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特务机关有哪些?

作者&投稿:左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朝的特务机构有哪些~

锦衣卫是明朝的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明初时,明太祖朱元璋效仿三国"霸府"的"校事",设置了检校官。其职责是"专主察听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无不奏闻"。朱元璋派心腹亲信高见贤、夏煜、凌锐和杨完善等人任检校官,做为其在京城的耳目,监控臣僚。朱元璋赞扬这些检校官为"惟此数人,譬如恶犬则人怕"。由于检校官只管察听、告密,而且品位极低,没有直接扣押、审讯和处罚的权力,朱元璋便在洪武十五年(1382)特地设置了一个系统完备的间谍特务机构--锦衣卫(全称为"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司")。名义上锦衣卫是负责皇帝安全的亲军卫队,但是实际上负有特殊的任务,即从事间谍侦控活动。锦衣卫最初是由皇帝的仪仗队"仪鸾司"改建而来,1367年时又改名为"拱卫司",三年后又更名为"亲军都尉府",是皇帝的专属警卫部队。锦衣卫成立后,设指挥使一人,正三品,统率包括将军、力士、校尉等官卒共一千五百多人。添设了专门的法庭和监狱,主要职责为"盗贼奸宄,街涂沟洫,密缉而时省之"。锦衣卫下属机构有南、北镇抚司,设镇抚二人,五品,掌管缉捕、审讯及行政事务。自其成立后,朱元璋便将一切重大案件委之以锦衣卫处理,所以时人称锦衣卫奉诏办案为"诏狱"。至明世宗时,锦衣卫人数竟达十五、六万,比成立时扩大了一百倍。
由于朱元璋曾做过僧人,剃过光头和做过盗贼,所以极为忌讳"生"(音同僧)、"光"、"则"(音同贼)和"道"(音同盗),并暗中派锦衣卫去街头巷尾四处暗察,侦探有什么人在背地里触迕这些忌讳字眼,指桑骂槐地诅咒他。朝廷有些官员在上表文时,无意写了"作则垂宪"、"垂子孙而作则"、"仪则天下"和"圣德作则"等一些贺语,朱元璋便认作是骂他为"贼",即令锦衣卫当场"廷杖"至死。一篇贺表中有一段赞美朱元璋的话:"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朱元璋读后大怒道:"生者僧也,骂我当过和尚。光是剃发,说我是秃子。则音近贼,骂我作过贼。"喝令锦衣卫将上表者打入死牢。另有一位老臣的表文中有"天下有道"四个字,朱元璋发怒说:"这该死的老儿还骂我是强盗呢!"
正因为有如此多疑暴戾的皇帝,所以锦衣卫也更加为所欲为,肆无忌惮了。
朱元璋赋予锦衣卫的"廷杖"特权,极为残酷。朱元璋曾下令锦衣卫将其亲侄子朱文正用"廷杖"活活打死。明武宗和明世宗也曾让锦衣卫"廷杖"几百人,当场打死几十人。成为明史上最大的"廷杖"案例。锦衣卫的酷刑名目繁多,有"全刑",即让犯人备受械、镣、棍、拶、夹棍等五种酷刑;有使"百骨尽脱"的"琵琶刑";有套戴三百多斤重的"枷刑";还有断脊、刺心、坠指、灌鼻、钉指、炮烙、挺棍、燕儿飞、拦马棍和一种煮沥青以剥人皮的惨绝人寰的酷刑。《明史·刑法志》说:"刑法有创自明不衷古制者,廷杖、东西厂、锦衣卫、镇抚司狱是已。杀人至惨而不丽于法,踵而行之,至末造而极。"
