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作者&投稿:尚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的回答如下: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成语和成语故事。以下是一些出自《论语》的成语及其故事:

温故知新:

出自《论语·为政》,意为通过复习旧知识,领悟新的道理。这个成语的故事是,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担任司寇,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创办了私学,广招门徒。在教学方法上,孔子十分注重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即通过复习旧知识,领悟新的道理。

敏而好学:

出自《论语·公冶长》,意为聪明而且好学。这个成语的故事是,春秋时期,卫国有一个叫孔圉的人,他聪明好学,为人谦虚。在卫国当官的时候,他总是尽力做好自己的本分,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赞扬。

后来,孔子在评价他时说:“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天之已清云尔。”意思是说,我们党里的小子(指孔圉)虽然有点狂妄,但只要继续努力,前途还是不可限量的。

见贤思齐:

出自《论语·里仁》,意为看到贤能的人就想要和他看齐。这个成语的故事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宰相季平子与齐国的宰相田常都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但两人政见不同,常常发生争执。

季平子注重礼教和文化修养,而田常则更加注重权力和利益。孔子在听到季平子的故事后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说,看到贤能的人就想要和他看齐,看到不贤能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

喻之以理:

出自《论语·卫灵公》,意为用道理来开导别人。这个成语的故事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臣赵盾看到晋灵公贪图享乐、不理政事,十分担忧。他多次劝谏晋灵公,但晋灵公不但不听,反而要加害于他。

赵盾无奈之下,只好逃亡国外。后来,晋灵公被部下刺杀身亡,赵盾被召回国内重新担任要职。他总结晋灵公被刺杀的原因时说:“古人谓喻之以理,若晋君听从我的劝告,又何至于有今天的局面呢?”意思是说,如果当时我能用道理来开导晋君,让他明白国家危机的严重性,也许就不会发生后来的事情了。

除了以上成语外,《论语》中还有许多其他成语和成语故事,如“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等。这些成语和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智慧,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很大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历史文献中的成语故事
历史文献中的成语故事 许多成语故事在历史文献中都有记载,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一些成语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近水楼台(近水楼台) 【典故】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宋·俞文豹《清夜录》【释义】...

中国古代成语故事 1
“上下其手”这句成语便是出于这个故事;是表示玩法作弊,颠倒是非的意思. 在现在的社会中,这种情形是常常会发生的:譬如有人做了不法的事情,知道罪有应 得,难逃被惩处的厄运;于是暗地里进行贿赂,或请托亲友奔走求情,求予包庇,结果大事 化小,小事化无,仍得消遥法外.像这种参与其事的人,从中枉法舞弊,便可...

世说新语里的成语故事
2、七步成诗 相传魏文帝曹丕叫他弟弟曹植作诗,限他在走完七步之前完成,否则就要杀他。曹植立刻就作了一首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见于《世说新语·文学》)。比喻敏捷的文才。出处: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一天,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子路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事后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何不这样说,他这个人,一发愤学习就忘记吃饭,内心一快乐就忘记忧愁,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呢。”这个故事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

语言故事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出处]《庄子·秋水》:“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局限)于虚(所居住的地方)也。” [例句]一个没有经风雨,见世面的人,就似~一样。 Ⅸ 有关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1、火中取栗 【拼音】: huǒ zhōng qǔ lì 【解释】: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出自】:十七世纪法国...

从《世说新语》中产生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出处】 《世说新语*容止》第20条 【原文】 周伯仁道桓茂伦:“嵚崎历落,可笑人。”或云谢幼舆言。 【故事说明】从这个成语的含义中并不容易看出这有什么“可笑人”,而且此语出自《容止》篇,好象并不搭边,不象形容容止的嘛。不过,成语的产生是经历过漫长的岁月的,后来的含义通常有了改变或者引申,前者比如...

中国有什么成语故事
“上下其手”这句成语便是出于这个故事;是表示玩法作弊,颠倒是非的意思。 在现在的社会中,这种情形是常常会发生的:譬如有人做了不法的事情,知道罪有应 得,难逃被惩处的厄运;于是暗地里进行贿赂,或请托亲友奔走求情,求予包庇,结果大事 化小,小事化无,仍得消遥法外。像这种参与其事的人,从中枉法舞弊,便可以...

成语故事大全有哪些?
成语故事百度网盘免费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yx9fJg1zX0ngq15tEamPMA 提取码: bi23 战国时期,楚国的楚襄王即位后,重用奸臣,政治腐败,国家一天天衰亡下去。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看到这样情况非常着急,总想好好劝劝他,但是楚襄王只顾享乐,根本听不进别人说的话。有一天,...

成语故事的成语有什么?
7、成语故事:爱鹤失众 爱屋及乌 安步当车 安居乐业 安然无恙 安如泰山 按兵不动 按图索骥 暗渡陈仓 暗箭伤人 八面威风 八仙过海 拔苗助长 拔山举鼎 拔帜易帜 白面书生 白头如新 白云亲舍 百步穿杨 百尺竿头 百川归海 百发百中 百感交集 百闻不如一见 百丈竿头 百折不挠 败军之将 ...

有寓意的成语故事
有寓意的成语故事1 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

祁门县17711549214: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
蹉封米可: “成人之美” 《颜渊》第十六章———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名正言顺” 《子路》第三章———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乐在其中” 《述而》第十六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祁门县17711549214: 《论语》中的50个成语典故 -
蹉封米可: 【有教无类】【出处】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 【释义】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诲人不倦】【出处】子曰:“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 【释义】教别人时耐心、不厌倦. .【学而不厌】【出...

祁门县17711549214: 关于《论语》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
蹉封米可: 孔子像1.《论语·颜渊篇》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译文:仲弓问孔子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回答道:“出门与同仁行礼...

祁门县17711549214: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要长篇的故事 -
蹉封米可: 一日之长 【注音】yī rì zhī zhǎng 【典故】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论语·先进》 【释义】长:年长.年龄大或资格老的自谦说法. 【用法】作宾语;表示判断或处理事情有相当能力 【结构...

祁门县17711549214: 求论语中的成语故事,弟子及故事论语中的成语故事出处,孔子弟子及故事.(每个至少3个) 声明:扣题者20分拿走. -
蹉封米可:[答案] ■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于音乐入迷的情况.后...

祁门县17711549214: 论语十二章中的成语及解释 -
蹉封米可:[答案] 成语:不亦乐乎、三十而立、从心所欲、温故知新、疏食饮水、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舍昼夜、逝者如夫、匹夫不可夺志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温习学过...

祁门县17711549214: 求论语中的成语故事,弟子及故事
蹉封米可:■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 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于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

祁门县17711549214: 从《论语》来的成语5条 -
蹉封米可: 《论语》中的成语典故集\ (ld@yjrg.net) http://confucian.tccg.gov.tw/chinese/a13.htm 成语典故 出处及注释 至圣先师 明武宗、明世宗及清世祖皆曾尊谥孔子【至圣先师】的封号.中华民国...

祁门县17711549214: 论语中的典故和成语
蹉封米可: 犯上作乱: 〖出处〗《论语卷一·学而第一》:“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