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不把刘禅废了,自己取而代之?

作者&投稿:裔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何到最后诸葛亮到宁可鞠躬尽瘁,也不废刘禅取而代之呢?~

刘备征伐东吴,兵败夷陵,不久后病死在白帝城前,他将自己未来的接班人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还告诉诸葛亮,如果刘禅昏庸无能,请君自代之。可为何到最后诸葛亮到宁可鞠躬尽瘁,含恨而终,也不废刘禅取而代之呢?

其实诸葛亮应该是心知肚明,尽心辅佐才是唯一的出路,稍有不慎,恐怕就难逃一死了。当然,刘备托孤并非诸葛亮一人,还有李严,刘备以李严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留下镇守永安,种种迹象都表明了刘备对诸葛亮是有防备之心的。同时,刘备这也无疑是在告诫儿子刘禅,可以用诸葛亮,也要防着他。
蜀汉本就是三国之中最弱的,诸葛亮如果再挑起内斗无论成败对于蜀汉的打击都是毁灭性的。刘备素来很得人心,诸葛亮就算把持了朝政也不代表他篡位没人反对,起码魏延百分之百不会服他,同样的北方的曹魏一定会趁机进攻蜀汉,为击败东吴建立地理上的优势,同时可以和东吴共有水军之利。同时孙权也绝对不介意帮老朋友兼妹夫刘备剿灭叛军顺便把蜀汉这个盟友变成自己的地盘。
诸葛亮快要去世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亲儿子不过六七岁,而另一个有才能的嗣子则早早的被自己害死了(无论诸葛乔是不是诸葛亮故意害死的,诸葛乔的死诸葛亮都推脱不了自己的责任)诸葛亮奋斗一生到死却发现自己的儿子无法继承自己的位置,如果硬要篡位只不过是害死自己的另一个儿子罢了,因此诸葛亮很明智的将权力还给刘禅,这样不但后代能够幸免于难,还能够博一个千古名相的美名,何乐而不为呢。

章武三年,刘备在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将儿子也就是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同时也说出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但是,不管刘禅如何的不才,诸葛亮还是一直辅佐直到自己去世。关于诸葛亮为什么不取刘禅而代之,历史上颇有争论,是重情重义,决不负先主所托?还是力有不逮,恐西川人心不服?又或是时机未达,欲待北伐功成时?
白底托孤
从表面上看,诸葛亮确实有很大的机会篡位,实际上,诸葛亮是没有机会篡位的。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刘禅背后的几位太后势力庞大。
刘禅当皇帝,吴氏(太后家族)、麋氏(太妃家族)、张氏(皇后家族)、马氏(王后家族)都可以名正言顺的在前排就坐,如果诸葛亮当皇帝,那几位太后的位置就及其尴尬了。同时,这几位太后背后的势力也不容小觑。例如,吴太后,以前是刘瑁(刘璋哥哥)的媳妇;吴太后能当刘焉长子的媳妇,其家族地位有多高,我们可想而知。再看看麋氏家族的势力。麋竺在投奔刘备前,就是一个标准的豪强人物。别的都不用说,在投奔刘备前,麋竺家的僮客就上万人。从某种意义上,麋氏是刘备发家的最大股东之一。
第二,刘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
刘备作为一世枭雄,对于儿子政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视的,从小教授刘禅各种权谋机诈、军政管理知识。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受历史演绎小说的影响,认为刘禅“扶不起”。但事实上,刘禅的政治智商绝对高于一般人,他敏锐的看到了诸葛亮虽然权倾朝野,似乎篡位与否就在诸葛亮一念之间。但是,他父临死前,让他无条件的相信诸葛亮,自然有足够的理由,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比他父亲更关心他的未来了。相比于明朝的建文帝,刘禅是不是更具有政治的心胸?
诸葛亮与刘禅
第三,诸葛亮的志向不是当皇帝。
诸葛亮诸葛亮出山之前就是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的。这两个人都是作为二号人物辅佐君王以建立功业的。换句话说,诸葛亮从年轻时代就给自己定下了人生规划,就是要做到管仲乐毅那样的位置。另外诸葛亮的个人品质是在道德上对自己有极高的要求,这从他很多作为都能看出,所以诸葛亮不会因为身居高位后就做出背叛之事。而且从三个集团看,刘备的蜀汉应该是最为重视道德的集团,从正统上来看,也是刘备最为正统。
诸葛亮
许多人总认为,曹操、孙权的儿子,比刘备的儿子优秀。问题是,刘备死后,蜀汉君臣关系一直和睦相处40年;曹操、孙权死后,曹魏、东吴帝国君臣之间那是勾心斗角,最后君臣之间火并的一塌糊涂。面对这种事实,如果我们依然认为曹操、孙权的儿子,比刘备的的儿子优秀。只能说上天眷顾刘备的儿子,而不眷顾曹操、孙权的儿子。