锦衣卫的胡作非为,使朝野忿愤不满,朱元璋自己也发现锦衣卫恃仗特权,严酷凌虐,势力日大,于是在洪武二十年(1387)决定罢撤锦衣卫,下令焚毁刑具。但是时隔不久,明成祖朱棣夺得帝位后,为了镇压建文帝的臣下,又恢复了锦衣卫,并宠信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纪纲便又大行间谍特务活动,四处布置密探耳目,时时侦察或刺探,甚至栽赃诬陷,又使锦衣卫的恐怖特务统治死灰复燃。明英宗复辟后,更是利用纵容锦衣卫,"虑廷臣党比,欲知外事,倚锦衣卫官校为耳目"。一直到(1644)明朝覆灭,锦衣卫这一间谍特务机构也随之灭亡,前后时间达二百六十年之久。
明朝除锦衣卫这一间谍特务机关外,还有并称"三厂"的东厂、西厂和内行厂。
明成祖朱棣夺取帝位后,一面废除洪武诏令不用,恢复了锦衣卫诏狱,一面又于永乐十八年(1420)在北京东安门外设立了另一间谍特务机构,即东厂。其主要职责是"缉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并命亲信太监为东厂提督。人们将锦衣卫和东厂并称为"厂卫"。东厂人员都是从锦衣卫中挑选最狡猾最狠毒的特务来充当。有役长(也叫"挡头")若干人,率有"番子"(侦探间谍的称呼)数千人,分赴各官衙和各地从事监视和侦探。
值得指出的是:朱棣在控制、驾驭间谍机构方面,有其独特的手段。他一方面让锦衣卫人员调入东厂,一方面又暗使东厂提督监视锦衣卫,使厂、卫两家互相牵制,不得擅权,并都单独直接向朱棣负责报告,从而使朱棣得心应手地控制调动厂卫两家为其服务。
明成化十三年(1477),明宪宗又设立了一个间谍特务机构叫西厂,由亲信太监汪直掌领,其规模比东厂大一倍。汪直"分命诸校广刺督责,大政小事,方言巷语,悉拣以闻。"汪直上任不久,朝野各地便深受西厂特务的监视、诬告、酷刑之苦,大学士商辂冒死上奏道:"近日伺察太繁,政令太急,刑网太密,人情疑畏,汹汹不安。盖陛下委听断于汪直,而直又寄耳目于群小也。中外骚然,安得其无意外不测之变!"明宪宗表面上对商辂大发脾气,但内心对汪直的权势开始提防。由于东厂太监提督尚铭不服汪直的指挥,便决定先发制人。他派"番子"暗中时时跟踪侦察汪直的一些阴私不法行为,然后立即密告明宪宗,终于在成化十八年(1482)罢撤了西厂和汪直。
明武宗正德初年(1506),太监刘瑾在把持东厂的同时又恢复了西厂,并控制了锦衣卫,"厂卫之势合矣"。1508年,刘瑾又秘密设立了另一个间谍特务机构--内办事厂(简称内行厂),由自己亲自任提督,其权势凌驾于朝廷一切机构之上,锦衣卫、东西厂也都在内行厂的监视控制之下。明代的间谍特务机构至此达到顶点,刘瑾也因此被称为"立地皇帝",可见其权势之大。
刘瑾操纵"三厂一卫",对朝野进行了大规模的特务活动。"毛举宫僚细过,散布校尉(即间谍),远近候伺,使人救过不瞻"。间谍特务遍布全国各地,如水银泻地,无隙不入,被诬告冤死的官民达数万人之多。譬如为明王朝立有汗马功劳的兵部主事王守仁,因得罪了刘瑾,当场被拖下去痛打五十大板,并贬官流放至边远地区。心胸狭窄的刘瑾还是不放过他,暗遣内行厂"番子"在路上跟踪窥伺王守仁,欲乘机刺杀他。王守仁绝望之下,只好在深夜假装投河自杀,留下了绝命诗,并浮帽子、鞋子于水上,这才摆脱了"番子"的盯梢,拣回了一条命。当时之人,听见"内行厂"三个字,无不毛发耸然,惊恐万状。
