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教案

作者&投稿:吴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②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②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教学重难点

  ①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②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学情预设】:学生思考回答。

  复习提问:演示:在使用天平时应如何调节天平?

  【设计意图】:复习天平的使用。

  2、【学情预设】:积极思考、讨论,然后回答、展示。

  展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纯净水瓶子里装有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在不打开盖子的前提下,你能准确判断出水、酒精吗?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并对问题提出猜想。学生具备“质量与体积有关”的生活体验。

  二、学导并举

  (一)初步认识密度与质量有关系

  1、【学情预设】:学生观察,思考,对所得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估交流。设疑,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

  教师拿起一个小烧杯,和学生一起称出小烧杯的质量,天平重新平衡。然后在右盘放入100g的砝码,在小烧杯中慢慢加入100g水。同样的方法称出100酒精。结论:不同物体,m相同时,体积不同。

  【设计意图】:从身边的事例出发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使学生对密度的属性有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预设】:学生把天平调平后,一边放铜柱,一边放铁柱,然后把铜柱拿掉,放上铝柱,学生得出m铜>m铁>m铝。学生很快得出结论。

  拿出三个体积一样的铜柱、铁柱、铝柱,让学生猜测,它们谁的质量大?(邀请学生来实际测量)大家进行讨论,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结论:不同物体,V相同时,质量不同。

  【设计意图】:为后面讲密度的概念做铺垫。

  (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1、【学情预设】: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测量不同体积(长方体)铝块的质量和体积,记录数据,绘制表格和图像,分析质量与对应体积比值的特征。

  让学生带着疑问,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分组实验并讨论所得出的结论。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展思维。

  【学情预设】:学生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比值相等。

  2、让学生计算:四个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思考能发现什么?

  3、【学情预设】:学生感受: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相同?(感受密度的初步含义)。

  想想: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和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有什么差别?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这种比值不变性正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4、【学情预设】:理解,领会体积相同,质量不同,比值不同,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即物质的密度不同。

  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即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从上面的导入实验和探究实验对比,得出密度的定义。

  (三)密度的定义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学情预设】:学生体会、总结。

  2、【学情预设】:分析,领会各物理量的意义,对公式进一步熟悉,理解。观察P115的三个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会查密度表。

  公式:ρ=m/V,1g/cm3=1×103kg/m3

  了解一些物质的密度,说说其密度的意义。

  【学情预设】:练习公式的使用及公式的变形,以及在使用中要注意些什么?

  理解密度的含义:ρ水=1.0×103kg/m3有什么意义,怎么理解?

  【设计意图】:从导入实验得出密度的定义,定性的了解一些物质的密度的大小,使学生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四)密度的应用:

  讨论:公式ρ=m/V还能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②让学生自己看例题,有没有疑问。

  2)P16页“想想议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运用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当堂训练

  1、某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水的密度是1000千克/米3它的物理意义是每一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000千克

  2、一块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若将此冰切去2/3,则剩余部分的密度将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空气的密度是1.29kg/m3=1290g/cm3,铁的密度是7.9g/cm3=7900kg/m3.

  市场上出售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是0.92×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4.6kg,如果调和油用去一半,则剩余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

  【设计意图】:考查密度的概念,从而加深理解。加深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的理解。引导学生推导单位换算关系,并总结换算方法。

  四、总结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光的哪些内容?请你谈谈。

  【学情预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光的反射哪些内容?请你谈谈。

  【设计意图】:问题呈现,学生总结,培养学生课后反思的习惯。

  五、作业设计

  1、完成课本P116的1、2、3、4题

  【设计意图】:课外知识的拓展,利用密度公式进行基本的计算,内容按拍从基本的概念开始,由简单逐步加深难度,有助于知识的巩固提高。并且规范物理学科的解题步骤。

  密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学习以同种物质 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性)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目标: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难点: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中考撷要

  密度是中考试题中重要的考试内容,考查的重点是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及计算,并能用密度知 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最近几年中考中,有关探究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题也经常出现。

  教学工具

  天平、各种金属块、酒精等常见物体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启动课堂

  一、课前感悟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具有______________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公式写出来就是________,其中符号表示密度的是________,表示质量的是________,表示体积的是________。

  二、引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我们鉴别物质,有很多时候,仅靠气味、颜色、软硬、形状等特性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我们发现物质还有其它的特性,可以用来鉴别物质。

  讨论:前面我们学过物体的质量用来鉴别物质行吗?

