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训:为人子女五不怨,为人父母七不责,讲的是什么?

作者&投稿:梅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训:为人子女五不怨,为人父母七不责,到底讲的是什么?~

古话说:为人子女做到“五不怨”,为人父母要“七不责”,是什么意思?

为人子女时做到“五不怨”,为人父母时做到“七不责”,请您试着放平心态,或许生活就会更阳光。
爱父母的“五不怨”

1、不抱怨父母无能

不要抱怨说“爸爸应该是怎样的爸爸,妈妈应该是怎样的妈妈”,我们每个人的出身是不同的,有些人刚出生就是少爷,而有的人刚出生就注定要自己奋斗,我们不应该抱怨这些起点的不公,也许你的父母已经把他们最好的给予了你。
2、不抱怨父母啰嗦
只有真爱你的人才会去啰嗦你,父母绝不会去啰嗦一个与他们无关的人。
3、不抱怨父母抱怨
“爱之深责之切”这便是你们表达爱的方式!多一份观察,多一份谅解,多一份付出,我们就会多收获一份爸爸妈妈无私的爱。

4、不抱怨父母迟缓
年纪大了,行动自然不便,永远不要嫌弃父母行动迟缓,因为我们永远想象不出我们小的时候他们是如何耐心地教我们走路。
5、不抱怨父母生病
当父母生病了,我们能做到多少?真的是久病床前无孝子吗?社会上经常会有儿女不赡养老人的新闻,我们能不能做一个尽心尽责照顾父母的人……


生命不是用来抱怨的。我们渐渐长大,父母慢慢变老,直至离开我们……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抱怨父母,不如理解父母。若父母都容不下,何以容天下?百善孝为先,从现在起,千万别再抱怨父母了。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每一个中国人家庭都非常重视成员间的和谐相处,这可能跟受早期传下来的宗法思想以及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在古代,越到封建社会后期,儒家思想“三纲五常”的纲常伦理越浸透到人们的生活,进入近代后,虽然民主的意识普及开来,但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美德也得到了传承。古人留下的许多名言警句,作为古训我们应汲取其中的智慧。为人子女五不怨,为人父母七不责,这句古训讲的是什么?我们大家该不该做到?今天就来说道说道。





首先,为人父母七不责,它指的是做父母的对待孩子应该做到:对众不责、愧疚不责、暮夜不责、饮食不责、欢庆不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

有的父母对待孩子过于严厉,常常不分场合,大声指责呵斥自己的孩子,这是非常不理性的行为,不仅会伤害小孩的自尊心,长此以往还可能会使孩子变得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因此做父母的首先要做到对众不责。其次,愧疚不责,如果小孩犯了错,但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时,家长就应该停止责备,责备的目的是更正错误,此时家长再不依不饶,孩子的心理也会受到影响。

暮夜不责指的是,不要在睡觉前责备孩子,带着伤心的情绪入睡,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是不好的;同理,饮食不责,吃饭的时候也不要数落孩子,这样不仅会让小孩吃不好饭影响到消化,还会让他惧怕和父母一起用餐,乃至形成吃饭时很难和别人进行交流的性格。




欢庆不责,当小孩正在高兴的劲头上时,这个时候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做父母的不要过分指责自己的孩子泼凉水,情绪的大起大落可能会对孩子形成心理阴影,变得沉默寡言。悲忧不责,则指观察到小孩情绪低落或者悲伤时,也不要添油加醋地指责他,因为这个时候的指责很可能会引发争吵,还不如多给他一些关心,等情绪好转了,再指出不对之处。最后,孩子生病的时候,也最好不要责备他,生病时,本来身体就脆弱,此时再听到父母的责备心情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身体自然就更难好起来了。

父母一切为了孩子,为子计长远的心情都可以理解,可是教育孩子也是需要科学的方法,反过来,做子女的对待父母也应该做到“五不怨”。




第一,每个人都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有人生在富贵之家,有人却一出生就很贫穷吃尽了苦头,父母给予了优厚的物质生活我们应当感恩,家里条件不好也不要抱怨,至少是父母给了你生命养育了你,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最大的修养就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因此,首先要做到不怨父母的能力。

另外,随着孩子的长大,会觉得父母很唠叨,常常表现出非常的不耐烦甚至叛逆,把父母的话当耳旁风,这是因为他们不明白一个真理,那就是真爱你的人往往才会一直对你叨个不停,因此,第二点要做到不怨父母啰嗦。第三,不怨父母埋怨,每个人的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如意,或许是因为工作上的压力,或许是太辛苦感觉到累了,当父母带点小情绪宣泄时,不要觉得很烦,因为可能除了你,他们也没处可说。




