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唐代史学有何突出成就

作者&投稿:春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宋元时期的史学有何突出成就?~

当时有新五代史资治通鉴等史书,另外,元代时编修了宋史金史和辽史。

社会学与史学作为社会科学的分支,进入20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社会潮流的不断发展变化,其自身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更加科学化,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科学的研究。人们要求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像自然科学那样,更加求实,更加精确。与此同时,人类面临诸多现实的社会问题,也要求社会科学为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发挥它们的实用功能。在此背景下,社会学和史学的研究愈来愈重视学科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由此产生了一些重要的学派和思潮,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代西方社会学的发展趋势西方社会学是19世纪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进入20世纪后,由于各种社会新问题不断涌现,促进社会学研究从内容、方法到基本理论都有了重大变化。其研究领域日益扩展,众多的分支学科齐头并进,各种流派异彩纷呈,实用倾向更为加强;理论研究更侧重于社会结构分析、社会心理分析、社会文化分析等,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有了极大的改进,社会统计、定量分析和数理分析等引起社会学家的高度重视。


在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中,欧洲的主要贡献是在社会学的发展早期,涌现出了孔德、斯宾塞、涂尔干、韦伯等一大批社会学宗师,他们的理论对以后社会学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学的发展趋势是美国社会学发展独占鳌头,在五十到六十年代美国社会学的优势几乎到了舍我其谁的程度。


根据七十年代初的统计,全美拥有可授予社会学博士学位的部门和结构已达100个以上,芝加哥、哈佛、哥伦比亚、加州柏克莱、密歇根等大学的社会学系与社会学研究机构更是闻名于世。全美社会学专业杂志有数十种之多,各种基金会与私人财团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巨额经济资助,社会学受到广泛重视。


但是,不管是在欧洲还是在美国的众多社会学理论流派中,还没有一种理论可以左右整个社会学界。


西欧的社会学一般认为西方社会学的奠基人是19世纪的法国人孔德(1798—1857年),他首先使用了“社会学”一词,并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随后,英国的斯宾塞、法国的涂尔干、德国的韦伯等都对社会学的完善与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埃米尔·涂尔干(1858—1917年)被人看成是现代社会学的真正创始人之一,他使现代社会学成为正式的大学课程。1887年,法国主管高等教育的部门正式同意涂尔干在波尔多大学文学院开设一门正式课程。1906年,他在巴黎大学被任命为全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


涂尔干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代表。他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所谓社会事实就是发生在社会集体层次上的现象,即“个人每时每刻都遵守的、存在于个人之外的集体行为和思维方式之现实”。他认为社会本身是一种实体,具有不能用个人的行动来说明的独特性质。主张把社会事实看作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事实一样的存在,因此,他主张对社会事实应当用研究其他自然现象的方法来研究,而不应当像研究哲学那样从某些抽象的假定进行推演。


马克斯·韦伯(1864—1920年)是理解社会学的主要代表。他同涂尔于的看法相反,认为客观存在的只是每个具体的个人及其社会行动,社会作为实体并不存在。因此,对社会的研究只能从作为客体存在的个人及其社会行为出发,而不能从社会结构或社会本身出发。由于个人的行动与主观的意图、动机、目的、意志、兴趣等紧密相关,所以要解释个人的行动,就必须首先“理解”它,主观理解是社会学知识的独特特征。在社会学研究领域中,韦伯不主张采用实证等自然科学的方法,而主张采用主观的理解方法。


以涂尔干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和以韦伯为代表的理解社会学,是现代社会学的两大重要流派,对以后的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的社会学深深影响了美国的社会学。由于受战争的影响,许多社会学家流亡到了美国,推动了美国社会学的发展。二战后,出现了美国的社会学深深影响欧洲社会学的局面。这一时期,欧洲的社会学的研究方向也发生了变化,战前欧洲社会学家特别注重理论研究,战后转向重视现实问题的研究,专业分工也愈来愈细。


