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朝末年,竹林七贤出现。那么竹林七贤和汉末建安七子有何区别

作者&投稿:史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

建安七子:孔融、阮瑀、陈琳、王粲、徐干、应瑒、刘桢。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

拓展资料一、关于“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建安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着《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期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录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七子中除了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外,其余六家虽然各自经历不同,但都亲身受过汉末离乱之苦,后来投奔曹操,地位发生了变化,才有了安定、富贵的生活。他们多视曹操为知己,想依赖他干一番事业。故尔他们的诗与曹氏父子有许多共同之处。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邺(今邯郸临漳)中,又号“邺中七子”。
建安七子——孔融(153-208)
建安七子孔融字文举,其实家学渊源,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孙,鲁国曲阜人,后来为曹操所用。他年少时曾让大梨给兄弟,自己取小梨,因此名垂千古,这也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了。灵帝时,辟司徒杨赐府。中平初(185),举高第,为侍御史,与中丞不合,托病辞归。后辟司空府为僚属,拜中军候,迁虎贲中郎将。献帝初平元年(190),因忤董卓,转为议郎,出至黄巾军最盛的青州北海郡为相。兴平二年(195),刘备表荐他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袁绍之子袁谭攻青州,孔融只身出奔,妻子被俘。曹操迁献帝都许昌,征孔融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在许昌,不满曹操雄诈,多所乖忤,被奏免官。后复拜太中大夫,退居闲职,好士待客,座上客满,奖掖推荐,声望甚高。终为曹操所忌,枉状构罪,下狱弃市。孔融为建安七子之首,文才甚丰。现存作品只有散文和诗。散文如《荐祢衡表》、《与曹公论盛孝章书》辞藻华丽,骈俪气息较多;《与曹操论禁酒书》则有诙谐意味。其《杂诗》第二首,以白描手法写丧子之痛,哀婉动人。

建安七子——陈琳
字孔璋,广陵(今江苏江都)人,为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
董卓肆恶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袁绍使之典文章,军中文书,多出其手。最著名的是《为袁绍檄豫州文》,文中历数曹操的罪状,诋斥及其父祖,极富煽动力,建安五年(200),官渡一战,袁绍大败,陈琳为曹军俘获。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
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与刘桢、应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擅长章奏书记。《饮马长城窟》为他的诗歌代表作,假借秦代筑长城故事,揭露当时繁重的徭役给民间带来的苦难,尤为深刻。

建安七子——王粲
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为建安七子之一,建安七子王粲幼时往见左中郎将蔡邕,蔡邕见而奇之,倒屣以相迎。王粲强记默识,善算术行文;一次与友人共行,读道边石碑,观一遍而背诵之,不失一字。又曾观人下围棋,其局乱,王粲复为重置,不误一道。后到荆州依附刘表,刘表以其为上宾。刘表死后,王粲劝刘表次子刘琮,令归降于曹操。
曹操至荆州,王粲赐爵关内侯。魏国始建宗庙,王粲与和洽、卫觊、杜袭同拜侍中,共议尊曹操为「魏王」;后因中书令荀攸谏止不行而后忧死,其议遂罢。在七子中属他的成就最高。他的《七哀诗》和《登楼赋》最能代表建安文学的精神。
《七哀诗》之一(《西京乱无象》)写他由长安避乱荆州时途中所见饥妇弃子场面,深刻揭示汉末军阀混战造成的惨象及人民深重灾难,使人怵目惊心。《登楼赋》是荆州时登麦城城头所作,主要抒发思乡之情和怀才不遇的愁恨,富于感人力量,是抒情小赋的名篇。

建安七子——徐干
字伟长,北海(今山东潍坊市)人,建安七子之一。少年勤学,潜心典籍。汉灵帝末,世族子弟结党权门,竞相追逐荣名,徐干闭门自守,穷处陋巷,不随流俗。建安初,曹操召授司空军师祭酒掾属,又转五官将文学。数年后,因病辞职,曹操特加旌命表彰。后又授以上艾长,也因病不就。建安二十二年(217)二月,瘟疫流行,亦染疾而亡。主要著作是《中论》,曹丕称赞此书『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与吴质书》)其情诗《室思》也写的一往情深。

