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智慧(九):为自己的临终做准备

作者&投稿:诸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为自己的临终做准备,我相信60岁以下的中国人,90%以上的人不会思考这个问题,甚至回避这个话题。

曾经我也害怕面对死亡,然而,经过前后三个月的学习,在四位老师的教育陪伴下,我能坦然面对这个问题,甚至开始书写遗嘱。

在此再次感谢四位老师:

林其贤: 国立屏东大学中文系所副教授,主要教授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佛教生死学、佛教心理学等课程;

郭惠芯: 现任屏东社区大学协会理事长,担任屏东、高雄、台南各地社区大学生死学讲师;

陆钦池: 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教授;

成庆: 史学博士,上海大学历史学讲师,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佛教思想史。

从生到死,是每一个都避免面对的问题。在鲁迅的杂文里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户人家的孩子摆满月酒,去道喜的人们看着孩子通常会说:“这个孩子长大会当大官”,“这孩子将来会很有钱”,“这个孩子将来会长寿”......其中有一个人说:“这个孩子将来会死”,然后他被仆人拖了出去。

其实最后一个人说的才是大实话,只是在那个场合,大家更愿意听内心期待的话,而不是真实的话。

一个人怎样才算善终?

1、了解自己死之将近;

2、心平气和地接受现实;

3、后事交代安排已毕;

4、时间恰当,已准备好;

5、完成与亲友的沟通告别;

6、对过去生活的肯定;

7、对身体的照顾及症状的控制满意;

8、情绪稳定,焦虑与忧伤得到缓解;

9、自主性获得尊重;

10、心愿达成,安然结束,祥和往生。家属的哀伤获得适当辅导。

当然,要想自己达到善终的状态,则需要我们在生前做好各种准备,包括提前学习生死智慧。

安排临终身后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临终医护:

表达医疗措施意愿,维护临终生命品质

也就是在你思维意识很清晰的时候需要告知家人,当你的身体最后必须依靠医疗救护来维持生命的时候,是否维持这种生活状态。也就是说,你是愿意全身插满管子的离开,还是顺其自然安然离世。

遗体处置:

自己规划死后遗体处置,是否愿意做器官捐赠(部分捐赠),以及是否愿意大体捐赠(供医学院学生学习使用  )。

丧葬仪式:

自己决定人生告别的方式,丧葬仪式是你在世界上的最后一个舞台,尽管当时你已经没有意识和感觉,但是如果在生前和家人协商好了,在你往生的路上会更加平静。

财产处置:

规划死后财产处置,这个在遗嘱里是一个重要内容,如果这个事情没安排好,有可能在你还没咽气,家属就开始为此闹得乌烟瘴气。

在写下遗嘱前,请想想以下问题:

1、愿意在复原无望时,依靠维生机器维持在植物人的状态?

如果是,愿意维持多久?

如果不是,合适应该拿掉维生机器?

你无法为自己决定时,谁替你决定?

2、如果情绪低落或心理上的痛苦无法忍受时,你又将如何做?

3、是否立有遗嘱和医预嘱,或是其他关于健康照顾的事前书面指示?

4、是否有寿险、丧葬保险?

5、如何处理遗体?埋葬?火葬?捐出?

6、是否愿意死后捐出自己的器官给他人?

7、是否愿意自己接受尸体解剖?

8、要什么样的最后仪式?礼拜?派对?

9、丧葬、纪念仪式要花费多少钱?

10、棺材设计、墓碑设计、讣告、或者墓地塔位情况?

11、如何处理骨灰?撒于河边?树葬?后院的花园?

12、有特定的格局或是交响乐的乐章想要在自己的葬礼或纪念仪式演奏吗?

