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王府在历史上繁盛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它能延续三百多年?

作者&投稿:镡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沐王府并不是“王府”,因为沐家一脉,其正经传承的爵位只是黔国公,并没有称王,所以准确地讲,沐王府应该叫做黔国公府。



但是,沐家坐镇云南200多年,贯穿整个明朝,在当地的影响力之大,比藩王尤有过之。当地百姓为了表示尊敬,故称黔国公府为沐王府。

沐王府的始祖叫沐英,是明朝的开国功臣,更是朱元璋的义子。当然,朱元璋的义子很多,有二十多个,那个时候就比较流行这种。朱元璋贫苦出身,不是什么大家族,人丁凋零。加上自己这毕竟是造反,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说不准哪天就挂了,所以朱元璋要多找一些义子之类的年轻人,作为接班人的备选培养。但是在朱元璋的众多义子中,沐英绝对是最受器重的那一个。

沐英八岁便被朱元璋收为义子,是朱元璋第一个义子,当时朱元璋还没有儿子,所以就是想把沐英当作接班人来培养。只不过后来朱元璋陆续生了太子朱标,还收了外甥李文忠做义子,底下能当接班人的人选也越来越多。由于血缘关系,沐英的继承顺位也不断往后排。



但是,当不了皇子并不意味着沐英就被放弃了,沐英自幼即被朱元璋收留为养子,宅心仁厚的马皇后对这个无依无靠的孩子自然也是关爱有加,和朱标感情深厚,兄弟之谊超过血亲,在这方面其他那些义子和义侄绝不可比。此外,沐英从小就跟着朱元璋,所以深受朱元璋的信任,再加上自身能力确实尚可。所以年纪轻轻就被朱元璋委以重任,率军南征北战,为朱元璋开创明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并且因功被封为西平侯,世袭罔替。

洪武十四年,沐英以副帅的身份随同颖国公傅友德征讨云南。两年后,云南平定,傅友德班师回朝,而留下沐英镇守云南。没办法,当时的云南地处偏远,而且在历史上长期属于割据势力,比如唐朝时期的南诏,宋朝时期的大理。后来的元朝虽然灭掉了大理,将云南收归治下,但云南当地的实际管辖还是原来的段氏在负责,颇有些自治的意思在里面。

朱元璋派遣大军平定云南,其实和当初元朝攻灭大理没什么区别。正所谓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



所以如果朱元璋想要将云南真正意义上的划入明朝版图,单纯的设立行省,建立官制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强大的武力保证。

然而云南太偏了,一旦放权过多,稍有不慎,那些官员就会割据自立,所以朱元璋必须要留下一个信任的人镇守,而自己的义子沐英,绝对是当时最合适的选择。

首先沐英是他一手养大的义子,除了自己的那些儿子们,朱元璋最信任的应该就是沐英了。而云南地方偏僻,战略地位相对较低,如果派个亲儿子来镇守,有些大材小用了。毕竟当时朱元璋的防守重心还是北方的蒙古人,所以派沐英去相对比较合适。

此外,沐英久经战阵,战场经验丰富,又参与了平定云南的战争,对当地的环境比较熟悉,留下了也能更好更快地开展工作。



而沐英确实也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望,他恩威并施,双管齐下,一方面强硬出击,率领大军平定当地的土著势力,一方面推行商业和文化建设,加强云南和内地的交流,以及当地人的汉化。不仅如此,沐英还在外交上取得了很大建树,让当时与云南相邻的缅甸和泰国向明朝臣服进贡。

总之,在沐英的治理下,云南逐渐成为了明朝的一部分。相比之下,当初安南是明朱棣派张辅率30万攻打下来的,并改名为交趾,但朱棣不愿让张辅驻守交趾,并下召让张辅回京述职,张辅前脚走,后脚安南就又闹独立,并再也没回来,直至现在……所以沐英是被历史低估的民族英雄,不然云南很可能成为第二个越南。

