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相资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祝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学思知行”的意思是什么?~


“学思知行”的意思是: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意思是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还要把学习知识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学习是为了运用于实践,实践能更深刻体会和巩固知识。

出处为:
1、认识与实行。
①《礼记·中庸》"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夫妇之不屑,可以能行焉" 汉 郑玄 注:"言匹夫匹妇愚耳,亦可以其与有所知,可以其能有所行者,以其知行之极也。"
②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
2、智虑和德行。
①《尸子》卷上:"夫蠒,舍而不治则腐蠹……身者,蠒也,舍而不治则知行腐蠹。"
②《荀子·非相》:"知行浅薄。" 杨倞 注:"言智虑德行至浅薄。"
知行关系,好像是中国哲学思想中的特殊问题。从先秦到当代,哲学家对于知与行之先后、轻重、难易,各有所辩难,知行必须合一,却不言自明。王阳明讨论知行合一,也只是认为两者不分先后,知行并进。究竟为什么必须"行其所知"?中国哲学几千年对此几乎无所质疑。其中原因,是中国思想的泛道德主义。知行若可分离,想的一套,做的另一套,作为读书人,"人格"已破产。

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知指知识,知觉,认识;行指行为,行动。在中国古代,知行关系问题主要涉及道德认识与道德践履,但也有一般认识论的意义。关于知行关系的讨论涉及认识的来源,求知的途径、方法,验证知识的标准等问题。知与行并提始见于《左传》和《尚书》。先秦诸子中孔子认为有"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和"困而学之者"。他既重见闻,又重思索,并主张知行结合,学以致用、言行一致;墨子把认识的来源归结为"闻之见之",主张"口言之,身必行之";孟子主张人有"良知"、"良能",认为人的道德认识是先天的;老子持"不行而知"的观点,主张"不出户,知天下";庄子则根本否定人们认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主张"齐是非","辩无胜"。荀子明确提出"不闻不若闻知,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达到了先秦哲学对知行关系认识的最高成就。两汉时,知行关系的讨论以董 仲 舒和王充为代表,前者主张人"不学而自知";后者认为"学之乃知,不问不知"。隋唐时,佛教哲学以其特有的方式讨论了知行问题,有重知轻行、知行并重、知行合一等不同主张。宋元明清时期,知行问题成为思想界争论的一个重点问题。程朱学派主张知先行后,强调知的作用;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否定了知与行的界限;王夫之认为行先知后,行可兼知,主张行优于知、行高于知。在近代,知行问题的讨论与社会政治思想密切联系,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贵知不贵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知难行易"说,强调以行为知的来源,又"因知以进行"。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毛泽 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对传统哲学的知行观进行了科学的总结。
知和行不是割裂的,也不存在那个先那个后的问题。知就是一种探索和学习,探索世界未知的事物的本质,明晓里面的来龙去脉,学习也是一种知,只不过是,有老师帮助你认识世界,速度和效率更加快,减少了教学费的过程;行就是,将知的积累应用到现实世界的改造中,为社会创造出财富,以及这个创造过程中体现的精神。
割裂了知行,就会产生 "知" 和" 行"谁先谁后、孰轻孰重的问题和困惑了,也就是一字半解。

相与[xiāng yǔ]意思:最初的意思是往来朋友,对山西商人来说,这个词是指生意伙伴;即一起。
一、相与基本释义:
1、彼此往来;相处。
2、相互。
3、旧时指相好的人。
二、相与引证解释:
相处;相交往。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也罢,你而今相与了这个张老爷,何愁没银子用?”
白话释义:罢了,如今你与张老爷相交往,哪里会愁没银子用呢?
三、相与用法示例:
1、她光彩流动,凡人相与必知其佳人难再得。
2、古人讲究莫逆于心,遂相与友。
扩展资料
相与近义词:相处、相互
一、相处
【词语】:相处
【拼音】:xiāng chǔ
【释义】:指共同生活;相互交往,是指人和人之间的社会交往,这种交往涉及言谈举止。
示例:
1、即使相处的时间不多,但所谓的友情是不在乎相处的时间长短的。
2、与别人和谐相处,是做一个成功推销员的先决条件。
二、相互
【词语】:相互
【拼音】:xiāng hù
【释义】:彼此。
示例:
1、阅读和写作是相互关联的,二者不可偏废。
2、同学之间有些小摩擦是正常的,只要我们相互理解就可以避免。