美国的社会学美国的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由欧洲传人的。由于当时美国社会正经历大转变,出现了大量社会问题,急需社会学家加以研究与回答,从而促进了美国社会学的发展。耶鲁、芝加哥等大学相继开设了社会学课程。1905年还成立了美国社会学学会。


社会学传人美国不久,就受到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过分重视实用问题的研究,忽视理论的研究。美国的社会学家竭力倡导社会学的研究应该密切结合当前的社会问题,由此出现了城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微观社会学研究的繁荣。四十年代初,美国社会学界深感缺乏理论指导是无法提高研究水平的。于是,他们开始重视社会学中的理论研究,并涌现出一些新的理论。哈佛大学的帕森斯较早地开始了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并提出了结构一功能主义理论。在他的影响下,六十年代中期以后,交换论.冲突论、符号相互作用论、现象学社会论、结构主义社会论、新结构功能主义等新理论纷纷出现。这些理论对欧洲等地区的社会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结构一功能主义是帕森斯1944年在《系统理论的现状和前景》一文中首先创造的一个术语。它主张从理论的角度全面地研究整个社会,重点研究社会的结构及其组成部分在功能上的相互关系。1957年,帕森斯在《社会制度》一书中把结构一功能主义发展为社会系统理论,认为人在社会行动的过程中有选择的能力,但是这种选择受到支配社会结构的各种规范和价值观的制约。因此,必须用结构一功能主义的理论作指导,研究整体的社会系统。以后,帕森斯的学生默顿修改完善了他的理论,认为要全面整体地研究社会系统是做不到的,而只能建立中等规模的理论,分析一系列的有限度的经验现象。


结构一功能主义在五六十年代风行美国,但在六十年代下半期,该理论观点受到众多的批评,因为他们过分强调了社会的均衡、整合,忽视了社会冲突和社会变迁。


现代西方史学的发展趋势现代西方史学发初于叨世纪初。当时西方传统史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历史学的政治借鉴作用逐渐降低,人们由过去的重视经验、重视过去转向重视现实和未来,大量新兴学科排挤了古老的历史学,促使一些历史学家开始探索史学变革的道路;另一方面,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的灾难,又使流行于史学界的相信科学和理性将给人类带来幸福美好未来的进步观念发生了根本动摇。历史学家需要对人类的前途和文明的未来做出新的说明和解释。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历史学从内容、方法到基本理论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五十年代中后期,情况更为明显,这使历史学从“人文学”转向了“历史科学”。


现代西方史学把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数学、系统论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进行跨学科的“科学式”的或“法则归纳式”的研究;在方法论上,开创了计量史学、比较史学、心理史学、口述史学等新的史学研究方法;在研究领域上,开展或发展了新社会史学、新政治史学、新人口史学、新家庭史学、新经济史学等新学科研究领域;在学派上,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新流派。在20世纪出现的西方史学新流派中影响较大的是文化形态史学、年鉴学派、新社会史学派。计量史学等。


文化形态史学文化形态史学始创于20世纪初,其代表人物为德国的斯宾格勒和英国的汤因比。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1880—1936年)是德国著名的历史哲学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他正式出版了一部以比较文化形态学为理论体系的历史哲学著作——《西方的没落》,全面阐述了他的文化形态史学理论,在当时劫后余生的欧洲人民中引起了巨大反响。


斯宾格勒认为全人类的历史是不存在的,只有各个文化的历史。他列举了世界史上存在过的8种自成一体的高级文化: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希腊罗马文化(古典文化)、伊斯兰文化、玛雅文化、西欧文化,经过对它们的比较研究,他得出的结论是:每一种文化都有一个兴衰的过程,犹如一年四季的变化,每种文化都有它的春夏秋冬,发展到如今,前七种文化或已死亡或已僵化,唯独西欧文化尚存生机,但它已经处于没落阶段。


阿诺德·汤因比(1889—1975年)是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花费了40年的心血写成了12卷的辉煌巨著《历史研究》,继承。修改和发展了斯宾格勒的文化形态史学理论,使之在西方广泛传播,影响遍及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


