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软件测试的整个流程是什么(从项目需求开始到项目结束的整个流程)?

作者&投稿:冻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问各位完整的软件测试流程是什么?谢谢~

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开发——>运行测试用例——>评估测试结果

1.对需求
2.模块化
3.出版本
4.开发自测
5.出版本
6.正常测试
7.提单、解单、合入
8.跟踪问题、复测
9.再出几轮新版本
10.测试报告
11.严重的、影响使用的,能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版本稳定
12.统计工作量,输出技术文档,结
大概差不多这样,具体的话就要具体了,哈哈

测试经理和PM对TC进行Review:敏捷测试流程总结: 在敏捷方法中,XP方法强调测试在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针对敏捷开发方法的敏捷测试不同于以往针对传统开发模式的测试,在敏捷团队中,测试是整个项目组的“车头灯”,它告诉大家现在到哪了,正在往哪个方向走。测试员为项目组提供丰富的信息,使得项目组基于这些可靠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决定。不仅是测试员要保证质量,而是整个项目组的每一个人都要对质量负责。测试员不跟开发人员纠缠错误,而是帮助他们找到目标,共同为达到项目的最终目标而努力。敏捷测试也需要高度迭代工作、频繁得到客户的反馈,需要动态调整测试计划、测试的执行。并且,敏捷测试人员参与到了更多的敏捷生产活动中,积极的影响了团队做出的决定和计划。 根据公司项目目前采用的敏捷开发模式,相应的敏捷测试建议采用以下流程:1. 验证需求和设计 需求和设计具体来说一般包括:(1)由项目经理根据需求文本而编写的功能设计文本(Functional Design Specification);(2)由开发人员根据功能文本而编写的实施设计文本(Implementation Design Specification)包括(Architecture Document, Project Scope Statement, Use Case )。作为测试人员,审核重点是检查文本对用户需求定义的完整性、严密性和功能设计的可测性. 在测试初期,测试人员要学会做静态测试,做好需求分析,做好对设计逻辑的分析。测试人员要更多的思考需求的可实现性,将自身作为第一用户积极参与项目和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和开发。积极地参与前期工作,并迅速反馈给设计和开发其静态测试结果。要尽早的开始测试,不要等待到功能完全做好才开始。 产出物:测试需要提交评审结果文档,可以让测试更多的参与DB Design,框架的评审中来2. 测试计划,测试用例2.1 编写计划、测试用例 在敏捷开发的过程中由于是根据每个user story来估算时间的。开发人员将对本次迭代所需要的完成的user story进行评估。开发人员可以和客户直接沟通,来确定每个user story的优先级。 好处: 客户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哪些user story需要花费多长的时间,以及他们的优先级。问题: 在user story的时间估算上,开发人员常会估算过少。引起版本无法按时发布或者必须进行加班才能进行发布。 分析: 由于版本更新很快,任务的时间都是以小时来进行估算的。开发人员一般会忽略掉开发以外的时间,比如开发中遇到问题的时间,开会,给其他成员提供帮助的时间,等等。 举个例子: 开发人员估算某个user story编码的时间需要1.5天,开发人员自己估算了其他时间为半天。于是开发人员给的估算时间是2天。开发阶段实际的花费时间如下,每天花费开例会的时间。在例会中项目的其他成员需要技术上的支持。于是发费了3个小时进行帮助。在开发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没有预见到的问题,结果解决问题花费了4个小时。(也许更多)。需要处理一些公司突发性的事务等等。所以非常建议大家在估算时间上能充分的考虑到以外的因素,某本XP相关的书上写到,在时间估算上最好的时间是编码时间的2-3倍。听起来很吓人,但是实际的过程中,的确需要这么多的时间。 测试人员根据已审核通过的需求和设计编制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在前面提到的三种文本中,功能设计文本是主要依据。测试的这两个文本也要被项目经理和开发人员审核。2.2 测试用例的审核 为使开发人员能参与到Test Case的Review中来,以保证TC的质量和可行性,确保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让开发人员迅速地了解测试的重点并给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测试人员在出 TC的同时,应出一份TC_Matrix(Test Case跟踪矩阵),其中注明TC已覆盖了哪些Features,具体每个Features对应的TC的编号,这样在测试经理和PM对TC进行 Review的时候,能够对TC的覆盖率一目了然,对覆盖率不足(如某个重点Feature的Test Case不够)的地方能够及时给出意见。 另外,在每天早上的Morning Meeting上,测试人员可以简洁地讲述一下当天测试的重点部分,以及项目中存在哪些严重的bug,让开发人员了解当天测试的重点是什么,怎样进行测试,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做加强了开发与测试人员的交流和沟通,使测试工作能够更加有效,更加顺利地开展。在迭代后期测试要抽时间更新test case。3. 实施运行测试 在敏捷方法中,测试有两种:单元测试和接收测试。单元测试是由开发人员来完成的,接收测试是由客户代表来完成。 由于我们客户无法在现场,我们采取了,开发人员做单元测试,测试人员做验证测试,最后由客户进行接收测试。在每个版本发布给客户之前必须由测试人员进行测试,发布版本之后由客户做接收测试,提出需要修改的地方。