建安七子——阮瑀
字元瑜,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建安七子之一。所作章表书记很出色,名作有《为曹公作书与孙权》。诗有《驾出北郭门行》,描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苦难遭遇,比较生动形象。年轻时曾受学于蔡邕,蔡邕称他为“奇才”。
所作章表书记很出色,当时军国书檄文字,多为阮瑀与陈琳所拟。后徙为丞相仓曹掾属。诗歌语言朴素,往往能反映出一般的社会问题。诗有《驾出北郭门行》,描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苦难遭遇。阮瑀的音乐修养颇高,他的儿子阮籍,孙子阮咸皆当时名人,位列“竹林七贤”,妙于音律。明人辑有《阮元瑜集》。

建安七子——应玚
字德琏,汝南(今河南汝南县东南)人,建安七子之一。擅长作赋,代表性诗作《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初被魏王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转为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玚为将军府文学(掌校典籍、侍奉文章),著文赋数十篇。诗歌亦见长。

建安七子——刘桢
字公干,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人,建安七子之一。以文学见贵。建安中,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与曹丕兄弟颇相亲爱。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劳役,后又免罪署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217),与陈琳、徐干、应玚等同染疾疫而亡。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今存诗十五首,《赠从弟》三首为代表作,言简意明,平易通俗,长于比与。

二、关于“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指的是魏晋时期正始年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西晋末年,比附内典、外书的格义风气盛行,东晋初,乃取天竺“竹林”之名,加於七贤之上,成为“竹林七贤”。
“竹林”既非地名,也非真有什麼“竹林”。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他们一直受人们敬重。
嵇康:《广陵散》如今绝矣!
嵇康擅长音律,古琴弹得神妙无比,据说他游玩洛西时,一古人赠其曲《广林散》,也有说此曲为一幽灵所传。后来嵇康因得罪司马氏被处斩,临刑前,三千太学生围观泣不成声,嵇康饮酒数坛,弹奏《广陵散》,凄然说道:“我死不足惜,但《广陵散》从此绝响!”

阮籍:礼岂为我设邪!
阮籍不拘礼俗,行不由径。有一次,他与回家探亲的大嫂送别,遭到讥笑。阮籍说:“礼法难道是为我设的吗?”邻居的卖酒少妇长得漂亮,阮籍常常到她那喝酒,醉了就躺在她身边,完全不避嫌。有户军人的女儿有才华也漂亮,没出嫁就去世了。阮籍不认识她父亲、兄长,却径直前去吊唁,哭够了才回家。

山涛:饮酒至八斗方醉
论年龄,山涛是这七个人里的老大哥,他有一绝,就是喝酒八斗而止,多一点都不喝。一次皇帝请山涛喝酒八斗,趁其不注意时派人偷偷多加了一些酒,但山涛喝够八斗,再也不喝了,皇帝连连称奇。

向秀:山阳闻笛
向秀与嵇康关系最密,两人经常在嵇康家门前的柳树下打铁自娱,嵇康掌锤,向秀鼓风,配合默契,自得其乐。嵇康和吕安被司马氏杀害后,向秀西行路过他们旧日的居所,闻笛声回想往事,写下了着名的《思旧赋》。

刘伶:死便埋我!
刘伶嗜酒如命,放浪形骸。他经常乘鹿车,手里抱着一壶酒,命仆人提着锄头跟在车子的后面跑,并说道:“如果我醉死了,便就地把我埋葬了。”

王戎:我不卿卿,谁当卿卿
王戎之妻常以“卿”称呼王戎(按礼,妇人应以“君”称其夫,“卿”乃是夫对妻的称呼)。王戎说:“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其妻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王戎也无可奈何。

阮咸:与猪共饮
阮咸很能喝酒,一次,他的亲友在一起喝酒,他也来参加,不用酒杯,而是用大盆盛酒,喝得醉醺醺的。当时有一大群猪走来饮酒,阮咸就和猪一起喝酒。他一面饮酒,一面鼓琴,真是不亦乐乎。

一、所处时期不同
1、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
2、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
二、人不同
1、建安七子: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2、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

