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召开了什么会议?这会议对中国农业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作者&投稿:经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一共进行了几次土地改革,分别是什么时候~

国近代史上中共的土地改革一共是三次,第一次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第二次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斗争时期(1950年)。
一、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
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二、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
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土地改革中,中共贯彻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斗争时期(1950年)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为减少阻力,孤立分化地主阶级,以利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早日恢复发展农村经济,实行了经济上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扩展资料:
意义:
1、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联合地主一致抗日。
2、这种土地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翻身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农民的支持,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3、1952年底,全国土改基本完成,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彻底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参考资料:土地改革-百度百科

  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的百年回顾
  徐勇/徐增阳
  根据现代化经典理论,现代化意味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意味着城市和乡村的中心—
  边缘、支配—被支配的关系。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乡村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生存还
  是毁灭,衰败或是复兴,遗弃抑或重建……任何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必然面临并必须解
  决这一“哈姆雷特”式的难题。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正是在现代化背景下提出来的一个
  社会改造和发展问题。在古代,社会是乡土社会,农业是主要产业,民众主要是农民,
  以农耕文明为特质的均质性社会按照自身的逻辑演绎和发展。因此,在古代,农村、农
  业和农民并没有构成社会和政治问题。只是随着以工业文明为载体的工业、城市和工人
  等现代文明因素的出现,与传统农业文明密切相关的农村和农民便构成了社会和政治问
  题。特别是对于中国而言,由于其现代化进程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启动的,在此
  情景中,作为传统因子的农村和农民问题便格外突出。自本世纪以来,在西方工业文明
  裹挟的大量现代因子的冲击下,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知识界和政府十分
  关注并致力于解决的重大问题。由此,本世纪关于中国农村和农民的研究便具有了明显
  的“问题导向”的特性。

