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完整教案

作者&投稿:壹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决定了老师对待教学的一个态度,同时也是对教学课程的态度与责任,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 七年级历史 上册全册完整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完整教案

  第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课程标准】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 文化 遗存。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和地点;知道北京人的体质特征;了解他们使用的工具特征及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理解原始人用火的意义。

  能力与 方法 :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想象原始人生活情景,培养再造想象能力;通过比较北京人、猿类、现代人,帮助学生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华文明悠长的源头,进行爱国主义 教育 ;认识劳动在人进化中的作用,进行劳动观点的教育;了解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和生活环境,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北京人;难点:元谋人的地位、北京人身体不平衡、山顶洞人人工取火的依据。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书上的导言,当科学考队员,来考察一下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要求学生初读课文,观察《我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地区图》,设计考察的线路(按一定的时间顺序)。 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

  学生阅读课

  积极参与设计考察线路,初步知道先后顺序。

  二、元谋人

  要求学生看书,找出“为什么叫元谋人?(同时解决‘北京人’、蓝田人等名的来历)”“生活的年代与地域?”

  考察:“作为科学工作者,你怎么知道他已经是人了呢?”“元谋人的发现,有何重要意义?”

  教师小结。过渡:已经发掘的元谋人的遗存不多。接下来我们重点考察一下北京人。

  学生阅读,仔细研究,体验一下考察的感觉。

  过渡到下一目。

  三、北京人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看看从哪些方面去考察北京人?(生活的年代、地域、环境、身体特征、工具的使用、火的使用等)

  问题:你认为有哪些条件(不)适宜人的生存?

  比较体质特征(观察真人比较)。

  旧石器与天然石块有何不同?如何制作石器?观察书上的石器,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如何获取食物?依据是什么?

  怎么样知道北京人用火?如何得到火的?如何保存火种?使用火有何意义?

  教师小结本目内容,说明:北京人遗址是遗存最丰富的远古人类,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遗产名录。”

  活动: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学生阅读,先建立一个整体映像

  然后分别进行考察(阅读、观察、分析、结论、发言等活动)。

  增加学生的自豪感。

  四、山顶洞人

  大约二十万年后,在北京人生活过的地方,又出现了一种进步得多的原始人类――这就是“山顶洞人”。

  引导学生考察一下,山顶洞人有哪些方面比北京人进步(注意哪些方面,列表归纳)。

  比较 北京人 山顶洞人

  生活年代

  体质特征

  工具制作

  生活 用火

  穿着

  自然过渡,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阅读教材,填表比较

  着重考察:怎么知道他们会人工取火?他们是如何钻孔的?

  五、收获与疑问

  我们今天的科考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呢?

  还有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作为小结。

  拓展思路。

  六、练习

  书后“学习测评”。

  【教学后记】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记住他们生活的时代、地域和 种植 的粮食作物。理解自然条件对农耕生活的影响。

  能力和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原始农耕时代的器物,培养审美能力;通过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旧石器和新石器的比较,培养学生掌握、运用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国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贡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验原始农耕劳动的甘苦及其所创造的价值,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他们适应、利用与改造自然,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河姆渡和半坡遗址为重点,前者更重。

  难点为新石器的涵义,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大汶口墓葬所反映的社会情况。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一日三餐吃的主食是什么?……导入农业及农业的起源而导入本课的新课学习。

  (科考队进入下一站,来到浙江余姚……)

  利用学生熟悉的内容谈话,接近历史与现实距离

  二、河姆渡遗址

  该遗址是何地发现的?发现了些什么?这些发现能说明什么问题?能画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吗?

  除此以外,他们还从事哪些生产活动?你知道稻谷是如何种植、储存、加工、食用的吗?

  当地的气候条件怎么样?这与先民的这些生活习惯有什么关系?

  指导学生阅读P12史海拾贝。

  这是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那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是否一样呢?

  学生看书、寻找、发现

  理解生活的需要制造相应的工具

  理解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知道最早种植水稻与粟

  过渡,引起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三、半坡遗址

  要求学生看书找找“半坡遗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是否与河姆渡原始居民一样?”“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观察书上的石器和陶器,看看它们有什么用途?是如何使用的?

  你能根据书上P10小字的描述和你的理解复原出半坡人的居住的房屋吗?

