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改变了书籍报刊的排版方式?

作者&投稿:空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的书什么时候从繁体竖版变成简体横版的?为什么要变呢?~

中国古文正规的书写方式是:竖书成行,自上而下写满一行后,再自右向左换行。由于汉字的特点,既可以自上而下,也可以自下而上竖排成行;同时,汉字也并一定非竖写不可,同样可以横写,既可以自左而右,也可以自右而左横排成行。在历史上,除正规的竖写方式之外,偶而也见有横写的,例如对联中的横幅必须横写。
最早提议汉文横书的是陈嘉庚先生,那是1950年6月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陈嘉庚正式向大会提出了中文书写应统一由左而右横写的提案。1955年1月1日,《光明日报》首次采用把从上到下竖排版改变为横排版,并刊登一篇题为《为本报改为横排告读者》的文章:“我们认为现代中国报刊书籍的排版方式,应该跟着现代文化的发展和它的需要而改变,应该跟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而改变。中国文字的横排横写,是发展趋势。”著名学者郭沫若、胡愈之等也很快撰文指出文字横排的科学性,称人的两眼是横的,眼睛视线横看比竖看要宽,阅读时眼和头部转动较小,自然省力,不易疲劳,各种数、理、化公式和外国的人名、地名排写也较方便,同时还可提高纸张利用率。《光明日报》率先实践后,到1955年11月,中央级17种报纸已有13种改为横排。1956年1月1日,《人民日报》也改为横排,至此,全国响应。
1956年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审定通过了《汉字简化方案》。目前流行的简化汉字(简体字),基本上以此为基础。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认可的简化汉字共有2235个。