明正德五年(1510),刘瑾与朝廷文武大臣的矛盾趋于白热化。御任监军张永乘明武宗酒醉之时,单独告发了刘瑾的谋反阴谋,促使明武宗下令逮捕刘瑾及其党羽。当明武宗得知从刘瑾家中搜出了金银珠宝数百万、一枚伪玺及衮衣、玉带、兵器等禁物,特别是发现刘瑾时时拿在手里的扇子中竟藏着两把微型匕首,明武宗大发雷霆,下旨将其押往诏狱审判。不久,刘瑾和他的亲族十五人以及党徒吏部尚书张彩、锦衣卫指挥使杨玉等全部被处死。西厂和内行厂也全都被撤销。
明天启年间(1621~1627),太监魏忠贤阉党专政,间谍特务恐怖统治之祸亦随之而来。魏忠贤派亲信控制了锦衣卫和东厂,派出千余名"番子"四处侦探,名为"打桩",此外还勾结京城的流氓无赖,鼓励告密,名为"打事件"。凡告发一件事,便付一定的赏钱,名为"买起数"或"买事件"。在朝廷各衙门中都派有东厂"番子"监督,名为"坐记";凡拷讯重犯时,必须有"番子"到场监审,名为"听记"。如"听记"未到,则不得开审。官员不堪其苦,怨声载道,"厂卫之毒极矣"。
东厂的特务侦察任务是在每月初一以抽签的方式分配。数百名"番子"轮流抽签,抽到哪支签,则去监视侦察某一对象,时间为一个月。所获得的情报可以直接在深夜从宫门缝中投入,再由宦官直接呈送皇帝,所以皇帝对全国各地之事随时巨细皆知。魏忠贤也因此倍受恩宠,号为"九千岁"。其门下有号称"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臭名昭著的阉党骨干。他们把持朝廷大权,无所不为。副都御史杨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宫中府中,大事小事,无一不是忠贤专擅,反觉皇上为名,忠贤为实。"杨涟也由此遭到魏忠贤东厂"番子"的诬告,终被活活折磨而死。从此,朝臣或趋炎附势,或缄口不语,外臣也纷纷奉承拍马。浙江巡抚潘汝桢为魏忠贤在杭州西湖畔造了一座魏忠贤的生祠--普德祠。其规模之宏伟,建筑之精巧,与宫殿一般。祠中的魏忠贤塑像,用纯金铸成,连腹中五脏六腑都是用珠宝玛瑙制成,衣着华丽,与帝王相差无几。1627年,崇祯帝即位,魏忠贤失去了靠山。朝野官民纷纷上疏奏劾。崇祯帝责问潘汝桢为魏忠贤营造与帝王同等规模的普德祠一事,嘉兴贡生钱嘉徵又上书列举魏忠贤利用厂卫犯下的十大罪状,要求清除魏门奸党。魏忠贤惊恐之中,畏罪上吊自杀。崇桢帝下诏分其尸首,悬其首级示众。但是,崇桢帝却又派心腹太监提督东厂,"倚厂卫益甚,至国亡乃止"。到1644年明王朝灭亡,厂祸也与卫祸一样,同时走向灭亡。
明朝的间谍特务机构,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是空前绝后的,也是最黑暗的。"三厂一卫"的间谍特务机构,非但没有加强明王朝的统治和国家的安定,反而造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崩离析,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团的统治力量,大大加深了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是间谍机构及其活动的畸形发展状态。间谍机构的多方设置和职责界限不明,又造成了各机构之间彼此互相倾轧、互相拆台、互相邀功的混乱局面,使间谍侦察活动畸变成为诬陷造谣行为,使审讯演变为逼、供、信的严刑拷打。真实性大打折扣,真伪混杂,难辨一是,从而导致其最终必然走向衰亡。