  20世纪上半期:农村的衰败与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的第一次高潮
  自19世纪60年代晚清启动现代化进程以来,作为现代化“弃儿”的农村和农民一直
  在衰败和危机中挣扎。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党统治时期不仅没能遏制农村衰败、克
  服农村危机,反而全面激化了自晚清以来乡村社会中所凸现出的全部矛盾,酿成20世纪
  上半期农村空前的社会与政治大动荡。日益严重的农村与农民问题,引起了当时的知识
  界和政府的广泛关注,试图寻找治病的良方,由此在三四十年代形成了本世纪中国农村
  和农民问题研究的第一次高潮。
  在这次研究高潮中,国内实际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研究路径:一种是出于救国救民的
  政治需要而研究农村和农民问题,其中以毛泽东和梁漱溟为代表;另一种是从学术上研
  究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并为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提供了思路,其中以费孝通为代表。
  1.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道路”。由于现代化造成农业和农村的衰败,引起
  一批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深刻反思,梁漱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为“中国最
  后一个儒家”,梁漱溟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浸染,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使梁漱溟洞
  识到,西化道路不可能解决中国的农村和农民问题。自19世纪后期的自强运动以来,中
  国经历了一次次社会变革,领导变革的知识分子都认为通过学习西方可以使中国富强。
  但是,这些运动都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反而造成无序和混乱,是农民群众而不是知识精
  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财富和机会集中于城市,农村一步步遭受劫掠,特别是以都市文
  明为载体的西方文化破坏了传统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规范这一中华文明赖以存在的基础。
  以西化为目标的现代化给农村造成苦难这一事实证明,一味仿效西方都市化、工业化文
  明无济于事,中国只能复兴“以农立国”的中华文明,知识精英只有转向受西方文明浸
  染较少且受西方苦难最多的乡村,才能找到中国的出路。他认为:民族自觉的头一步,
  便是觉悟到乡村,从这一步,就可以觉悟到一切,觉悟到我们原来的社会构造的特殊,
  觉悟到我们自有我们的前途。所以,乡村建设是中华文明复兴的起点和基础。
  梁漱溟之所以提出“乡村建设”,而不赞成共产党的农民革命,是基于其对中国国
  情的独特理解。他从文化本位出发,认为中国社会是以人伦关系为本位,只有职业之别
  ,而没有阶级之分,因此只有建设之任务而没有革命之对象。中国的问题虽然包含政治
  经济问题,但实则是近代西方文明冲击造成的文化失调问题,其出路是改良文化而不是
  制度革命,解决乡村问题进而解决中国问题的唯一出路是通过乡村建设复兴中华文明。
  乡村建设的基本任务就是依靠乡村自治,创造一种以理性和伦理为基础的新团体组织,
  由此推动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此,在国民党地方派的支持下,他及其同事
  身体力行,先是举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培养有志于乡村建设的知识精英,后又直接
  到山东省邹平从事社会实验。可以说,乡村建设运动带有强烈的精英主义倾向,是以知
  识精英为主体的文化改良运动。
  梁漱溟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认识和实践有独到性,但是其局限性也十分明显。其独
  到性在于:一是不同意西方道路的普适性,而强调中国的特殊性。梁漱溟独具慧眼地看
  到了以城市化、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西方现代化道路的两大弊端,即物欲横流和乡村遗
  弃,认为中国不能走西方的老路,力图以文化重建复兴乡村,进而改良中国;二是强调
  知识精英必须到农村去,主张知识精英与农民结合。其局限性在于:一是过分强调中国
  特殊性,从而否定现代工业文明的普适性,这必然妨碍他正确认识、分析中国和乡村的
  根本问题;二是文化本位的分析方法忽视了农民贫困化的根源;三是将乡村居民等同于
  农民,无法改变农村固有的社会阶级关系,无法激起下层农民的热情和向往。梁曾为之
  叹息:“工作了九年的结果是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梁漱溟希望造就乡村领导精
  英推动乡村建设运动终于流于空想。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探索。作为“农民的儿子”,毛泽东对现代化启动
  后农村的衰败和农民的苦难有着更为真切的感受。从青年时代起,他就致力于寻求救国
  救民的真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使他的探索获得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根据马克思
  主义经济分析方法,毛泽东将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根源归之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剥削
  压迫。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即不合理的地权关系。因此,只有充分动员广大贫
  苦农民改变旧的统治秩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在对中国农村和农民问
  题的认识上,毛泽东形成了一些不同于马克思等人的独到思想。
  其一,在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大批破产农民被转化为城市工人阶级,工人阶级是人
  数最多、受压迫最深的阶级,因而,工人阶级是改造旧社会,重建新制度的阶级力量。
  而在中国,现代化是在外部力量侵入下启动的,传统社会的主要社会成员——农民作为
  一个阶级被完整地保留下来,而且所受苦难最深重,“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
  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
  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1](p631)。 只有解决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问题,制度
  革命才能成功,从而为现代化重建制度基础。
  其二,在西方经典现代化理论看来,农民不过是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弃儿”。即使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农民在历史变革中的作用也估计不足,恩格斯认为:“我们的小农
  ,正如任何过了时的生产方式的残余一样,在不可挽回地走向灭亡。”[2](p487)在中
