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将洞庭湖比作什么,江湖中山比做什么,全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什么之情

作者&投稿:卓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望洞庭中作者 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将洞庭湖比作 将湖中的山比作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

望洞庭中作者 运用了“比喻” 的修辞方法将洞庭湖比作“白银盘” 将湖中的山比作“青螺”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其用词也极精到。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此句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
作者用比喻的修饰手法把洞庭湖比作镜子和盘子。

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夸张、对偶、双关 比喻:把洞庭湖比做白云盘.把山比做青螺.夸张:把洞庭湖和山夸小了.(夸张中的一种)对偶:诗句一般都是对偶双关:两句都是说了洞庭湖

古诗 望洞庭 里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
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没有风掠过的平静湖面比作没有磨合的镜子。

望洞庭,望天门山,永湖上初晴后雨,他们这三首诗有哪些不同点和共同点...
不同点:体裁形式:《望洞庭》是古体诗,而《望天门山》和《饮湖上初晴后雨》都是近体诗。描写手法:《望洞庭》主要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而《望天门山》和《饮湖上初晴后雨》则主要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情感。诗人情感:《望洞庭》表现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而《望天门山...

古诗 望洞庭 里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
望洞庭 (唐代)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色 一作:山水翠)第一句“湖光秋月两相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湖光、秋月人格化,赋予生命和情感,两相和谐融合,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第二句“潭面无风镜未磨”用了比喻的修辞...

洞庭春水尽如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
用比兴手法把兄弟彼此的境遇加以渲染和对照 “洞庭春尽水如天”,遥想行人所去之地,春尽洞庭,水阔天长,预示宗一有一个美好的前程。《别舍弟宗一》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此诗是作者送别堂弟柳宗一而作,为伤别并自伤之作,既表现了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同时还抒发了作者因参加“永贞革新”而...

望洞庭把什么比作了未磨的铜镜
潭面。此处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风平浪静湖面比作铜镜一般,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原诗 《望洞庭》唐代: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的修辞手法。“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君山”比作了“青螺”。在这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修辞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在修辞上,这是一种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将洞庭湖比作白银盘,将君山比作青螺,来形象地描绘了洞庭湖和君山的美丽景色。白银盘的比喻描绘了湖水的清澈、光洁和白银般的色彩,而青螺的比喻则突显了君山的翠绿和娇小玲珑。这种比喻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视觉...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君山比作了青螺。正确。本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潭面无风镜未磨。意思是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将湖面比作未磨的铜镜。白银盘里一青螺。意思是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将洞庭湖比作白银盘,将君山比作青螺。故运用了...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比喻。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青山比作青螺

南岔区13569094402: 望洞庭中作者 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将洞庭湖比作 将湖中的山比作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 -
里刷近视:[答案] 望洞庭中作者 运用了“比喻” 的修辞方法将洞庭湖比作“白银盘” 将湖中的山比作“青螺”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南岔区13569094402: 望洞庭的作者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把洞庭湖比作什么和什么 -
里刷近视: 作者刘禹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洞庭湖比作“铜镜”和“银盘

南岔区13569094402: 望洞庭诗中作者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
里刷近视: 《望洞庭》诗中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这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把洞庭湖比作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可以看出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望洞庭》 唐代 刘禹锡原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

南岔区13569094402: 望洞庭这首诗诗人运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 -
里刷近视: 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道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专”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属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南岔区13569094402: 查一下望洞庭诗中作者运用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把洞庭湖比作什么和什么 -
里刷近视: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

南岔区13569094402: 求刘禹锡《望洞庭》一诗. 并指出所用到的修辞方法 -
里刷近视:[答案] 今译]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

南岔区13569094402: 《望洞庭》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作者运用 的修辞手法,把洞庭湖比作 和 ,把湖中的君山比作 .《峨眉山月歌》是 代诗人 写的.诗句中包含的五处地名 、... -
里刷近视:[答案] .

南岔区13569094402: 望洞庭的作者是用什么修辞手法来描述洞庭湖的
里刷近视: “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白银盘里一青螺”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南岔区13569094402: 望洞庭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分析 -
里刷近视: 《望洞庭》后两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洞庭湖的湖面比作银盘,将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简析:在这两句诗中,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

南岔区13569094402: 《望洞庭》这一诗写的是洞庭湖…?季的景色,作者是?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
里刷近视:[答案] 季节秋,作者刘禹锡,运用了对偶,比喻手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