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绣的发展

作者&投稿:牧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锡绣的特点~

无锡刺绣经过几千年的沉淀,锡绣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形成了单面绣、切马鬃绣、堆纱绣、戳纱绣、发绣、盘金绣、双面精微绣等10种绣法,其中切马鬃绣是无锡刺绣特有的传统绣法,而双面精微绣是锡绣另种特色针法,更使失传千年的中华绝技再次重放异彩。锡绣的针法更有多达30多种,正抢、反抢、平套、散套、桂花、刻鳞、乱针……让人不得不惊叹锡绣技艺的丰富多彩。因为得到书画界协助,锡绣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走向了“阳春白雪”,也形成了“无画不能绣”的特点。无锡刺绣和书画艺术紧密结合,锡绣从书画中不断汲取营养拓展自身表现题材和艺术内涵,体现了中国传统画无画不能入绣的“盛景”。锡绣的绣稿来源于书画,但它又不同于书画,多样的绣法和多变的针法让锡绣又具有了独特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锡绣和苏绣是一脉相承的两种刺绣无锡是苏绣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所以从历史渊源来看,锡绣与当今苏绣是一脉相承的两种刺绣。据汉代刘向《说苑》记载,无锡早在2500多年前吴国设都梅里时,就已有刺绣服饰。1897年,全国第一个民间刺绣教学传授组织“锡山绣工会”也是在无锡创立。但盛极一时的锡绣到了今天,其名声和境况却与苏绣拉开了越来越大的距离,其由抗日战争后,锡绣和苏绣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苏绣走向了一条日常实用性道路,而锡绣则慢慢衍变成了欣赏装饰品。对锡绣历史研究十分深入的赵红育说:“无锡工商业飞速发展致使诸如锡绣这样的纯手工业淘汰非常迅速,而苏州至今还保留着大片刺绣的农村土壤。”今天的锡绣已经和绘画一样,是代表一种历史传承的技艺,保护它就是保存一种人类历史的印记。