  共创立初期,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也认为只有城市工人阶级才是革命的动力。陈独秀
  等人更是以城市知识精英自居,轻视和忽视农民的历史主动性。而毛泽东通过实际调查
  ,对农民的历史主动性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将对待农民运动的态度作为检验是否是革
  命者的标志。毛泽东在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认为,正是农民成就了多年
  未曾成就的革命大业。“没有贫农阶级(照绅士的话说,没有‘痞子’),决不能造成
  现时乡村的革命状态,决不能打倒土豪劣绅,完成民主革命”。“没有贫农,便没有革
  命。若否认他们,便是否认革命。若打击他们,便是打击革命”[3](p21)。之后,毛
  泽东又多次强调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
  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知识分子只有与工农结合,才能成为革命队伍的一员。由此将被
  视为消极存在的农民阶级提升到革命主体的地位。
  其三,西方现代化理论将人口、资本、知识、技术集中的城市作为社会历史变革的
  中心,分散的乡村则处于边缘地位。以西方国家经验为基础形成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认
  为,革命的中心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集中居住的城市。而在毛泽东看来,中国的城市
  主要是政治统治的堡垒和消费中心,中国的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农村是消费品的主要
  生产地。为此他提出,要以农村为革命根据地,在农村造就革命力量,以取得革命的成
  功。
  其四,由于农民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农民是革命的动力,农村成为革命根据地
  ,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和解决土地问题。毛泽东认为,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即不
  合理的地权关系。只有实行“耕者有其田”和平均地权,才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解
  放农村生产力。解决土地问题的实质是满足农民对土地的渴求,实现其物质利益。这正
  是农民作为历史变革动力的持久源泉。显然,它与简单地消灭私有和遏制个人利益追求
  的思想和做法有显著的差别。这反映了毛泽东对农民的深刻了解和认识。
  在对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认识上,毛泽东既注意到现代工业文明的普适性,又能
  从中国特殊国情出发,因此他创造性地探索出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并领导中国革命取
  得成功。
  为探索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出路,毛泽东十分重视实地调查,如20年代对湖南农
  民运动的考察,30年代江西的长冈乡调查和才溪乡调查,40年代主持的陕西省农村调查
  等等。这些调查不仅为制定农村政策提供了直接依据,而且在调查方法方面也作出了重
  要贡献。
  与此同时,一些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也运用经济分析方法对中国农村问题进行了
  研究,并批判了梁漱溟等人的观点。主要代表人有陈翰笙、薛暮桥、千家驹、孙治方等
  人,他们的文章主要发表在《中国农村》杂志上,因此又被称为“中国农村派”。他们
  认为梁漱溟等人看到了农村问题,但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因此不可能有医治问题的良
  方。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实际从事社会调查,正
  确认识到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有效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正确思
  想,从而产生了20世纪上半期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的最辉煌成果,构成新民主主义理论
  的重要组成部分。
  3.以费孝通为代表的学院派的研究。本世纪上半期,一些学者从学术上研究中国农
  村和农民问题,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并为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提供了思路。这一研
  究由于属于纯学术研究,因此被称为学院派。1926—1927年间,李景汉就曾指导燕京大
  学的学生对京郊挂甲屯等四村160户家庭进行调查,并于1929年出版了《北平郊外之乡村
  家庭》一书。1933年李景汉又根据自己以及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调查部的同仁进行的定
  县调查出版了《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当然,在这些人中,最典型的是费孝通,其主要
  著作是《江村经济》和《乡土中国》。1936年出国留学前,费孝通在家乡江苏吴江开弦
  弓村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细致调查。此后,在其导师人类学功能派大师马林诺夫斯基
  的指导下,写出了题为《中国农民的生活——长江流域农村生活的实地调查》的博士论
  文。这本译成中文后改称《江村经济》的著作不仅从社会学角度深入细致地描述了中国
  一个村庄的农民生活,而且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观点:以恢复中国农村企业,增加农民
  收入来解决中国的农村和土地问题。
  开弦弓村是一个农业加手工业的典型社区。费孝通通过调查注意到农村中农业、家
  庭副业和乡村工业的关系。在他看来,传统中国农村经济具有工农相辅的内涵,农业和
  手工业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时间。现代化不是凭空而来的,要在传统的底子上建设。
  中国农村的发展必须注意到传统力量与新的动力具有同等重要性,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
  的产物不会是西方世界的复制品或者传统的复归,其结果如何,将取决于人民如何去解
  决他们自己的问题。这意味着中国的乡土重建既不能复制西方,也不能复归传统,而应
  在传统力量和新的动力相互作用下依靠民众去解决。
  通过一个村的深入调查和研究,费孝通准确地把握住农村的基本问题,认为“中国
  农村的真正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4](p200)。 从这一意义上,费孝通赞成中国共
  产党以制度革命的方式解决土地问题的主张。但他认为,仅仅实行土地改革、平均地权
  并不能真正解决中国农村问题,最终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不在于紧缩农民的开支,而
  应该增加农民的收入”,“恢复农村企业是最根本的措施”[4](p202), 即走乡村工
  业化之路。这种农村企业就是深藏于农业和手工业结合的生产方式中的“草根工业”。

