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育和智育两者之中,学校教育应更注重哪一种呢?为什么?

作者&投稿:菜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摆正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教师不仅要向抱有
求知欲的学生传授自然科学知识,
而且要向他们讲解产生这些知识的精神因素。
学校开设的
各门课程既要用知识充实学生的头脑,也要点燃他们的心。


的确,
学科教学不能以狭隘的眼光审视,
而应该站在人生的高度思考,
首先涉及到最核
心的问题,学科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精神的教育。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
《孟子·
尽心上》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者三乐也


后来在东汉许慎的
《说文解字》
中说:

教,
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做善也

。说明教育是以育人为善为目的的活动。我们现在认
为,教育在最广义上讲的是指一切培养人和影响人的活动,无论其有无组织、有无系统。比
如看电影、
电视、旅游,参观都属于教育。
而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教材的双边
活动。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获得一些知识,
掌握一些技能。
从这个层面上看教学从属
于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性,对学生身心健康,文化知识,技能水平有影响
的活动,当然属于教育活动。


这里包含人们通常说的德育和智育两个问题,
这是学校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
处理好二
者的关系十分重要。首先,我们要先来明确二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一是目的上的相辅关系与形式内容上的相融关系。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有目的、

计划、
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的活动,
把一定社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
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
因此,
我认为德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修
养,
而智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
道德修养与知识技能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话说:

既读孔孟之书,必达周公之理

,想来说的就是







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的道
理。
用现在最新的理念来理解二者的关系就是

科技以人为本


任何丧失了伦理道德的科技
终将失去它

第一生产力

的光荣称号,
而任何伦理道德的实施没有科技也如纸上谈兵。
那么
二者之间有着这样必然的联系,也就必然有着明显的切点,这切点就是健全的心理和人格。


目的上的相辅相成不代表在教育过程中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和一致。
事实是,
德育和智育
工作的教育内容与形式是不完全一致的。
在很多时候,
德育工作要在特殊的场合以特殊的形
式来完成,
而智育工作绝大多数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
德育工作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政治思
想和意识形态,
智育工作的内容则以知识技能为主。
但这并不是说二者在内容和形式上完全
脱离,其实,他们在内容和形式上是相互融合的。



许多缺乏教育经验的青年教师经常把教学和德育工作割裂开来。
这反映在教学上就是只
重视知识本身的传授而忽视所授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内在联系;只重视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
握,而忽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形成与培养。
反映在德育工作中就是德育工作的形式化、纯理论化、书面化。


二是德育与智育工作在局部上可能是矛盾的,但在整体上是统一的。



哲学上认为,
两个事物之间往往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好比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制度,
是对人民的民主与对敌人的专政的统一;又比如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而至孝无外
乎对祖国和民族的忠诚,
从这点上看忠与孝又是统一的。
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们今天探
讨的是学校德育与教育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某一时期的矛盾是难免的,
限于现有的中国教育体制,
还不能完全解决这一对矛盾。

从整体上来看,
德育与智育是统一的。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从他进入校园的那一刻起,
就开
始接受德育和智育的双重教育,
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对于一个社会的公民来说,从





他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
他就同时接受着工作业绩与为人处事两方面的考验,
二者同等
重要,
不分彼此。对于一个学校而言,教育与教学的脱离甚至是不合拍,就意味着她的教育
是失败的,
因为教育就是培养人才,
任何培养不出人才的教育都是失败的教育。
而人才既要
有着高水平的知识又要有着崇高的品格。
任何片面强调某一方面,
而忽视另一方面的行为都
是错误的。


三是德育和智育在学校教育中是并重的关系。

学校是教育机构,是专业的培养人,
教育人的地方。所以,教育者们本着对工作负责的
态度,
在某种程度上把学生当成是劳动对象。
根据他们的特点,制定工作方法和步骤,
在教
育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指定的步骤进行教育,
不会因为某种感情因素而放弃教育计划。
但家庭
和社会不同于学校,
特别是家庭。
他们更多的教育行为是不符合教育原则的,
也更不会制定
什么教育计划。
他们的教育以学习成绩的好坏为主要衡量标准,
他们的教育会受到感情因素
的强烈干扰。
有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十分关心,
但对他们在学校的表现,
思想品德却
不闻不问,
甚至老师因此请家长他们还不理解。
社会上这样的风气仍然很盛,
考上重点高中
似乎是一个初中生唯一合格的标准。
这样重智育轻德育的家庭和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大相径
庭,
势必造成学生思想品质和人格上的缺陷,
导致高分低能,
拿着文凭却找不到合适岗位的
现象。



