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朱熹教子上进的故事

作者&投稿:迪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朱熹教子,朱熹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为根本,从为人要“勤、谨”二字着眼,告诫其子要勤学、勤问、勤思、谨起居、谨言谈、谨交友,敦厚忠信,见善思齐等 。 朱熹教导儿子珍惜学习机会,对儿子的良苦用心清楚可见;语重心长,发人深醒。下面是我整理的名人朱熹教子上进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故事内容

  南宋著名的学者朱熹,有一天把儿子朱在叫到面前,严肃而又不失亲切地说:“你现在已经长大了,老待在家中是不行的,你应该离开我到外地访求名师,以便使自己的学问更有长进。”

  朱在听后,大惑不解,就说:“我经常看到许多人不远千里前来向您求教,我也曾多次听人说您是当今最有学问的人,为什么我还需要离开家另求老师呢?”

  朱熹说:“你还年轻,不懂得这其中的道理,让我先从自己的经历说起吧……”原来,朱熹的父亲朱松很重视子女的教育,在朱熹刚会说话时,他就教儿子认识自然景物,并学习儒家经典。后来朱松因反对秦桧的投降卖国政策被逐出朝廷,不久含恨病逝。临终前朱松把儿子叫到面前说:“你一定要努力上进啊,胡原仲,刘致中,刘彦冲三人学识渊博,根基深厚,才学远在爹之上,我死之后,你一定要前去拜他们为师。”朱熹遵从父亲的教诲,后来徒步数百里求访名师,从而使学问大有长进,终于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在生活方面,由于父亲朱松早逝,全靠母亲一人劳作维持生计,所以生活非常清苦,常常没有饭吃。后来朱熹做了官,并成了有名的学者,仍一直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作风。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有时要向人家借贷才能维持生活。许多年轻人慕名远来求教,朱熹也只能拿豆麦干饭和青菜汤来招待他们……朱熹的`回忆使朱在受到很大启迪,朱熹又说:“一个人老待在家中,很容易被生活琐事缠住,并被亲受到很大启迪,朱熹又说:“一个人老待在家中,很容易被生活琐事缠住,并被亲人的温情所牵绊,这样就很难在学问上有长足的进步。自古以来,都是名师出高徒,光靠父母教诲是不够的。即使父亲的学问再大,只凭父教子学,也难以育出英才。因为父母很难做到对子女严格要求。因此,你还是应离我膝下,千里求师才对啊!一个年轻人,不到外面吃点苦,是不容易长进的。”

  朱在听完父亲的解释,渐渐地明白了父亲的用意,过了几天,他就离开父母,到外地求学去了。儿子临行之前,朱熹又想到:孩子独自在外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而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对孩子的成长影响甚大,他连夜提笔书写了一段话,专门告诫儿子要慎重交友,大意说:与他人交往,特别应当慎重选择朋友,虽然都是同学,但也不能没有亲近疏远之分。谁亲谁远应当先向先生请教,听从先生的指导。大体说来,为人敦厚、忠诚、讲信用,又能勇于改正自己错误的人,就是有益于自己的好朋友。那些谄媚奉承、轻薄放荡、粗野傲慢,教唆他人做坏事的人,就是对自己有害的坏朋友。这些你必须牢记于心,万不可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放松警惕,堕落进“小人”的行列,到那时候,即使有再贤良的师长,也没有办法救你了朱在谨记父亲的教导,外出求学,进步很快,终于学有所成,后来官至吏部侍郎。

  原文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汨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有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有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译文

  如果你努力学习,在家里也完全可以读书写文章,弄明白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用不着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从老师学习。你既然不能这样,就是自己不好 学,也不能指望你懂得这个道理。但是让你出外从师的原因,是担心你在家里为俗务所缠身,不能专心读书学习。同时,父子之间,我也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 你。再者,在家里也没有朋友和你一起探讨,增长见识,所以要让你出去走一走。你要到了那里,能奋发努力有所作为,用心改去以前的不好的习惯,一心勤奋谨 慎,那么我对你还有希望。若不是这样,则是徒劳费力,和在家里没有两样,以后回来,又仅仅是以前那样的小人物,不知道你准备用什么样的面目来见你的父母亲 戚同乡和老朋友呢?想一想,想一想啊!“早起晚睡,勤奋治学,不要你辱没的父母”这一次行程,要千万努力呀。