纯就三国演义中分析,
一、诸葛亮也许就是死心塌地忠诚于刘氏,这样也就没什么可分析的了;
二、诸葛亮也想取而代之,但时机一直不成熟:
1、刘备白帝城托孤说这番话时,赵云就站在旁边,诸葛亮要是答应了,恐怕赵云立即就会砍了他的脑袋……这可以当作玩笑讲讲,诸葛亮多精明,即使他有这份心思也不会在那种场合答应下来的,而且有刘备这话,即使诸葛亮当时拒绝了,日后真想篡位,照样可以做痛心疾首状,责备“刘禅昏庸不堪,先帝早有话在先,自己虽殚精竭虑力保之,但实在难以辅佐,故废之,自己先替刘氏监国,日后选贤者再复之……”刘备的话照样可以拿来做自己政治合法性的解释。
2、刘备也不是傻瓜,他说这话的效果就是使诸葛亮短期内无法食言,不能立即废了阿斗自立;而长期上,刘备做的安排就是为诸葛亮设了一个政治上的对手——李严,自法正死后,李严当时实际上是刘备集团中益州派的领袖,有实力与诸葛亮代表的荆州派对抗。而且当时李严的官职是尚书令,主军事,足以与诸葛亮抗衡。但是李严政治上毕竟不是诸葛亮的对手,最后被诸葛亮收拾了,这是后话了……
3、诸葛亮短期内没法废掉刘禅,着眼于长期考虑就必须保持自己的强势地位,除了在朝中说一不二之外,还要抓军权,所以诸葛亮很快就提出开始北伐,只有通过北伐这样的倾国大事,才能把国家所有的资源抓在自己手里,所有的军队都听自己统一调遣,而且还能有效地抑制李严的势力,最终终于迫使李严出现失误,收拾了他。
4、尽管诸葛亮终于扫清了内部的一切障碍,所有忠于刘氏的势力:李严被贬、赵云、张苞、关兴病死、魏延不受重用,诸葛亮真的可以随时取阿斗而代之了。但是此时国际形势不容乐观,魏国太强大了,此时篡位难免引起蜀国一段时期的内乱,那时恐怕诸葛皇帝龙椅还没坐热呢,魏国大军就已经兵临城下了。反正自己现在的权利与皇帝比除了没住在皇宫里别的也差不了多少,所以诸葛亮迟迟也没动手,北伐还在继续,虽然胜算几乎为0,但是这个指挥棒是说什么也不能放手的。
最后当然是老天说了算,诸葛亮握着军政大权,也许还怀揣着皇帝梦病死军中,临死也没忘了设计弄死了最后一个刘氏的忠诚者魏延,以免自己被翻案。但是他死后,自己的集团内部已经出现分裂,姜维只有兵权,在朝中说不上话,虽然也想走诸葛的老路利用北伐独揽大权,但是由于后勤被文官们把在手里,所以没什么大的作为了……

以上分析也算是即兴而为,以小人之心度诸葛孔明君子之腹。而且纯从《三国演义》中做的分析,与真实的历史难免有很大的偏差……

1,自己不忍心
2,观念不允许
3,条件不成熟
4,人才不具备

诸葛亮做什么事都是小心谨慎,而且非常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如果稍微有一点点风险,他都会事先算计,妥善处理。没有把握绝不出手,面对“废帝”这个问题,诸葛亮不仅不能算计周全,也不能把握统筹全局,更不能践踏自己忠心。所以他只能忠心,留美名传世。

刘禅傻但是肉,可以越塔强开团。
诸葛亮毕竟是个法师,只能打打中单。

因为刘禅是天子,废天子就是大逆不道,弄好了当然流芳百世,弄不好就是遗臭万年!而且前提是诸葛亮已经答应刘备要好好照顾刘禅,不能对不起朋友!
不能什么事都往儒家和孔子身上扯,当然也不能排除有这个因素的影响,但那并不是最重要的!