需要修改的地方将在下一个发布完成。• 单元测试在daily build版本给测试前,开发首先要做单元测试,提前告知软件中的薄弱环节,帮助测试人员调整测试重点。Unit test 做单元测试的好处是可以提高版本质量,减轻测试的工作量,减少浅层次的bug的发生率,使测试人员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寻找深层次的bug上面。• 验证测试 测试人员的验证测试从总体上说就是将上一步设计的测试用例按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这一阶段的测试必须在周密的计划下进行。这种计划性首先体现在开发和测试的相互协调配合,根据产品的架构和功能模块的依赖关系,按照项目的总体计划共同推进。从测试的过程来看,测试执行的一开始可以是针对部分功能的,之后可以逐步扩展。接着开始采用迭代的过程完成测试任务,即将测试任务划分为多个周期,一开始可以做些关键的功能性测试,可以对代码中的可复用部分(组件,构件)做完整的测试。接着的迭代周期可以做边缘化的功能测试和其他测试,最后的几个迭代应该用于回归测试,和关键的性能和稳定性测试。3.1 每日提供bug趋势 为方便衡量项目的进度,测试可每天测试完毕后提供测试的bug趋势,即将每天新生成的Bug数和每天被解决的Bug数标成一个趋势图表。一般在项目的开始阶段新生Bug数曲线会呈上升趋势,到项目中后期被解决Bug数曲线会趋于上升,而新生Bug数曲线应下降,到项目最后,两条曲线都趋向于零。PM会持续观察这张图表,确保项目健康发展,同时通过分析预测项目Bug, 对于每个版本的bug,开发都应该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很低级的bug,对于同类的bug,是否可以避免。 测试需要考虑:探索性测试用例的编写3.2 测试用例的维护 在执行测试阶段中,测试人员需要对已有的测试用例进行及时的维护。通常以下两种情况下要新增一些测试用例:一是对于当初测试设计不周全的领域,二是对于外部的Bug(比如从Beta客户报告来的),没有被现有测试用例所覆盖。当产品的功能设计出现更改时(敏捷项目中功能设计的更改频繁),所涉及的测试用例也要相应地修改,使测试用例保持和现有的功能需求同步。3.3 根据项目不断补充Common Sense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测试人员需要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补充、完善各类目的Common Sense标准。例如,由CTTS项目总结出的Common Sense for USA标准,在以后的美国项目中要严格按照它来执行测试,保证以前出现过的失误在以后的项目测试中不会再出现。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同时,不断积累新的经验。3.4 控制中间版本 为更好地保证软件质量,规避风险,必须加强对中间版本的控制。例如,客户要求或者计划周五要提交版本,则周三一定要提交一个中间过程的版本进行测试,也就是控制中间版本,避免所有的工作都压到后期最紧急的时候去完成。以前的项目中出现过项目前期很轻松,到后期bug越来越多,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都异常忙碌,经常加班的情况。为减少后期工作量,规避风险,建议开发进行Daliy Build,或者按照完成一个feature就进行一次build,针对这个feature进行测试,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后期bug越来越多的状况发生,后期工作量也就会相应减少,项目的质量也会更有保证。3.5 发布版本前编写Release Note 在每次发布版本之前,测试人员要根据待发布的版本情况编写Release Note,使客户对发布的版本情况一目了然。Release Note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Fixed,New Features,Known Problems。其中,Fixed部分写明此版本修复了上个版本中存在的的哪些比较大的bug;New Features部分写明此版本新增加了哪些功能;Known Problems部分写明此版本尚存在哪些比较大的问题,有待下个版本改善;或者列出需求不太明确的地方,有待客户给出明确答复意见,在下个版本中完成。4. 需求管理 采用敏捷开发模式的项目中,客户对于需求的变更很频繁。因此,需求管理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工作。整个项目进行过程中,对不断变化的需求,一定要作跟踪,每次的需求变更都要有相应的历史记录,方便后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可将每次的变更整理记录到需求跟踪文档中,并使该文档始终保持最新更新的状态,与需求的变化保持同步。问题: 客户可能会在一个功能点上来回修改他们的需求,也许开始需要某个功能,结果做完以后又觉得不好,于是让去掉这个功能。后来又由于一些原因,有需要加上。在整个过程中可能来回修改了很多次。那一定要记录下变更的内容和日期。可能后期客户会觉得一个功能怎么会花那么多的时间,不是以前很早就做过了吗?这时这些记录才是解决客户疑虑的最好证明。说白了,是有证据证明我们做了很多的变更。大家可能觉得,怎么会有这个问题。其实当一个项目长达半年以上,也许大家的记忆力都不可靠了(:p)建议: 目前采用的是vss工具,对每天的Email中提到的需求变更做一次backup,文档以当天收到Email的日期命名5. 项目开发末期开展“bug大扫除” 在项目开发的末期,可以开展“bug大扫除”活动。划出一个专门的时间段,在这期间所有参与项目的人员,集中全部精力,搜寻项目的Bug。注意以下要点:(1)尽管这是一个测试活动,但参与者并不仅限于测试人员。项目经理,开发人员甚至于高层管理人员都应参加,如同全民动员。目的是要集思广益;(2)要鼓励各部门,领域交叉搜索,因为新的思路和视角通常有助于发现更多的Bug;(3)为调动积极性,增强趣味性,可以适当引入竞争机制,比如当活动结束时,评出发现Bug最多,发现最严重Bug的个人,给以物质和精神奖励。(4)可以分专题展开,比如安全性、用户界面可用性、国际化和本地化等等。

