他,可能曹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是奸诈带来的只会是一时的小利,一直是奸诈的话,自然会遭到报应。后来董承一伙人便刺杀曹操,可惜事败了。后来陆续都有一些人刺杀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败了,否则这位曹阿瞒也不会叱咤风云了。曹操给我的启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诈。

与曹操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就是刘备了,他以仁义当先,他热爱百姓。刘备一生的行为都与曹操相反,曹操奸诈,刘备仁义。刘备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个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爱戴。

但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个吕韦,祭奠时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独哭吕韦。他的谋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刘备则更重视人才了,起初赵云并不是刘家的将军,但他十分器重赵云,几次留他,后来终于归到了刘门下,才使得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两次脱险。徐庶被曹操“拐骗”到那边,在送别时,刘备哭着送别,还要砍掉挡在前面的竹林,后来徐庶才又回来推荐了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更是成为聘用人才的典范。

所以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买马,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创建事业,这才是成功之道。与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绍了,照说袁绍与曹操一战的时候,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但袁绍为人不重视人才,有许多忠臣在身边也不知道。他如果听忠臣的话,那曹操怎么可能胜得了他呢?而他却听信一些小人的话,致使败给了兵力较少的曹操。

三国演义还让我学到:要善于听取好的意见,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战为什么会败?我觉得还是因为没有听信好的意见,面对新来的庞统这个外人,他却毫不犹豫地相信了他的“连环计”,而面对另一个臣子对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说的是:“若敌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现在这个季节,不会刮东南风,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烧他们自己的营了”。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这个气象专家能知风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议,曹操也应该有所警觉呀,不然也不会败了。另外一次就是刘备在一片靠近水的树林中安七百里连营,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议,说敌人如果用火攻怎么办?但他没有接受,致使后来真的被陆逊七百里火烧连营。所以,能否正确听取他人的意见,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最终成败。

三国演义中的一些人物,也给我许多启示。那些贪财,贪色的人,最终一定不会有好结果。董卓与吕布之所以会兵刃,还不是让一个小女子貂婵在中间挑拨离间,所以董卓便是败在了自己的好色上。曹操也有点好色,张绣投降后,曹操在营中寻乐,便找了张绣老婆来玩弄,后来张绣当然恼火,便暗算曹操,曹操幸亏命大,否则也被张绣结果了。

曹操修了铜雀台后,还要把东吴的“二乔”放于台上,于是便让孔明用这点激了周瑜,让周瑜决心出兵打曹操,曹操才有赤壁一败。三国中还有一些卖主求荣的一些人,也得不到好结果。与之相反的则是关羽了,他不贪财也不好色,得到了曹操的敬佩,也得到了千千万万读者的敬佩。若不是因为他一点点的骄傲,以及刘封的见死不救,他也不会死得那么早了。所以,我又知道了,为人不能贪财色,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刚正不阿的人。

三国演义中,还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东西,比如研究历史的规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成败原因。毛泽东就曾经读了五次三国演义,原因大致也在这吧。名著是经得起反复阅读,反复推敲的,好的名著伴人一生成长.

(2)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再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我个人觉得这两篇读后感都不错,请你二选一吧)

1.关羽走麦城的吴,蜀,魏的各方反应,
各个主人公的性格也得到很好的表现;
且作者罗贯中的写作的特点也得到很好的显示;
现在就一一分析如下:
故事背景是,西蜀关羽攻击魏;而不顾同盟东吴的利益,独自攻击,没有协同作战;东吴担心西蜀做大,故乘西蜀荆州空虚,因袭其后;导致关羽战败身死。
东吴是无所不用其极,乘你病,要你命;即使关羽败走麦城,还是设计,将其擒获,杀害。正面攻击麦城,在小路上埋伏。东吴方面的态度是赶尽杀绝;翻脸的联盟,绝对不是朋友,是比更凶猛的敌人。然而孙权毕竟是第一流的政治家很快就发现自己错了,立刻将关羽的头送给曹操,但是还是棋输一招。
而魏国曹操方面确是很奇怪,徐晃在将关羽打败后,并未直接对于关羽赶尽杀绝,对其 进行追杀;这个就有点奇怪,明显感觉不太正常,兵败前关羽处于攻方,应该是兵强马壮,粮饷充足,同时徐晃的援兵也是蓄势已久,且用了攻心计,不是很苦的持久战,是一场击溃战,对于徐晃方而言不是消耗战,所以徐晃此时是由能力对于关羽进行追击,而没有赶尽杀绝的。且徐晃和关羽是正面战争,地理位置肯定比东吴更容易进行追杀。徐晃只是一个猛将,对于击败,斩杀关羽这样的天下最著名英雄,应该有着很强烈的冲动,且对于天下大势不足以进行根本性的判断。破坏孙刘联盟,是曹操的根本性战略,所以做出这样不追杀关羽的决定应该是曹操,而不是徐晃;从这点上曹操对于天下大势的判断和执行实在是很清晰。是天下最大的英雄。
而最奇怪的是西蜀的行为和态度,太奇怪了,奇怪大了。何也?关羽北攻曹操,是得到刘备的认可的,否则无法实施;从荆州出兵攻击襄阳,从汉中出兵攻击许昌,是诸葛亮在隆中对里的行动纲领,但是这个时候只有关羽一支部队从荆州出发,所以估计是得不到诸葛亮的认同,所以只有一种可能是关羽的主动请命,而刘备的默认,得关羽的一方面的军事行动。
刘备对于这场战争的困难估计不足,没有考虑到孙权方面的感受,导致孙刘联盟的破裂,刘备应该负主要责任;所以从这一点上说,刘备不如曹操。对于曹操和孙权之间的临时结盟,刘备尽然一点也不知,情报工作实在太差,且每有及时救援关羽,损失一员大将,实在失策之极。
2. 小说的表现力,杀了关羽后,孙权大宴宾客,置吕蒙于上座,夸耀其胜过周瑜和鲁肃,实在是喝酒喝到高潮处的信口之言,且内心的意得志满的具体表现;为什么这么说:周瑜对于孙权应该是个偶像,父兄,战神,甚至崇拜的对象都可以说。。。。甚至永最好的词汇来描述,都不为过;周瑜自身条件:年轻,帅气,专业及其精湛(5万打败80万曹操)个人素质极高,对于音乐修养极深(瑜善音律,虽三爵之后,曲有缺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江南有谣:曲有误,周郎顾。),周瑜是当时的必然的天皇巨星级别的人;孙权初次出任县长,15岁,正是追星的年龄,周瑜必然是偶像之一,且周瑜和孙策是兄弟,所有他们是常有接触的;孙策死的时候,孙权十八岁,一个少年,如何在自己的哥哥死后,要继承如此大的事业,应该有很多的顾虑,很伤心,很多的无助,但是周瑜带头向其效忠,这个市后是多大的支持啊;而且爡壁之战时孙权孙权26岁,又是周瑜,战神无敌,功高震主,过大的身影笼罩住了孙权,估计孙权此时是有所不安的,但是周瑜在切当的时间死了,这一
且是一个完美的偶像,周瑜之于孙权就是偶像。所以孙权说这个话的时候,完全是酒后之言,不能当真。这个也侧面表现,孙权得意的信口就来,得意的乱说大话,得益的忘形;得意的失控。