锡绣早在200多年前即很有名,史志最早记载出现于明代中期。当时盛行的为“十字挑花”和“堆栈纱刺绣”。长时期中,锡绣一直以折枝花卉和图案装饰为主。清朝嘉庆、道光年间(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江南著名刺绣艺术家丁佩曾寓居无锡,她在无锡生活其间,身居闺阁,长期从事刺绣创作和研究,并利用“绣余清暇”之时不断总结经验,偶有所悟,即执笔纪录,“积久辄成篇帙”后来她将这些刺绣艺术理论整理成书,于道光元年(1821年)出版发行,这就是我国刺绣艺术有史以来的第一部专著——《绣谱》。在这部九千余字的著作中,丁佩首次提出了“齐、光、直、匀、薄、顺、密”七字诀,总结了中国刺绣的基本特点和创作规律,成为后人研究刺绣的理论基础。她还在书中写道:“昔年春日,舟过梁溪,斜照满山,风光成彩”。回家后,立即用“退红绒(浅红劈绒)参以牙色(似浅朱而略带微红),绣成遥山一桁“,只见“山椒新绿成林,溪中碧水鳞次”,连她自己也“顿觉耳目一新”,惊呼:“此画家所未到也”。这一段充满抒情意味的描述,表达了丁佩对无锡秀丽山水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反映出无锡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对艺术家的孕育作用。丁佩的刺绣传世作品虽然至今尚未发现,但根据《绣谱》中对其自身绣作的分析,可知她的作品不是一般的实用绣,而是细腻典雅,属格调高雅的观赏绣。丁佩说:“刺绣以针代笔,以绢素为纸,以丝线为朱墨、铅黄。”“取材极约、而用甚广”,同书画一样,也是一门高超的艺术,为“闺阁中之翰墨。”所以后人把这类出自闺阁中的观赏绣称之为“闺阁绣”,而“闺阁绣”在近代无锡刺绣艺术史上,一直占据着极重要的地位。
在锡绣艺术发展的鼎盛期,涌现出许多卓越的刺绣艺术家。其中影响和成就最大的,首推华璂。她与李佩黻带领的锡山绣工会成为锡绣的两大流派。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李佩黻在华文川的支持下,在无锡创办第一个民办刺绣教育机构——锡山绣工传习会,自任总教习(后改称会长)。在华文川、王云轩、陈旧村等书画家的协助下,用中国传统的绘画理论来指导绣工创作设计和传授绣艺。在绣稿设计方面,特别注重保持淡雅清丽的江南画风;在绣法上以缠针、列针、散套针为主,但根据物象的需要,也运用切马鬃、打籽、高绣和堆绢等手法,提高刺绣的艺术效果。创立“填色稀铺法”,使大面积的渲染和远景烘托的难题得到巧妙解决。在原有锡绣工艺的基础上,对刺绣技艺进行改良,创造了画书绣结合、富有变格特色的新绣法。绣工传习会设绣工、修身两门课程。她将平时实践经验整理成讲稿,采取授课和讲评的形式,向学员传授刺绣技艺。绣工传习会创办时入会妇女达102人。以后无锡有几所女校增设刺绣科。补工女校首先附设绣工专修学堂,继而志成、学艺、振秀等女校均开设刺绣课,青年女子学绣成风。无锡刺绣从此进入历史上的鼎盛期,形成了“锡绣”淡雅清丽、细云光薄的艺术特色,与“湘绣”、“苏绣”齐名。
1938年,华璂与许频韵合著《刺绣术》。这是继我国刺绣艺术有史以来的第一部专著——丁佩《绣谱》、沈寿《雪宦绣谱》之后,我国刺绣史上的又一本技法专著。华璂的作品以西洋水粉画、油画为稿本,在以传统中国画为稿本的刺绣界刮起一股创新之风。更可贵的是,她不但在内容上引进了现代绘画的写实风格,在刺绣针法止,亦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突破。华璂运用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列针”和“琐和针”,打破了传统次绣一味追求平、匀、细、密的死板做法,她放针自由,线条活泼而多变,所用绣线,也是多色绞合,决不拘泥于密针细线,而是粗犷中带有缜密,分外显得洒脱奔放。在色彩方面,她特别讲究明暗层次的安排,巧妙地将数百种色线安排在一个画面之中,利用丝线的色光,真实地反映大自然中的天光、云色、林荫、草丛,给人以和谐的美感。华璂这种自由的运针方法,成为现今盛行的乱针绣法的先导。在其刺绣专著中,特别注重对大自然中光色的研究,并且特别强调新法风景绣的要诀,就是如何通过巧妙的针法,运用绣线丝光的材质美来真实地反映物象的自然美,对锡绣有着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意义。
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春,李佩黻、李韵和妯娌创办“锡山绣工传习会(简称绣工会),也是我国最早的民办刺绣传授组织,李佩黻、李韵和是华文川、华文汇弟兄的妻室。华氏弟兄均以善画著称,华氏家族中因善画而列入书画史籍者还有华廷藻、华镜宇、华冀伦、华玉珩等。华玉珩(女)的画,尤为著名,时人称她的画雅致大方,没有闺阁气。华氏一族,名家辈出。他们将民间刺绣工艺与国画理论结合,又吸取了“露香园顾绣”技法,开创无锡刺绣独特的风格。“锡山绣工传习会”的创办影响很大,九年以后北京在唐文治的提倡下,出现了官办的绣工科。
锡山绣工传习会初创时,分设南北二处,一在南门三下塘华氏廷禄阁,由李韵和、张应秀主持。北门泰定桥王敬修堂内由王畹香主持,李佩黻兼任两处总教习(后称会长付会长),集会期南定逢望(阴历十五日),北定逢朔(初一日)。到时会员各带绣品,由教习讲评。创办时入会的现有名册可查的102人,刺绣花样由传习会统一代画发给,酌收工本费。会员所出绣品由教习按价估值,分上、中、下等收购。从此锡绣就以商品形式流通市场。锡绣自以商品形式流通市场后,制作者有经济效益。从事刺绣的妇女逐渐多起来了,以后又推广到四乡。
绣工传习会创立后,无锡有几所女校也曾设刺绣科,如补公女校、志成女校、学艺女校和振学女校都相继开设刺绣学科,青年女子学绣成风,各女校还举行文艺观摩会,将学生的刺绣、图画作品陈列展览,推动刺绣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刺绣技艺也得到了大力推广。绣工会成立后,还自编讲义如《刺绣篇》和《修身篇》,讲授刺绣和修身两种课程,《刺绣篇》分图画、模样、配色、章法、运针、光线、粗细、厚薄、雅俗、精神等十章。这十章总的要求是绣艺必须与画理相融合,倡导绣艺改良、创新,采用江南流派淡雅秀丽的画风,并以多种针法来表达画意形象,提高刺绣的艺术效果,已达到无锡刺绣的独特风格。在绣法上以缠针、列针、散套针为主,但根据物象的需要也运用打籽、高绣和堆绢等手法,提高刺绣的艺术效果。其中尤以创制“填色稀铺法”和“轮廓切马鬃法”,使画稿中的大面积烘染和远景,以加强形象化等难于措手技艺的解决。《修身篇》也分装饰、品行、局量、志趣、交际、运动、服从、职业、恒德、专修等十章,总的是鼓励学员洁身自好、专心学艺、以资生养,反映出一些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在当时来说是比较进步的。由于锡山绣工传习会的努力工作,这一时期无锡刺绣艺术的水平上升很快,进入了历史上的鼎盛阶段。