有东厂、西厂、内行厂、锦衣卫。

1、东厂

东厂,官署名。即东缉事厂,中国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

东厂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国家特务情报机关,其分支机构远达朝鲜半岛。 地点位于京师(今北京)东安门之北(一说东华门旁)。 

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卫”。 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从而开明朝宦官干政之端。

2、西厂

西厂是明朝特有的官署名称,全称"西缉事厂"。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与东厂及锦衣卫合称厂卫,用太监汪直为提督,其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

后因遭反对,被迫撤销。正德元年短暂复开五年后又被撤销。

西厂的成员和东厂一样都是由锦衣卫中选拔出来,宪宗钦定西厂所领缇骑(即锦衣卫校尉)的人数要比东厂多一倍,又把东厂与锦衣卫的职权包揽起来,它的职权比东厂和锦衣卫更大。

而西厂的职务是侦查民臣的言行,并可以对疑犯进行拘留、用刑,西厂又把监狱以及法庭混为一体,而且可随意逮捕朝中大臣,可不向皇帝奏请。西厂作为一个短命的特务机构,前后只有两任提督,分别是汪直和谷大用。

3、锦衣卫

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特令其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所押囚犯转交刑部审理;同时下令内外狱全部归三法司审理,将锦衣卫废除。

明成祖时,锦衣卫又得以恢复,并由北镇抚司专门处理诏狱。

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如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收集了大量的日军军情。

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有明一代,锦衣卫一直存在。延续至1661年南明永历帝的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与掌卫事任子信于咒水之难被杀才可说是正式结束长达290年的历史。

4、内行厂

内行厂是明朝设立的特务机构,与明朝的东厂、西厂、锦衣卫合称“厂卫”。,别名为大内行(háng,办事之意)厂,又叫“内厂”、“内办事厂”。

正德五年刘瑾倒台後,内行厂与西厂亦一同被裁撤。虽然内行厂仅存在五年,但亦残害了不少忠良。《明史·刑法志三》载:“得颛刑杀,擅作威福,贼杀良”。

扩展资料:

一、厂卫机构的设置和职责

厂卫者,是东厂和锦衣卫的合称,除东厂外,还有短暂设立过的西厂和内行厂,西厂于宪宗和武宗两朝临时设立,前后共存在了十年有余,内行厂设立于武宗朝,存在了四年有余,可以把西厂和内行厂看做是东厂的扩充和加强。

厂卫主要负责侦缉和刑狱,直接受皇帝指挥,侦察平民,监视官员,缉拿犯罪嫌疑人,有时奉旨参与案件审判,是明代直接听命于皇帝的特务机关。

厂卫朋比怙势,为明代法制之大蠹。从设立的时间来看,锦衣卫要早于东厂。

二、厂卫相互勾结

、东厂和锦衣卫同为直接向皇帝负责的特务侦缉机构,通常情况下,东厂负责侦伺,锦衣卫负责刑狱。东厂缉获的嫌疑人,要送到北镇抚司鞠问,最后再送交刑部拟罪。

东厂的贴刑和番役等办事人员都是从锦衣卫中调拨而来,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势必深相倚结。

但厂卫之间也并非全然精诚合作,两者之间也时常互相争夺权力,当皇帝倚重东厂时,则锦衣卫顷心附之,皇帝大用锦衣卫时,则东厂反为之下。

但自明代中期以后,东厂的势力就未曾低落过,提督东厂的司礼监太监得势是重要原因。所以锦衣卫“无不竟趋厂门,甘为役隶矣”。

三、厂卫机构对司法制度的侵害

厂卫机构作为一个庞大的特务刑讯机构,设有独立的监狱,为数众多的特务人员,可以随意缉拿嫌疑人,对其下狱刑讯之,狱成报法司拟罪。

厂卫直接向皇帝负责,诸事可径自向皇帝汇报,而皇帝有时也授权予厂卫机构,让他们同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会审案件。

在实际运做过程中,厂卫经常公然的侵犯三法司的权力,为所欲为,对明代的法制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坏。