朱元璋基于沐英在云南的良好表现,以及他的义子身份,也有心让沐家世代镇守云南。毕竟沐英在云南经营数十年,势力深厚,影响力很大。一时间,朱元璋还真不好换人。沐英死后,他便让沐英的儿子沐春承袭西平侯的爵位,并且接替沐英镇守云南。



当然,这里的沐家和明朝的藩王还是有区别的,因为云南名义上还是明朝的行省,而不是藩王的封地。沐家在这里就相当于朱家的管家,帮他们打理这块地方,只不过是因为他们打理得比较好,朱家放权的力度比较大,和地方官没有太大区别。

所以朱元璋驾崩之后,继位的建文帝并没有将沐家算在削藩之列,反而是让沐家人继续镇守云南。毕竟人家干得好好的,不能无缘无故就换了。而且当时建文帝正在推行削藩政策,和藩王们闹得很不愉快,需要拉拢沐家这样实力派,毕竟云南还有着数十万的戍边大军呢。

但是,沐家并没有因此而站在建文帝这边。靖难之役时,时任西平侯的沐晟选择了中立。正是因为这样,明成祖朱棣在登基之后,并没有对付沐家,而是让其继续镇守云南。当然了,这里面其实也有着拉拢沐家的想法。朱棣是藩王造反夺来的皇位,他对于藩王更加忌惮,所以他需要得到沐家的支持。



比如当时就藩云南的岷王朱楩,和沐家有隙,朱棣则站在了沐家这一边。

初,岷王封云南,不法,为建文帝所囚。成祖即位。遣归籓,益骄恣。晟稍持之。王怒,谮晟。帝以王故诏诫晟,贻书岷王,称其父功,毋督过——《明史·列传第十四》

为了使沐家更加忠心地为自己效力,朱棣不仅没有对付沐家,还对其大加封赏。由西平侯加封为黔国公,还赐下世系铁券,由此真正确立了沐氏一族永镇云南的地位。

(沐晟)论功封黔国公,岁禄三千石,予世券《明史·列传第十四》

当然了,朱棣的行为只是政治上的权宜之计,明朝不可能真正放心一个外姓人当云南的主人。



沐英、沐晟这些人倒还好说,毕竟是当初朱元璋带起来的,知根知底。等到后面一代代传下去,关系疏远之后,谁能保证沐家不会有二心?同理,朱明皇室这边传承了几代之后,又会对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沐家保有几分信任?

此外,云南虽有布政使司、按察司、都指挥使司,分别统管当地民政和财政、检察、司法和军政,也算是划走了沐府的一部分权力。但云南三司互相扯皮,办事效率极低不说,更难对抗沐家。

所以,到了明英宗时期,明朝政府就开始着手分化进一步沐家的权力,拿回云南的控制权。这就相当于一个公司里面,股东换人了,不信任这个CEO了,想要削弱他的权力,或者换人。当时明英宗借着沐家平定麓川叛乱不利的机会,向云南派出了督察院右佥都御史丁璿,巡抚云南,乘机揽走了云南的军政大权。战事过后,丁璿完成了巡抚任务,回朝复命,沐家则继续接手云南。



但经过丁璿纠合过的三司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和沐家对抗,当时沐家又因为之前征讨麓川失利,声望掉落低谷。所以,沐家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同时沐家也明白朝廷的心思,自己怎么说也是外姓,沐英和太祖的感情再好,算算到现在多少辈了?朝廷会怀疑沐氏的忠心,但沐氏又不可能主动放弃云南的统治权。权衡利弊,沐家以无法调节和云南三司的工作为由,主动邀请朝廷派巡抚来监管,等于是自己将云南的控制权给交了出去。

自此,云南不再是沐家的一言堂,而是需要和三司商量,以及向巡抚报备,大家共同治理。

不得不说,沐府的这一招以退为进用得非常妙。虽然失去了部分权力,但是保全了家族。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沐家凭借多年来在云南的经营,仍然还是当地的最强势力。三司虽然地位高,但是却无法在根本上动摇沐家在云南的统治地位。