测试经理和PM对TC进行Review:敏捷测试流程总结: 在敏捷方法中,XP方法强调测试在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针对敏捷开发方法的敏捷测试不同于以往针对传统开发模式的测试,在敏捷团队中,测试是整个项目组的“车头灯”,它告诉大家现在到哪了,正在往哪个方向走。测试员为项目组提供丰富的信息,使得项目组基于这些可靠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决定。不仅是测试员要保证质量,而是整个项目组的每一个人都要对质量负责。测试员不跟开发人员纠缠错误,而是帮助他们找到目标,共同为达到项目的最终目标而努力。敏捷测试也需要高度迭代工作、频繁得到客户的反馈,需要动态调整测试计划、测试的执行。并且,敏捷测试人员参与到了更多的敏捷生产活动中,积极的影响了团队做出的决定和计划。 根据公司项目目前采用的敏捷开发模式,相应的敏捷测试建议采用以下流程:1. 验证需求和设计 需求和设计具体来说一般包括:(1)由项目经理根据需求文本而编写的功能设计文本(Functional Design Specification);(2)由开发人员根据功能文本而编写的实施设计文本(Implementation Design Specification)包括(Architecture Document, Project Scope Statement, Use Case )。作为测试人员,审核重点是检查文本对用户需求定义的完整性、严密性和功能设计的可测性. 在测试初期,测试人员要学会做静态测试,做好需求分析,做好对设计逻辑的分析。测试人员要更多的思考需求的可实现性,将自身作为第一用户积极参与项目和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和开发。积极地参与前期工作,并迅速反馈给设计和开发其静态测试结果。要尽早的开始测试,不要等待到功能完全做好才开始。 产出物:测试需要提交评审结果文档,可以让测试更多的参与DB Design,框架的评审中来2. 测试计划,测试用例2.1 编写计划、测试用例 在敏捷开发的过程中由于是根据每个user story来估算时间的。开发人员将对本次迭代所需要的完成的user story进行评估。开发人员可以和客户直接沟通,来确定每个user story的优先级。 好处: 客户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哪些user story需要花费多长的时间,以及他们的优先级。问题: 在user story的时间估算上,开发人员常会估算过少。引起版本无法按时发布或者必须进行加班才能进行发布。 分析: 由于版本更新很快,任务的时间都是以小时来进行估算的。开发人员一般会忽略掉开发以外的时间,比如开发中遇到问题的时间,开会,给其他成员提供帮助的时间,等等。 举个例子: 开发人员估算某个user story编码的时间需要1.5天,开发人员自己估算了其他时间为半天。于是开发人员给的估算时间是2天。开发阶段实际的花费时间如下,每天花费开例会的时间。在例会中项目的其他成员需要技术上的支持。于是发费了3个小时进行帮助。在开发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没有预见到的问题,结果解决问题花费了4个小时。(也许更多)。需要处理一些公司突发性的事务等等。所以非常建议大家在估算时间上能充分的考虑到以外的因素,某本XP相关的书上写到,在时间估算上最好的时间是编码时间的2-3倍。听起来很吓人,但是实际的过程中,的确需要这么多的时间。 测试人员根据已审核通过的需求和设计编制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在前面提到的三种文本中,功能设计文本是主要依据。测试的这两个文本也要被项目经理和开发人员审核。2.2 测试用例的审核 为使开发人员能参与到Test Case的Review中来,以保证TC的质量和可行性,确保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让开发人员迅速地了解测试的重点并给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测试人员在出 TC的同时,应出一份TC_Matrix(Test Case跟踪矩阵),其中注明TC已覆盖了哪些Features,具体每个Features对应的TC的编号,这样在测试经理和PM对TC进行 Review的时候,能够对TC的覆盖率一目了然,对覆盖率不足(如某个重点Feature的Test Case不够)的地方能够及时给出意见。 另外,在每天早上的Morning Meeting上,测试人员可以简洁地讲述一下当天测试的重点部分,以及项目中存在哪些严重的bug,让开发人员了解当天测试的重点是什么,怎样进行测试,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做加强了开发与测试人员的交流和沟通,使测试工作能够更加有效,更加顺利地开展。在迭代后期测试要抽时间更新test case。3. 实施运行测试 在敏捷方法中,测试有两种:单元测试和接收测试。单元测试是由开发人员来完成的,接收测试是由客户代表来完成。 由于我们客户无法在现场,我们采取了,开发人员做单元测试,测试人员做验证测试,最后由客户进行接收测试。在每个版本发布给客户之前必须由测试人员进行测试,发布版本之后由客户做接收测试,提出需要修改的地方。需要修改的地方将在下一个发布完成。• 单元测试在daily build版本给测试前,开发首先要做单元测试,提前告知软件中的薄弱环节,帮助测试人员调整测试重点。Unit test 做单元测试的好处是可以提高版本质量,减轻测试的工作量,减少浅层次的bug的发生率,使测试人员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寻找深层次的bug上面。• 验证测试 测试人员的验证测试从总体上说就是将上一步设计的测试用例按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这一阶段的测试必须在周密的计划下进行。这种计划性首先体现在开发和测试的相互协调配合,根据产品的架构和功能模块的依赖关系,按照项目的总体计划共同推进。从测试的过程来看,测试执行的一开始可以是针对部分功能的,之后可以逐步扩展。接着开始采用迭代的过程完成测试任务,即将测试任务划分为多个周期,一开始可以做些关键的功能性测试,可以对代码中的可复用部分(组件,构件)做完整的测试。接着的迭代周期可以做边缘化的功能测试和其他测试,最后的几个迭代应该用于回归测试,和关键的性能和稳定性测试。3.1 每日提供bug趋势 为方便衡量项目的进度,测试可每天测试完毕后提供测试的bug趋势,即将每天新生成的Bug数和每天被解决的Bug数标成一个趋势图表。一般在项目的开始阶段新生Bug数曲线会呈上升趋势,到项目中后期被解决Bug数曲线会趋于上升,而新生Bug数曲线应下降,到项目最后,两条曲线都趋向于零。PM会持续观察这张图表,确保项目健康发展,同时通过分析预测项目Bug, 对于每个版本的bug,开发都应该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很低级的bug,对于同类的bug,是否可以避免。 测试需要考虑:探索性测试用例的编写3.2 测试用例的维护 在执行测试阶段中,测试人员需要对已有的测试用例进行及时的维护。通常以下两种情况下要新增一些测试用例:一是对于当初测试设计不周全的领域,二是对于外部的Bug(比如从Beta客户报告来的),没有被现有测试用例所覆盖。当产品的功能设计出现更改时(敏捷项目中功能设计的更改频繁),所涉及的测试用例也要相应地修改,使测试用例保持和现有的功能需求同步。3.3 根据项目不断补充Common Sense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测试人员需要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补充、完善各类目的Common Sense标准。例如,由CTTS项目总结出的Common Sense for USA标准,在以后的美国项目中要严格按照它来执行测试,保证以前出现过的失误在以后的项目测试中不会再出现。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同时,不断积累新的经验。3.4 控制中间版本 为更好地保证软件质量,规避风险,必须加强对中间版本的控制。例如,客户要求或者计划周五要提交版本,则周三一定要提交一个中间过程的版本进行测试,也就是控制中间版本,避免所有的工作都压到后期最紧急的时候去完成。以前的项目中出现过项目前期很轻松,到后期bug越来越多,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都异常忙碌,经常加班的情况。为减少后期工作量,规避风险,建议开发进行Daliy Build,或者按照完成一个feature就进行一次build,针对这个feature进行测试,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后期bug越来越多的状况发生,后期工作量也就会相应减少,项目的质量也会更有保证。3.5 发布版本前编写Release Note 在每次发布版本之前,测试人员要根据待发布的版本情况编写Release Note,使客户对发布的版本情况一目了然。Release Note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Fixed,New Features,Known Problems。其中,Fixed部分写明此版本修复了上个版本中存在的的哪些比较大的bug;New Features部分写明此版本新增加了哪些功能;Known Problems部分写明此版本尚存在哪些比较大的问题,有待下个版本改善;或者列出需求不太明确的地方,有待客户给出明确答复意见,在下个版本中完成。4. 需求管理 采用敏捷开发模式的项目中,客户对于需求的变更很频繁。因此,需求管理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工作。整个项目进行过程中,对不断变化的需求,一定要作跟踪,每次的需求变更都要有相应的历史记录,方便后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可将每次的变更整理记录到需求跟踪文档中,并使该文档始终保持最新更新的状态,与需求的变化保持同步。问题: 客户可能会在一个功能点上来回修改他们的需求,也许开始需要某个功能,结果做完以后又觉得不好,于是让去掉这个功能。后来又由于一些原因,有需要加上。在整个过程中可能来回修改了很多次。那一定要记录下变更的内容和日期。可能后期客户会觉得一个功能怎么会花那么多的时间,不是以前很早就做过了吗?这时这些记录才是解决客户疑虑的最好证明。说白了,是有证据证明我们做了很多的变更。大家可能觉得,怎么会有这个问题。其实当一个项目长达半年以上,也许大家的记忆力都不可靠了(:p)建议: 目前采用的是vss工具,对每天的Email中提到的需求变更做一次backup,文档以当天收到Email的日期命名5. 项目开发末期开展“bug大扫除” 在项目开发的末期,可以开展“bug大扫除”活动。划出一个专门的时间段,在这期间所有参与项目的人员,集中全部精力,搜寻项目的Bug。注意以下要点:(1)尽管这是一个测试活动,但参与者并不仅限于测试人员。项目经理,开发人员甚至于高层管理人员都应参加,如同全民动员。目的是要集思广益;(2)要鼓励各部门,领域交叉搜索,因为新的思路和视角通常有助于发现更多的Bug;(3)为调动积极性,增强趣味性,可以适当引入竞争机制,比如当活动结束时,评出发现Bug最多,发现最严重Bug的个人,给以物质和精神奖励。(4)可以分专题展开,比如安全性、用户界面可用性、国际化和本地化等等。