再就是,不怨父母迟缓,随着时间无情的流逝,做子女的在长大,父母却在老去,他们不再有活力,记性也变得不好,行动迟缓,这个时候不要埋怨吧,静下心来,多等等他们,就像小时候他们会等你一样。最后,不怨父母生病,疾病是无法人为控制的,小时候孩子生病了最着急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当父母老了病了也对他们好一点吧,几十年的轮回,如今他们身体脆弱不堪,最需要的就是子女的呵护和照顾。也许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父母子女关系是人间最浓厚的缘分,抛开外界的眼光不说,这里或许还深埋着个人生命的最终意义。



古话说:为人子女做到“五不怨”,为人父母要“七不责”,是什么意思?




爱孩子的七不责,对父母的五不怨
“爱孩子的七不责,对父母的五不怨”七不责 “ 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正饮食不责,正欢庆不责,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明代晚期,著名学者吕坤《呻吟语》1、对众不责 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

7不出门8不归家可信吗别人说
生病时不要责备孩子,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温暖。而“五不怨”则是指对父母不抱怨的一些方面:不抱怨父母无能,因为父母已经给予了子女最大的付出;不抱怨父母啰嗦,因为那是父母关爱的表现;不抱怨父母抱怨,理解父母期待子女更好的心情;不抱怨父母迟缓,应体谅父母年纪大了行动不便;不抱怨父母生病,应...

什么是为人子女五不怨?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江川县13328957172: 儿女五不怨父母七不责出自哪里
孙邱香砂: 《爱子女的“七不责”》 1、对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尊严. 2、愧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大人...

江川县13328957172: 弟子规 前十则是什么? -
孙邱香砂: 弟子规前十则: 1、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2、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解释】《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

江川县13328957172: 《弟子规》五伦八德、第一章? -
孙邱香砂: “五伦”: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这是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学好五伦八德,有助构建和谐家庭,乃至和谐社会.

江川县13328957172: 当代人应该如何行孝 -
孙邱香砂: 古代农业社会,政府重道德伦理,体恤天下为人父母之心怀,所以有“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孝道贯穿始终,父母在世时要孝顺,亡故后常思念父母的养育恩德,为子女做榜样固有“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训条....

江川县13328957172: 如何理解“百善孝为先”的古训 -
孙邱香砂: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是个讲究孝道的民族.可惜,现在“孝心”教育并不为人们所重视.有人说:“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人在家连父母都不孝顺,很难想象他在社会上能有一个真正的朋友!所以,学...

江川县13328957172: 八德是指哪八种德行?
孙邱香砂: 【五伦八德】 五伦八德 修天道由人道修起,古圣云「天无道不成天,地无道不成地,人无道何为人」.天有道日月星辰转运,地有道四季分均,人有道人伦道德不亏可为...

江川县13328957172: 弟子规全文及意思 -
孙邱香砂: 弟子规原文及解释〈总叙〉原文: 弟(dì)子(zǐ)规(guī) 圣(shèng)人(rén)训(xùn) 首(shǒu)孝(xiào)悌(tì) 次(cì)谨(jǐn

江川县13328957172: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这句话的出处? -
孙邱香砂: 这句话的出处是《论语·为政》中的一句话.原文是:“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这是孔子的言论,意味着作为父母,如果不了解医学知识,就无法对孩子的健康施以关爱和照顾.这句话强调了父母应该关注子女的健康,懂得医疗知识,以便能够及时治疗和照顾孩子的身体.它提醒了人们作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强调了父母对子女健康的重要性.

江川县13328957172: 有关孝道的格言与古训 -
孙邱香砂: 孝行之道 瑶池金母曰:人之身体,乃父精母血结成.十月怀胎,三年乳哺,父母之恩罔极,等於天地.初时呱呱堕地,而生移乾就湿,朝夕襁褓费尽养育之苦心.甫能行,则父母甚喜,深惧染病.七八岁入塾攻书,恐惊儿女饥寒,百般教养,以...

江川县13328957172: 论语中制止父母错误的句子 -
孙邱香砂: 《论语.里仁》,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意思是:侍奉父母,他们若有过失,要婉言劝告.话说清楚了,却没有被接纳,仍然尊敬他们,不要违逆对抗,继续操劳而不怨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