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人孔子去世后,他的后人后来过得如何呢?

作者&投稿:祢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朱元璋定鼎南京后,将元顺帝赶到草原放羊去了,但此时天下大局未定,很多人还在观望,其中包括衍圣公孔克坚。朱元璋派人向孔克坚传达了亲切的问候,请他南下面圣。孔克坚前半生备受元朝封赠,对元朝感情颇深,加上此时已年过半百,身体不够硬朗,怕经不起舟车劳顿,于是假托生病,先派儿子去南京觐见。

这副“骑墙”态度让朱元璋有些生气,写信追问:“听说你生病了,是真的吗?”还给孔克坚的儿子下了一道手谕,明确说:“尔若无疾称疾,以慢吾国,不可也。”孔克坚自然清楚“不可”二字背后的凶残,于是战战兢兢地撑起老骨头,来到朱元璋的面前。

一番寒暄后,朱元璋“平易近人”地说:“你身体不好,就负责督促子孙好好读书吧,不要辜负祖宗留下的好法度。”然后赐给他一匹马、一座宅子、20石米。孔克坚拜别后,朱元璋又对身边的臣子说:“你再嘱咐他一遍,让他多读书、少喝酒。孔子的后代养起来就好了,不用让他们做什么官。”曾在元朝官至国子监祭酒的孔克坚闲了两年就病死了。

1369年,朱元璋下诏,“只在曲阜拜拜孔子就好,不必举国祭祀。”这对天下读书人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很多臣子上疏反对,但朱元璋一意孤行。过了一段时间,他觉得此举与自己常说的“治天下以仁为本”相矛盾,这才收回成命。

其实,朱元璋屡次挑战孔子及儒家的权威,说到底争的是治理天下的路线。历代读书人奉行“道统”,相信思想可以跨越阶层、指导国计民生;而以朱元璋为代表的独裁帝王推崇“治统”,认定权力才是镇压天下的不二法宝。

朱元璋在登基之初曾与刘伯温对谈,刘伯温说:“孔子一生并未正经做过官,《论语》不过是他与弟子坐而论道的记录,如果真像赵普所说‘半部《论语》打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那岂不是所有熟读《论语》的人都能挑战皇权?”这话说到了朱元璋的心坎上,他当即附和道:“我曾试过在《论语》中找治国之方,可愣是没找到!”

与朱元璋类似,很多统治者都试图把衍圣公当吉祥物,也不是所有衍圣公都有硬骨头。1644年,崇祯惨死,清军入京,衍圣公孔胤植迅速将一封洋洋洒洒的表章送到多尔衮的案头,其中言语深情到肉麻,“率土归城,普天称庆……山河与日月交辉,国祚同乾坤并永……”此时南方还在永历帝手中,大清连半壁江山都没占全,但这番马屁显然让多尔衮和顺治母子相当受用。于是孔胤植被封为太子太傅,孔府圣裔仍享优渥特权。

孔胤植感激涕零,次年再上表章,说孔府全体男子已响应“剃发易服”的号召。清廷求之不得,将北京最繁华地段的一座豪宅赏给孔胤植。而此时各地民众为坚守孔子“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古训而拒绝剃发,血流成河。孔子第62世孙寝食难安,给多尔衮写信说:“贵国既得中华,当用中华冠服!”多尔衮怒道:“看在你家祖宗的面子上就不砍你的头了,革职为民,永不录用!”

后来袁世凯掌权,孔府连发两封“劝进电”,希望他“早日登极,以慰民望”;到张勋掌权时,孔子第76世孙又忙发电“敬贺大喜”;再后来日本备战侵华,在东京大盖孔庙,孔府人士全程参与,并于1937年鼓吹中日“同文同种”;1938年,曲阜沦陷后,孔府“奉祀官”孔令煜还设宴款待日军各级头目,笑着合影留念。孔子若泉下有知,该何等痛心。




2021-05-03【孔子之仙道传奇 (四)】预见未来与志怪轶事
”获麟不久后,孔子过世了,子夏特别前往鲁国探查,路上遇到一个人跟他说:“城门上有血迹,那血迹飞起来变成一只红色的鸟,不久又化为写着预言的书。【2】”预言云:圣人孔子去世后,周朝就灭亡了,秦始皇统一天下,胡亥失国,古书典籍散乱,但孔学不绝【3】。后来,汉武帝独尊儒术,孔丘遂成为“...

曾子被世人称作什么?
孔子去世后,曾参聚徒讲学,有不少弟子,相传他就是儒家子思、孟子一派的创始人。曾参在孔门弟子的地位原本不太高,不入“孔门十哲”之列,直到颜渊配享孔子后才升为“十哲”之一。唐玄宗时追封为“ 伯”。中唐以后,随着孟子地位的上升,曾参的地位也随之步步高升。北宋徽宗时加封为“武城侯”...

孔子为什么叫孔圣人???
孔子被尊称为圣人的具体原因:1、政治思想核心:“礼”与“仁”。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所谓“礼治”,即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的翻译
一、译文 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埋,但又以穿破衣、吃粗糙的饭食为耻,这种人就不值得和他谈论真理了。”二、原文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三、出处 《论语》

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被后世称为圣人的万世师表,是一个思想伟大、道德高尚,倡导仁义礼智信的人。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他对中国的教育事业有深远的影响,后人称其为什么?
孔子他对中国的教育事业有深远的影响,后人称其天纵之圣。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乎."的理解
意思是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出自——春秋战国孔子《论语·子罕》。原文: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

孔子是什么时期什么国的人
孔子主张世人以“德治教化”、“礼乐”、“仁义”为哲学思想。如今儒家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领域中,并影响了世界以及其他地方的大多数人近两千年。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华夏族)后裔,故为孔姓。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夏邑),现葬于山东省微山县微山湖...

孔子他是我国伟大的什么家和什么家
孔子他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孔子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

古代伟人“尊师重教”的故事
子贡,孔子杰出弟子。后弃官从商,成为孔子弟子中最富有者,商界历来公认他为“儒商始祖”。公元前479年,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圣人孔子溘然长逝。孔子死后,众弟子皆服丧三年,相诀而去,独有子贡结庐墓旁,守墓六年,足见师徒情深,尊师之诚,实属中华尊师孝道楷模第一人。后人感念此事...

贵南县15894118097: 中国古代十圣分别是谁? -
朝肿他尔: 分别是:至圣孔子;亚圣孟子;诗圣杜甫;词圣苏轼;酒圣杜康;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医圣张仲景;药圣孙思邈;茶圣陆羽.1、至圣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

贵南县15894118097: 孔子是谁?
朝肿他尔: 孔子(孔夫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传》《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贵南县15894118097: 孔子被后人称为什么 -
朝肿他尔: 孔子被后人称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中国古代思想家、...

贵南县15894118097: 儒家有几位圣人?都是哪几位? -
朝肿他尔: 儒家有五位圣人,分别为:孔子、颜渊、曾参、子思、孟子.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被后世称为“至圣”.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周游列国,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把...

贵南县15894118097: 为什么叫孔子为中国的大圣人!
朝肿他尔: 孔子思想在春秋战国及以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治家治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为历代所推崇.孔子死后的第二年,孔子住的阙里,被后人盖起了三间祠堂,塑了像,以后成为孔庙.孔子的坟墓被后人垒高了,以后逐渐成为孔林,以后还在阙里造了孔府.汉武帝建元年间(公元前140年),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之后,孔子及其儒学的地位越来越高,孔子被尊为“圣人”.至清代,被尊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孔学(儒学)也被尊为神学.

贵南县15894118097: 孔子怎么死的? -
朝肿他尔: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