传统的也没有从后往前印啊! 过去是竖排从右向左读,中国古文正规的书写方式是:竖书成行,自上而下写满一行后,再自右向左换行。由于汉字的特点,既可以自上而下,也可以自下而上竖排成行;同时,汉字也并一定非竖写不可,同样可以横写,既可以自左而右,也可以自右而左横排成行。在历史上,除正规的竖写方式之外,偶而也见有横写的,例如对联中的横幅必须横写。 最早提议汉文横书的是陈嘉庚先生,那是1950年6月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陈嘉庚正式向大会提出了中文书写应统一由左而右横写的提案。1955年1月1日,《光明日报》首次采用把从上到下竖排版改变为横排版,并刊登一篇题为《为本报改为横排告读者》的文章:“我们认为现代中国报刊书籍的排版方式,应该跟着现代文化的发展和它的需要而改变,应该跟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而改变。中国文字的横排横写,是发展趋势。”著名学者郭沫若、胡愈之等也很快撰文指出文字横排的科学性,称人的两眼是横的,眼睛视线横看比竖看要宽,阅读时眼和头部转动较小,自然省力,不易疲劳,各种数、理、化公式和外国的人名、地名排写也较方便,同时还可提高纸张利用率。《光明日报》率先实践后,到1955年11月,中央级17种报纸已有13种改为横排。1956年1月1日,《人民日报》也改为横排,至此,全国响应。 从竖到横的排列阅读,对中国文字的书写方式是个极大的变革。有人专门搞了一次专项实验:挑选10名高三优等生,分男女两组,让他们阅读从同一张《中国青年报》上精心选择的抒情短文。结果差距明显:横排版的阅读速度是竖排版的1.345倍。有人开玩笑说,直到汉字改为横写,我才知道自己的眼睛原来是横着长的。还有人调侃,人家西方人的文字是横写的,读者一边阅读一边摇头,意思是在说“不对,不对,不是这样!”,因而才有否定前人,独树新解的创新意识;中国的古是竖写的,读者读者一边阅读一边点头,意思是说“对,对,就是这样!”,因而才有迷信前人,墨过成规的保守意识。 上述说法都有几分道理,也正好被某些民族虚无主义者用来作为攻击我们祖先的把柄,所谓我们的祖先笨到都不知道自己的眼睛是怎么长的。因此有必要为古人分辩一二,否则,让那些骂祖宗的声音天天刺人耳膜,岂不是失责吗? 前面提到郭沫若先生撰文指出文字横排的科学性,大有跟风之嫌,郭先生本人是研究古文字的大家,仅在汉文横排己成定局的时刻凑上一嘴,为之助阵,却并没有见到郭先生仔细分析古汉文竖写原因。以郭先生的影响,如果当初能够科学地全面地分析古文竖写和现今改为横排的原因(本人孤陋寡闻,未见相关资料),那么就不会为民族虚无主义者留下把柄了,至少在汉字书写方式上如此。 抛开排版印刷不谈,仅就汉字的书写来说,汉字是最适合竖行书写的。在竖行书写的方式下,汉字写起来流畅连贯,有一气呵成之势,横行书写则容易出现停顿现象,难成气势。所以,书法作品大都是竖行书写的,偶见横行作品,其艺术性也往往比不上竖行作品。其中的原因是,汉字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适合竖行书写的特点。汉字由横、竖、撇、捺、折五种基本笔画组成,这些笔画互相交错进行二维布置。写汉字时,总是由左角或上面起笔,收笔处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右上角补上一点,或向右上提笔带出弯钩,这类字适合在右边横着写下一个字,但其仅占汉字的少部分;另一类是在右下角或下面收笔处,或者收笔于中间,这类字适合在下面竖着写下一个字,占汉字的大部分。这里所说的仅是汉字适合竖行书写的原因,汉字竖行书写是历史原因决定的。抛开历史谈科学性,就像嘲笑秦始皇不坐飞机一样无理。 现今被发现的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和金文(钟鼎文)。甲骨和钟鼎都不是正常的书写材料,前者只是刻上卜辞用来占卜吉凶的,后者则是写有铭文的器物,而真正的书写材料是专用于写字以记事或记言的东西。日常经验告诉我们,人们总是按照习惯行事的。由于甲骨文和金文大都是竖行书写,说明当时人们习惯于竖行书写,而这种习惯则源自当时的正常书写工具和材料。根据竖行书写的习惯,我们有理由推测,至少在殷商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形成完善熟练的书写技术体系。这样书写体系就是,用刀子作书写工具,用竹片或窄木板(条)作书写材料,用小刀在竹片木板(条)上刻划出字迹。 我们更有理由推测,我们的祖先从开始使用符号记事记言之初,就是用刀子在竹片木板(条)上刻划文字的。因为刀子早在石器时代就已经被发明出来,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之一,也是使用最广泛的工具,竹片木板则是先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不可或缺的东西。所以,我们的祖先就很自然地尝试用刀子在竹片木板上刻划图形符号以帮助记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图形符号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规范统一,也就能够记录更加复杂的事情,最终形成完善的文字系统,同时,在竹片木板上刻划文字的方法也就习惯成自然,技艺也更加熟练,从而发展为成熟的书写方式。孔子编著的《尚书》主要内容是古代文告,年代最早是《尧典》和《皋陶谟》两篇,文字古奥,少见孔子时期的语言特征,说明两文不是口头传诵到孔子时代的,而是书写抄录流传下来的。 