汤因比认为:“历史研究可以自行说明问题的单位既不是一个民族国家,也不是另一极端上的人类全体,而是我们称之为社会的某一群人类。”这样的单位就是具有独特的文化形态的社会,汤因比称之为文明,他认为全世界曾经存在过的文明共37种。汤因比修改了斯宾格勒的文化演变的“四季说”,发展为起源、生长、衰落、解体和灭亡的“五阶段说”,他不同意斯宾格勒的西方文明已在劫难逃的悲观主义论调,认为人类文明的起源和生长的法则是人类对各种挑战的成功应战,如果处理得当,西方文明仍可保持活力。


年鉴学派年鉴学派诞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法国,其创始人为费弗尔和布洛赫。该派因创办《经济与社会史年鉴》杂志而得名。他们倡导拓宽史学研究的内容,提出“总体历史”的概念,就是把社会作为一个总体的、相互联系的有机结构来认识,关注人类的全部活动。他们认为历史著作不是描述性地重现过去,而是应该提出问题并作出系统的分析与阐述,历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应该是“人”。


二战后,年鉴学派的新一代代表进一步完善了年鉴学派的理论。1949年费尔南·布罗代尔出版了一部影响巨大的著作《地中海与菲力浦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使史学研究开辟了一种新的视野,创立了一种新的观念,即人们所说的三个时段的观念。


布罗代尔的著作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地中海地区的地理环境;第二部分论述了16世纪时地中海地区的经济状况;第三部分论述了该地区的政治、军事史,尤其是西班牙、土耳其争霸地中海的过程。他在这里分成三个层次来论述,体现了不同而又相关的三种历史时间:地理时间(长时段)、社会时间(中时段)、个别时间(短时段)。他还提出了与此相应的三个概念:“结构”、“情势”、“事件”。他试图更全面、更深入地反映地中海地区当时的人类生活情景。他认为“结构”是长期发生影响的因素;“情势”是相当一段时间(中时段)发生影响的因素;“事件”是指一些突发事变,产生短时间影响的因素。


布罗代尔用三个时段的理论去完善年鉴学派的“总体历史”理论,这些理论后来被许多西方史学家所采纳,从而使年鉴学派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一个史学流派。六七十年代,这一学派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并翻新了研究方法。


年鉴学派是20世纪国际史学界最有意义和成就的一个学科发展典型,对于历史科学的进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新社会史学派新社会史学派是六十年代末在美国出现的史学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有:哈佛大学塞恩斯特鲁姆的《贫穷与进步》、迪莫斯的《小联邦》、格雷文的《四代人》、洛克里奇的仁个新英格兰村镇人查尔斯·蒂利的《社会学与历史学的结合》等。这些著作的共同特点和方法是用社会科学概念和计量方法,把社会作为历史研究的基本对象并以此为研究的组织原则。如格雷文认为,新社会史派是通过仔细而详尽地考察特定地区的个人、家庭和团体经历,来探索社会的基本结构和特征。八十年代中期后,新社会史派在经历了20余年的鼎盛期后,其影响力日趋降低。


计量史学计量史学作为一种研究历史的方法,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史记》,也可在近代找到应用的实例,但它真正作为一门现代史学派别发挥影响,是在叨世纪中期。二战后,由于科技革命和经济的繁荣,为欧美史学家既提供了计量工具又提供了使用这些工具的环境,使他们能把现代计量手段和方法与历史研究相结合。当代不同的史学流派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了这种研究方法。计量史学作为一种方法,促进了史学研究精密化,改变了许多传统观念,弥补了定性抽象分析的不足,拓宽了研究领域。深化了研究层次,简化了手工繁重劳动,有利于集体协作项目的开展和完成。


计量史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大致包括三种功效,一是制作反映计量模型,即用模拟的历史现象和过程来揭示历史进程的规律性;二是制作反事实模型,即制作没有发生过但有可能发生的历史进程模型,用以探寻历史进程的多样性;三是广泛使用计量分析方法,如平均数、相关和回归分析、趋势计算、随机变量和概率论等等,其目的是求得历史结论的科学化、精密化。