我今年读《三国演义》是第39遍,自从1990年工作后,大概是第16次再阅读,以后每一次阅读都是以不同人物为主要线索,并参对陈寿的《三国志》文本进行对比。今年是对象是陆逊。该主人公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出现次数不是很多,对他的感受是,这一白面书生是继周瑜和鲁肃之后,在三国中,成为吴国中后期的军事战略家,虽官拜宰相,结局不是很好。这与中国极权土匪文化脱不了干系。
其实读到三国每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谋臣和武将),其结局都是凄惨和悲凉,就连结局比较好的贾诩,也是战战兢兢闭门不出,以求老死。
这些说明什么?说明中国几千年来,自我标榜为文明古国,可实际是一窝土匪、流氓、妓女的窝里斗史,自古就没有建立一个对人尊重的历史观。几千年来是谁更流氓,谁就是土匪老大,所作所为都是“忽悠别人”,谁信谁倒霉。
能像贾诩和陆逊留个全尸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这正是
长江后浪抵前浪,白骨累累;
两岸青山黄还绿,又多白痴;
中华自古多磨砺,仍是彷徨。


尼勒克县15025691161: 文言文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10篇 每篇要几章一篇读后感 -
郗良奥佛: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国中,我最佩服的人...

尼勒克县15025691161: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怎么写? -
郗良奥佛: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读完一本厚厚的《三国演义》,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它是一个历史人物的舞台,把重多人物刻画地淋漓尽致,使我不得掩卷长思..... 先...

尼勒克县15025691161: 名著三国演义学生读后感想600字5篇
郗良奥佛: 《三国演义》的结构宏伟而又严密、精巧,语言简洁、生动,不仅是我国历史章回小... 接下来给大家带来名著三国演义学生读后感想600字,希望能给您大家带来帮助.名...

尼勒克县15025691161: 三国演义2022暑假读书心得作文5篇
郗良奥佛: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600字5魏通三国时期的武将真是高手如云,简直可以与之前的战国...

尼勒克县15025691161: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六年级优秀作文600字
郗良奥佛: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六年级作文600字1“滚滚长江东逝水”是三国演义的开场词.读完了这本书让我热血沸腾.从黄巾军起义到诛董卓再到三国鼎立至司马氏统一天下,这短...

尼勒克县15025691161: 读三国演义有感600字 -
郗良奥佛: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堵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不错,这正是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开篇词.假期里,我 怀着激动的心...

尼勒克县15025691161: 《三国演义》的阅读感受 600字 -
郗良奥佛: 在短短的寒假中,我读了好多书,其中,我觉得最有意义的是《三国演义》. 这部书内容主要讲的是蜀、魏、吴三国纷争的故事.它叙述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起义到西晋太康元年三国统一为止.描写了近百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活...

尼勒克县15025691161: 三国演义读后感不少于六百字
郗良奥佛: 三国演义读后感不少于六百字1“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从周朝以来对于天下的定义.而《三国演义》一书所呈现的便是东汉末年分三国的史诗.读罢后...

尼勒克县15025691161: 2022《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精选
郗良奥佛: 《三国演义》是记述中国古代三国时期魏、蜀、吴之间征战的故事,那么《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怎么写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022《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精选,欢迎阅读...

尼勒克县15025691161: 三国演义读后感 -
郗良奥佛: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为罗贯中所编写.这本书已家喻户晓,但是我初次拿着到这本书,看着看着,被里面的情节、人物深深吸引着,打动着,令我爱不释手. 孔明一生铺佐明君,为国家着想,任劳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