  回国后,费孝通与张子毅等人一起,调查了昆明滇池附近的禄村、玉村和易村,并
  先后写出了《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和《乡土重建》等以农村社会学为主题的理论
  著作。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深入解读了中国传统社会,认为中国是乡土性社会,
  乡土社会的核心是“土”,人和土地的关系构成中国的特殊性。他总的思想是,以工业
  重建乡土,进而解放农民,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并最终解决中国问题。改革开放
  后的实践证明,其思想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国外力量的介入对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第一次高潮的出现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本世纪上半期,一些外国人也开始涉足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这种研究也可分为
  两类。一类是学术性研究。这主要是当时一些在大学任教的西方学者运用西方社会学理
  论对中国乡村进行的学理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1920—1925年,金陵大学农科教授卜凯
  对中国7省17县2866个农场进行了为期五年的详细调查。1933 年他出版了《中国农家经
  济》一书。他通过调查发现,中国的贫困在于农场面积的零细,生产力的薄弱,总根源
  是人口过剩,人口过密。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是实行人口节制。 1925 年上海沪江大学
  的美国学者库尔普( DanielKulp)带领攻读社会学的学生对广州潮州凤凰村的家族进行
  了调查,并撰写了《南部中国的乡村生活:家族主义的社会学》。
  另一类研究是为本国制定政策提供依据。从研究角度看,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费
  正清。费正清是个“中国通”,在中国居住过很长时间。在《美国与中国》这部书中,
  他将中国视为两个不同的社会,一个是都市,一个是乡村。在中国乡村社会与国家的关
  系中,乡绅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国家与农民的中间人,是乡村社会的实际统治者。其研
  究成果对美国政府从主要扶持中国中央政府转而关注地方实力派起了很大的作用。此外
  ,早在1907年日本就在大连设立了“南满州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其主要目的
  是搜集中国的社会经济情报,从而为制订侵华政策提供依据。在他们看来,中国社会的
  主体是乡村,是农民,要真正征服中国,就必须征服农民,要征服农民,就应该了解农
  民。因此,他们将调查的重点放在对农村的调查上,其调查范围和内容也随着侵华范围
  的不断扩大而扩大,涉及全国大多数省份。主要调查方式是在全国不同地区抽样调查村
  庄,包括村庄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习俗等各个方面,获取了大量宝贵的资料。据
  统计,目前在日本及美国的大学里保存的满铁调查报告和文章有10514种之多。 现已出
  版《中国农村惯行调查》(6卷)。关于这些资料的学术价值,国内外学术界有争议,
  有的认为这是日本为侵华的需要进行的,缺乏科学性;但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虽然满铁
  的调查是为日本侵略服务的,但是这些资料是值得重视的,是了解和研究20世纪上半叶
  中国乡村社会的宝贵资料。美国著名的华裔学者黄宗智先生就认为,满铁资料不失为用
  现代经济人类学方法来研究中国农村的一组数量最大而内容又极为丰富的资料。它们的
  质量,甚至可能高于本世纪前半期世界任何其它小农社会的有关资料。现在国内外有不
  少学者正在利用这些资料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乡村社会进行研究,有的成果在国内外已
  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当前国际上影响很大的杜赞奇的著作《文化、权力与国家:19
  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就是利用满铁在华北调查的几个村的资料写作的,朱德新也利
  用满铁在山东和河南的资料分析保甲制度,出版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河南冀东保甲
  制度研究》(1994),曹幸穗撰写的《旧中国东南农家经济研究》也是在满铁对江苏调
  查的基础上撰写的。总之,满铁的调查资料是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研究20世纪上半叶
  中国乡村的很有价值的资料。
  50—70年代:国内研究的停滞与国外研究的进展
  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由于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因此,中国
  在50年代初的土地改革之后,迅速转入农村集体化。从此一直到70年代末,对中国农村
  和农民问题认识的主线是围绕农业集体化展开的,并由此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重大分歧和
  争论。
  土地改革后的农业集体化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增加生产,解决日益增多的人口吃
  饭问题;二是为工业化提供积累;三是实现大体均等,避免两极分化。集体化对中国来
  说的确是一场革命。因为,几千年以来中国的农业生产都是以户为单位,既不同于西方
  的个人本位,也不同于苏联有村社集体共同生产的传统。但是,受苏联模式影响,我们
  对集体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认为集体不仅是生产资料的集合,而且是劳动的集合,以致
  集体的规模愈来愈大,由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一直到人民公社。由此就
  脱离了中国建立在手工劳动基础上以户为单位生产的国情和传统。先是1955年左右出现
  了所谓“生产力暴动”,农民以破坏生产工具等消极方式反抗急剧加快的农业集体化。
  但这种反抗是无力的,因为农民的土地是共产党领导革命胜利取得国家政权后分给农民
  的,加上相当多数的农民对党的号召寄予厚望,有要求互助合作的积极性。所以,集体
  化进程总的来说比较顺利,生产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特别是通过人民公社这种集中
  劳动和集体分配的方式,为中国的工业化提供了近7千亿元的资金,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
  程, 做到了大体均等。
  但是,人民公社一成立,就面临着致命的弱点,即无法解决劳动管理和生产动力问
  题。在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生产方式下,受“不劳动不得食”的铁的规律支配,人们自觉
  劳动。进入集体以后,许多人共同劳动,劳动态度和贡献有所差别,但这种差别却难以
  通过报酬体现出来。由于报酬的平均化和科层制管理,势必出现集体性偷懒和少数人占
  便宜现象,从而影响生产的持续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时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的
  邓子恢率先提出 “集体劳动必须包工包产” 的责任制主张,1957年浙江省永嘉县兴起
  “包产到户”。由于反右,这一试验受到激烈批判而中止,直到1959—1961年,全国非
  正常死亡人口达3千万, 才引起我们党对农村政策的深刻反思和高度重视。为此出现两
  种不同的思路。
  一是包产到户的探索。由于粮食生产和供应的日益紧张,一些地方实行包产到户,
  并得到刘少奇、陈云、邓小平、邓子恢等中央领导人的支持。
  二是坚持人民公社体制。毛泽东起初支持包产到户,是将其作为权宜之计。他的基
  本思路是坚持人民公社体制。认为人民公社的主要问题是一平二调,核算单位太大。主
  张通过调整,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这无疑是一个进步,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
  解决劳动和报酬脱节的问题。随着党内愈来愈多的人赞成和支持包产到户,特别是毛泽
  东的秘书田家英由过去坚决反对到支持包产到户,引起毛泽东的高度重视,认为这与人
  民公社体现的平等理想背道而驰。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可以大体平均;包产到户一小二
  私,会出现两极分化。1962年八届十中全会,毛泽东将包产到户上升到两个阶级、两条
  道路斗争的高度,不仅激烈批判包产到户的主张,而且形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
  路线,最后发展到“文化大革命”。
  由于这一时期农村和农民问题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因此,除了农民革命和农
  民战争的主题外,到1979年前,在中国境内有关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的研究基本停顿下
  来。
  与国内研究的基本停滞相比,在这30年中,国外对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的研究倒是
  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影响较大的有:(1 )旅美华人杨庆kūn@③根据自己50年
  代初在广州郊区鹭江村的调查写成的《共产主义过渡初期的一个中国农村》(1959)。
  (2 )威廉·韩丁根据他对人民公社时期陕西长弓村的再度调查,出版了《身翻:一个
  中国农村的继续革命》(1983)。(3)1975—1978年, 美国汉学家陈佩华(Anti Cha
  n)、Jonahan Unger和Richard Madsen 对广东陈村的研究。他们三人对26位流入香港
  的陈村知青和村民进行了223次深入访谈, 撰写了《陈村:毛泽东时代一个中国农民社
  区的现代史》( 1984 ),Madsen 还利用这次访谈的资料撰写了《一个中国村落的道
  德和权力》(1984)。这两本书对陈村的社会权力结构和干部权力的道德基础等进行了
  深入的分析。
  此外,由于这一时期西方学者对中国大陆乡村的实证研究受到很大限制,一些西方
  学者如裴达礼、王斯福、马丁和帕斯特奈克等人,便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台湾和香港地
  区,对这些地区的乡村进行实证研究。1964年和1969年帕斯特奈克(Burton Pasternak
  )对台湾南部两个社区进行了调查,并于1972年出版了《两个中国村庄的血缘和社区》
  。英国人类学家华德(Ward)在对一个香港渔村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出版了《多样化的
  意识模式》。
  80年代以来:农村的改革开放和第二次研究高潮的出现
  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得以恢复和发展,并形成了本世纪第二次高
  潮。这次高潮的出现是有其深刻背景的。首先,1978年开始发动的农村改革,揭开了中
  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的帷幕。20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政治、教育、文化和农民的精神
  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包产到户,到乡镇企业,再到村民自治,新事物新现象
  层出不穷。同时,此前在农村中掩蔽和积累的各种问题、矛盾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也逐
  步显露,甚至激化,这些都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其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为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创造了宽松的意识
  形态环境;其三,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大量引入,为研究提供了可资
  借鉴的广阔理论资源。在此情景下,在学术界和政府政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农村
  和农民问题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入,形成了本世纪第二次高潮。
  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学术兴奋点,这次高潮大致可以分为有机衔接的三个波浪段:
  1.80年代早中期主要是围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的农村经济研究。这一时期研究的
  主题多与1979年开始推进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关,许多研究论文和调查报告或积极
  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与呼,或是调查论证改革开放给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的各
  种变化,其论证政策合理性的色彩较多。
  2.80年代中后期主要是围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和人口流动及其所引起
  的社会变革而进行的农村社会研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决了生产动力问题
  ,使生产得以迅速发展,一举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国的粮食紧张问题。但是,随后而来的
  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日益突出。数亿农民堆积在有限的土地上,这种“过密化”使
  我国农村依旧没能摆脱只有增长没有发展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状态。可贵的是改革开放后
  农民身上迸发出来的巨大创造力和想象力并没有就此打住,农村剩余劳动力以“离土不
  离乡”的乡镇企业和“离土又离乡”所形成的席卷全国的“民工潮”形式,开始了中国
  农民反“过密化”的历史进程,并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的两大热点。