三、原因不同
1、建安七子: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文学成就,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
2、竹林七贤: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竹林七贤
百度百科-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指建安年间(196~220),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竹林七贤,指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建安七子中,除了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外,其余六家虽然各自经历不同,但都亲身受过汉末离乱之苦,后来投奔曹操,地位发生了变化,才有了安定、富贵的生活。他们多视曹操为知己,想依’赖他干一番事业。故尔他们的诗与曹氏父子有许多共同之处。
建安年间,曹操占据邺城,在中国北部创造了以邺城为中心的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曹操倡导“尚刑名”,“尚通脱”,又善属文,爱文士。许多文士在饱经战乱之苦后,如百川赴海,相继奔往邺城,归附到曹氏周围。在这里形成了以“三曹”为领袖,以“七子”为代表的,庞大的邺下文人集团。他们战时大多随军,归来习文作诗,探讨文学,歌功颂德,抒发情怀,写征战之苦,述社会之乱,相互批评、磋商,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发展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建安风骨”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
建安文学,文坛与政坛相联系。

而竹林七贤则不同。他们处于魏晋时代。自从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门阀制度开始盛行。文人普遍断了什途的希望,表现出脱离政治的倾向。
竹林七贤成名年代比“建安七子”晚。他们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七人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态度不同于建安七子,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被道教隐宗妙真道奉祀为宗师。他们有脱离世俗,脱离政治的倾向。
“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放荡不羁,或指独立于世俗之外,或喻朋友的交情深厚。竹林七贤,代表了当时文人的处世态度。后有典故“竹林笑傲”。
七个人,在政治态度上的分歧比较明显。嵇康﹑阮籍﹑刘伶等仕魏而对执掌大权﹑已成取代之势的司马氏集团持不合作态度。向秀在嵇康被害后被迫出仕。阮咸入晋曾为散骑侍郎﹐但不为司马炎所重。山涛起先“隐身自晦”﹐但40岁后出仕﹐投靠司马师﹐历任尚书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为司马氏政权的高官。王戎为人鄙吝﹐功名心最盛﹐入晋后长期为侍中﹑吏部尚书﹑司徒等﹐历仕晋武帝﹑晋惠帝两朝﹐至八王之乱﹐仍优游暇豫﹐不失其位。竹林七贤的不合作态度为司马朝廷所不容,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集团不合作,嵇康被杀害。王戎、山涛则投靠司马朝廷,竹林七贤最后各散东西,分崩离析。

竹林七贤是中国魏晋时代七位名士(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闲)的合称。七人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态度不同于建安七子,但是他们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七人亦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子”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们与“三曹”一起,构成建安作家的主力军。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风格不同,竹林七贤主要信奉老庄,讲究避世,建安七子是当时写诗风格相近的七个人,社会环境也不同

一个代表上层贵族(朝廷),一个代表下层士人(民间)

不好说,各有千秋吧。


我国古代"竹林七贤"是哪七位?
竹林七贤是指三国魏时七位名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的合称。 他们常集于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性放达。在政治上,阮籍、刘伶、嵇 康对司马氏集团均持不合作态度,嵇康更因此被杀。相反王戎、山涛等则先后投靠司马氏,历任高官,并...

竹林七贤是哪七贤
这句话有些禅语的味道,但钟会本就是聪明人,他听出了嵇康对自己的讥讽。于是,钟会回击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嵇康也许没想到他,他仅有10个字的一句话,彻底得罪了钟会,钟会是个睚眦必报的人,这句话后来成为了嵇康的丧钟。除了嵇康,“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名气也很大,不过相比嵇康,阮籍的做法就聪明多了...

竹林七贤画像砖人物简介
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时期的七位著名文人,他们的名声稍晚于“建安七子”。他们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和阮咸。其中,嵇康是核心人物,字叔夜,是谯郡銍县人,以他的思想、音乐才华和与“竹林六贤”的交往而闻名。嵇康崇尚自然,著有《养生论》,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他与魏宗室...

竹林七贤中的竹林时真是地名吗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西晋末年,比附内典、外书的“格义”风气...

请帮忙列举竹林七贤每个人的可以作为作文材料的事例
戎苟媚取宠,热衷名利,立朝无所匡谏。性极贪吝,田园遍及诸州,聚敛无已,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戎家有好李,常卖之,但恐别人得种,故常钻其核而后出售,因此被世人讥讽。“竹林七贤”——“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称“七贤”。他们处在魏晋易代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十分...