  密度的单位是

  自学导航

  一、实验探究:物体体积与质量的关系

  1、学生实验:调节好天平,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看看它们的质量相同是否相同?

  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不同。

  2、出示:100g水和100g酒精体积,看看它们的体积是否相同?

  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体积相等。

  3、提问:以上两个实验用不同的物质进行比较,根据实验结果,受到了什么启示?关于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来进行研究?

  让学生讨论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会什么关系?

  4、验证同学们的推测是否正确?请同学们(类比研究同一金属导体两端和电流关系实验)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实验来验证推测的正确性。

  5、根据实验方案不同实验小组分别用体积大小不同的若干铝块(或铁块、松木块)作实验。学生还可以把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

  由此可以得到结论:

  (1)同种物质质量增加,其体积也增大;质量减少,体积也会减少。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定。

  (2)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二、建立概念

  从中可看出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就是表示这种特性的物理量。

  A.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

  B.密度公式:ρ=m/V;m 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C.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103kg/m3

  三、密度物理意义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思考与讨论

  (1)对同种类物质,密度ρ与质量m和V的关系。

  (2)不同种类物质,密度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

  (3)公式ρ=m/v的物理意义。

  知识梳理

  1.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2.密度公式:ρ=m/v

  3.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3)

  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103kg/m3

  4.密度物理意义:ρ水=1.0×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因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

  技能迁移

  1、一个烧杯质量是50g,装了体积为100mL的液体,总质量为130g,求该液体的密度。

  2、一个空瓶质量是200 g,如果装满水总质量是700 g,今先向瓶内装一些金属颗粒,使瓶和金属颗粒总质量为1 kg ,然后再向瓶内装满水,则三者质量为1410g,问:瓶内装的是什么金属?




八年级上册物理书人教版多少页
123页。根据查询文客久久资料库网显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初二)上册》共123页,其中包括机械运动、声现象、物态变化等六章内容。

求八年级上册的物理公式!
初中物理公式 一运动、速度 υ= S \/ t 1m \/ s = 3.6 Km \/ h 二、声、光 声速υ= 340m \/ s 光速C = 3×108 m \/s 三、质量、密度、重力 密度 ρ= m \/ V 1 g \/ c m3 = 103 Kg \/ m3 G=mg 四、力的合成 合力 F = F1 - F2 F = F1 + F2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一、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参照物(1)研究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

求八年级人教版上册物理课后练习答案
11.四大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物理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11、分贝(dB):表示声音的强弱。0 dB:人刚能听到最微弱的声音。30—40 dB:较为理想的...

八年级人教版的物理书上册的重点是什么?
回声——回声所需时间和距离;应用 计算——和行程问题结合 2.音调、响度和音色 客观量——频率(注意人听力范围和发声范围)、振幅 主观量——音调、响度(高低大小的含义);影响响度的因素:振幅、距离、分散程度 音色——作用;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 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物理和生活中的...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我想要一些八年级上册的物理提纲可是找来找去百度上以前的答案中是少了一章第一章声现象第二章光现象第三章透镜及其作用第四章物态变化第五章电流和电路主要是第五章拜托了谢谢大家... 我想要一些八年级上册的物理提纲 可是 找来找去 百度上以前的答案中是少了一章 第一章 声现象第二章 光现象第三章 透镜...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第六章)
★ 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梳理 ★ 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 ★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上册 ★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上册 ★ 物理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 初二物理知识点上册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试题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提纲 ★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第五章)...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书(苏教版)知识点
一、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概念 光的反射定律概念: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对人类来说,光的最大规模的反射现象,发生在月球上。人们知道,月球本身是不发光的,它只是反射太阳的光。因此光的反射无处不在并发生在人们身边。二、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分类 1)...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要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发生体在振动——实验;声音靠介质传播——介质:一切固液气;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空气中声速(约340m\/s);一般的,固体中速度>液体中速度>气体中速度;声音速度随温度上升而上升 回声——回声所需时间和距离;应用 计算——和行程问题结合 2.音调、响度和音色 客观量—...