学习与思考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这是王夫之提倡的教育思想。王夫之 (1619~1692) 中国明清之际哲学家、教育家。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湘西石船山(今衡阳县曲兰),故后人称船山先生。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阐明并发展了中国古代关于“学”与 “思”、“知”与“行”相结合的教育原理。提出了“学思相资”,以“心思”为主和“行可统知”,以“行”为基础的教育教学理论。 王夫之认为,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条,即学与思。那么。如何学?如何思?学与思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他说:“学则不恃己之聪明,而一唯先觉之是效;思则不徇古人之陈迹,而任吾警悟之灵。乃二者不可偏废,而必相资以功也。……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主张学习必须虚心,汲取前人的宝贵经验以丰富自身;思则不应墨守陈规,因循旧迹,而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学与思的关系上,他认为二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孔丘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王夫之的思想显然是与之相继承的,同时也体现了他辩证的哲学观。 显而易见,王夫之的教育思想是对我国儒家教育思想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重视因材施教,重视循序渐进,重视学思结合,以“六经责我开生面”自勉,对教育进行的诸多创新在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学习与思考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这是王夫之提倡的教育思想。王夫之 (1619~1692) 中国明清之际哲学家、教育家。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湘西石船山(今衡阳县曲兰),故后人称船山先生。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阐明并发展了中国古代关于“学”与 “思”、“知”与“行”相结合的教育原理。提出了“学思相资”,以“心思”为主和“行可统知”,以“行”为基础的教育教学理论。 王夫之认为,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条,即学与思。那么。如何学?如何思?学与思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他说:“学则不恃己之聪明,而一唯先觉之是效;思则不徇古人之陈迹,而任吾警悟之灵。乃二者不可偏废,而必相资以功也。……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主张学习必须虚心,汲取前人的宝贵经验以丰富自身;思则不应墨守陈规,因循旧迹,而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学与思的关系上,他认为二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孔丘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王夫之的思想显然是与之相继承的,同时也体现了他辩证的哲学观。 显而易见,王夫之的教育思想是对我国儒家教育思想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重视因材施教,重视循序渐进,重视学思结合,以“六经责我开生面”自勉,对教育进行的诸多创新在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学习 和 思考 是相互促进的


资治通鉴的资是什么意思?
“资”是帮助的意思。“治”是治理的意思。“通”是从古到今。“鉴”是指镜子,含有警戒和教训的意思。“资治通鉴”:有鉴於往事,以资於治道。“资治通鉴”,读音:【zī zhì tōng jiàn】造句:1、《汉纪》、《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等;与二十五史相为表里的纪载典章制度文献的史书,...

戒定慧是什么意思?
戒定慧一般指三无漏学。三无漏学是佛教用语,戒定慧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佛陀教导我们需要培育的就是这三学:1、修戒——完善道德品行;2、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3、修慧——培育智慧。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的关系。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是什么意思?
清乾隆帝选的《唐宋诗醇》以为,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思之不已,故作此诗,解为李白的思家念亲之作。若是将此诗放入到全部的李白作品当中,作综合的宏观的考察,从李白作品的相互关系及李白作诗的内在规律、一般特点等角度来看问题,那么就会发现,李白此诗原是一首言情之作,...

双木非林,田下有心,相思也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相思。这句话是字谜面,“双木非林”,可见并非是两个“木”,换一角度是“木”与“目”,便组成了“相”,“田下有心”,显而易见,“田”下添加一个“心”,便是“思”,整句话解出谜底“相思”。“双木非林,田下有心”出自顾城的《娴歌》,原句为“于山于海,于水...