当今人类社会,知识

爆炸

,科技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人才竞争和经济竞
争十分激烈,引起人们对教育中智育的极端重视。


应试教育

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在
教育教学

诸育

中,
智育的地位超然上升。
对学校教育以

教学为中心

的含义没有正确把握,
错误的把

以教学为中心

等同于

以智育为中心

,并以

中心

代替了

核心

。实际上其所谓

中心

是指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主环节,即班级授课形式
——
课堂教学。而作为学校教育


心环节

的课堂教学科目的多样性设置就决定了教学内容不单是智育。
如政治、
体育、
音乐、
美术等课堂教学,就非以智育为主。依此类推,不难明白智育不是教学的中心。

教学为中




德育为核心

不是矛盾的,是辨证统一的。德育的主阵地恰恰就是作为教育中心环节
的教学。
在这个

中心环节

实施过程中依然必须遵循围绕

以德育为核心

的正确规律和教育
原则。许多版本的《教育学》也早已明确提出学校教学(任何学科)须落实的

三项基本任


即思想品德、知识和能力培养。教书是为了育人,读书是为了做人。所以无论任何学科
教学都必须以德育为首,
以德育为

核心,
为目的。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清楚地认识到,



没有

德育

的教学是没有灵魂的教育。有强调意义的是,
德育与教育中其他各



不是
并列关系,而是德育居于突出地位;其他各



均从属于德育,都只是教育的手段,它们相
互之间可以是并列关系。应当正言:不是

德育服务于智育

,而是

智育必须为德育服务


固然,德育离不开

诸育

。智育同样不能与

诸育

分离,尤其离不开德育的先导作用和核心
目的性;否则智育必致残缺,更何谈其质量?需要表明的是,这绝不只是单纯的强调德育。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教育教学中

诸育

皆不可偏废。
必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切实做到

德育为先

,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



然而残酷的教育教学现实仍在变本加厉地削弱德育,
孤立、
片面甚至是揠苗助长式地抓
智育,
这怎能不事与愿违?其实智育中也蕴涵极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
但在现实教学中,

端偏执于知识与技能传授,
轻视了品德培养,
从而削弱了教育赖以支撑其生命内动力的核心
作用。正因为如此未能激发受教育者内在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干扰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阻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乃至包括物质文明在
内的全社会综合、和谐的发展业已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总而言之,
要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十分重视