  注释

  (1)盖:如果

  (2)足:完全

  (3)汩:搅乱,扰乱他,沉没。

  (4)故:因此

  (5)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

  (6)膝下:借指父母。

  (7)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

  (8)乡党:乡里、家乡的人。

  (9)无忝:不要辱没。 忝,辱。

  (10) 作文:写文章

  (11)好:喜好

  (12)望:希望




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朱熹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为根本,从为人要“勤、谨”二字着眼,告诫其子要勤学、勤问、勤思、谨起居、谨言谈、谨交友,敦厚忠信,见善思齐等。朱熹教导儿子珍惜学习机会,对儿子的良苦用心清楚可见;语重心长,发人深醒。朱熹教子的故事 南宋著名的学者朱熹,有一天把儿子朱在叫到面前,严肃...

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是中国的一种书面语言,是以先秦两汉的汉语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以及模仿这种书面语而写作的语法形式。但是到了六朝、唐和宋的中古时期,汉语中的口语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这时则有两种书面语。一种书面语是模仿上古汉语书面文献的书面语,比如六朝作家和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即“文言”;另一...

献县18950751799: 朱熹给人启迪的事迹? -
洪瑾复方:朱熹(1130-1200)中国南宋思想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

献县18950751799: 《朱熹教子》联系文段内容,揣摩父亲是如何教子的? -
洪瑾复方: 我国南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的主要成就是在教育上,尤其是在家庭教育方面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宝贵的“家训”.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仍会给今天的家长们一定的启发.朱熹在教育孩子方面,主要强调“学习”和“交友”...

献县18950751799: 朱熹教子翻译 -
洪瑾复方: 朱熹教子 【原文】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汨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

献县18950751799: 朱子故事200字,有那些?急! -
洪瑾复方: 神笔镇流 朱熹来到永春,走访一些书友,“昼则联车出游,夜则对榻论诗”,颇可相得.一日来到蓬壶高丽的林氏祖宇,得山川锺毓之秀,堪称幽胜,只见千峰凝翠,万木吐绿,山深菁密,树木葱茏,一时雅兴,即索纸笔,题字以赠.山问竹纸算...

献县18950751799: 朱子家训的故事40字 -
洪瑾复方: 《朱子家训》两则故事1、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译文]天亮了就起床,先洒水把庭院打扫干净,要让室内外都清洁整齐;天晚了就要休息,睡前关好门窗,该锁的要上锁,必须亲自查看.故...

献县18950751799: 关于劝学的故事 -
洪瑾复方: 朱熹劝学、三娘教子、孟母三迁、(李娃传)剔目劝夫

献县18950751799: 有关朱子家训的故事有哪些? -
洪瑾复方: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春秋时代,鲁昭公在国内待不下去,出走到齐国,齐景公问他:「你年纪很轻,就把国家丢掉,这是什麽原因呢?」 昭公回答说:「我年纪很轻,很多人爱护我,但...

献县18950751799: 试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
洪瑾复方: 朱熹在教子方面主要强调“学习”和“交友”.在学习上要“勤”.关键在于“记”,即读书的时候,如果碰到疑难问题,要随时用本子记下来,以便向老师求教,不能放过.“思”,平时读书要多思考,请教老师或其他人之后,仍要“思省切...

献县18950751799: 朱熹的观点是? -
洪瑾复方: 读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这首诗富于启发而有历久常新.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 观点: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献县18950751799: 朱子家训主要概括有几条 -
洪瑾复方: 《治家格言》(又称《朱子家训》、《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全文634字,文字通俗易懂,内容简明赅备 ,对仗工整,朗朗上口,问世以来,不胫而走,成为有清一代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其中一些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