  其中关于农民流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当前农村人口流动的基本状况和总体特征,
  如袁亚愚的《中国农民的社会流动》;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动的条件和原因,如黄平的《
  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农村人口流动的组织化问题,如
  王春光的《社会流动与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农村人口流动的影响,如
  杜鹰等的《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农村人口流动与城镇化,如
  辜胜阻等的《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尽管关于农村人口流动的研究成果汗牛充
  栋,然而从学术分科来看,已有的努力基本是由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学者所作的,
  而这与农村人口流动之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全方面的影响是不相称
  的。
  3.90年代开始围绕村民自治兴起的农村政治体制研究。村民自治是中国政治体制改
  革中一个较深入的领域。村民自治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授权方式,由自上而下授权变
  为自下而上授权,体现了现代法治和民主精神。村民自治推行的原因,一是改革开放后
  农村经济利益格局发生变化,农民成为利益主体。干部由人民公社时期的给农民转为向
  农民要,因此,干部必须重建合法性权威,即向农民提供公共服务,向群众负责;二是
  在集体经济背景下,基层干部掌握着一定资源,由于意识形态控制力的松驰,干部可能
  利用政府和集体名义搭便车,从而造成干部与群众、国家与农民关系紧张化。为此,国
  家实行村民自治,运用民主方式重建国家权威,并通过民主所动员的民间力量监督基层
  干部。这样,在农村基层,国家的体制性权力