测试经理和PM对TC进行Review:敏捷测试流程总结: 在敏捷方法中,XP方法强调测试在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针对敏捷开发方法的敏捷测试不同于以往针对传统开发模式的测试,在敏捷团队中,测试是整个项目组的“车头灯”,它告诉大家现在到哪了,正在往哪个方向走。测试员为项目组提供丰富的信息,使得项目组基于这些可靠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决定。不仅是测试员要保证质量,而是整个项目组的每一个人都要对质量负责。测试员不跟开发人员纠缠错误,而是帮助他们找到目标,共同为达到项目的最终目标而努力。敏捷测试也需要高度迭代工作、频繁得到客户的反馈,需要动态调整测试计划、测试的执行。并且,敏捷测试人员参与到了更多的敏捷生产活动中,积极的影响了团队做出的决定和计划。 根据公司项目目前采用的敏捷开发模式,相应的敏捷测试建议采用以下流程:1. 验证需求和设计 需求和设计具体来说一般包括:(1)由项目经理根据需求文本而编写的功能设计文本(Functional Design Specification);(2)由开发人员根据功能文本而编写的实施设计文本(Implementation Design Specification)包括(Architecture Document, Project Scope Statement, Use Case )。作为测试人员,审核重点是检查文本对用户需求定义的完整性、严密性和功能设计的可测性. 在测试初期,测试人员要学会做静态测试,做好需求分析,做好对设计逻辑的分析。测试人员要更多的思考需求的可实现性,将自身作为第一用户积极参与项目和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和开发。积极地参与前期工作,并迅速反馈给设计和开发其静态测试结果。要尽早的开始测试,不要等待到功能完全做好才开始。 产出物:测试需要提交评审结果文档,可以让测试更多的参与DB Design,框架的评审中来2. 测试计划,测试用例2.1 编写计划、测试用例 在敏捷开发的过程中由于是根据每个user story来估算时间的。开发人员将对本次迭代所需要的完成的user story进行评估。开发人员可以和客户直接沟通,来确定每个user story的优先级。 好处: 客户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哪些user story需要花费多长的时间,以及他们的优先级。问题: 在user story的时间估算上,开发人员常会估算过少。引起版本无法按时发布或者必须进行加班才能进行发布。 分析: 由于版本更新很快,任务的时间都是以小时来进行估算的。开发人员一般会忽略掉开发以外的时间,比如开发中遇到问题的时间,开会,给其他成员提供帮助的时间,等等。 举个例子: 开发人员估算某个user story编码的时间需要1.5天,开发人员自己估算了其他时间为半天。于是开发人员给的估算时间是2天。开发阶段实际的花费时间如下,每天花费开例会的时间。在例会中项目的其他成员需要技术上的支持。于是发费了3个小时进行帮助。在开发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没有预见到的问题,结果解决问题花费了4个小时。(也许更多)。需要处理一些公司突发性的事务等等。所以非常建议大家在估算时间上能充分的考虑到以外的因素,某本XP相关的书上写到,在时间估算上最好的时间是编码时间的2-3倍。听起来很吓人,但是实际的过程中,的确需要这么多的时间。 测试人员根据已审核通过的需求和设计编制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在前面提到的三种文本中,功能设计文本是主要依据。测试的这两个文本也要被项目经理和开发人员审核。2.2 测试用例的审核 为使开发人员能参与到Test Case的Review中来,以保证TC的质量和可行性,确保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让开发人员迅速地了解测试的重点并给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测试人员在出 TC的同时,应出一份TC_Matrix(Test Case跟踪矩阵),其中注明TC已覆盖了哪些Features,具体每个Features对应的TC的编号,这样在测试经理和PM对TC进行 Review的时候,能够对TC的覆盖率一目了然,对覆盖率不足(如某个重点Feature的Test Case不够)的地方能够及时给出意见。 另外,在每天早上的Morning Meeting上,测试人员可以简洁地讲述一下当天测试的重点部分,以及项目中存在哪些严重的bug,让开发人员了解当天测试的重点是什么,怎样进行测试,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做加强了开发与测试人员的交流和沟通,使测试工作能够更加有效,更加顺利地开展。在迭代后期测试要抽时间更新test case。3. 实施运行测试 在敏捷方法中,测试有两种:单元测试和接收测试。单元测试是由开发人员来完成的,接收测试是由客户代表来完成。 由于我们客户无法在现场,我们采取了,开发人员做单元测试,测试人员做验证测试,最后由客户进行接收测试。在每个版本发布给客户之前必须由测试人员进行测试,发布版本之后由客户做接收测试,提出需要修改的地方。需要修改的地方将在下一个发布完成。• 单元测试在daily build版本给测试前,开发首先要做单元测试,提前告知软件中的薄弱环节,帮助测试人员调整测试重点。Unit test 做单元测试的好处是可以提高版本质量,减轻测试的工作量,减少浅层次的bug的发生率,使测试人员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寻找深层次的bug上面。• 验证测试 测试人员的验证测试从总体上说就是将上一步设计的测试用例按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这一阶段的测试必须在周密的计划下进行。这种计划性首先体现在开发和测试的相互协调配合,根据产品的架构和功能模块的依赖关系,按照项目的总体计划共同推进。从测试的过程来看,测试执行的一开始可以是针对部分功能的,之后可以逐步扩展。接着开始采用迭代的过程完成测试任务,即将测试任务划分为多个周期,一开始可以做些关键的功能性测试,可以对代码中的可复用部分(组件,构件)做完整的测试。接着的迭代周期可以做边缘化的功能测试和其他测试,最后的几个迭代应该用于回归测试,和关键的性能和稳定性测试。3.1 每日提供bug趋势 为方便衡量项目的进度,测试可每天测试完毕后提供测试的bug趋势,即将每天新生成的Bug数和每天被解决的Bug数标成一个趋势图表。一般在项目的开始阶段新生Bug数曲线会呈上升趋势,到项目中后期被解决Bug数曲线会趋于上升,而新生Bug数曲线应下降,到项目最后,两条曲线都趋向于零。PM会持续观察这张图表,确保项目健康发展,同时通过分析预测项目Bug, 对于每个版本的bug,开发都应该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很低级的bug,对于同类的bug,是否可以避免。 测试需要考虑:探索性测试用例的编写3.2 测试用例的维护 在执行测试阶段中,测试人员需要对已有的测试用例进行及时的维护。通常以下两种情况下要新增一些测试用例:一是对于当初测试设计不周全的领域,二是对于外部的Bug(比如从Beta客户报告来的),没有被现有测试用例所覆盖。当产品的功能设计出现更改时(敏捷项目中功能设计的更改频繁),所涉及的测试用例也要相应地修改,使测试用例保持和现有的功能需求同步。3.3 根据项目不断补充Common Sense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测试人员需要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补充、完善各类目的Common Sense标准。例如,由CTTS项目总结出的Common Sense for USA标准,在以后的美国项目中要严格按照它来执行测试,保证以前出现过的失误在以后的项目测试中不会再出现。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同时,不断积累新的经验。3.4 控制中间版本 为更好地保证软件质量,规避风险,必须加强对中间版本的控制。例如,客户要求或者计划周五要提交版本,则周三一定要提交一个中间过程的版本进行测试,也就是控制中间版本,避免所有的工作都压到后期最紧急的时候去完成。以前的项目中出现过项目前期很轻松,到后期bug越来越多,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都异常忙碌,经常加班的情况。为减少后期工作量,规避风险,建议开发进行Daliy Build,或者按照完成一个feature就进行一次build,针对这个feature进行测试,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后期bug越来越多的状况发生,后期工作量也就会相应减少,项目的质量也会更有保证。3.5 发布版本前编写Release Note 在每次发布版本之前,测试人员要根据待发布的版本情况编写Release Note,使客户对发布的版本情况一目了然。Release Note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Fixed,New Features,Known Problems。其中,Fixed部分写明此版本修复了上个版本中存在的的哪些比较大的bug;New Features部分写明此版本新增加了哪些功能;Known Problems部分写明此版本尚存在哪些比较大的问题,有待下个版本改善;或者列出需求不太明确的地方,有待客户给出明确答复意见,在下个版本中完成。4. 需求管理 采用敏捷开发模式的项目中,客户对于需求的变更很频繁。因此,需求管理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工作。整个项目进行过程中,对不断变化的需求,一定要作跟踪,每次的需求变更都要有相应的历史记录,方便后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可将每次的变更整理记录到需求跟踪文档中,并使该文档始终保持最新更新的状态,与需求的变化保持同步。问题: 客户可能会在一个功能点上来回修改他们的需求,也许开始需要某个功能,结果做完以后又觉得不好,于是让去掉这个功能。后来又由于一些原因,有需要加上。在整个过程中可能来回修改了很多次。那一定要记录下变更的内容和日期。可能后期客户会觉得一个功能怎么会花那么多的时间,不是以前很早就做过了吗?这时这些记录才是解决客户疑虑的最好证明。说白了,是有证据证明我们做了很多的变更。大家可能觉得,怎么会有这个问题。其实当一个项目长达半年以上,也许大家的记忆力都不可靠了(:p)建议: 目前采用的是vss工具,对每天的Email中提到的需求变更做一次backup,文档以当天收到Email的日期命名5. 项目开发末期开展“bug大扫除” 在项目开发的末期,可以开展“bug大扫除”活动。划出一个专门的时间段,在这期间所有参与项目的人员,集中全部精力,搜寻项目的Bug。注意以下要点:(1)尽管这是一个测试活动,但参与者并不仅限于测试人员。项目经理,开发人员甚至于高层管理人员都应参加,如同全民动员。目的是要集思广益;(2)要鼓励各部门,领域交叉搜索,因为新的思路和视角通常有助于发现更多的Bug;(3)为调动积极性,增强趣味性,可以适当引入竞争机制,比如当活动结束时,评出发现Bug最多,发现最严重Bug的个人,给以物质和精神奖励。(4)可以分专题展开,比如安全性、用户界面可用性、国际化和本地化等等。