  带着问题看书,有的放矢

  大胆猜测、想象

  学生看书,然后自己试图画出半坡人居住的房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四、大汶口遗址

  在山东泰安附近,比河姆渡和半坡晚些的时候,出现了一处更先进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即大汶口遗址。

  现在请大家看看书,想想河姆渡、半坡、大汶口三处遗址的其同点?各有什么特点?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想一想“大汶口墓葬的差异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去归纳发现。

  五、小结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我国的原始农耕文化具有起源早、成就大、存在南北两大类型。

  认真听,自豪感。

  六、学习活动与学习测评

  当堂测评、巩固。

  巩固知识、激发兴趣。

  【教学后记】

  第3课 远古的 传说

  【课程标准】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记住远古传说中的重要人物,记住汉族的前身和始祖。理解炎帝和黄帝与农业起源关系的传说的实质,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能力和方法: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以传说印证历史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了解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验禹治水的艰辛并了解其业绩,体会人生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重点:农业起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禹治水的传说。

  难点: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课前准备】课前收集有关黄帝、炎帝、蚩尤、大禹治水的传说 故事 。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历史讲究真实可靠,传说难免夸张虚构。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着极有价值的内容。

  上一课时,我们从考古发掘的物证来学习了原始农耕文化,本课时要通过传说来认识农耕文化。看看那些流传久远的传说中,包含了有关远古农耕文化的哪些有用的历史信息?

  听,集中注意力。

  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二、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中国人都自称是炎黄子孙,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讲解“炎”、“黄”之意及其传说(或抽学生来讲)

  整理出华夏族的来历:

  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农耕文化的重要信息?

  谈后世祭祀炎、黄(谈两碑上的字),华夏之祖

  调动参与兴趣

  听或自己讲

  清晰明了,便于掌握。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禅让的传说

  简要讲:黄帝以后很久,尧禅舜、舜让禹。要求学生概括其过程的共同点。

  然后得出结论。让学生简单发表一下关于如何看“禅让制”的看法。

  听讲、看书、归纳得出结论。

  四、治水的传说

  禹之所以在舜死后出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必定是他的德才出众、威望很高。何以见得?还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禹治水的传说。

  要求学生讲述大禹治水的传说。然后问,禹治水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然后小结:禹治水成功,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处理辅栏的读读、 说说 。

  过渡、导入。

  学生好表现,给他们提供表现的平台,取得成功感

  五、情感升华

  我们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

  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将其发扬光大。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六、拓展学习

  P16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讲其他的传说故事,要说出传说的名称、点出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或提供了什么重要的信息?

  学生讲。

  【教学后记】

  第4课 夏朝和商朝

  【课程标准】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的更替。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中华大地上国家产生的大概时间和标志,记住商朝后期的都城。理解夏朝在我国历史的重要地位。了解商朝繁荣的主要表现。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夏、商历史特点的概括,培养概括能力。通过对禹、成汤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初步了解公元纪年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国家形成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夏、商历史的学习,更多地了解祖国悠久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夏朝的建立和商朝后期的都城。难点:夏朝建立的标志;国家的含义。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谈话导入新课

  禅让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是谁?大家想不想知道从这以后又是怎么演变的呢?

  导入三:大家知道皇帝吗?知道皇位是如何继承的吗?你又知道这种称为“世袭“的制度开始于何时吗?

  认真听,吸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的兴趣。

  从谈论学生熟悉的问题入手,拉近历史与现实距离

  二、夏朝----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1、夏朝的建立:讲解夏朝的建立。事实上,禹已按照自己的愿望建立起了一个王朝。这在历史上称为----夏朝,建立的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借助于数学上的“数轴“解释”公元“纪年法。

  本目理论性强,又缺乏相应的历史物证,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认真听讲。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夏朝的统治

  ①禹死后,其王位是如何继承的呢?这与禅让有什么不同?你如何看待这种王位的继承方法?②要求学生谈启是如何巩固其统治地位的?并提醒学生注意“奴隶“两个字。③为什么把禹开始这个政权称为国家呢?它与前面的部落联盟有何不同?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结合自己课外了解的知识谈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看法。然后教师归纳整理,以突破难点。

  三、商朝的建立与迁都

  1、商朝的建立:过渡。然后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的问题“说说夏桀是一个怎样的君主?你认为成汤灭夏的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

  2、商朝的迁都:原因、情况、影响。

  进入下一问题的学习。

  认识是非善恶,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的性质

  为下一目的学习铺垫

  四、商朝的盛衰

  1、商朝的疆域: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地图,说说。

  2、经济的发展:观察插图说明了什么?然后阅读教材,说说商朝表现?并要求学生来概括。

  3、商朝的灭亡:知道,找找夏、商亡的共同原因。 培养读图能力。

  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认识到国家兴亡与暴政的关系

  五、小结:学生:讲了哪些问题,有何启示。 培养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学后记】

  第5课 西周的兴亡

  【课程标准】:了解西周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识记与理解:识记周武王灭商、西周的建立与结束;理解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能力与方法:培养学生文史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与能力,以及分析比较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心向背决定战争的结果,客观历史地认识分封制的作用,认识到正确根据变化了的形势,调整统治正确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而分封制实行的必要与其得以维系的缘由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大家看过电视《封神榜》吗?谁来说说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而导入。