当然了,这里有个前提是沐家自己不要惹事儿。天启年间,第十五代黔国公沐启元轻狂不法,府中家奴仗势欺人,残害百姓,当时的云南巡抚余瑊依法将其抓捕入狱。可是这沐启元完全不将官府放在眼里,居然召集大军包围了巡抚衙门,还调来大炮,准备强攻衙门要人。

好在沐启元的母亲宋氏识大体,毒死了沐启元,否则云南就乱了。当然,沐启元死后,朝廷也并没有再过多追究,只依然让沐启元的儿子沐天波继承爵位。这其实也从侧面说明了当时沐家在云南的势力。

当然了,总体说来,沐家对于明朝还是非常忠心的。最后一任黔国公沐天波,在明朝灭亡后,依旧誓死效忠明朝,后来甚至追随永历帝朱由榔一起逃入缅甸,流离异域。当然,既然是和永历帝一同入缅,自然没能咒水之难。



咒水之难指的是明朝永历帝在清军和吴三桂的追击下,逃入缅甸。缅方设计于咒水伏杀永历帝。为了保护永历帝,沐天波和缅兵死战,最终以身殉国,也算是捍卫了家族荣光。至此,沐王府的故事便算是结束了。



因为他的开创者是朱元璋的义子沐英,沐英到云南之后,便开始励精图治,改变当地经济和军事,打击外敌,保卫明朝西南边陲,用实力延续三百多年!

因为沐王府每一代都有人才出现,这些人才保证了沐王府可以很好的传承下去 。

因为它的命运是和明朝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它是为明朝镇守边疆的存在。


求天津景点排行榜前十名,有哪些值得去?
民间有:不游水上,不识天津之说,历史上这里原是烧砖取土后废弃的窑坑,其中最深最大的一处叫青龙潭,洼淀塘坑内芦苇丛生,水禽栖息,颇富自然野趣。天津之眼 天津之眼坐落在天津市红桥区海河畔,是一座跨河建设、桥轮合一的摩天轮,兼具观光和交通功用。摩天轮旋转一周所需时间为28分钟,到达最高处...

兴王府的广州古代名
后梁贞明三年(917),清海军节度使刘隐之弟刘岩称帝广州,以广州为兴王府,年号乾亨,国号大越,次年冬改为汉,史称“南汉”。行政区划基本上继承唐朝的建制。升广州为兴王府,在州县稀疏的粤东和粤北,增置1府4州。南汉后,全境共辖60州、214县。将南海县撤销,改为常康、咸宁两县,比拟唐帝都长安,并建永丰、重合二...

晋朝的3个故事
史籍曾有歌唱王姓、谢姓两大世族在晋朝时无比显赫的诗句: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王姓家族之气派与繁盛,由此可见一斑。晋朝时最为显赫的王氏家族,...郗鉴来到王府,见此人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下了聘礼,择为快婿。“东床快婿”一说就是这样来的。 这“东床快婿”王羲之后来成了大名鼎鼎的书法家...

对开封历史,你了解多少?
开封第一次因水患而遭遇“灭顶之灾”是在战国时期。在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中,两国曾在大梁城下(开封)展开过一场激战,由于久攻不下,秦兵就经黄河引鸿沟水来灌大梁,洪水围城3个月后,繁盛一时的大梁城遂化为一片废墟。在历史上,开封数在北宋时最辉煌,作为帝都“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公...

广州城址历史变迁
宋朝时期,兴王府复名广州。在广州的城建史上,宋代是一个辉煌时期,表现在建三城及雁翅城(均在今越秀区范围内)等。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朝廷批准广州修筑高级官衙所在地的子城,范围大约包括今吉祥路至仓边路(东西向)、中山路至越华路(南北向)一带,仍以今北京路为中轴线。熙宁元年(1068...