用刀在木板上刻字,必然要求用力压刀,这就出现固定木板的问题。有人会说,把木板放在桌子之类的东西上不是能更好地固定吗?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第一,古时候只有相当于现今茶几一类的矮桌子,是吃饭专用的,桌子的多种用途是很晚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第二,用刀刻写要求很高的技艺,因而是由专业的刻写匠,即刀笔吏来执行,而刀笔吏的地位很低,不太可能配备桌子供书写;第三,刀笔吏要随时随地准备记录,更不太可能随身带上书写用的桌子。因此,刀笔吏们固定木板只能靠自己的身体来解决,不外乎两类方式:一是单靠左手握牢木板,二是左手在身体其它部位的协助下固定木板。 先分析第二种固定木板的方式。这时要求木板比较宽大,大概需二尺见方,以便将木板一端抵在腹部,左手挤压另一端,从而固定母好木板,腾出右手刻画。这样的木板能够刻写大量文字,从左至右可以刻写下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字,自然可以横行书写的。古人可能尝试过这种方式,但出于以下几种原因而放弃了:一是由于刻写费时费力,要求古人用以记事的文字要少而精,记录一件事不过用字几十个而已,宽大木板容量多,因而造成若多事一板则有不便,若一事一板则大量浪费的弊端。二是,要保证刻写时木板不致裂开,木板就相应要厚一些,也就笨重一些,携带不便。三是,当刻写到木板下半部分时,由于大靠近腹部,既使不上劲儿,又使人感到拘束难受。 第一种固定木板的方式,只要裁减木板宽度到一定程度即可。古代刀笔吏们自然经过尝试把宽木板改为窄木板,就可以拿在左手掌中握牢,这样的窄木板大概宽四寸左右,长二尺左右,这就是“牍”。牍既可以横持也可竖持。如果横持牍片,由于刻写文字的地方必须位于掌心才方便用力,刻写时两手掌心相对,双臂夹角小,显得特别别扭。只有竖持牍片,双臂呈垂直状,才显得舒缓大方。如此以来由于牍片较窄,横写只能刻写不足十个字,造成不方便,只有竖行刻写才比较合适。 综上分析,宽木板或横持牍片是容许横行书写的方式,但均因不便而被古人放弃,剩下的只有竖持牍片,从而决定,古汉文书写方式必然是竖行书写。 从牍片的面积来计算,每片牍大概能写下一百多个汉字,基本上满足一般记事记言的需要。但如果一次记录的太多,用到多片牍片,不很好地装订起来就会散乱,为以后的阅读带来不便,而牍片又的确存在着不便装订的缺点。若把牍片装订起来,大概只有在一侧打孔然后用细皮条或绳子或铜环穿起来,但牍孔边缘与装订物之间互相摩擦严重,容易磨损。 因此,古人想出了再把牍片简化成简条的方法。简条容易编系成册,用耐磨损的细皮条分别拴捆简条两端,从而把许多简条连成一体,很方便卷折,卷折时皮条与简条之间摩擦较少,因而长久耐用。尤其重要的是,只要简条数量合适,卷起来的简册正好能握在掌中,左手可以极其牢靠地握住简册,以便于右手用力刻写。简册的另一大方便之处是便于携带,一个刀笔吏随身可以携带多个简册,足够他写上几天的。这样,古人就找到了两种用于正常书写的材料——牍和简册,记录时字数少时用牍,字数多时用简册。 如果古人仅仅使用牍的话,竖行书写时既可以自左向右换行,也可以自右向左换行。相对说来,向右换行更好一些。因为,首先单个字是的书写顺序是自左向右的,如果顺序相反,那么先写出的部分就会被刀(笔)尖遮住,从而导致不容易把字写漂亮。其次,向右换行就会把最先写成的竖行留在左边,就不会被持刀(笔)的右手遮住,方便查看前文。问题是古人为什么放弃比较自然的向右换行的方式,却最终采用了向左换行的方式呢?这实际上由简册的特点决定的。 或许又会问,既然有了简册,是不是可以在简册上横行书写呢?答案是否定的。第一,即使古人想到在桌子上写字,简册不容易固定在桌子上,从而导致无法刻写。第二,横行书写就要求左手横握简册,与横持牍片道理一样,不便于刻写。因此,古人们只有像用牍片写字一样,左手竖握简册,右手持刀(笔)在一特定简条上外侧一面刻写,如果在内侧刻写,则不易固定正在写字的简条。 在简册上写字换行方式不外乎向右换行和向左换行两种方式。先分析向右换行方式下的一些基本特征,这时就要求简册自左向右卷起,以便刻写时把简册向左卷,使正在刻写的简条位于左手掌心处。简册的卷动方式有以下两种:一是写满字的简条直接从左手腕处向左卷出,这样卷出的简条数量较少时还可以,但数量一多,卷出的简条受到左腕的阻挡不能自然下垂而顷斜翅起,使得不容易握紧剩余简条,而且前文部分左腕外侧,要想查看则必须倒手,很不方便。二是把写满字的简条直接卷在左手掌中,这样首先就导致前文被压在掌中,不方便查看;更为严重的是,当写满一圈后,外层简条或者由左手指端卷出,或者再折叠卷入手中,都存在不方便查看前文的弊端。也就是说,无论简册如何卷动,在向右换行的书写方式下,都方便查看前文。这还仅是用刀作笔的情况,当毛笔出现以后,更不可能把简册直接在左手中卷动,否得会搞坏墨迹未干的字。 向左换行要求简册自右向左卷起,写满字的简条可以很方便地在左手指端处卷出,要查看前文时只需持刀(笔)的右手手腕抬起卷出的简条即可。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古人向左换行的书写习惯。为了统一书写形式,在牍上也采用向左换行的办法。 有人或许又会说,纸发明以后,古人为什么不改为横行书写呢?这是习惯问题,而且在大量引进西方文化之前,竖行书写并没有太大不便,人们自然也就不会考虑改变习惯适应新形式。不信你把习惯用右手改为左手试试,那不是没事找事吗? 综上所述,以刀为笔、以简册为书写材料的书写特点,决定了中国古文竖行书写向左换行的方式,这是不科学吗?