  注意引导学生神话作品与历史的差别是非常大的。 用学生熟悉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文艺作品

  二、西周的建立

  1、周族的发展:简要讲述。

  2、周灭商:抽学生来讲周灭商的牧野之战,并要求学生概括出一个相关的 成语 来。并谈一谈这一战的胜败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3、西周的建立:学生一起说西周的建立时间与建立者。教师运用书上的地图说明西周的来历。

  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

  让学生通过分析认识人心的向背是战争胜败的最关键性的因素。

  观察地图、识读地图

  三、分封制

  1、学生一起阅读教材以后,抽一学生来主持:对其余的学生进行提问。

  由学生来主持,热情很高

  参与积极

  可能的问题: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都分封的是些什么人?主要有哪些诸候国?分别在哪条大河流域?诸候与周王之间有什么样的权利与义务?起了什么作用?你认为分封制能长期的巩固西周的统治吗?

  2、学生或教师进行归纳整理。 有关分封制利与弊的分析,为以后春秋的学习打下基础。

  培养、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四、西周的结束

  点出西周末年,由于各种矛盾交织,决定了西周灭亡的必然命运。最终在周幽王在位时的前771年,被犬戎攻破镐京而统治结束。

  要求学生阅读书上的小字找找西周在周幽王时灭亡的主、客观原因有哪些?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原因,训练概括能力

  五、小结全课:学生来小结全课的内容。教师补充。

  六、学习与探究:学习测评,阅读“史海拾贝“。

  布置作业:心得与疑问。

  【教学后记】

  第6课 春秋争霸

  【课程标准】 知道春秋争霸的史实。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识记春秋的年代与特点、春秋五霸、晋文公与楚庄王称霸,吴越争霸的史实,理解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及各霸主成就霸业的共同原因。[能力与方法]:通过讲解、阅读教材、归纳比较的方法,学习本课的历史,培养提高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分封制的崩溃导致春秋争霸,学习齐桓公的胸襟与用人、容人之量,认识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意义,认识霸主成功的共同原因在于改革而国强。

  【教学重、难点】重点: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春秋争霸的原因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复习分封制的权利与义务而导入。 回忆,为学习打下基础

  二、春秋五霸

  1、东周的建立:西周结束,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并说明东周包括整个春秋时期和战国。

  2、春秋的特点:讲解特点:一是王权的衰落(原因、表现及影响),二是诸候争霸。指导阅读“引文“。

  3、春秋五霸:学生勾在书上,并在地图上找出这些诸候国在地图上相应的地方。 本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学生缺乏必要的直观材料来帮助理解,所以要求学生认真听讲,阅读教材,并且落实在书上。

  这说明了什么变化?反映了当时历史的什么特点?

  三、齐桓公首霸

  1、看地图。“读读”:说的是什么人?与齐桓公称霸有何关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何感想。

  3、指导阅读小字,看看齐桓公与管仲的关系在他当国君前后有什么变化?由这种变化你想到了什么?

  4、有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后,是如何成为霸主的呢?学生看书解决。

  训练识读历史地图。

  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对学生进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教育的渗透。

  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1.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集

2. 2019年上册初一历史教学计划

3. 七年级历史复习课教案

4.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

5. 2019七年级历史老师上学期工作计划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五篇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五篇相关 文章 : ★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完整教案 ★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5篇精选合集大全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范文5篇 ★ 初中七年级上册 《秦统一中国》教案精选范文5篇 ★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学教案设计 ★ 初中七年级历史《大一统的汉...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2个回答 #热议# 你发朋友圈会使用部分人可见功能吗?1364711191 2011-08-24 · TA获得超过37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7.5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第1课 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

七年级上册历史16个朝代表格:要包括名称、时间、建立者、都城、灭亡时间...
七年级上册历史16个朝代表格:要包括名称、时间、建立者、都城、灭亡时间、亡国君  我来答 3个回答 #合辑# 机票是越早买越便宜吗?百度网友096b7a8 2010-12-18 · TA获得超过95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朝代 起讫年代 都城 ...