得人恩果千年记一朝相识百日思是什么意思
得人恩果千年记一朝相识百日思是一见钟情和单相思的含蓄表达。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意思是初次相识后便日日思念,天天都在思念这个人,然而卿却不知道自己的心意,是一见钟情和单相思的含蓄表达。

"资治通鉴"是什么意思,其中"资"字怎么解析,"通"又做何解??
"资治通鉴"是“给所有治理国家社会的人做借鉴”的意思,其中"资"字是“供给”的意思,"通"是“全”的意思。《资治通鉴》,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

学而不思则罔的下一句是什么?
孔子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46赞·21,020浏览2019-04-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和殆的意思罔:...

...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是什么意思...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

天涯有思,咫尺有爱什么意思?
1、天涯有思,意思是说相隔十万八千里,也挡不住思念。2、咫尺有爱,意思是说两个人心在一起,真诚相爱,虽两地分居跟近在咫尺的爱毫无差异。此可参考:唐朝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其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比喻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好像近在眼前。形容思想感情相通,...

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什么意思
“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这两句诗词出自梁启超的十首《台湾竹枝词》,意思是:在一棵树下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同时怀有一种自己思念情人,但恨情人不知道自己的这份情意,意在表达自己对情人的相思之情,但情人却不知,对这种矛盾心里的描写;这首诗表达的主要意思就是:一种单相思的感情...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17181497948: 学思相资什么意思? -
检柳锋克: 学习与思考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这是王夫之提倡的教育思想.王夫之 (1619~1692) 中国明清之际哲学家、教育家.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湘西石船山(今衡阳县曲兰),故后人称船山先生.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阐明并发...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17181497948: 学思相资是什么意思
检柳锋克: 学和思相互凭借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17181497948: 愈博愈专是什么意思 -
检柳锋克: 学习与思考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这是王夫之提倡的教育思想.王夫之 (1619~1692) 中国明清之际哲学家、教育家.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湘西石船山(今衡阳县曲兰),故后人称船山先生.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阐明并发...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17181497948: 学思贵重 ,什么意思 -
检柳锋克: 应该是“学思并重”吧!就是学习和思考必须结合进行,不可偏废.所谓的学习,就是学一些自己尚未学过的知识道理;而所谓的思考,就是把自己曾学过的道理进一步的理解和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两相补充,建立一套知识和思想体系.这是我国古代教育家一直以来秉持的基本观念,最早应该是来自《论语》里面的“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17181497948: 孔子认为“思”与“学”是什么关系 -
检柳锋克: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读书而不思考,就不能理解书本的意义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只空想而不去进行学习和钻研, 就会一无所得.要学思结合.(处于高中历史课本必修三岳麓版第一课)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另外思而不学则殆不是怠慢的怠.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17181497948: 知行并进,相资为用这里相资为用是什么意思?出自王夫之哪篇文章??
检柳锋克: 出自王夫之《礼记章句》,原句为:知行相资以为用. 相资:互相凭借.知和行互相依赖,互相促进.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17181497948: 学思明理是什么意思? -
检柳锋克: 学思明理的意思就是:通过学习思考明白了道理.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17181497948: 初潭集翻译 -
检柳锋克: 邴原泣学《初潭集》 【原文】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17181497948: 《孟子. 离娄上》部分 翻译 -
检柳锋克: 译文:孟子说:“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17181497948: 寒松赋的翻译 -
检柳锋克: 无地势以炫容,炫容:夸耀外形.炫,夸耀 穹石盘薄而埋根,穹,高、大盘薄:牢牢地埋根:扎根 林野惨栗,栗:颤抖 山原愁悴.悴:憔悴 彼众尽于玄黄,玄黄:天地,指大自然的变化 然后知落落高劲,落落:孤零的样子高劲:高大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