终明一代,大臣们都对厂卫的擅权滥刑痛心疾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厂卫



一共四大特务机关,分别是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

一、锦衣卫

朱元璋改革禁卫军,建立了12个亲军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锦衣卫”。

二、东厂

除了锦衣卫之外,明朝还有另外两个特务机构,那就是东厂和西厂。

东厂的建立者是明成祖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侄子的皇位后,朱棣一直担心帝位不稳。

聂远饰演东厂大太监赵靖忠

三、西厂

与东厂相对的是西厂,西厂在历史上只短期存在过,明宪宗成化年间,先是京城内出现了“妖狐夜出”的神秘案件,接着又有一个妖道李子龙用旁门左道蛊惑人心,甚至网罗了很多太监,意图不轨。

虽然李子龙和他的党徒最终被锦衣卫一网打尽,但明宪宗由此深感侦刺力量的不足。

于是他身边的小太监汪直被选中,派往宫外打探消息。汪直抓住了这个机会,到处捕风捉影,搜罗了不少所谓的“秘密消息”报告给了宪宗。

宪宗认为这些消息很有价值,对汪直的表现也十分满意,要他继续做下去。

几个月后,宪宗成立了一个新的内廷机构——西厂,首领便是汪直。

四、内行厂

明武宗继位后,大太监刘瑾掌权,宦官势力再度兴起,西厂复开,由太监谷大用领导。

这时西厂和东厂都受刘瑾的指挥,但两者之间不是互相合作,而是争权夺利,互相拆台。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刘瑾又自建了一个内行厂,由本人直接统领,其职能与东西厂一样,但侦缉范围更大,甚至包括东西厂和锦衣卫。



锦衣卫,东厂,西厂,大内行厂四大特务机构
锦衣卫是什么呢?它其实是一个负责监视臣民的特务机构,直接向皇帝汇报工作。它是由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设立的,它最大的头目叫做锦衣卫指挥使。
大家知道,朱元璋是一个权力欲特别强烈的皇帝,他连实行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都能废除,可见其对于权力的控制欲之大。一般来说,权力欲越大的人,越是缺乏安全感,越容易猜忌别人。
所以,朱元璋设立了锦衣卫,让他们担当自己的耳目,以使自己更好的控制臣民。后期,朱元璋发现锦衣卫的权力越来越大,大到引起了朱元璋的戒备之心。于是,朱元璋大笔一挥,就把锦衣卫给取消了。
与朱元璋一样,明成祖朱棣也是个猜忌心比较强烈的皇帝。而且,他的皇位是从侄子手里夺来的,这让他更加缺乏安全感,更加不信任别人。
对于这样一位皇帝来说,没有一个特务机构为他服务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因此,他恢复了锦衣卫。但过了一段时间后,他觉得仅仅拥有锦衣卫是不够的。因为锦衣卫归根结底是外臣。朱棣对于外臣难以百分之百信任。
什么人能让朱棣百分之百信任呢?只有太监。

为什么呢?因为大臣是皇帝的同事,虽然职位低于皇帝,但有人格、有追求;太监呢,完全是依附于皇帝的家奴,家奴可以任意驱使。所以,朱棣更信任太监。
以锦衣卫为蓝本,朱棣设立了东厂——全称是东缉事厂。东厂最大的头目叫做“提督东厂”,由太监担任,下面人一般尊称其为厂公或者督主。
东厂的职能和锦衣卫有点重叠,但有一点是不重叠的:东厂还负责监视锦衣卫。
有了这一厂一卫后,大明朝的特务机构算是初具雏形了。但到了明宪宗这里,又添加了一个西厂。
明宪宗设立西厂,是因为对锦衣卫和东厂同时不满意。新成立的西厂,由当时的权监汪直担任厂公。汪直深受宪宗的信任,所以西厂的权势熏天,除了监视臣民外,西厂还负责监视锦衣卫和东厂。
五年之后,随着西厂的权力越来越大,明宪宗开始觉得不安。然后,他果断地把西厂给解散了。
到了正德皇帝的时候,权监刘瑾兴风作浪。在刘瑾的建议下,西厂又复活了。
刘瑾的本意,是利用西厂来牵制东厂,没想到,新成立的西厂和东厂一样,都不太听他的话。他一怒之下,决定另起炉灶,自力更生。
于是,“大内行厂”成立了,由刘瑾亲任提督。大内行厂,简称内厂。内厂是刘瑾的绝对心腹,它同时负责监视东厂、西厂和锦衣卫,可谓任务繁重。
后来,刘瑾被正德皇帝抛弃,落了个“凌迟”的下场。正德皇帝恼怒之余,对刘瑾彻底清算,于是,由刘瑾建议恢复的西厂和建议设立的内厂,就全部被取消了。
至此,四大机构,仅余其二:锦衣卫和东厂。它们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