  不是,其实是西化现象的一种延续和发展,中国文化衰落了,自然原有的书写方式也衰落了。
  中文

  甲骨文主要的文字排列由上自下,至于左右顺序学者意见不一。据推测,纵向由右至左的排列方式主要来自于书写竹简时右手持笔,左手持简并顺势将其排列的方式。。

  日本书法家石川九杨不着眼于书写媒体与汉字字序 间之关系,而着眼于汉字字序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心理功能;他认为出现在商代甲骨上的草创汉字的上下垂直字序,是天与地、人与神之间互相沟通的一种表示,这垂直的构文格局,植根于殷代帝王和社会的宗教意识。

  世上哪本才是首本横排的中文书刊并无定论,以下是各方学者的主张:
  19世纪初,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于澳门印行的《华英字典》(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是首本汉英字典;
  卢戆章的著作《一目了然初阶》(1892年),以汉字和拉丁拼音对照[2];
  严复的《英文汉诂》(1904年
  1915年1月,创刊的《科学》杂志。当时创刊号谓:“本杂志印法,旁行上左,并用西文句读点之,以便插写算术及物理化学诸程式,非故好新奇,读者谅之。”[4]

  无论如何,横排中文书集直到20世纪初仍然是稀罕之物。1917年,《新青年》第三卷第三期发表了由钱玄同写给陈独秀的公开信,钱认为阅读纵排的文字既费力、也不符合人体眼睛设计,而且汉字笔划也符合左起横排[5]。钱玄同多次发表同类主张,而陈独秀也认同,但始终未能成为主流。[但是到了1940年代,不仅是寻常书刊,学术著作也出现了自左至右横排的现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实施汉字简化政策之前,已逐渐推广印刷品文字横排。1955年1月1日起,《光明日报》等率先改为横排;1956年1月1日起,《人-民-日-报》等-中-央、地方报一律改为横排[6]。纵排文字一直到1980年代早期还在中国少数出版物(如某些连环画)中使用。目前基本只有新印古籍、学术著作和现当代人的古体诗文集还使用纵排,而引进的日本漫画至今还使用纵排。在出版界以外,纵排文字主要出现在政府部门牌匾、报章标题和正文等场合。简体中文竖排格式分为左起和右起两种。

  新加坡教育部于1974年起也规定教科书和华文考试需用左起横排印刷[7]。

  中-华-民-国-政府则由2005年1月1日颁布公文横式书写,将沿袭已久的公文“直式书写”习惯全面改成“横式书写”。对于需要混用英文的文书,宣称可以避免阅读障碍,但也备受争议。