五代史——武德中,唐高祖采纳令狐德棻的建议,诏修魏、梁、陈、北齐、北周、隋诸史。历时数年,未能成书。贞观三年,唐太宗再下诏修撰。至贞观十年,梁、陈、北齐、北周、隋五史俱成(魏史先有魏收、魏澹二家,已甚详备,无需再修),合称《五代纪传》,共二百二十五卷。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又下诏修《五代史志》,至唐高宗显庆元年成书,共三十卷。
《五代纪传》的修撰,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子继父业,如《梁书》、《陈书》是由姚思廉续成其父姚察的遗稿,《北齐书》是由李百药续成其父李德林的遗稿。另一种是朝廷命官共撰,如《北周书》由令狐德棻、岑文本、崔仁师等共撰,《隋书》由魏征、颜师古、孔颖达、敬播等共撰。《五代史志》也是由令狐德棻、于志宁、李淳风、韦安仁、李延寿等集体修撰的。这是初唐官修史书的成功经验。
李延寿又独撰《南史》、《北史》。《南史》为宋、齐、梁、陈四代,《北史》为魏、北齐、北周、隋四代。《南史》《北史》虽属私撰,却是在官修《五代纪传》的基础上进行的。《南史》、《北史》共一百八十卷,其特点(也是优点)在前后通贯。自两宋以后,《南史》、《北史》风行,而原来的八种断代史俱微,以至于阙佚。今本《宋书》、《魏书》、《北齐书》、《周书》的阙卷,多取《南史》、《北史》补充。
《晋书》——晋史撰述,前代已有多家。初唐决定重修。贞观十八年着手,至二十年书成,共一百三十卷。太宗自撰宣帝、武帝、陆机、王羲之四论,于是总题为“御撰”。新《晋书》既总结了前代人的成果(以臧荣绪《晋书》为主,并参考其他各家),又集中了当时人的特长(例如:《天文》、《律历》、《五行》三志,以深明星历的李淳风主修),堪称初唐官修史书的代表作。自新《晋书》颁行,原来的十九家晋史皆废。
官修史书显示出朝廷对史书编纂工作的控制越来越严,但也起了好的作用。自唐以后,每一新建立的朝代,照例要为前朝修史,我国各封建朝廷的“正史”,得以连续不断,从而保存了大致完整的史料。
唐代还有两部重要的史学著作。
刘知几《史通》——《史通》成书于唐中宗景龙四年,刘知几时年五十岁。他十七岁前,已遍读群史。四十二岁后,在史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修史经验,才能写成这部著名的史学著作。
刘知几推崇《文心雕龙》,自谓已能融会贯通,得其要领。《史通》一书,即根据《文心雕龙·史传篇》的要旨,详加发挥,唐以前的全部史书,都受到审判,成为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史学评论。
礼部尚书郑惟忠曾问刘知几:为何自古文士多而史才少?他回答说:史有三长:才(技术)、学(资料)、识(观点),缺一不可。有学无才,好似愚拙的商人,拥有大批资金,但不能营运生利;有才无学,则如巧匠而无木材和工具,建筑不成房屋。至于史识,他更着重指出:必须秉心正直,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知所畏惧。当然,他所谓善恶,不过是封建主义的道德标准,所谓秉心正直,无非是地主阶级所认为的正直。刘知几着重指出的史识,不能不是受阶级局限的见识,史学者要获得正确的史识,除了认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别无其他途径,想从《史通》等书中获得史识是不可能的。
《史通》论修史,以直笔为中心思想。不仅有《直书篇》、《曲笔篇》,从正反两面,详加论述,其他各篇中,也贯穿着直笔的论点。什么是直笔?《史通·杂说篇》下有一个扼要的解说:“夫所谓直笔者,不掩恶,不虚美,书之有益于褒贬,不书无损于劝诫。”意思是说,凡是有关褒贬劝诫的史事,不管事主是谁,都应该据实直书。怎样才能做到直笔?综括《史通》所述,约有四端:不畏强暴(史德),分清邪正是非(史识),鉴别史料真伪(史学),不为浮词妄饰(史才)。