一 锦衣卫。
1382年5月29日(明洪武十五年四月十六日)朱元璋设置锦衣卫。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正式废除锦衣卫。靖难成功后明成祖朱棣重新启用了锦衣卫。
二 东缉事厂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 。
三 西缉事厂
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设立西缉事厂(简称西厂)。
四 大内行厂(内厂)

明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以谋反罪被杀,西厂、内行厂被撤销。

锦衣卫是明朝的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历代王朝的特殊机构有哪些,只听命于君王一人?
厂卫是明朝专有的特务机构,又分为东厂西厂和锦衣卫,属于明朝皇上专属的卫队,成立于1382年,是当时皇帝用来镇压文官势力的重要权力机构。

各朝特务机构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设立粘杆处,是清朝的特务机关,正式名称叫尚虞备用处,早在其还是皇子时,便已创立。在雍正的夺嫡过程当中,胤禛表面上与世无争,暗地里却制定纲领,加紧了争储的步伐。他招募江湖武功高手,训练家丁队伍,这支队伍的任务四处刺探情报,铲除异己。“粘杆处”虽属内务府系统,总部却设在雍亲王府。清世宗...

请问下隋、唐、五代、两宋、元、明朝中的朝廷特务机关各是什么?
明朝就更多了,什么东厂、西厂、内行厂、锦衣卫、职方司、行人司等

除了明朝的锦衣卫,其他朝代还有类似的特务机构吗?
1、东厂 东厂,即东缉事厂,中国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地点位于京师(今北京)东安门之北(一说东华门旁)。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卫”。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

历朝历代的特务机构都有哪些
明代宦官设有许多衙门,主要有:十二监、四司、八局,总称二十四衙门,其中司礼监是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的首席衙门,是明代特务机关最高指挥机关。东厂特务直接受皇帝指挥,派去主持东厂的宦官都是皇帝的亲信,颁发的关防(也就是工作证)比起其他宦官衙门也有权威的多,其他宦官的奉差关防都是“某处内官关防”几个字,惟独东厂...

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特务机构?
中国古代特务机构主要以明代尤为突出,即所谓的”三厂一卫“。东厂、西厂、内行厂、锦衣卫构成了明代特务系统。其余朝代也各设有特务机构,例如绣衣直指、侯官、皇城司、粘杆处等。今天介绍其中较为出名的几个组织。💡一、东厂西厂💡1、东厂。东厂是明成祖朱棣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在古代,中国哪个朝代的特务机构最为可怕?
另外明朝的政局最大的特点就是皇帝授予了宦官极大的权力,这一点与其他朝代非常不同,最有力的说法就是由朱棣设立的东厂。这个由宦官担任领导的特务机构主要负责探查和缉捕叛逆分子。东厂的设立是为了牵制锦衣卫的力量,而由于皇帝与太监的关系更为亲近,所以东厂的地位逐渐提升,慢慢地与锦衣卫的关系从平级...