七年级上册历史所有朝代的创始人及时间和都城
七年级上,应该是学的是中国古代史吧,夏 禹 大约在阳城 前2070,或前21世纪 商 汤 第一个都城在 西亳 前16世纪 周 姬发 镐京 前1046 秦 嬴政 咸阳 前221 西汉 刘邦 长安 前202 东汉 刘秀 洛阳 25年 曹魏 曹丕 洛阳 220 蜀 刘备 成都 221 吴 孙权 建业 229 西晋 司马炎 洛阳 265 东晋 ...

7年级上册历史全部11个战役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出现的战役 所属课节 战役名称 发生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或影响 第 3 课 华夏之祖 涿鹿之战 (今河北涿鹿东南)距今约四五千年 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 蚩尤被打败,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 成日后的华夏族。因为做出的卓越贡献,黄帝被后人尊称为“...

急需一份八年级上册历史的复习资料啊。(人教版的。)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DWgWv_BCJcPXrPyAPsMe9Q ?pwd=trfy 提取码: trfy

历史7年级上册资料
展开全部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元始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 2.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3.北京人。 (1) 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 (2)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3) 体质特征: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1: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领导了灭亡商朝的战争,大战与牧野。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前期都城在镐京(今天的陕西西安西)历史上称为西周。2:分封制: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功臣和一些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去建立封国。这就是分封制。封国的统治者叫国君(一般称诸侯)。享有统治和...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展开全部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是生活在北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距今约70万—20万年。 3、北京人的变化说明劳动在从猿向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4、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

七年级人教版历史知识点归纳
展开全部 课堂临时报佛脚,不如 课前预习 好。其实任何学科都是一样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勤奋都是最好的 学习 方法 ,没有之一,书山有路勤为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七年级历史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 夏商西周的更替 一、我国历第一个国家“家天下”的夏朝 1、建...

谢家集区15899014353: 初一历史上册教案 -
樊响亿菲: 那本《优秀教案》就不错 呵呵 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详细了 你必须挑着用 还有光教案时不行的 必须有一本教师用书 二者结合起来用是最好的 既然是实习 你就不用这么大压力 抓住机会锻炼就可以了 呵呵 祝你实习顺利

谢家集区15899014353: 初一历史人教版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是教案,不是课件! -
樊响亿菲:[答案] 第23课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及作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层层设问启发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合作学习、发现学习、...

谢家集区15899014353: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目录 人教版 -
樊响亿菲: 历史(七年级上册)/新课标人教版 目录: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3课 华夏之祖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讯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

谢家集区15899014353: 孙思邈的主要成就啊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七年级历史(人教版) -
樊响亿菲: 孙思邈一生著作80余部,除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还有《老子注》、《庄子注》、《枕中素书》 1 卷、《会三教论》1 卷、《福...

谢家集区15899014353: 历史复习课的教案怎么写七年级上华东师大版 -
樊响亿菲:[答案] 复习课一般分单元复习和专题复习两种类型,教案模式跟平常的教案差不多,所不同的是:1、三维目标:新课只写一课的;复习课要写一个单元或一个专题的.2、重点、难点:新课参考教师教学用书;复习课按复习的内容和学生...

谢家集区15899014353: 七年级上册第三课人教版历史教案 -
樊响亿菲: 课件素材库 http://cai.kjxy8.cn,教案/论文/反思/说课/课件下载/课本插图/试题试卷/课件视频教程/课件制作素材等资源约20多万条,相关教育教学资源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

谢家集区15899014353: 七年级上册历史
樊响亿菲: 这是因为黄帝和炎帝两个部落联盟对中华民族所做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炎黄使华夏达到了全国的统一. 我们老师讲过的哟

谢家集区15899014353: 初一中国历史教案(教学计划)怎么写 -
樊响亿菲: 所任教的一(2)至一(5)五个班在上课时的情况有所不同:一(2)班同学比较听话,上课时的整体纪律较好,但学生的思维不够灵活,课堂气氛有点沉闷,且有个别学生上课睡觉;一(3)、一(5)班学生比较调皮,上课时爱讲话,但学生...

谢家集区15899014353: 初一历史上册第一课重点 -
樊响亿菲: 答:★第一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第二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和使用磨制石器,开始原始农耕的定居生活.河姆渡人住着 干栏式房子 便于通风防潮;他们还会饲养家禽,制造陶器、玉器、乐器.

谢家集区15899014353: 谁有初一历史上册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板书
樊响亿菲: A 一、对内关系 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再次出使西域. 管辖西域:设置西域都护. 二、对外关系 陆上“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西亚→欧洲. 海上“丝绸之路”:广东沿海→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