直笔,是我国史家的传统。这个传统,从孔子修《春秋》开始,历代相传,到刘知儿撰《史通》,予以总结。《史通》在颂扬《春秋》“别是非,申黜陟”(《载文篇》)的时,指出《春秋》有五虚美、十二未喻(《惑经篇》),认为孔子亲手笔削的《春秋》,也并未做到标准的直笔。《史通》以宜笔为评价古今史家的标准,凡是符合这个标准的,热烈表彰,不符合这个标准的,严厉批评,褒贬极为分明。这样,大大发扬了直笔的传统,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清初文士因私修明史,而遭杀戮者,即有多人。这些史家,为了保存比较真实的明朝史事,为了抵制清朝对明史的歪曲篡改,不畏强暴,置生命于不顾,这说明中国史学确实存在着直笔的传统。
杜佑《通典》——唐代宗大历间,杜佑为淮南节度使从事时,得刘秩《政典》,以为条目未尽,开始编纂《通典》,至唐德宗贞元十七年,为淮南节度使时,方成书二百卷,用了三十余年的工夫。历任中央和地方行政财政官吏的杜佑,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理财经验,对典章制度也很熟悉。正因具备这种条件,才能写成《通典》一书。《政典》只有三十五卷,以“《周礼》六官所职”分门编撰,杜佑扩充了五六倍,等于创作,《通典》成而《政典》废。
《通典》之作,虽源于“正史”的书、志,但矫正了“正史”断代之不便。本书所载,上自黄帝,下迄天宝,肃代以后的重要因革,亦附载于注中,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典章制度的通史,为史学开辟了新途径。尔后发展为三通,十通,蔚为大观。但《通典》一书的价值,还不止于此。
杜佑生活在由盛而衰的中唐,“以富国安人之术为己任”。他考究历代沿革,编纂《通典》,是为了寻求解决当时政治经济问题的方案。《通典》计分九门,以《食货》为首,理由是:“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杜佑以前,没有一个史家这样重视过食货,这不能不说是他的卓识。《食货门》又分若干细目,以《田制》为首,杜佑说:“详今日之宜,酌晋隋故事,版图可增其倍,征缮自减其半,赋既均一,人知税轻,免流离之患,益农桑之业,安人济用,莫过于斯矣。”这是《通典·食货门》中一段重要的史论,也是杜佑针对时弊所提出的一条重要的理财意见。
杜佑反对“滞儒常情,非今是古”(《通典·礼》)。他并不是隐讳时政的弊病,但认为复古不能解决问题,主张:“随时立制,遇事变通”(《职宫》);“随时拯弊,因物利用”(《边防》)。所以李翰称赞他“师古在乎随时”。
《通典》卷帙浩繁,杜佑辑录其要点,成《理(治)道要诀》,以便观览。朱熹说:“是一个非古是今之书。”《通典》的精华就是“理道”的“要诀”,足见杜佑研究历史,不是好古,而是为了今用。这种治学精神是可贵的。
此外,唐德宗时,苏冕编次唐高祖以后九朝事为《会要》。唐宣宗时杨绍复等续编唐德宗以后七朝事为《续会要》(王溥的《唐会要》,即据此二书,补充唐宣宗以后事而成)。苏冕开创“会要”的体裁,不为无功;但《会要》只罗列史实而缺乏见解,远不能与《通典》相比拟。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这一时期,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脚发展出现了一个繁荣局面。史学,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唐代也获得了高度的成蕊,被封建王朝列为“正史”的二十四史,有三分之一成书于唐初。“三通”之首的《通典》、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著作《史通》,都是唐代著名的私人著述。此外,官修史书如历朝起居注、时政记、实录、国史,私人著述如各类专史、方志、野史、杂说,都非常丰富。 恩格斯在论及十八、十九世纪欧洲的哲学和文学时指出:“不论在法国或是在德国,哲-学和那个时代的文学的普遍繁荣一样,都是经济高涨的结果。”