建安七子与竹林七贤的区别
一、所处时期不同 1、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2、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二、人不同 1、建安七子: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2、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

竹林七贤是哪七贤?各自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在洛阳东北有一个地方叫山阳(今河南省修武县),其中七贤中的嵇康就住在这里,在嵇康的居所前,泉水潺潺流淌,周围是一片竹林,郁郁葱葱,终冬不凋。西北二十五里,便是白鹿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在此结伴而游,观景饮酒,时人号之为“竹林七贤”。这七...

竹林七贤(吴蔚所著历史悬疑小说)详细资料大全
《竹林七贤》是一部由吴蔚所著历史悬疑小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发行。基本介绍 书名 :竹林七贤 作者 :吴蔚 ISBN :9787516209868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版信息,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丛书信息, 出版信息 作者:吴蔚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版年: 2018-1...

琅琊王氏竹林七贤
琅琊临沂的王戎,作为魏正始年间(240-249)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等七人常在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的竹林中聚会,他们在此畅谈、饮酒,自由自在,被誉为竹林七贤。他们的文学作品深受建安文学精神影响,但受限于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他们运用比兴、象征和神话等手法,...

有关于竹林七闲的故事与介绍???
戎苟媚取宠,热衷名利,立朝无所匡谏。性极贪吝,田园遍及诸州,聚敛无已,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戎家有好李,常卖之,但恐别人得种,故常钻其核而后出售,因此被世人讥讽。竹林七贤信老庄,尤崇庄子。他们与竹林物化真趣的景象,用庄子化蝶的故事来比喻,真不知是竹林化作了七贤,还是七贤化作了竹林?

德州市15644678381: 竹林七贤指哪七位名士?
毕睿拨云: 竹林七贤是指三国魏时七位名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的合称. 他们常集于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他们大都崇...

德州市15644678381: “竹林七贤”是哪七位? -
毕睿拨云: 竹林七贤是指三国魏时七位名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的合称.

德州市15644678381: 竹林七闲是哪七个人?
毕睿拨云: 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

德州市15644678381: 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
毕睿拨云: 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 “竹林”之辞,源于西晋末年,佛教僧徒比附内典、外书的格义风气盛行,乃托天竺“竹...

德州市15644678381: 竹林七贤都有谁? -
毕睿拨云: 竹林七贤是三国魏末七位名士的合称.他们是谯国嵇康、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内向秀、沛国刘伶、陈留阮咸、琅邪王戎. 由于他们互有交往,而且曾集于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 七人的思想倾向略有不同...

德州市15644678381: “竹林七贤”是指哪几位?
毕睿拨云: 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7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德州市15644678381: 竹林七贤的七个人的名字怎么读?谢谢!!! -
毕睿拨云: 嵇康jí kāng,阮籍 ruǎn jí,山涛shān tāo,向秀xiàng xiòu,刘伶liú líng,王戎wáng róng,阮咸ruǎn xián竹林七贤中国三国魏7位名士的合称,成名年代较“建安七子”晚一些.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7人常集在当...

德州市15644678381: 竹林七贤有多少个人?
毕睿拨云: 竹林七贤有七个人,指的是三国时期魏国正始年间(240年—249年)的七个人物,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德州市15644678381: 竹林七贤是哪些人?
毕睿拨云: “竹林七贤”指魏晋期间的七个文人名士.即: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魏氏春秋》说,这七个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竹林七贤”中,值得注意的作家是嵇康、阮籍.其他五人,只有山涛、向秀、刘伶有作品留至现今,而且数量很少,成就远不及嵇、阮.嵇康、阮籍两入神交契合.他们在思想领域和文学领域上的业绩,都与对司马氏的政治斗争密切关联. 嵇康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散文.《与山巨源绝交书》是他的著名散文之一.阮籍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诗歌.他有《咏怀诗》82首.嵇、阮在作品中,着意宣扬老庄的虚无思想.

德州市15644678381: 竹林七贤,代表哪七个人?
毕睿拨云: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的思想倾向不同,但其作品都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最后因与成取代之势的司马氏集团持不合作态度而被不容导致分崩离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