林老师给我们展示了李敖60岁写的遗嘱,让我看到一代毒舌,面对死亡也有其温暖与深情。

老师从上周就要求我们写遗嘱,可是我还是有些抗拒,觉得这过于残忍,不愿面对。在听了林老师和郭老师分享他们25年前开始写遗嘱,每年都更新的经历后,才慢慢觉得自己可以有勇气拿起纸和笔,为自己的生命落下郑重的一笔。

临终病人因为他们已经看不到未来,回顾,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在人一生的长河中,如果上游处理的干净,就没有垃圾窒塞到下游,那么来开的时候也会顺畅很多。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临终时很不安,是因为还有好多事情来不及做,如果我们能在临终前对愧疚人道歉;及时对给予我们关怀和帮助的人道谢;每时每刻给家人道爱,离开时会没有遗憾,平静道别。

生命渐长,仿佛一生成果验收,如何才能老得好?45~55岁就要开始规划老后生活,55岁开始付诸行动。只要腊肠准备期,老后就比较能找到多元的可能。

1、维持“可以用很久”的身体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谈啥都失去了意义。一个好朋友,40岁时运动把右膝盖半月板及韧带拉断,躺在床上两个月,感觉生不如死。

2、戒烟

吸烟造成呼吸道慢性发炎,使痰堆积难以排出,导致互相困难。据说吸烟的人,年轻时都不会有特别的感觉,过了50岁,问题会逐渐浮现。好在,我没有此等爱好。

3、学会独处

放下手机,远离与人交往的各种应酬聚会,你依旧能很好照顾自己,打理自己,这就是独处的能力。

个人觉得,学会阅读是一个对抗孤独极好的方式。在书中,可以与古往今来、世界各地的人交流沟通,是一种很美妙的感觉。

4、培养五个以上的兴趣爱好

持续学习、修炼心智,才能甩开“老了没有用”的感觉。培养一个兴趣需要花5-10年后才能乐在其中,如果想要老年生活有重心、有乐趣,中年就要开始培养。

记得我的阅读习惯是从2008年8月8日奥运会那周开始,到现在将近十年,才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为什么这个日期记得那么准,是因为奥运会前夕,我在北京经历了公司SAP 系统升级炼狱般折磨。半年时间,各种加班,各种测试,各种错误,各种问题......7月1日正式上线。

8月8日,项目顺利完成第一月考验,一切OK。当整个北京沉浸在奥运开幕的喜悦中,我却连看开幕式的力气都没有,带着浮肿的脸庞(过渡疲劳智齿发炎),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魔都。

公司给我放了一周的假。因为累到极点,那一周我都在床上度过,醒了看书,困了再睡,到了饭点,妈妈敲门,用餐完毕,复又上床,开始在看书与睡梦间轮回的时光。

现在回头再看这事,还真感谢那年的折腾,培养了这么一个好习惯。

5、决定老年住所

我希望自己老了能住在乡下,至少有个院子,供自己种菜、养花,这是自己乘年轻一定要准备好的养老住所,顿时觉得压力与动力都俱增。

6、签DNR

DNR(Do Not Resuscitate)指拒绝心肺复苏,是指在无法做出医疗指令之前签下的预嘱,告知医生在心脏停跳或呼吸停止时不进行急救,也被叫做“尊严死”。

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指的则是需要心肺复苏。

很多人并不惧怕死亡,但怕死得很痛苦,因此应该和家人讨论人生如何谢幕。透过一次次沟通,会更清楚自己的想法。

看过林老师播放的心肺复苏视频,场面有些恐怖。我想,如果不是意外事故导致的突然心脏停止跳动,而是生命衰老到必须 面临这个时刻,我会选择DNR.

7、拥有灵性生活

养老院里有宗教信仰的老人会比较心平气和,比较不会不安或怨天尤人,对无常、死亡,教有定见。灵性生活教我们怎么生,更教导我们怎么死,教导我们如何看待人生。

自从看了英国人在2015年拍的《生死轮回》,突然就对于死亡没有那么可怕,在这部纪录片里,科学家和生命伦理专家采访了一些有濒死体验的人,透过他们的叙述,死亡似乎不是那么可怕,反而是通往一种更为平静的模式。透过他们对于一些有前世记忆的人的采访,生命的轮回似乎真的有那么一回事。

关于信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关于轮回,也不是每个人都相信,只是,当你有了一种信仰,会支持你度过很多两难的焦虑时刻。

再次感谢林老师、郭老师在这个高温日的下午,给我们带来一股关乎生死、关于生命质量的凉风。

向死而生,我们一定会过得更为精彩!

End.

我是幸容,感谢您的阅读!


