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给刘备提出的三分天下的策略是什么?

作者&投稿:悟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时期诸葛亮对刘备提出的策略是什么?~

1、诸葛亮给刘备提出三分天下的策略,即魏、蜀、吴三国鼎立并且互相牵制的局面。
1)延康元年(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汉自立,建立魏国,定都洛阳,东汉结束。
2)次年(221年),刘备为了延续汉朝,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3)章武二年(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2、人物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给刘备提出的三分天下的策略
三分天下的策略,简单的将就是“联吴抗曹”及“取荆州夺益州”,这是在诸葛亮“隆中对”中阐述的!


“隆中对”不过短短数言,却是诸葛亮韬光养晦隐居十年之功。
“隆中对”的战略在三国历史中十分重要。可以说,三国鼎立的形成,就是根据“隆中对”战略的实施造成的。蜀国战略基本是依靠诸葛亮的把握,而诸葛亮是按照“隆中对”的战略来规划。所以说“隆中对”的战略得失决定了三国的历史。

首先来分析一下“隆中对”的战略。
诸葛亮以为“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cchere.net 西西河 稍息]

认为“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便有望兴复汉室。

诸葛亮的战略是以荆州、益州为根据地,联吴抗魏。等待或者创造机会,两路出兵,最终统一天下。
诸葛亮的战略是怎样形成的呢?在这十年当中,天下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英雄辈出,群雄混战,诸葛亮冷眼旁观,为什么竟十年之功才得出“隆中对”这个战略呢?

天下的形势很清晰。刘表占据荆州、刘璋占据益州,在中原混战中,几乎是按兵不动,并未参与争夺天下;张鲁占据汉中,不思进取;公孙度占据辽东、马腾占据凉州,远离中原;公孙瓒占据幽州;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并州;曹操占据兖州,袁术占据扬州,张绣占据南阳,吕布占据徐州;孙策占据江东。(中原混战之后,北方渐渐形成了袁绍和曹操两大势力。官渡之后,曹操统一了北方,孙权也稳定了江东。)

要想争夺天下,必须要有根据地。荆州、益州在战乱中保持了相对的稳定,经济比较发达。荆州是军事要地,益州地方富饶。更主要的是,荆州、益州的刘表、刘璋都不是能够守住自己地盘的人物。而且,北方、江东已定,荆州、益州已经是唯一可以选择的用武之地了。

然而“隆中对”毕竟只属于纸上谈兵。诸葛亮闪亮登场的时候,刘备的局面极其恶劣。一方面,曹操积极备战,准备南下。另一方面,刘表及其手下大将都不信任刘备。荆州要怎样得到,怎样应付曹操的大军,都是极其现实的问题。

这个时候诸葛亮采取的主要策略是利用刘琦。将刘琦拉拢过来,一方面可以吸收刘琦的兵力,包括训练精良的水军,壮大自己。另一方面,可以以刘琦为旗帜,平定荆州的领土。

曹操大兵压境的时候,诸葛亮亲自上阵,到东吴舌战群儒,终于说服了孙权联吴抗魏。
这个策略很成功。联吴抗魏,在赤壁一战取得了极大的胜利。更主要的是,赤壁之战前,刘备可算是没有地盘、没有部队。赤壁之战后,刘备竟有足够的实力迅速的占领了武陵,零陵,长沙和桂阳四郡,算计孙权,获得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不久后更是分兵入蜀,到夺取益州、汉中,建立自己强大的政权。其实力增长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不能不说与诸葛亮的战略有莫大的关系。而诸葛亮的非凡手段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分天下的策略,简单的将就是“联吴抗曹”及“取荆州夺益州”,这是在诸葛亮“隆中对”中阐述的!

  “隆中对”不过短短数言,却是诸葛亮韬光养晦隐居十年之功。
  “隆中对”的战略在三国历史中十分重要。可以说,三国鼎立的形成,就是根据“隆中对”战略的实施造成的。蜀国战略基本是依靠诸葛亮的把握,而诸葛亮是按照“隆中对”的战略来规划。所以说“隆中对”的战略得失决定了三国的历史。

  首先来分析一下“隆中对”的战略。
  诸葛亮以为“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cchere.net 西西河 稍息]

  认为“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便有望兴复汉室。

  诸葛亮的战略是以荆州、益州为根据地,联吴抗魏。等待或者创造机会,两路出兵,最终统一天下。
  诸葛亮的战略是怎样形成的呢?在这十年当中,天下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英雄辈出,群雄混战,诸葛亮冷眼旁观,为什么竟十年之功才得出“隆中对”这个战略呢?