1908年,锡山绣工会获天津实业劝工场银牌奖,1909年获比利时布鲁塞尔万国博览会一等金牌奖,获意大利都阆万国博览会金牌奖。清光绪三十四年(1910年)农工商部在南京举办我国“第一次南洋劝业会”无锡绣品获奖牌数居全国之首。除绣工传习会李佩黻、张应秀、赵毓芸、陈少云等20人及荡口华璂获奖外,还有七十八名女学的学生和民间女子的作品获银牌奖,其中无锡县振秀女学十四人、竟志女学七人、金匮县女子职业学校四十一人、金匮县冀中女校四人、金匮县鹅湖女学三人、无锡县一人、金匮县八人。
1915年2月20日至12月4日,美国在旧金山举办“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在这次举世闻名的国际大赛中,“无锡全邑得奖五十种,得奖之多几与省会相抗衡”,其中无锡刺绣得奖的有华璂、陈少云、奚念臣、秦素瑾与绣工会团体。
1921年10月10日至30日,在南京举办“江苏省第二次地方物品展览会”,美术品得奖共153名,江苏各地绣品得奖共37名,无锡绣品获奖达11名,列全省刺绣第一。
自1908年至1921年这十三年中,无锡刺绣艺术品在国内外各级赛会中荣获奖牌的数量,在全国荣踞榜首,形成了“锡绣盛称于世,不唯国人知之,薄海内外靡不知之”兴盛景象。
锡山绣工会成立后,还曾有日本女子金原村子和美国孙宗彭等专程前来学习,1908年重阳日,绣工会举行了一次集会,华文川写有一篇《光绪戊申九开会记》予以记载,会议有50多人出席,日本女子金原村子也在座。另外还陈列了学生的绣品,会上有主席报告开会宗旨,宣布传习会章程,又有代表作颂辞。还提到有日本女子金原村子来会习绣,询问她,日本刺绣也很有名,何必要来学习?金原村子用一字回答“粗”!意思是日本刺绣不如锡绣精美,可见当时锡绣及锡山绣工传习会在国外的影响。
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锡山绣工传习会会长李佩黻和绣稿主持人华文汇先后去世,副会长李韵和新寡,不理会务,从此,就由张应秀主持。会址由延禄阁迁到三皇街(现后西溪)大虹霓桥高宅,继又扩展到吴宅,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迁到大河上(现崇宁路)秦淮海祠隔壁的秦宅。当时,国外对无锡绣品的需求量较大。无锡画家王云轩也经常为刺绣供稿。王云轩书画兼长,是一个擅绘人物、花鸟、山水、走兽的多面手,对构图、设色等也有所创新。同时,还有他的入门学生陈旧村等也提供画稿。由于得到一批在绘画上能创新的人的合作,绣工会突破了早期以“文人画”作绣稿的保守局面,打开了富有生活气息绣稿的新局面。
张应秀主持的绣工会创立刺绣第一传习所,教授刺绣技艺,先后有八届学生毕业。当时传习所传授技艺外,还经营商业贸易,专门发放绣件加工,经销原材料和学生所绣的作品,以及接受客户预订,这与当时国内外对无锡绣品的需求量大密切相关。绣工会的存在直到抗战爆发。1937年无锡沦陷后,锡绣则日益衰落。
解放后由于政府的重视才逐渐恢复,1957年成立了工艺美术研究所,恢复了传统的锡绣艺术,其中老艺人华慧贞起到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华慧贞(1908—1994)自幼跟随母亲和姨妈学习刺绣,1921—1924年在无锡县志成女校读书,并学习绘画和刺绣,1924年进入锡山绣工会传习所,学习锡绣艺术,在绣工会得到著名刺绣艺术家张应秀的亲授,打下了扎实的刺绣艺术功底,1928年毕业后留所任教,直至抗战爆发绣工会解散回家。1957年在政府的重视下,将华慧贞聘到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锡绣研究,先后恢复了锡绣传统品种“戳纱绣”和“切马鬃绣”,整理了锡绣传统针法,还进行了新技法的探索,与画家唐原道先生合作,独创了戳纱针法绣制花鸟的做法,受到绣界的一致推崇。
锡绣于1965年并入中华绣品厂研究室,在1965—1978年培养出一批青年刺绣艺徒,并绣出大量优秀作品,其中《红梅翠竹》、《雉鸡牡丹》、《月季绶带》等作品被选送到加拿大、美国等展出。
1978年恢复成立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后,又重新成立了刺绣创作室,锡绣开始重放光彩。首先在继承锡绣传统针法“切马鬃绣”的基础上,创出了“马鬃绣”这一新绣种,以马鬃毛为绣线制出的“猫戏螳螂”非常逼真,绣制的《八十七神仙卷》(局部)作品入选1981年全国抽纱展览会,并编入《苏绣精粹》一书中。
1981年在探索研究新品的过程中,根据唐代苏鹗在《杜阳杂编》中记载:“永贞元年,南海贡奇女虞眉娘,年十四,幼而慧悟,工巧无比能于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点画分明,细于毛发……”。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的技艺人员,根据文献中仅有的文字记载,在张炜农付所长和老艺人华慧贞的带领指导下,由赵红育、陆金仙、金家翔、张磊等组成创新研究小组,成功地创制了“双面精微绣”这一刺绣艺术新品种。精微绣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卷幅微小、构思巧妙、绣技精湛。作品往往在很小的画面中,精心构画丰富多彩的文字和图案,经由刺绣艺人用双面绣技法精工绣制,无论蝇毫的文字,还是寸人豆马,都显得形神兼备、意趣无穷,令人爱不释手。精微绣问世后,得到国内外艺术界、收藏界人士的赞赏,并在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中多次获奖,被誉为我国刺绣艺苑的一株奇葩。