求道德经原文及译文
3 不自以为能看见,所以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是非昭彰。不求自己的荣耀,所以大功告成。不自以为大,所以为天下王。4 正因为不争不竞,天下没有能...8 如此,至大的智慧是浑然为一、不可分割的。 第二十九章1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2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3 故物...

笨人的可怕之处并不在其笨,而在其自作聪明
不要自作聪明,凡事多长心眼 1、可以不美丽,可以不可爱,可以不温柔,但是一定要诚实和善良。 2、当困难来临时,用微笑去面对,用智慧去解决。 3、人就是孤独...8、爱家人,爱朋友,爱伴侣,爱孩子,然而,要真正为自己活。 9、喜爱一切美好的事物,赞美并享受它们所带来的美好。 10、痛苦让人成长,是你进步的一个机会...

请问,怎样理解“智慧”这个词?怎样才能拥有智慧?
智慧(wisdom,wit):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依据智慧的内容以及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把智慧分为三类:创新智慧、发现智慧和规整智慧。创新智慧,可以从无到有地创造或发明新的东西。如策划、广告、设计、软件、动漫、影视、艺术等都属于创新类智慧产业的范畴。智慧的来源是日积月累的学习的效果。

菩提道次第广论下士道三根本九因相是什么
若以出离心为发起(动机),或为出离心所摄持(掌握),所做不论大小何种功德,就是布施畜生一把粗糠,或经一日一夜受持一戒,都成为解脱生死的资粮。菩提心,就是总观三界一切有情沉溺生死苦海,无有出期,为度一切有情出生死苦,志求证得无上菩提。学佛的人,若未发起大菩提心,所修一切功德,...

生而为死(生死大问3)
在修习佛法的这些年来,越来越能认识“生与死”的关系,能够体悟人“生而为苦”的本质以及“好死”的修行之重要性。虽然认识和体悟都还不够深刻,虽然还是贪恋生的一切一切享受。佛法最伟大之处,就是解决了人类生与死的终极问题,可是以凡夫于我之愚笨,就是不够智慧去参透。不由回想起这将近半世人生的成长中,其实...

九型人格有哪些?
这是一门古老的智慧,是一门关于人格分类的学问,源自古老的苏菲教派,有着2500多年历史传承。 在九型人格中将人分为9种类型,分别是1号完美型、2号助人型、3号成就型、4号自我型、5号理智型、6号疑惑型、7号活跃型、8号领袖型、9号和平型。 九型人格在个人成长、婚恋情感、亲子教育、人际沟通、管理与职场、...

文言文的智慧
如:睿圣(聪明通达,明晓事理);睿希(神明的希望);睿日(神圣的太阳);睿化(圣明的教化);睿祖(神圣的祖先);睿姿(指圣明的资质);睿思(圣明的思虑);睿性(圣明的天性);睿岳(比喻深广的恩德);睿明(智慧;明智)。3、贤读音:xián意思:贤,古文臤,臣为顺从的眼睛,又为能干的(右)手;后加上贝。本义:善良、...

智慧上不自量力的例子
袁术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不抓紧时间,扩充实力,以图自保,反而关起门来,自立为帝,过起皇帝的瘾来,真是心大。树大招风,袁术一下子成为众矢之的,众叛亲离,不久病死。袁术的下场,足令不自量力的人警醒,不要做白日梦,不要做逆天的事。量力而行,量才为用,方是正道。

用智慧(智谋)解决的故事!!!急用
他说:我们反正 活不成了,不如和他们拼个你死我活,就是死,也要死出个样儿来。于是,陈胜自 号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占大泽乡,乡下云集响应,节节胜利,所向披靡。后来, 部下拥立陈胜为王,国号“张楚”。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计名探源】 调虎离山,此计用在军事上,是一种调动敌人的谋略。它的核心在一“...

贾诩典故
演义中,曹操临死前再次梦见三马同槽,而贾诩仅是一语“禄马矣”便轻轻揭过,致使大魏天下不过三代,魏武皇帝饮恨九泉。以贾之智慧,竟看不出三马同槽的厉害?还是司马家族渐已成形,高瞻远瞩的贾诩早看透一切,留有一手?当然上述言辞仅基于演义,三国杀不也以演义为主,国志裴注为辅么?故贾诩归群,实有道理。 完杀...