德育

对教育
乃至对整个社会综合、
和谐发展的举足轻重的内在巨大能动作用。
因为受教育者优良的思想
品德在持之以恒的教育下一旦形成,
即化作心灵内部道德环境。

当智育取代德育而存在的时候,就意味着人格的畸形发展,这样的人是危险的,这种危险不仅仅对他们个人的发展道路存在,更存在于整个社会之上。
——屠格涅夫
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是,在当下中国的教育中,智育的地位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教育的制度性缺陷。
在我们的教育制度中,由于考试制度的存在,使得小到我们的家庭,大到学校乃至社会,都不得不以学习成绩来作为教育的唯一导向。
然而,这种以学习成绩优劣与否来评判孩子好坏的教育模式,很容易让那些学习成绩不理想,却拥有良好道德观的孩子,随时随地产生这样一种想法:只有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其他方面差一些无所谓。
当这样的观念出现在孩子的脑海中时,无疑意味着一个危险的开端。
把学习成绩作为人的评判标准,其结果是极度片面的。对于一个人而言,学习成绩的好与坏,只标志着其人学习能力的高低,而在真正的社会生活中,学习能力只是竞争能力的一小部分而已。像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曾经提到的若干非智力因素,也同样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为社会所容纳,在社会上立足。
在20世纪90年代初,发生在美国衣阿华州的枪击事件,为我们证明了这一点。
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卢刚,从小便是一位学习成绩异常优异的学生,在严格的留学考试中,他更是在数百名佼佼者中脱颖而出,名列前茅,顺利考取由中国政府出资的公派生来到美国留学。
即便是在美国的大学中,其各门考试科目的成绩也都是A级,而他所获得的高分,甚至打破了学校的纪录。
正是这样一个成绩优异、智力超群,并且接受了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的学生,却在道德观念与性格上存在着巨大的缺陷,而恰恰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其在博士论文未能通过后,竟然以枪杀导师与同学的方式来发泄愤怒。
事实上,在当今的社会中,类似于这样的“高分寡德”者大有人在。究其根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我们的教育中,德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在智育的羽翼之下,很难获得与其重要性相匹配的地位。
在我们过去的教育观念中,家长的主要任务,就是配合学校教育子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正学习方法,督促其更努力地学习。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我们的家长往往意识不到,孩子学习成绩的高低,不可能决定他的一生,而道德品质的优劣,才是孩子一生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当我们了解到这些之后,也就意味着我们找到了道德教育的第二条法则,这就是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一定要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
诚如俄国文学家屠格涅夫所言,当智育取代德育而存在的时候,就意味着人格的畸形发展,这样的人是危险的,这种危险不仅仅对他们个人的发展道路存在,更存在于整个社会之中。
这正是道德教育的真实目的所在,其态势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康的人才,更饱含了对整个民族的责任,为了保证我们的民族在未来的发展中不至于暗藏危机,加强对下一代的德育工作必将成为教育目标上的重大转变,而这就意味着,家庭对于孩子的道德教育,任何时候都应当先于智力教育而存在,绝不可有本末倒置的现象出现。

德育和智育在教学中的地位是一样的,非要在其中选择一个的话,我觉在学校教育中应是德育为首。我国的素质教育不也是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吗,这里面也是将德排第一。

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如果追溯,早在北宋时期司马光就曾给出了最为精辟的论断: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

德育可以让学生传承民族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积淀了丰富、优秀的道德文化,崇尚"仁义礼智信"。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名,千年来德在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历程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校的教育不应只强调高分、名校等,不能过于功利化,要想是学生成才,必先使其成人!成人的过程就是懂得礼义廉耻,形成健全的人格。如果忽略了这些,即使成为了有知识的人,也可能成为鲁迅先生说的:高智商的野蛮人!我国的传统文化、礼仪之邦的美名都需要一代代人去传承,学校作为教育部门,应撑起这个重要的责任。

德育可以培养爱国思想,有利于国家建设

德育是对人的内在意识通过各种手段施加影响,使其形成一定的看法和观念,并生成与之对应的行为和习惯。

这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乱港事件,很多港大的大学生都参与其中,这真的是令人痛心疾首!当前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境外敌对势力,分裂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国内经济社会形势也面临很多难题,各种境外思潮也不断冲击。乱港分子黄之锋全不顾民族大义,为一己私利竟参与境外分裂势力,企图乱港!港大作为国内知名的高校,竟然也会出现这么多乱港分子,不得不说德育在校园中的举足轻重的位置,少了德再高的文化水平、再有能力也是一个于社会无意,甚至成为危害社会的人。

所以,校园更改加强德育工作,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该只是成为考题,而是应该深入骨髓成为一个堂堂中国人应具备的观念。

德育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德育工作有智育无法替代的功能,那就是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众所周知,现今社会信息爆炸,学生通过互联网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学校的德育工作就是要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加强家校的合作,让学生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而不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摆脱依赖的心理。学校的德育工作也是给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解决问题办法的重要途径。



德育。智育固然重要,但是外在对其影响力是有限的,智育的培养还需要学生的内在动力。我认为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要比让学生获得成绩更重要,人立足于社会,除了自身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的品格。

德育。作为一个人的品德素质是最基本的品质,有了品德才能成为有用的人。

一定是要注重德育的,因为德育可以培养一个学生的品格,是很重要的。


德育智育哪个重要
一个拥有丰富知识的人,如果缺乏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可能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智育应该与德育相辅相成,而不是独立于德育之外。在教育的实践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发展,更要注重他们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它决定了教育的方向和目的。只有培养出品德高尚、有...