有人回答过了,我给你搬过来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569925.html

http://www.mycollect.net/ask/q-10075-1.html

两种说法。

因为国际惯例是时由上至下,由左至右,所以为了符合国际惯例将书写方式及排版方式都做了改变


北京天津以前叫什么?啥时候改的名字?
北京以前叫做北平,是从明朝时开始叫北京;金朝是天津叫做直沽,元延祐三年,改直沽为海津镇,明建文二年,天津开始筑城设卫,称天津卫,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天津作为直辖市,改名天津市

1949年薪中国成立后,为何改名“中华人民共和国”?
据2007年第3期《党的文献》刊登的潘焕昭的文章记载,董必武在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谈及国家名称时又提到:过去许多人撰文或演讲都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黄炎培、张志让主张用中华人民民主国,张奚若则以为不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有论者说,1949年6月,为了确定国家的名称,...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什么改变
五四运动后,共产党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不同的是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标志着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建立,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因为土地改革和公有化尚未完成,此时还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只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中国成立以后采取了什么过渡时期的方式?
对农业、手工业实行合作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在整个过渡时期要实现“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就是要发展生产力。“三改”就是要改变生产关系:即对农业、手工业实行合作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1952年下半年至1956年,新中国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

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把国术改为武术
武术又名武功,是旧有的一直存在名称,而国术则是当时政府为振奋民心而提出的!

新中国成立后有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有如下变化:1.土地改革,使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2.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中国有了汽车、飞机、大桥、钢铁厂、机床厂……是中国走进了工业化。3.农村实行生产合作社,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进入了社会主义初期。4.石油工业发展起来。5.航天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工业从无...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挥广播特点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挥广播特点,创办了一批适合中国听众需要的节目,其中影响较为广泛的广播新闻节目是《新闻和报纸摘要》,该节目前身是1950年4月10日开播的《首都报纸摘要》。节目的主要内容是播送国内外要闻和中央报纸的言论。70年来,《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的收听率始终名列各类广播节目...

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什么性质选择题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性质的考察,根据所学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了基本的胜利,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开始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B项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才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的变化都有哪些?
4、创新时代,这一时代中国基建基本已定型。货物市场也逐渐饱合。虽然存在贫富差距,人民所用的商品有档次区分。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依靠各族人民,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并取得...

中国成立后的巨大变化有哪些
衣: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

井陉矿区15221245850: 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改变了书籍报刊的排版方式? -
蔽非夫西: 有人回答过了,我给你搬过来http://wenwen.sogou.com/z/q910828410.htm http://www.mycollect.net/ask/q-10075-1.html 两种说法.

井陉矿区15221245850: 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改变了书籍报刊的排版方式
蔽非夫西: 当然是清朝别看他国力弱弱但他富得流油根据后世统计的数据当时的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一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

井陉矿区15221245850: 说一说为什么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蔽非夫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开创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生活

井陉矿区15221245850: 为什么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蔽非夫西: 国内意义,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

井陉矿区15221245850: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那两次变化,原因何在
蔽非夫西: 新中国成立,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原因是摆脱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原因是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井陉矿区15221245850: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和必要性是什么
蔽非夫西: 中国的工业结构是有轻工业转化为重工业.主要原因:1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包围封锁的策略,为了维护革命胜利的果实,必须提高重工业水平,提高国防实力,这也是其必要性.2中国当时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苏联是重工业为主的国家,中国得到来自苏联的许多在重工业方面的帮助.

井陉矿区15221245850: 如何正确看待中西文化交流 -
蔽非夫西: 回顾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不经意间你会注意他们的身影——传教士,近代历史长河里,他们充当了先锋,为传播西方文化和思想而积极奔走,穿梭于各大场合,给中西文化交流留下了一笔难于抹去的重彩.西方传教士,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

井陉矿区15221245850: 历史问题 维新变法期间,导致报纸出版业兴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在线等答案~!! -
蔽非夫西: 1、新思想的引进需要宣传载体,报纸就成为了最重要的宣传手段; 2、一批仁人志士接触了西方思想后,有迫切改变落后中国的愿望,都希望通过报纸的途径,改变人的思想后,进而改变整个国家; 3、报纸实际上已经成了各个思想流派宣扬自己主张的阵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