全部二十四史有三分之一成于唐代。还有许多新体史书和创造性的史著在这个时期完成。


急!急!急!(关于唐朝历史)
总之,唐代古文运动在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就是扭转了长期统治文坛的形式主义潮流,继承了早期散文的优良传统并有所创新和发展,从而开创了散文写作的新局面,拨正了古代散文的发展方向。宋代及宋以后的散文,其主流就是在唐代古文运动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当然,这并不是说经过一场古文运动,文坛上就再...

说一说唐朝文化你了解多少,并阐述唐朝文化对我国现代社会有哪些...
唐代文化体系庞大,包括以唐诗为经典的文学、佛教为首的宗教、儒学为经典的哲学、壁画为经典的艺术等还有史学、地理、医学、建筑等方面,基本上涉及到当时世界上多数部分。在当时社会上这样的一个完整体系是仅唐代所有的。唐代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很深,其中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近1300年,科举制度对整个中国...

唐代经济史研究成果
二是以郭沫若、吕振羽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作为指导,开始创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史学,系统地梳理中国历史的发展形态及其阶段,其中关于唐代经济形态和唐代社会性质的研究,也取得了开创性和革命性的重要成果,并奠定了后来研究的科学路径。 重要论文有:黄谷仙《天宝乱后农村崩溃之...

帮忙简单介绍一下唐朝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唐代士人功名心特重,安史乱后,虽有所变化,渐至晚唐而渐见纤弱,但积极入世的总趋势并未改变。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反映到文学上来,便是文学(特别是诗)中的昂扬情调。 唐人恢宏的胸怀气度与对待不同文化的兼容心态,创造了有利于文化繁荣的环境。史学、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都有很大的发展。 唐初设立史馆,出于...

浅论唐代史馆的设置
[12]总的来看,二十四史中就有八部“正史”在唐初完成修撰,史学成就斐然,这主要还是得益于唐初史馆的设置,大大推动和促进了唐朝史学的发展。 史馆制度的确立对于修史来说确实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史馆的设置也给修史带来了一些弊病。唐代的史馆是封建专制主义下的产物,是为皇权服务的,因此其写史也必然受到官家的...

史通基本介绍
《史通》是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重要著作,由唐末柳璨所著的《史通析微》表明其在唐代已有流传。全书分为内篇三十九篇和外篇十三篇,现存四十九篇,其中内篇以评论史书体裁为主,着重探讨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和作史原则。外篇则涉及史官制度、史籍源流以及对史家的评价,体现了作者对史学编纂的全面思考...

唐代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中描述
刑法八卷、州郡十四卷、边防十六卷。当代学者们从中唐史学、制度沿革、经世致用等多个角度对《通典》进行了研究,下面本文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论文进行简要评述。葛兆光在《杜佑与中唐史学》一文中从中唐政治危机的角度指出,杜佑写作《通典》“重在从历史沿革方面总结历史以达到‘施诸有政’的目的”。

范西园和王觉仁哪个唐史更好
关于范西园和王觉仁哪个唐史更好如下:范西园和王觉仁都是唐代历史学家,各自有着独特的观点和贡献。无法简单地断定哪个唐史更好,因为评判一个历史学家的好坏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研究深度、方法论、文风等。以下将就范西园和王觉仁两位唐史进行详细描述与比较分析。一、范西园 1.简介:范西园(719年-...

唐代法律有哪些特点?
唐律设有“化外人”文条,调整外国人居唐期间的法律关系,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因为唐律是一部具有典型性的封建律典,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和需要,他们在学习中国文化的同时,也把唐律引进本国,结合本国情况,制定自己的律典。在亚洲,最突出的是日本。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指出:“在隋唐两代日本的...

