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认为方山子异在哪里?

作者&投稿:林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

原文翻译参考: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才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来往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方山子也惊讶地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曾是个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韁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例应有官做,假如他能厕身官场,到现在已得高官荣名了.他原有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逸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文言文隐士方山子阅读题答案
【小题1】①③是描述他的“侠”【小题1】(A句陈述“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错误;B句陈述“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错误,因为他壮年时“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C句理解有误,方山子自己就是一个“异人”,当然会同类相求。 【小题1】⑴“环堵”“妻子”的对译,各1分,句...

请帮我找一些测试文学素养的考题
15.苏轼在岐亭乍逢方山子为何会有「何为而在此」的惊奇之感?(A)异地乍见,久别重逢,喜出望外(B)深知故友家世显赫,生性豪奇,很难想像竟是隐遁的方山子(C)怪异故友既有季常之癖,何以竟能让妻子同甘淡泊(D)欣赏故友已达俯仰无愧於人,不以成败论事的境界 --- 2 回复:自认为语文水平高的进 台湾语文考试...

苏轼散文而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

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_百度知 ...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1] (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12] [13] 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14] 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

苏东坡的散文(5篇)
方山子亦矍然 ,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 ,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 ,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

拒马河文言文翻议
画地:在地面上画(画的过程)。 为蛇:画蛇(画的结果)。 6.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 引:拿,举。 7.蛇固无足:蛇本来就没有脚。 固:本来,原来。 8.子:对人的尊称,您;你。 9.安能:怎么能;哪能。 10.为:给;替 11.遂:于是;就。 12.赐:赏赐,古代上给下,长辈给晚辈送东西叫赐。 13.为之...

唐宋八大家是哪些位?其代表作品各是什么?
苏轼在权衡北宋的国策与国势后,而提出这般建言,实是有为而发。尤其全篇陈言剀切,观点鲜明,析理透辟,深中时弊,文中有喻有证,在明快斩截的逐层论析中,语语精警,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至于〈方山子传〉一文,则是苏轼文章中别具面貌的传记作品。这是他为一位隐逸的友人陈慥所写的一篇小传,旨在表彰陈慥...

唐宋八大家散文最著名的有哪些
至於〈方山子传〉一文,则是苏轼文章中别具面貌的传记作品。这是他为一位隐逸的友人陈慥所写的一篇小传,旨在表彰陈慥淡泊自守的高洁人品,也藉此流露出同为「不遇」的感愤。本文篇幅虽不长,但言简意丰,有叙有议,在取材、写作笔法及人物形象的刻画上,皆可见其传神之处。文末以「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垢...

苏东坡生命的不同阶段的不同诗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代的大文豪,他是一位在文学艺术具有多方面才能和成就的杰出作家。 他出身在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 ,对苏轼有明显的影响。苏轼的散文、诗词、绘画等卓越成就的取得一方面靠的是自...

唐宋八大家散文有哪些?
宋朝:苏 洵——《衡论》、《辨奸论》、《管仲论》、《权书》等 。苏 轼——那词就很多了,《水调歌头》,《浣溪纱》,《江城子》等;散文有《赤壁赋》,《后赤壁赋》、《平王论》、《留侯论》、《石钟山记》等。苏 辙——《六国论》,《栾城集》84卷,《栾城应诏集》12卷。曾 巩——...

岳阳县19526373203: 苏轼认为方山子异在哪里? -
尧玛心血:[答案] 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 原文翻译参考: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

岳阳县19526373203: 方山子的异人之处? -
尧玛心血: 方山子不住好地方 吃好吃的 却到黄 州 光 州之间的小地方住

岳阳县19526373203: 方山子传中在苏轼看来,方山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尧玛心血: 方山子 少年 血气方刚 一身侠气 成年 折节读书 立志用世 晚年 归隐山林 怡然自得

岳阳县19526373203: 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 -
尧玛心血: 【甲】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岳阳县19526373203: 苏轼 《方山子传》赏析 -
尧玛心血: 1 奇妙构思重点写隐居时的生活和思想态度(随物赋形) 主旨:说明方山子为弃显闻富乐,独来穷山中的异人.文体:形式为应用文(传记:他传);内容为记叙文.2 奇妙语言用字准确而含蓄,字里行间饱受感情.写出作者想见已久而又不...

岳阳县19526373203: 作者邂逅方山子之后"耸然异之",说说方山子有哪些异人之处 -
尧玛心血: 方山子远离尘世,并非因为穷得无以为生或不得为官所致.恰怡相反,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且“园宅壮丽,与公侯等”.出人意料的是,他却完全摒弃了这些荣华富贵,捐弃功名利禄,决然远离尘嚣,遥迹山林,自愿过起艰苦的隐居生活,原因就是由于对北宋政权极度不满和丧失了信心.

岳阳县19526373203: 在《方山子传》中,苏轼为什么要写这个侠隐之人? -
尧玛心血: 《方山子传》作于元丰四年(1081),当时苏东坡在黄州.陈慥,字季常,号方山子.此文是传记,但又不同于一般传记,它是为尚未去世的人作传.文章不涉及方山子的家世,以叙事来描述方山子的侠与隐.方山子未能驰骋当世而遁隐,反映出怀才志士的不得意,东坡对此感知甚深,作此文时东坡是黄州带罪身份,方山子给予东坡的友情是珍贵难得的,方山子的洒脱性情也使东坡得到鼓舞和抱慰.所以,此文也是东坡的自发感触,是东坡贬居心态的一种折射.

岳阳县19526373203: 苏轼为什么喜欢方山子 -
尧玛心血: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出仕,任风翔签判.嘉佑八年(1063年)方山子(陈慥)之父陈希亮来任府尹.这年,苏轼和陈慥初遇,二人一见如故,抒怀言志,颇为投合.方山子年少时尚侠义,深为邻里推重,苏轼也对他的英雄本色十分推崇. 自凤翔返京后,苏轼妻死父逝,宦海升沉,身经乌台诗案的文字之狱,贬往黄州;陈慥也父死无禄,心志不得伸,以平民之身隐于异乡.元丰三年(1080年),陈慥听说苏轼被放逐而相迎于途中,以后过往频繁.据苏轼自己统计,在黄州四年,他“三往见季常,季常七来见余,盖相从百余日也”.

岳阳县19526373203: 5. 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 什么? -
尧玛心血:[答案] 5. (1) 苏轼:被贬官;方山子:“不遇” (2) 苏轼:寻 友、赏景:方山子:隐居

岳阳县19526373203: 苏轼刻画方子山这个人物的用意是什么?试结合《方子山传》的写作背景加以阐述 -
尧玛心血: 当得知作者被贬黄州的原因后,这位作为故人的隐士,竟一点也没有同情或安慰的表示,只是“俯而不答,仰而笑”,在这里,作者再度向读者渲染了隐士的特征,不仅活灵活现地写出了其神态,而且也蕴涵了多少人生的沧桑与感慨!作者结合自己当时被贬黄州的处境,于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写方山子未的不遇,又写自己的诗文被祸,不直言,于是隐约其辞,语多委婉.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独特的人生道路选择与超脱的人生价值观的赏识之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