3、诸葛亮短期内没法废掉刘禅,着眼于长期考虑就必须保持自己的强势地位,...诸葛亮真的可以随时取阿斗而代之了。但是此时国际形势不容乐观,魏国太强大...


“忠臣”诸葛亮在刘禅成年后,为何不还政?
刘禅其实不懂诸葛亮,太多人也不懂诸葛亮,因为不懂葛亮的人基本都是缺失了“信仰”的人。

诸葛亮如果比刘禅退位 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诸葛亮一味北伐呢,也是想灭魏伐吴,统一天下。如若成功,那时再废刘禅,成为一代开国皇帝。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这样写,可能把大家心中的请葛亮的英雄形象尽毁,可是人天完人,谁不想成就一番伟业,当个皇帝玩玩,人心最可怕,你又没生在三国时代,也不是诸葛亮肚中的蛔虫。他是怎么想的...

诸葛亮为什么要如此忠心无能后主刘禅?
诸葛亮受先帝刘备的属托,服属刘禅,虽然刘禅能力不强但,刘禅十分信认诸葛亮,这样堵葛亮的战略思想才能得施展。这样才有蜀军后几进几出。所以…。

刘禅既然是扶不起的阿斗 诸葛亮为什么还辅佐刘禅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刘禅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迁腐,而是相当有智慧。当年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一切大权都掌握在诸葛亮的手里,刘禅肯定了解,诸葛亮随时都有机会给他安个罪名然后取而代之,所以他一直不动声色,既不表现自己,也不做出格的事情让人抓住把柄,刘禅就这样小心翼翼地和诸葛亮和平共处了几...

如果诸葛亮真的取代刘禅称帝,蜀国最后会怎样?
刘备因为积劳成疾,去世之前托孤诸葛亮。给了诸葛亮很大的权力,甚至还有废掉刘禅,从新立新帝的权利。诸葛亮很有军事能力当年刚刚初山的时候打了好多次胜仗,后来又发动南征进行了5次北伐都可以看出诸葛亮不俗的军事能力,从军政上来说诸葛亮就算是做一国之君也没有问题,现在用人方面也是很有眼光,...

刘禅和诸葛亮
刘备在死前留下遗嘱,让刘禅把诸葛亮当成自己的父亲,称呼他为相父。刘禅的心情是很复杂的,一方面他渴望权力,一方面又离不开诸葛亮的帮助。二人关系并不和谐,刘禅对诸葛亮是又爱又恨。

葛亮自辅佐刘备以来,立功无数,但最遗憾这件事情!
但是马稷从来没有上过战场而且他本人还十分的鲁莽,做事情没有认真思考,所以最后打了败仗,丢掉了街亭这个战略地位至关重要的地方,从而间接的导致了北伐的失败。北伐的失败让蜀汉政权的实力大为削弱,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自身不保,最终导致了蜀汉集团的覆灭。 大家对于诸葛亮遗憾的事情有什么看法吗?

刘备死前说的两句话为什么差点让赵云诸葛亮“反目成仇”?
刘备虽然很重视葛亮的才能,但从心里来说还是不信任的。所以他才在两个人面前演这一出戏,表面上试图托孤,并且把所有的大权都交给了诸葛亮。实际上是暗示赵云:一定要帮我看好诸葛亮。其实刘备演这一出戏完全都没有必要,诸葛亮在往后的日子里对刘禅真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果不演上这样一出...

诸葛亮对刘禅的看法
在这封表中,诸 葛亮一方面表达了对刘备的耿耿忠心;另一方面又透露出刘禅与诸葛亮之间种种不谐的信息。例如,诸葛亮一再强调“宫中府中,俱为一 体”,“不宜异同”,居然把“宫中府中”放在同等地位,这不是严 重地破坏了朝廷的正常礼义和官场的秩序吗?还需要指出的是,诸葛亮对刘禅的口气和...