唐代社会概略社会影响
黄现璠的“史眼向下”研究方法,即关注下层劳动阶级,与传统的帝王将相政治史研究形成鲜明对比,他的《唐代社会概略》被誉为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奠基之作,与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齐名,体现了他对新史学的贡献。黄现璠的学术成就不仅体现在对唐代社会的深入剖析,也体现在他作为下层劳动阶级...

庄河市13476234574: 唐朝史学繁荣的主要原因和成就怎么写论文 -
祁郊痰咳: 唐朝只有一个叫孙思邈!主要的成就是在医学上成就,其主要代表作《千金方》《千金翼方》. 其中《千金要方》载方5000多首,书中内容既有诊法、证候等医学理论,又有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既涉及解毒、急救、养生、食疗,又涉...

庄河市13476234574: 唐朝经济文化 -
祁郊痰咳: 唐朝“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少有的繁荣昌盛时期.唐朝封建经济得到高度发展.唐朝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恢复社会经济.灌溉工具有较大改进,创制了筒车.农具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发明了曲辕犁...

庄河市13476234574: 唐代的文学有哪些突出成就? -
祁郊痰咳: 唐文学的繁荣,表现在诗、文、小说、词的全面发展上.诗的发展最早,在唐文学中也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当诗发展到它的高峰时,散文开始了它的文体文风改革.就文体文风改革的规模和影响说,前此还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与它相比....

庄河市13476234574: 与秦汉史学相比,唐代史学的特点是 ① 产生了第一部史论专著 ② 出现了典章制度专史 ③ 确立了官修正史 -
祁郊痰咳: A本题是一道组合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分析评价历史事物的基本能力.唐朝刘知几的《史通》是中国第一部史论专著,杜佑的(通典)是第一部典章制度的专史,唐太宗时设国家史馆,由宰相监修历史,确立了官修史书制度,而纪传体通史由司马迁在西汉首创,由此分析当选A项.组合选择题答题技巧性较强,通常可以最熟悉或最易把握正误的一项人手,采用选基法,解答时要注意联系比较.

庄河市13476234574: 唐朝留下哪些唐文化
祁郊痰咳: 一、科学技术(一)天文学1、简介: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一行(683年~727年)和尚,本姓张,名遂,魏州昌乐(河南南乐)人.724年(开元十二年),跟一行和尚同时...

庄河市13476234574: 简述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及其特点 -
祁郊痰咳:[答案] 1、雕版印刷术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隋唐时,已经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现在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简介:唐代时期,科举都要考试儒家经典,因而推动了经学的发展.其经学发展的突出表现有:首先是考订经文.唐太宗以儒经...

庄河市13476234574: 归纳隋唐文化的成就 -
祁郊痰咳: 文化包含很多方面,隋唐文化成就如下: 一,科学技术方面:1,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隋唐时期有了雕版印制的佛经、日历和书籍;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2,天文和历法的显著成就,唐代僧一行的《大衍历》,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3,医学的进步,孙思邈的《千金方》,吐番名医元丹贡布《四部医典》,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4,建筑的成熟,隋代的宇文恺主持修建了大兴城,隋朝工匠李春设计的赵州桥.二,诗歌的黄金时代 唐诗什么的,就不赘述了三,多姿多彩的艺术,1,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杰出画家——隋代的展子虔、唐代的阎立本、吴道子.2,书法方面,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草圣张旭、怀素;3,乐舞方面,《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舞》

庄河市13476234574: 唐代的三个成就 -
祁郊痰咳: 再一次炼丹的过程中发现了火药,还有就是唐诗,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开放和发达的一个时期,人在吃饱了的时候就会有很多闲情逸致,思考形而上学的东西,最后一个应该是唐三彩,在一定程度上是那个年代很高超的颜料水平和制作工艺.

庄河市13476234574: 唐朝的历史作用? -
祁郊痰咳: 唐朝为中华文化做出了许多贡献.天文学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是不可多得的医书;868年,中国《金刚经》的印制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中国的造纸、纺织等技术通过阿拉伯地区远传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