测试经理和PM对TC进行Review:敏捷测试流程总结: 在敏捷方法中,XP方法强调测试在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针对敏捷开发方法的敏捷测试不同于以往针对传统开发模式的测试,在敏捷团队中,测试是整个项目组的“车头灯”,它告诉大家现在到哪了,正在往哪个方向走。测试员为项目组提供丰富的信息,使得项目组基于这些可靠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决定。不仅是测试员要保证质量,而是整个项目组的每一个人都要对质量负责。测试员不跟开发人员纠缠错误,而是帮助他们找到目标,共同为达到项目的最终目标而努力。敏捷测试也需要高度迭代工作、频繁得到客户的反馈,需要动态调整测试计划、测试的执行。并且,敏捷测试人员参与到了更多的敏捷生产活动中,积极的影响了团队做出的决定和计划。 根据公司项目目前采用的敏捷开发模式,相应的敏捷测试建议采用以下流程:1. 验证需求和设计 需求和设计具体来说一般包括:(1)由项目经理根据需求文本而编写的功能设计文本(Functional Design Specification);(2)由开发人员根据功能文本而编写的实施设计文本(Implementation Design Specification)包括(Architecture Document, Project Scope Statement, Use Case )。作为测试人员,审核重点是检查文本对用户需求定义的完整性、严密性和功能设计的可测性. 在测试初期,测试人员要学会做静态测试,做好需求分析,做好对设计逻辑的分析。测试人员要更多的思考需求的可实现性,将自身作为第一用户积极参与项目和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和开发。积极地参与前期工作,并迅速反馈给设计和开发其静态测试结果。要尽早的开始测试,不要等待到功能完全做好才开始。 产出物:测试需要提交评审结果文档,可以让测试更多的参与DB Design,框架的评审中来2. 测试计划,测试用例2.1 编写计划、测试用例 在敏捷开发的过程中由于是根据每个user story来估算时间的。开发人员将对本次迭代所需要的完成的user story进行评估。开发人员可以和客户直接沟通,来确定每个user story的优先级。 好处: 客户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哪些user story需要花费多长的时间,以及他们的优先级。问题: 在user story的时间估算上,开发人员常会估算过少。引起版本无法按时发布或者必须进行加班才能进行发布。 分析: 由于版本更新很快,任务的时间都是以小时来进行估算的。开发人员一般会忽略掉开发以外的时间,比如开发中遇到问题的时间,开会,给其他成员提供帮助的时间,等等。 举个例子: 开发人员估算某个user story编码的时间需要1.5天,开发人员自己估算了其他时间为半天。于是开发人员给的估算时间是2天。开发阶段实际的花费时间如下,每天花费开例会的时间。在例会中项目的其他成员需要技术上的支持。于是发费了3个小时进行帮助。在开发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没有预见到的问题,结果解决问题花费了4个小时。(也许更多)。需要处理一些公司突发性的事务等等。所以非常建议大家在估算时间上能充分的考虑到以外的因素,某本XP相关的书上写到,在时间估算上最好的时间是编码时间的2-3倍。听起来很吓人,但是实际的过程中,的确需要这么多的时间。 测试人员根据已审核通过的需求和设计编制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在前面提到的三种文本中,功能设计文本是主要依据。测试的这两个文本也要被项目经理和开发人员审核。2.2 测试用例的审核 为使开发人员能参与到Test Case的Review中来,以保证TC的质量和可行性,确保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让开发人员迅速地了解测试的重点并给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测试人员在出 TC的同时,应出一份TC_Matrix(Test Case跟踪矩阵),其中注明TC已覆盖了哪些Features,具体每个Features对应的TC的编号,这样在测试经理和PM对TC进行 Review的时候,能够对TC的覆盖率一目了然,对覆盖率不足(如某个重点Feature的Test Case不够)的地方能够及时给出意见。 另外,在每天早上的Morning Meeting上,测试人员可以简洁地讲述一下当天测试的重点部分,以及项目中存在哪些严重的bug,让开发人员了解当天测试的重点是什么,怎样进行测试,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做加强了开发与测试人员的交流和沟通,使测试工作能够更加有效,更加顺利地开展。在迭代后期测试要抽时间更新test case。3. 实施运行测试 在敏捷方法中,测试有两种:单元测试和接收测试。单元测试是由开发人员来完成的,接收测试是由客户代表来完成。 由于我们客户无法在现场,我们采取了,开发人员做单元测试,测试人员做验证测试,最后由客户进行接收测试。在每个版本发布给客户之前必须由测试人员进行测试,发布版本之后由客户做接收测试,提出需要修改的地方。需要修改的地方将在下一个发布完成。• 单元测试在daily build版本给测试前,开发首先要做单元测试,提前告知软件中的薄弱环节,帮助测试人员调整测试重点。Unit test 做单元测试的好处是可以提高版本质量,减轻测试的工作量,减少浅层次的bug的发生率,使测试人员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寻找深层次的bug上面。