全面发展教育的五育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1.德育 德育是指受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2.智育 智育是指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基础文化科学...

学校应当把智育放在首位,寓智育于教育教学之中,是否正确?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应该把德育放在首位,而不是智育。

论智育与德育
比如,当孩子提出一个要求时,家长马上也亮出自己的要求:你考试得考多少多少分,我就答应你,否则不行,而不是去考虑这要求是否合理,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也会顺着家长的思维方向,只要成绩,而不关注成长中的快乐、分享、友爱、互助、包容、感恩等情感体验,在德育荒芜的路上渐行渐远,直到无法改变。

教学与智育、德育等的关系是什么?
人本来是各种素质的统一体。每一类素质都是一个整体的人发展的不同方面,有机地统一在一个人的身上,构成人的完整的素质整体,在实际生活中作为一个完整的个性表现出来。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也是统一的教育的不同方面,有机地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产生影响作用。一方面,德育、智育、体育、...

德育是智育的灵魂吗?
德智体美劳是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德智体美劳是对人的素质定位的基本准则,也是人类社会教育的趋向目标,所以人类社会的教育就离不开德智体美劳这个根本。把“德”放在第一位,就是因为“德”是社会性的;“智”和“体”都是自我之物,是在自我属性的前提下而进入社会的。德智体美劳是指...

德育是方向,智育是什么
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其中德育是方向、灵魂,对其他各育起着导向和推动作用;智育是前提,为其他各育实施提供了知识和智力基础,是实施各育不可缺少的手段;体育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了健康的基础,是其他各育得以实施的物质保障: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渗透到全面发展教育...

德育过程和智育过程有什么区别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以培养和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德育过程是对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调节与控制 智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活动 ...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智体美中的哪个 是德育还是智育?
两者都包含。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素质是 独立的人格 和 创造力。

智育在五育中的地位是什么?
智育主要是传授系统的现代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和核心,以其系统的知识为其他各育提供科学依据。五育并举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德育是使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和良好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居于为首的主导地位,对其他各育...

郊区17381835605: 教育,教育是应该注重德育还是智育 -
衷鬼艾米: 德智体美劳固然是要全面发展,但我觉得要他们同时发展是不可能的,必须得有个先后顺序,个人认为德育应该排在最前面,因为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对自己还是整个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品德好智力不行至少不会危害社会,品德差智力好无疑会成为整个社会的大毒瘤.而且一个好的品德修养会给你带来一个很好的人及关系网哦!!!这应该也是毋庸置疑的,人人都喜欢和品德高尚的人接触.

郊区17381835605: 教育应该是德育优先还是智育优先?谢谢. -
衷鬼艾米: 如果一个人的智力很高用在崇高的目标和愿景上,那就是有道德.如果一个人的智力很高用在与人争斗上,忘记了自己的大目标,那就是失德.有没有道德,主要看做事,看为人,看结果.那么他或者她会不会是社会的“毒药”?那不一定,如果他经常违法,那一定是毒药;如果是偶尔有点自私,那是人性,不是毒药.有道德不是让人没有私心,而是让人有私心而不伤害他人.德育和智育是有机的整体,是不能分开的.

郊区17381835605: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该怎么办 -
衷鬼艾米: 提升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人民满意教育的内涵具有现实性和指向性,即社会和家长对受教育者成人成才的期望,而受教育者成人成才的程度就是最根本的教育质量,也是素质教育的价...

郊区17381835605: 求中国中学校的教育方针~ -
衷鬼艾米: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郊区17381835605: 怎样理解教学与德育的关系 -
衷鬼艾米: 德育与教学的关系,就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它们是互相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较好的德育工作基础,学生学习就没有动力,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也就不可能真正提高学习质量.只有德育工作抓好了,学生才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