  天下的形势很清晰。刘表占据荆州、刘璋占据益州,在中原混战中,几乎是按兵不动,并未参与争夺天下;张鲁占据汉中,不思进取;公孙度占据辽东、马腾占据凉州,远离中原;公孙瓒占据幽州;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并州;曹操占据兖州,袁术占据扬州,张绣占据南阳,吕布占据徐州;孙策占据江东。(中原混战之后,北方渐渐形成了袁绍和曹操两大势力。官渡之后,曹操统一了北方,孙权也稳定了江东。)

  要想争夺天下,必须要有根据地。荆州、益州在战乱中保持了相对的稳定,经济比较发达。荆州是军事要地,益州地方富饶。更主要的是,荆州、益州的刘表、刘璋都不是能够守住自己地盘的人物。而且,北方、江东已定,荆州、益州已经是唯一可以选择的用武之地了。

  然而“隆中对”毕竟只属于纸上谈兵。诸葛亮闪亮登场的时候,刘备的局面极其恶劣。一方面,曹操积极备战,准备南下。另一方面,刘表及其手下大将都不信任刘备。荆州要怎样得到,怎样应付曹操的大军,都是极其现实的问题。

  这个时候诸葛亮采取的主要策略是利用刘琦。将刘琦拉拢过来,一方面可以吸收刘琦的兵力,包括训练精良的水军,壮大自己。另一方面,可以以刘琦为旗帜,平定荆州的领土。

  曹操大兵压境的时候,诸葛亮亲自上阵,到东吴舌战群儒,终于说服了孙权联吴抗魏。
  这个策略很成功。联吴抗魏,在赤壁一战取得了极大的胜利。更主要的是,赤壁之战前,刘备可算是没有地盘、没有部队。赤壁之战后,刘备竟有足够的实力迅速的占领了武陵,零陵,长沙和桂阳四郡,算计孙权,获得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不久后更是分兵入蜀,到夺取益州、汉中,建立自己强大的政权。其实力增长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不能不说与诸葛亮的战略有莫大的关系。而诸葛亮的非凡手段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1. 三分天下出自诸葛亮的《隆中对》

            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三顾茅庐后,诸葛亮对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几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今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湖北、贵州的一部)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最后,他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能够这样,功业就可以成就,汉室也可以恢复了。”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后来,人们把这件事称作“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这番谈话称作“隆中对”或“草庐对”。

  2. 三分天下指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并且互相牵制的局面。延康元年(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汉自立,建立魏国,定都洛阳,东汉结束。次年(221年),刘备为了延续汉朝,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在现代,也常常引用三分天下这个词:一,指某市场或集团有内三股势力相均衡或制约。通常引用为三分天下,意为三家实力相相去不远,任意两家的实力和大于第三家。 二,范指有相当势力或规模,如某公司在其行业中已取得了三分天下。



以荆州、益州为根据地,联吴抗魏.

兼跨荆益,东和孙权,西抚诸戎,北拒曹操。

取荆州,夺益州!


求《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中诸葛亮给周瑜写的祭文的翻译
吊君弘才,文武筹略;火攻破敌,挽强为弱。想君当年,雄姿英发;哭君早逝,俯地流血。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三纪,名垂百世,哀君情切,愁肠千结;惟我肝胆,悲无断绝。昊天昏暗,三军怆然;主为哀泣;友为泪涟。亮也不才,丐计求谋;助吴拒曹,辅汉安刘;掎角之援,首尾相俦,若存若亡...

诸葛亮的三个锦囊写了什么?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给赵云的那三个锦囊分别是:1、第一个锦囊:见乔国老,并把刘备娶亲的事情搞得东吴人尽皆知;2、第二个锦囊:用谎言(曹操打荆州)骗泡在温柔乡里的刘备回去;3、第三个锦囊:让孙夫人摆平东吴的追兵,她是孙权妹妹,东吴将领惧她三分。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写给周瑜的信“公瑾吾兄如唔,昔者兄来函”下面是啥...
公瑾吾兄如晤:昔者兄来函告以假道伐蜀,以蜀易荆之事...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怎么死的?他死前交给谁了三个“锦囊妙计”?这...
双方在五丈原相持百天不战,诸葛亮不得不引诱魏兵入葫芦沟作战,并放火烧断谷口,欲大败魏将司马懿未料一场大雨,魏军死里逃生。同年秋天,诸葛亮病死军中。《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个“锦囊妙计”给了赵云。锦囊妙计:1、见乔国老,并把刘备娶亲的事情搞得东吴人尽皆知。刘备利用周瑜、曹仁厮杀之际...

如何看待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吊孝周瑜,你认为他是出于真心的吗?_百度知 ...
他豁达大度胸怀坦荡、敬佩贤良。这在三国诸葛亮至刘蝉的悼文里呈现的巧妙绝伦,《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悼文曰:“吊君魄力,谏阻纳质;始不垂翅,终能奋翼。吊君鄱阳,蒋干来讲;洒脱不羁,豁达大度高志。吊君弘才,智勇双全筹略;火计克敌制胜,挽强为弱。想君当时,绰约多姿;哭君早亡,俯地流血....

诸葛亮将荆州大印交给关羽时,对他说了哪八个字?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关羽尽管直接答应了诸葛亮,可是过后仍然独来独往,把这八个字抛诸脑后。实际上诸葛亮要为关羽献计献策时,就隐隐约约预料了关羽结果,毕竟他十分了解关羽性情,但是尽人事,听天命。这八字不但能挽救荆州,也是能够挽救关羽一命,令人遗憾的是关羽过于骄傲自负,尽管前期有“水淹七军”...