三国时刘备已死,周葛亮为什么不当皇帝?
”用意极其深刻,当时刘备清楚,举国上下,除了刘备就是对诸葛亮最敬重了,若刘禅真的是个昏庸无能的人,那么,诸葛亮势必会取代刘禅,夺走他的天下,可以说刘备并不信任诸葛亮。这个其实在刘备入川的时候就能发现,刘备入川时带的是庞统,而把诸葛亮安置在老家里,就是为了限制诸葛亮,避免其功劳太...

杨浦区13426576868: 为什么诸葛亮不把刘禅给废了,另立新主或者自己当皇帝?
徭钧天全: 对于诸葛亮来说,没有闹反叛的结构性空间,在当时来说,外患内忧,诸葛亮没有空间搞反叛,如果他废了刘禅,他一生所追求的名将荡然无存,反内添纷争,外加骚扰,这是自取灭亡,所以,以诸葛亮之聪明决不会选择的观念.

杨浦区13426576868: 诸葛亮为什么不把刘禅废了,自己取而代之? -
徭钧天全: 因为刘禅是天子,废天子就是大逆不道,弄好了当然流芳百世,弄不好就是遗臭万年!而且前提是诸葛亮已经答应刘备要好好照顾刘禅,不能对不起朋友!不能什么事都往儒家和孔子身上扯,当然也不能排除有这个因素的影响,但那并不是最重要的!

杨浦区13426576868: 刘备的儿子刘禅不成器,为何诸葛亮不废了他自己做皇帝呢? -
徭钧天全: 因为诸葛亮是三国里的第一忠臣.在刘备临危托孤时,曾经跟诸葛亮说:如果刘禅不是明君,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

杨浦区13426576868: 诸葛亮那么强 为什么不废了刘禅 自己称帝 -
徭钧天全: 诸葛亮并没有演义中说的那么强 如果真有那么强,那他亲自挂帅的北伐应当一次就完成了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只这一点,诸葛亮就没有办法自己称帝 你已经答应了的事情,自己在反悔?这会影响帝王在百姓中地位 况且刘禅也没有传说中那么废.

杨浦区13426576868: 为什么诸葛亮不取刘禅自立 -
徭钧天全: 为了不留下背信弃义的骂名.但是他的权利已经超过刘禅.诸葛亮死后刘禅把诸葛亮的权利一分为二.这就说明当时的权利已经是 权倾天下.

杨浦区13426576868: 诸葛亮为什么不取而代之 -
徭钧天全: 实不愿,是不能也~! 刘备临终托故,让诸葛亮可以取代刘禅,实际是反话,在道德伦理上,限制诸葛亮,使其只能安心辅佐刘禅,取代刘禅只会受到后人的指责,诸葛亮好名~!不会取而代之~!

杨浦区13426576868: 诸葛亮为什么不废刘禅自己称帝?
徭钧天全: 这就要说诸葛亮的为人了!他一生对刘备是忠心不二!他和刘备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兴复汉王朝! 他的大义为人怎么可能因为皇帝的昏庸而废除皇帝! 对于刘禅!他也是尽力辅佐!虽然没有皇帝的名誉!但已经在行使皇帝的权利!武侯的一生肯定的说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杨浦区13426576868: 刘禅是个昏君,为何诸葛亮不废掉他呢?
徭钧天全: 刘禅于章武元年(221年)被封为太子, 于公元223年5月继位,改年号为“建兴”. 刘禅庸碌无能,在位前期,主要依靠诸葛亮 治理国政.那诸葛亮为何不废掉他呢?后...

杨浦区13426576868: 为什么诸葛亮不取而代之刘后主? -
徭钧天全: 刘备在临终前,召集所有的大臣,故意当着那些人的面对诸葛亮说“我儿就靠你了,要是他不会治理朝政,荒废了江山,你就取而代之吧!”诸葛亮拒绝了,并很坚定的对刘备说一定会辅助他的儿子.既然刘备话都说到这个分上了,其实就是故意让那些个大臣们作证,以防他死后诸葛亮会谋权篡位.这也是刘备的狡猾之处啊!诸葛亮答应了刘备必然不会取其而代之了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