中国历朝历代有哪些情报机构
三国时期:三国主要沿袭汉代的制度。曹操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侦查臣下的言行,设立的专门的特务机构,名为“校事”,“校事”为最高统治者充当耳目,负责监察百官与吏民;南北朝:监察百官间谍机构行成,具备专业水准,北魏还曾设立了“候官”这一间谍性质的机构来监察百官;唐代:武则天设内卫部门;唐...

明朝的特务机构有哪些
1、东厂,官署名。即东缉事厂,中国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设立东缉事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东厂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国家特务情报机关,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常合称为“厂卫”。 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2、...

明朝特务机构有哪些
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由此可见权力有多大。二、东厂 东厂,官署名。即东缉事厂,中国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

江华瑶族自治县13480381076: 我国明朝时期专有军政特务机构是什么 -
胥美必奇: 明朝是有四个特务机构的,他们是东厂、西厂、内行厂、锦衣卫,简称三厂一卫.

江华瑶族自治县13480381076: 明朝的特务机构 -
胥美必奇: 说实话,明朝特务机构来来往往不可胜数啊………… 最著名的几个:东厂-朱棣创立,几乎贯穿整个明朝.......'杰出'人物:王振、魏忠贤、等 锦衣卫:朱元璋时代就存在,不过叫检校,后来更名为锦衣卫,主管情报、护卫皇宫等,'杰出'人物:陆炳、等 西厂:时间断,恶名大,创立者-汪直 别的还真没什么好说的

江华瑶族自治县13480381076: 明朝东厂(关于明朝东厂的基本详情介绍)
胥美必奇: 1、东厂,明代官署名.2、即东缉事厂,中国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3、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4、东厂位于京师(今北京)东安门之北(一说东华门旁).5、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卫”.6、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从而开明朝宦官干政之端.

江华瑶族自治县13480381076: 明朝皇帝的侍卫机构是什么 -
胥美必奇:[答案] 锦衣卫锦衣卫是明朝皇帝的侍卫兼特务机构.锦衣卫,全称“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前身为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

江华瑶族自治县13480381076: 明朝设立的对官吏和百姓进行监视、侦查的特务机构是() ①兵部 ②东厂 ③锦衣卫 ④刑部. -
胥美必奇:[选项]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江华瑶族自治县13480381076: 明朝共有多少特务机关?分别是什么?
胥美必奇: 明代锦衣卫、东厂和西厂都是特务机构,合称“厂卫”.厂卫制度是明朝封建皇权膨胀的产物.

江华瑶族自治县13480381076: 明朝的特务机构有哪些? -
胥美必奇: 东厂、西厂、锦衣卫

江华瑶族自治县13480381076: 明朝有多少个特务组织,其职责是啥呢? -
胥美必奇: 有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锦衣卫:原来是朱元璋的侍卫,皇帝的亲军,后来逐渐用来侦查和监视文武大臣,最早的特务性质机构,东厂是永乐皇帝朱棣建立的,他的职责和锦衣卫一样,不过多了一条,就是监视锦衣卫,后来东厂势力逐渐扩大,连锦衣卫都成了东厂的下属部门,西厂、内行厂只是短暂的存在过一段时间,西厂、内行厂的建立都是来制衡东厂的权利,明朝这么多的厂和锦衣卫统称“厂卫”,厂卫监视、审查、全国上下,任何人被怀疑有谋反的嫌疑(记住是嫌疑,就是没什么证据只是觉得他像谋反分子)就可以不经过任何司法机关的同意,不用理会任何司法程序的要求,直接逮捕,证据确凿以后不用告知谁直接杀掉(多办都是受不住严刑逼供屈打成招,落入厂卫的手里死了都比活着好).

江华瑶族自治县13480381076: 机制臃肿的大明朝,除了锦衣卫和东长还有哪些组织 -
胥美必奇: 你指的是明朝的特务组织另外是东厂不是东长明朝的特务组织有锦衣卫东厂内行厂西厂而内行厂和西厂没有锦衣卫东厂有名存在时间也不如锦衣卫东厂但是权势大过他们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