• 验证测试 测试人员的验证测试从总体上说就是将上一步设计的测试用例按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这一阶段的测试必须在周密的计划下进行。这种计划性首先体现在开发和测试的相互协调配合,根据产品的架构和功能模块的依赖关系,按照项目的总体计划共同推进。从测试的过程来看,测试执行的一开始可以是针对部分功能的,之后可以逐步扩展。接着开始采用迭代的过程完成测试任务,即将测试任务划分为多个周期,一开始可以做些关键的功能性测试,可以对代码中的可复用部分(组件,构件)做完整的测试。接着的迭代周期可以做边缘化的功能测试和其他测试,最后的几个迭代应该用于回归测试,和关键的性能和稳定性测试。3.1 每日提供bug趋势 为方便衡量项目的进度,测试可每天测试完毕后提供测试的bug趋势,即将每天新生成的Bug数和每天被解决的Bug数标成一个趋势图表。一般在项目的开始阶段新生Bug数曲线会呈上升趋势,到项目中后期被解决Bug数曲线会趋于上升,而新生Bug数曲线应下降,到项目最后,两条曲线都趋向于零。PM会持续观察这张图表,确保项目健康发展,同时通过分析预测项目Bug, 对于每个版本的bug,开发都应该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很低级的bug,对于同类的bug,是否可以避免。 测试需要考虑:探索性测试用例的编写3.2 测试用例的维护 在执行测试阶段中,测试人员需要对已有的测试用例进行及时的维护。通常以下两种情况下要新增一些测试用例:一是对于当初测试设计不周全的领域,二是对于外部的Bug(比如从Beta客户报告来的),没有被现有测试用例所覆盖。当产品的功能设计出现更改时(敏捷项目中功能设计的更改频繁),所涉及的测试用例也要相应地修改,使测试用例保持和现有的功能需求同步。3.3 根据项目不断补充Common Sense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测试人员需要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补充、完善各类目的Common Sense标准。例如,由CTTS项目总结出的Common Sense for USA标准,在以后的美国项目中要严格按照它来执行测试,保证以前出现过的失误在以后的项目测试中不会再出现。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同时,不断积累新的经验。3.4 控制中间版本 为更好地保证软件质量,规避风险,必须加强对中间版本的控制。例如,客户要求或者计划周五要提交版本,则周三一定要提交一个中间过程的版本进行测试,也就是控制中间版本,避免所有的工作都压到后期最紧急的时候去完成。以前的项目中出现过项目前期很轻松,到后期bug越来越多,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都异常忙碌,经常加班的情况。为减少后期工作量,规避风险,建议开发进行Daliy Build,或者按照完成一个feature就进行一次build,针对这个feature进行测试,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后期bug越来越多的状况发生,后期工作量也就会相应减少,项目的质量也会更有保证。3.5 发布版本前编写Release Note 在每次发布版本之前,测试人员要根据待发布的版本情况编写Release Note,使客户对发布的版本情况一目了然。Release Note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Fixed,New Features,Known Problems。其中,Fixed部分写明此版本修复了上个版本中存在的的哪些比较大的bug;New Features部分写明此版本新增加了哪些功能;Known Problems部分写明此版本尚存在哪些比较大的问题,有待下个版本改善;或者列出需求不太明确的地方,有待客户给出明确答复意见,在下个版本中完成。4. 需求管理 采用敏捷开发模式的项目中,客户对于需求的变更很频繁。因此,需求管理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工作。整个项目进行过程中,对不断变化的需求,一定要作跟踪,每次的需求变更都要有相应的历史记录,方便后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可将每次的变更整理记录到需求跟踪文档中,并使该文档始终保持最新更新的状态,与需求的变化保持同步。问题: 客户可能会在一个功能点上来回修改他们的需求,也许开始需要某个功能,结果做完以后又觉得不好,于是让去掉这个功能。后来又由于一些原因,有需要加上。在整个过程中可能来回修改了很多次。那一定要记录下变更的内容和日期。可能后期客户会觉得一个功能怎么会花那么多的时间,不是以前很早就做过了吗?这时这些记录才是解决客户疑虑的最好证明。说白了,是有证据证明我们做了很多的变更。大家可能觉得,怎么会有这个问题。其实当一个项目长达半年以上,也许大家的记忆力都不可靠了(:p)建议: 目前采用的是vss工具,对每天的Email中提到的需求变更做一次backup,文档以当天收到Email的日期命名5. 项目开发末期开展“bug大扫除” 在项目开发的末期,可以开展“bug大扫除”活动。划出一个专门的时间段,在这期间所有参与项目的人员,集中全部精力,搜寻项目的Bug。注意以下要点:(1)尽管这是一个测试活动,但参与者并不仅限于测试人员。项目经理,开发人员甚至于高层管理人员都应参加,如同全民动员。目的是要集思广益;(2)要鼓励各部门,领域交叉搜索,因为新的思路和视角通常有助于发现更多的Bug;(3)为调动积极性,增强趣味性,可以适当引入竞争机制,比如当活动结束时,评出发现Bug最多,发现最严重Bug的个人,给以物质和精神奖励。(4)可以分专题展开,比如安全性、用户界面可用性、国际化和本地化等等。