八年级上册的物理知识的及相关例题。
2008-06-22 初二下学期详细物理知识点以及其一一对应的典型例题 31 2012-02-01 初二上册物理所有知识点归纳还有经典题型!急!!! 17 2011-10-03 八年级上册物理月考例题,有答案 52 2020-08-31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2013-08-31 急:物理八年级的有关习题以及详细讲解 1 2010-09-26 八年级...

卢湾区17638301350: 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与密度 -
解例阿赛: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质量和密度 学习目标:1、知道密度的概念,解释常见物质密度的物理意义,会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 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会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会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

卢湾区17638301350: 初二物理《物质的密度》
解例阿赛: 每块石头体积v=0.01kg/(2.5*10^3)千克每立方米=4*10^-6立方米 石头总体积V=4*10^-6立方米*30=1.2*10^-4立方米=120立方厘米 说以原有水v'=300立方厘米-120立方厘米=180立方厘米 原有水质量m=180立方厘米*1g/cm^3=180g

卢湾区17638301350: 初二上册物理《物质的密度》质量相等的实心铜球与实心铝球的体积之比为( );体积相等的实心铜球和实心铝球的质量之比是( ).市场上出售的“金龙鱼... -
解例阿赛:[答案] 27:89 89:27 4.6

卢湾区17638301350: 初二物理密度
解例阿赛: 由ρ =m/v 得ρ工艺品=600/52=11.5g/cm³ 2)根据售货员的说法,金,铜质量相同,设金的质量为M,则可计算工艺品密度为 2M/(M/19.39+M/8.9)=12.2 可见售货员的话是不可信的 3)设金的含量为m克,则铜的含量为(600-m)克 m/19.3 +(600-m)/8.9 =52 得m=255g 实际含金量为 金的质量/工艺品的质量 =255/600=42.5%

卢湾区1763830135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与密度公式计算专题 -
解例阿赛: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伊凡坡共性班级|姓名| 八上·物理·知识点梳理·复习提纲 密度计算专题 一、基础知识点: (1)计算公式:ρ=;V=;m= (2)物理量和单位: m(路程)——kg——g; V(时间)——m3——cm3; (...

卢湾区17638301350: 八年级上册物理 怎么求密度的质量 -
解例阿赛: ρ=m/V(密度=质量/体积)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读作rōu).国际主单位为单位 为千克/米^3,常用单位还有 克/厘米^3.其数学表达式为ρ=m/V.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体积的主单位是立方米,于是取1立方米物质的质量作为物质的密度.对于非均匀物质则称为“平均密度”.

卢湾区17638301350: 初二物理学中密度的主要内容 -
解例阿赛: 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ρ=m/V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卢湾区17638301350: 初二物理密度的知识点 -
解例阿赛: 原发布者:李春雷 第四讲质量与密度 知识点回顾 一、质量: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叫质量.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_______,常用单位:__________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________一个苹果约________ 一头...

卢湾区17638301350: 物理八年级上册密度 -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物体的体积怎么?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物体的体积怎
解例阿赛: 例:一质量为54g、体积为20cm3的金属块,它的密度是多少?是哪一种金属?当截去5cm3后,剩下的金属块密度为多少? 分析:根据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首先求...

卢湾区17638301350: 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和密度重点知识,详细点的 -
解例阿赛: 质量是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用符号m表示.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质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而改变.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有吨、克、毫克、微克等.相邻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也要知道.这些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