王熙凤和王夫人的关系
从以上赵嬷嬷与凤姐的对话中,王家当初的繁盛程度可见一斑。第七十二回:贾琏为准备贾母八旬寿辰,因现金...鸳鸯走后,贾琏进了内屋,因病躺在榻上的凤姐问道:“她可应准了?”贾琏道:“虽未应准,却又几成...无论王子腾是叔叔还是父亲,在家还是不在家,按规矩王仁来到京城后,应该首先去王府拜见王子腾夫人,这是...

清朝隆仪是什么意思?
隆仪,即爱新觉罗·弘历(清高宗,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出生于北京雍亲王府(今雍和宫),雍正帝第四子,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和最长寿的皇帝。弘历在位时期武功繁盛,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重视社会经济发展,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的最高峰...

马营镇的悠久历史
在通渭的地方志有相关记载:元大德年间,肃王府在今甘肃境内设有三个苑马寺,马营即当时的东苑马寺。明代改为安定苑,后升为安定监,隶属静宁州。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又改为马营监,马营即由此得名。自唐宋以来,马营一直是牧养军马、茶马互市的基地之一。在明代,牧苑按照面积广狭可分为上、中、下三...

南京的历史
在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出土大量的陶器和石、骨制成的生活用具。3000多年前,已经相当密集地分布着青铜时代的居民聚落,以秦淮河中游的湖熟镇一带较为集中,被称为“湖熟文化”。春秋战国时,在这些聚落的基础上形成了南京地区最早的城邑。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在今中华门西南侧建城...

为何英法联军、八国联军没焚毁故宫,恭王府,天坛,国子监,雍和宫,十三 ...
而这些汉女基本是清军入关后在关内掳掠来的。玩弄了以后,满清贵族就将这些汉女押送到关外,给披甲人为奴。清初诗人有“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辽阳。”的悲叹。康熙将这座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大存在时间最长的“慰安所”进行升级改造,直到乾隆时基本完成,里面雕刻楼阁,珍玩无数。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英德市17782956253: 木王府的最繁荣的时期 -
晋克奥广: 沐王府在明朝前期比较繁荣.

英德市17782956253: 吴三桂跟姓慕的跟姓郑的有什么冤仇 -
晋克奥广: 沐王府是南明永历的死忠臣子之一,吴三桂亲手杀死了明昭宗永历皇帝所以有仇,郑家那就更别提了,郑家以明朝忠臣自诩而吴三桂从贼,汉贼不两立是国仇.

英德市17782956253: 简述汉乐府兴盛的原因 -
晋克奥广: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封建王朝.两汉时期,政治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同样,文学艺术也 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自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之后,文学界处于一时的沉寂状态,特别是在秦朝.进入 西汉中期,这种沉寂状态被打破了,文学有了创新,散文、赋、诗歌突起.诗歌中乐府民歌以不拘—格, 活泼自由的形式,以“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独树一帜,乐府民歌的兴起并不是偶然的.

英德市17782956253: 史前雕塑的艺术特色? -
晋克奥广: 中国雕塑发展史一、史前雕塑(公元前6500年-公元前1600年)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雕塑,属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繁盛阶段的遗物.原始社会雕塑对探讨社会发展进程、研究造型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历来深受人们的...

英德市17782956253: 介绍"渤海王朝"的历史?
晋克奥广: 公元7世纪末到10世纪中叶,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的大片土地上,存在着一个强大繁盛的国家——渤海王国,这个被誊为“海东盛国”的国家,在史学界以“谜中王朝”...

英德市17782956253: 简述元杂剧的体制特征. -
晋克奥广: 元杂剧的体式特征: 结构体制:四折一楔子,题目正名. 音乐体制:每折限用一个宫调,唱词一韵到底,平仄通押;一本杂剧由一个角色主唱. 角色分工:旦、末、净、杂. “四折一楔子”是元杂剧最常见的剧本结构形式,合为一本,每个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