理论上越早参与越好!
当接到一个开发项目是,软件测试就要介入,一般认为从需求分析开始!
你可以看看双V模型,国内游一部分公司采用这种模型进行软件开发、测试流程。
软件测试界有一句名言叫做:尽早了解被测系统!但是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又能有几个呢?!

当你从事这个行业的时候,你就会有真实的体验,理论和现实区别……
当然有些大型公司做的还是比较好的!


简述软件测试的基本流程
设计测试用例测试用例是软件测试的灵魂,它们基于需求和项目要求精心设计,详尽地描述测试步骤和预期结果。这样,测试人员才能明确知道每个测试任务的具体内容。执行测试这是整个流程的核心环节,测试人员需严格按照设计的测试用例进行操作,记录每一步的结果。一旦发现任何缺陷或漏洞,需在测试管理工具中记录bug,...

软件测试的流程是什么?
1、测试需求分析阶段:阅读需求,理解需求,主要就是对业务的学习,分析需求点,参与需求评审会议。2、测试计划阶段:主要任务就是编写测试计划,参考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项目总体计划,内容包括测试范围(来自需求文档),进度安排,人力物力的分配,整体测试策略的制定。风险评估与规避措施有一个制定。3、...

软件测试流程?
需求分析→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测试环境搭建→测试执行→测试记录→缺陷管理→软件评估→RTM.在进行有关问题阐述前,我们先明确下分工,一般而言,需求分析、测试用例编写、测试环境搭建、测试执行等属于测试开发人员工作范畴,而测试执行以及缺陷提交等属于普通测试人员的工作范畴,测试负责人负责整个测试各个环...

简述软件测试的基本流程
软件测试的基本流程为:分析测试需求——制定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执行测试——编写测试报告。1、分析测试需求 测试人员在制定测试计划之前需要先对软件需求进行分析,以便对要开发的软件产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明确测试对象及测试工作的范围和测试重点。在分析需求时还可以获取一些测试数据,作为测...