三国演义中作者如何为诸葛亮的出场蓄势的
” 至此,孔明一面不露,却无处不显孔明身影:农人们所咏、诸葛均所唱、黄承彦所吟,极显卧龙澹泊宁静之志;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的慨叹歌吟,既显卧龙之才之志,又显孔明有志必为之勇,正衬之中还兼反托。再加刘玄德一片虔诚之心,如久旱盼雨一般,使得诸葛亮的出山水到渠成、呼之欲出了。...

三国演义中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人是 谁? 后来谁再度向刘备推荐
《三国演义》中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人是徐庶, 后来司马徽再度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徐庶本名徐福,为寒门子弟。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拜师求道。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道友来往密切。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徐庶南下时因母亲被曹操所掳获...

诸葛亮的三国演义中有哪些精彩故事?
1、初出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曹将夏侯...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真的愿意让诸葛亮取而代之吗?
我们先看看,刘禅继位是刘备的意思,是刘备选定的刘禅为继承人的。而让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也是刘备说的,看着是刘备给了诸葛亮这个权力,实际上是刘备堵死了诸葛亮真正取而代之的路子。假设有一天诸葛亮以此为名真要取而代之刘禅,那么诸葛亮就是觉得刘禅不才,不堪辅佐了。但刘禅是谁推上皇位的,...

卫辉市18634631582: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对刘备说:“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是什么意思? -
季习卡前: 让刘备先取荆州为家.广积钱粮,然后以一大将守之,南取益州,后东联孙吴,北伐曹魏,最后歼灭东吴!

卫辉市18634631582: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说出了会出现三分天下
季习卡前: 目前,从各种资料中可以看出,三国局面的形成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一,军阀混战所致说 在长期混战之中,大的吞并小的,强的吞并弱的;结果形成三个较大的集团...

卫辉市18634631582: 诸葛亮为刘备提出哪3条建议
季习卡前: 上面说的是诸葛亮《出师表》里句子,是诸葛亮写给刘禅的,而不是刘备,给刘备的应该是三分天下的建议,不是三条建议 下面选自《三国演义》38回《定三分隆中决策...

卫辉市18634631582: 三国演义三分天下讲的是什么 概述 -
季习卡前: 三分天下指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并且互相牵制的局面.延康元年(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汉自立,建立魏国,定都洛阳,东汉结束.次年(221年),刘备为了延续汉朝,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章武二年(222年...

卫辉市18634631582: 人们常说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他为刘备提出的主要决策是什么 -
季习卡前: 主要决策:曹操势大,挟天子以令诸候,诚不可与之争锋.孙权三世治吴,根本稳固,黎民安居乐业,亦难有变.刘表胸无大志,且老弱多病,不久人世,其两子皆非成事之人,守土亦难.可有所作为.先取荆州为根本,川内刘璋软弱无能,其地必不可守,亦可取之.而后兼并汉中. 取此数地以为基础,孙权以为外援,一旦天时有变,则孙权出合肥,自出汉中以讨曹贼,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卫辉市18634631582: 三国时候是谁提出了三分天下 -
季习卡前: 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文中的“肃”即鲁肃,表字子敬;“权”即孙权.鲁肃与孙权的这番对话比较接近“三分天下”的预言.而此时,诸葛亮还“高卧隆中、笑傲风月”呢.

卫辉市18634631582: 三国演义中什么勾画出了三分天下的蓝图 -
季习卡前: 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在茅庐中答应出山,作为礼物送给刘备天下三分的蓝图.也可以这样解释哈哈:刘备是小公会的会长,听说诸葛亮是高玩,想请回来做RL,诸葛亮听说这个事情后研究了下,认为应该先弄明白这个公会的具体情...

卫辉市18634631582: 《三国演义》天下三分谁最先提出 -
季习卡前: 鲁肃首先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构想,但是鲁肃的三分天下并不是很具体,而且也没有把刘备算进来,但是事实上是差不多的,诸葛亮后来提出的隆中对就是很具体的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构想了,明确说明曹刘孙是三分的三家,而且这一构想最终也成为了现实.

卫辉市18634631582: 三国演义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的主要内容 150字左右 -
季习卡前: 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隆中对) 新春来临,刘备不听云长、张飞劝阻,第三次去隆中请诸葛亮.离草庐半里之外,下马步行.正遇诸葛亮昼寝未起,刘备拱立阶下,张飞忍无可忍,怒气大发,要放火烧房,被关羽劝阻...

卫辉市18634631582: 三国演义中“三分天下”是谁最早提出的? -
季习卡前: 准确的来讲应该是 鲁肃鲁肃在三国志里可不像三国演义里 一个忠厚的好愚弄的人一样鲁肃曾经在榻上和孙权(记不清楚 应该是孙权 ) 提出三分天下当时提出的是 曹操占据北方 孙权拥江东 刘表荆襄之地后来没料到的是刘表早死 刘备代位 就改成了刘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