一九七九年

  一月十二日团中央、国家林业总局发出《关于动员青年迅速投入建设北京“绿色万里长城”的通知》。

  一月十九日至二十二日全国青联第四届委员会常委扩大会议和全国学联第十九次代表大会筹备会议在北京举行。

  二月十九日至二十四日团中央在北京召开团省、市自治区委书记会议。

  二月二十七日中共北京市委、团中央作也决定,为原团北京市委彻底平反。

  三月一日团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国青年中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的决定》。

  三月二日至五日团中央、国家林业总局在延安召开全国青年造林大会。

  三月六日至九日团中央在延安召开共青团全国农村青年工作座谈会。

  三月二十九日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在北京举行全体会议,决定加强保卫儿童的工作,并积极支持联合国关于一九七九年国际儿童年的决议。

  四月六日至十四日团中央召开的共青团全国青工工作座谈会先后在沈阳和北京举行。会议着重研究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的问题。

  五月三日至十日全国青联第五届委员会和全国学联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五月十四日团中央发出《关于为项南同志平反的通报》。中共中央批准撤销一九五八年《关于项南错误的决议》及原处分的决定。

  六月十二日至十七日团中央召开12个城市团市委负责人和教育、公安、文化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青少年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座谈会(第一次道德教育座谈会)。

  六月二十九日至七月四日团中央邀集南方13省、市自治区团委负责人在福建省龙海县讨论如何开展农村青年科学实验的问题。

  八月一日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学会在旅顺口成立。

  九月十九日团中央召开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命名表彰大会。命名表彰了10面新长征突击队红旗、155个新长征突击手(队)标兵和万名新长征突击手。

  十月三日至二十三日中国科协、教育部、国家体委、团中央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

  十月十日团中央举行命名表彰全国优秀少先辅导员大会。

  十月十日至十九日团中央召开第六次全国少先队工作会议。

  十二月六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七二班团支部提出了“干社会主义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

那时候是包产到户,首先干包产到户的是南方的,安徽凤阳的农民


保护环境的资料 急!!!
有报道说:"据报道979年对全国798座城镇的调查, 全国日污水排放量为国为民258万吨, 其中工业废水占用819,生活污水占据199. 1989年对全国代表大会854个城镇进行调查,每天的排放量达365.3亿吨.其中工业废水达成协议5.5亿吨. 这些废水绝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 污染了江河湖海. 此外, 更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每个...