软件测试的流程是什么?
软件测试的流程:1、根据软件设计需求制定测试计划,测试数据和测试用例。2、搭建测试环境、执行测试用例。3、提交测试报告。4、跟踪Bug修改情况,不断测试完善产品。5、产品的其他方面测试。

软件测试流程
软件测试流程:根据项目提炼测试需求,测试需求制定测试计划、方案等,测试需求编写测试用例。软件测试介绍如下:软件测试(英语:Software Testing),是使用人工操作(手动测试)或者软件自动运行的方式自动化测试来检验软件是否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软件测试过程介绍如下:软件测试是伴随着软件的产生而产生的。

软件测试的流程是什么?
5、产品的其他方面测试。在单元测试基础上,将测试模块组装成系统,完成对产品的集成测试。以及对整个产品进行系统测试,找出需求规格等问题。可以过程中利用测试工具TestWriter对产品进行功能测试、还有一些性能及其它方面的测试,也可以选择正确的工具进行选择。当然这还不算最后的完结工作,因为软件测试是贯穿...

软件测试的流程
软件测试的流程如下:测试前需要仔细阅读软件需求文档,以便理解软件的功能和特点。根据需求文档,制定测试计划,明确测试目标、测试范围、测试方法、测试环境、测试时间等。编写测试用例,用于验证软件功能是否符合要求。测试用例应该包括输入数据、预期输出结果等信息。在测试环境中执行测试用例,记录测试结果,...

软件测试基本流程
软件测试基本流程为需求分析、需求评审、编写测试计划、测试开展等。1、需求分析、需求评审。第一步要做的是需求分析,根据测评中心收到项目的需求说明书和原型图来做需求分析。(1)先将需求规格说明书阅读一遍,熟悉项目的基本需求,对项目有个大概的框架思路;(2)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画流程图...

软件测试流程是什么?
软件测试时在软件设计及程序编码之后,在软件运行之前进行最为合适。考虑到测试人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寻找Bug、避免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缺陷、关注用户的需求等任务。所以作为软件开发人员,软件测试要嵌入在整个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比如在软件的设计和程序的编码等阶段都得嵌入软件测试的部分,要时时检查软件的...

宁县18092952306: 软件测试的流程 -
晁固牛黄: 1、测试需求分析阶段:阅读需求,理解需求,主要就是对业务的学习,分析需求点,参与需求评审会议. 2、测试计划阶段:主要任务就是编写测试计划,参考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项目总体计划,内容包括测试范围(来自需求文档),进度...

宁县18092952306: 软件测试的测试流程是怎样的? -
晁固牛黄: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hahehahe90测试方案 文档标识:|当前版本:|当前状态:|草稿|发布日期:|发布| 修改历史| 日期|版本|作者|修改内容|评审号|变更控制号|目录 1概述32测试资源和环境32.1硬件配置32.2软件配置32.3...

宁县18092952306: 软件测试的工作流程是什么
晁固牛黄: 工作流程如下:1、需求分析:首先需要要学习并了解软件的业务,分析需求点;2、测试计划:编写整个测试计划,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参考需求规格说明书,这个阶段一般情况下是测试主管编写.包括了测试人员,测试时间,测试工具,测试方法等;3、测试用例设计:是测试工作中的最核心的模块,在执行任何测试之前,首先必须完成测试用例的编写.测试用例是指导执行测试,帮助证明软件功能或发现软件缺陷的一种说明.用例设计好之后,会进行评审;4、用例执行:搭建环境,准备好测试数据,进行预测,预测通过后,按照测试用例进入正式测试;5、评估:写测试报告,对整个测试的过程和版本的质量做一个评估.

宁县18092952306: 软件测试的流程是什么? -
晁固牛黄: 首先根据需求分析设计测试计划并且设计测试用例,测试用例交给项目经理或者测试经理检查,检查通过实施测试并书写缺陷报告,在程序开发阶段进行单元测试,程序完成进行集成测试,最后执行系统测试、评估测试并书写测试报告.

宁县18092952306: 软件测试流程 -
晁固牛黄: 一般测试流程:1.需求分析阶段:只要就是对业务的学习,分析需求点.2.测试计划阶段:测试组长就要根据sow开始编写《测试计划》,其中包括人员,软件硬件资源,测试点,集成顺序,进度安排和风险识别等内容.3.测试设计阶段:测试方...

宁县18092952306: 软件测试的流程是什么?
晁固牛黄: 软件测试的流程:需求分析 制订测试计划 设计测试用例与编写 实施测试 提交缺陷报告 生成测试总结和报告

宁县18092952306: 谢谢大家,请教大家一下,软件测试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
晁固牛黄:项目立项后,开始写测试计划,根据需求编写测试需求,根据测试需求编写测试用例,根据测试用例执行测试,把没用通过的测试用例写成测试缺陷报告,进行回归测试,直到测试的结束编写测试总结,这每个步骤都需要审核通过. 差不多是这样,希望可以帮到你!

宁县18092952306: 详细描述一下软件测试的流程??? -
晁固牛黄: 需求分析,评审需求,测试方案,评审,测试用例,冒烟测试,执行测试用例,提交bug单,回归测试,验收,交付一般都是这个流程

宁县18092952306: 软件测试整个流程是什么,2.测试设计,测试计划,测试用例编写方法,用例执行 -
晁固牛黄: 首先,接到测试任务需要针对待测点编写测试计划,计划是笼统的测试步骤,需要设计一些前期准备,人员资源分配,测试涉及功能点等内容进行编写,类似于你要做些什么的规划.而测试用例是针对待测功能点详细的测试步骤,输入数据,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的记录文档,需要将你测试过程中使用到的数据都编写进去,并填入预期结果.至于测试套件,是按测试计划所定各阶段的测试目标决定的.

宁县18092952306: 软件测试的过程是什么 -
晁固牛黄: 你在书上看到的这个测试过程是采用国际模型: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在实际工作中,每个公司会根据自身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模型,现在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大概有:瀑布模型,螺旋模型,rup模型,ipd模型,双 v模型,单v模型 用的比较多的是瀑布模型和双 v模型,单v模型 双v模型和瀑布模型的话你可以百度看下模型图片,会一目了然 单v模型:用户需求-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所以你看到别人的的回答就是单v模型.我把我的资料可都翻了个遍才总结出来你这问题了,楼主,打这么多字也很辛苦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