东西湖区17529534744: 【如何正确对待死亡】 -
归审断血: 三界六道芸芸众生,生死轮回循环不已,无非是众生自心所造,自心所现.死亡是早晚都要面临的事实,我们要做到有恃无恐,有些什么办法呢? 首先要正确认识和了解无常.无常是靠不住的,一个人无论权势多大,多么出名,最后都要离开世...

东西湖区17529534744: 怎么正确的看待自己的死亡 -
归审断血: “死”是分段生命的死亡.有生就有死,这是无法改变的生命规律,既然有生,也就有死.佛教对待生死,抱有一种正确的、积极的态度,既不是知生命短暂而悲观失望,消极等待,也不像其他宗教那样把死亡看做解脱苦难的机会和进入天堂的...

东西湖区17529534744: 人在临死前都会做些什么?
归审断血: 我自己有一个很简单的,关于生死的修行方法:每天睡觉时就想,今天睡着了,明天不会再起来了.这样想就可以睡得很好,因为想到明天没有什么事干扰我,就会放下今天的一切忧伤,甚至放下以前的一切忧伤,就不会对这个世界有所计较,...

东西湖区17529534744: 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要死的人,那么临死之前的时间应该去做些什么才有意义? -
归审断血: 死谁也没有体验过 因为体验过的人都已经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了往往年对死亡 看不开的人会心惊胆战 往往死前还是让人感到无能 能看开得人会及时行了 去做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 比如去看自己想看没有看过的电影 去上自己没有上过的山 去自己没有去过的地方看看 去和自己有过节的人吧过节解开还能做什么 只是让自己在临走就要离开这个我世界的时候少一点点牵挂 往往说是能看开生死 可人毕竟是人 没有能做的十分豁达的人 只是让自己开心一点 不要想的太多能做什么酒做什么不能做在心里表示下遗憾~~~~~~~~~~~~!

东西湖区17529534744: 临终前要做什么法会,或者做什么供养,可以避免临终障碍?(生死时期如何修大供养避免临终障碍?) -
归审断血: 人在临命终时的关怀非常重要,您能为临终的亲人做这样的考虑,真的是很有善根,令人感动.如果很多人都有您这样的想法,就是众生的大福报了.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对人临命终时有明确的引导,临终助念的功德非常大.《地藏经》里...

东西湖区17529534744: 平时该做什么准备,才能避免临命终时业障现前,以致不能往生? -
归审断血: 1.如何往生?信愿行 2.怎样念才能往生? 一向专念 虽有杂念 但能念成片 一心专念 除了佛号别无二念3.如何清净? 看破放下 多读经书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4.求生依靠谁? 这是最重要的 自己的念力 和阿弥陀佛佛力的加持 是阿弥陀佛把你接走的...

东西湖区17529534744: 如何理解生死观? -
归审断血: 1、像那闪烁的微光,希望把我人生的道路照亮;夜色愈浓,它愈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哥尔斯密 2、要充分利用人生——人生短促,很快就消逝了.——奥尔迪斯 3、唯有自爱,自识自制,指引人生,才能导出神圣的力量.——丁尼生 4、未尝过艰辛的人,只能看到世界的一面,而不知其另一面.……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才能实现.——塞涅卡 5、生命是单程路,不论你怎样转变抹角,都不会走回头,你一旦明白和接受这一点.人生就简单得多了.——穆尔

东西湖区17529534744: 佛教是怎么感悟生死的 -
归审断血: 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民国十九年(1930)) 世间最能使人悲伤的事情,没有比死更严重的,而且所有世间人,没有一个能够幸免的;因此有心想要自利利人的人,不能不尽早考虑这件事啊.实际上死这个字,本来是假名,只是因为宿生...

东西湖区17529534744: 如何生起出离心 -
归审断血: 为了生起出离心,你应当思维世间的过患,并对佛法僧三宝拥有坚定的信心.而且,你必须相信佛陀所说的生死轮回是事实. 即使在这一生中你造了许多的善业,但是只要还没有证悟涅盘,你就必须不断地生死轮回,遭受生、老、病、死等痛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