求 从古代黄帝到现代的各个朝代的朝代顺序和名字!
7、西汉 前206年 - 23年;8、新朝 8年 - 23年;9、东汉 25年 - 220年;10、三国 220年 - 280年;11、 西晋 265年 - 316年;12、东晋 317年 - 420年;13、南北朝 420年 - 581年;14、隋朝 581年 - 618年;15、唐朝 618年 - 907年;16、五代十国 907年 - 979年;17、北宋...

冬天烟台的海导游词啊!
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已是中国北洋航线上的重要停泊点。1000多年前的唐朝时期,烟台辖区登州(今蓬莱市)是全国著名海口,同广州、交州、扬州并称为四大通商口岸,是北方通向海外的主要口岸。日本13次派出遣唐使入唐求法,探求发展之路,首次就是在芝罘登岸的。宋太宗淳化四年(公元979年)派遣使者...

历史上太原的名人
李 白(701-762),我国最富盛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曾两次来太原,留下了《太原早秋》、《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等诗。《太原早秋》是盛开元二十二年(735年)他与元演同游太原时所作。赵匡胤(927-976),宋王朝建立者,涿州(今河北涿县)人。960-976年在位,庙号宋太祖。969-979年,赵匡胤历经十...

材料一:春联可以折射社会的风貌,l974年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
此题还可使用排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施是在1950年,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是在1954年,排除;实行人民公社化是在1958年,排除。(2)本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时间上判断,1979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第二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上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

979年工作工峻19年养老保险交满15年207年退休后养老金能拿多少钱_百度...
2012年,国家决定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幅度按2011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确定,全国月人均增加150元左右。2011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每月基本养老金达到1531元。2013年1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3年1月1日起,在普遍调整的基础上,对企业退休...

有几个人是福建安溪感德的?、
吴夲(979-1036年)字华基、号云冲,闽台尊称吴真人、大道公、保生大帝,泉人俗称花桥公,北宋·泉州府清溪县常乐里石门(今安溪县感德镇石门村)人,后移居泉州府同安县礁乡(现划归漳州市龙海县)。生于太平兴国四年(976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卒于景祐三年(1036年)。生前是个名医,死后被尊为...

信阳市国土资源局
【基层国土所建设】2010年,信阳市国土资源局推进群众满意的基层国土资源所创建做到“三到位”。一是动员到位。召开全市国土系统创建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动员会,确保各所每位同志都对创建工作有明确认识,制定创建方案,对创建工作作了具体安排,明确创建标准、方法、步骤和考核办法。做到人人参与其中、人人身上有责任。二是...

交通局开展六看活动总结报告
在省、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大讨论动员会议召开后,我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及时成立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明新为组长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组建了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交通运输工作实际,制定了我局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于10月13日召开了全局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为进一步促进大讨论...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位于哪个市哪个区
梅县年平均气温21.2℃,极端最高气温(1977年7月25日)39.5℃,最低气温(1955年1月12日)零下7.3℃。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472.9毫米,最多年降雨量(1983年)2355.4毫米,最少年降雨量(1955年)979毫米。年均相对湿度78%。年均无霜期306天,最长霜期(1962年至1963年)117天,最短霜期(1984年至1985年)6...

扎鲁特旗19272776986: 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对国民经济实行的八字方针是什么?
泊苏开思: 1979年6月18日至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的建议,通过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扎鲁特旗19272776986: 我国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从哪里引进的? -
泊苏开思: 我国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1978年冬从日本引进的.1979年10月,我国在大连首次召开了全国地膜覆盖栽培科技经验交流会议,会议就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早熟、高产的机制,覆盖效应和经济效果进行了交流.随后在全国范围内相继成立了研究会...

扎鲁特旗19272776986: 有关酸雨的问题1、酸雨的成分是什么2、为什么会形成酸雨3、酸雨的危害有哪些 -
泊苏开思:[答案] 什么是酸雨? 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值小于5.65的降水叫酸雨.什么是酸? 纯水是中性的,没有味道;柠檬水,橙汁有酸味,醋的酸味较大,它们都是弱酸;小苏打水有略涩的碱性,而苛性钠水就涩涩的,碱味较大,苛性钠是碱,小苏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