中国刺绣的起源与发展
刺绣,古称“黹”、“针黹”,亦因多由女性操持而别称“女红”。这一艺术形式起源于人类对于装饰自身的需求。史书记载,黄帝时代已有彩绘花纹的出现,表明古代原始人类已懂得使用色彩来美化自身。2. 刺绣的发展 起初,人们将颜色涂在身上,称之为“彰身”;随后,发展至刺在身上,即“文身”,再后来...

绣花发展历史
唐以前的绣品多为实用和装饰,宋绣发展到绣画阶段,朝廷奖励推动了其兴盛,徽宗时期设绣画专科,使绣画艺术与绘画紧密结合,作品力求精细传神。宋代绣工如宋徽宗时期,针法细腻,色彩斑斓,构图简洁,与唐代满地施绣形成鲜明对比。元代绣品较少,承袭宋代遗风,而明代的顾绣则集宋代绣法之大成,用线多样,...

刺绣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 现状:刺绣艺术得到广泛共识的保护 在新世纪以来,人们普遍认识到刺绣艺术的重要性。无论是通过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刺绣艺术都得到了空前有力的保护和传承。许多机构和组织致力于保护传统刺绣技艺,通过培训和传授技艺,确保刺绣技艺得以传承并得到更广泛的认可。2. 发展趋势:与时尚...

刺绣有什么样的发展历史
”至周代,有“绣缋共职”的记载。1974年在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墓葬中发现了保留在泥土中的刺绣印痕,极为可贵。这些印痕印迹清晰、色泽艳丽,全部采用辫子股针法绣出。湖北江陵马山砖厂一号战国楚墓也出土了大量楚国刺绣以及西汉时期的大量刺绣实物,其中有绣衾、绣衣、绣袍、绣裤和夹袱等。其绣料以绢...

刺绣发展的起源?
5. 刺绣起源很早,早在四千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在先秦文献中有用朱砂涂染丝线,在素白的衣服锋并上刺绣朱红的花纹的记载。6. 刺绣在中国古代不仅是实用和装饰之用,还与当时的社会风俗和信仰密切相关。例如,刺绣图案中常常出现花草纹、鸟纹、龙纹、兽纹等。7. 刺绣在宋代开始...

刺绣始于哪个朝代
刺绣艺术历史悠久,它始于(远古时代),发展于(唐代和宋代),盛于(明代),到了(清)代,传播到世界各地,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刺绣起源于缘故人类的纹身,在纺织业兴起之后,人们就开始在衣服上秀出各种的花纹,来进行身份的标识。大概到了战国时期左右,刺绣已经完全在平民中普及,成为了一种日常的...

中国古代织绣发展史是怎样的
织绣工艺发展较大,全国有江南、山西、四川、闽广等四个丝织产区,以江南为主要产地。明锦有三类主要品种,即库缎、织金银、妆花。8. 清代,丝织形成了南京、苏州、杭州全国生产中心,艺术风格分为早、中、晚期三个阶段。清代刺绣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地方体系,著名的有苏绣、粤绣、蜀绣、湘绣、京绣等。

传统文化中刺绣的起源和发展是什么?我国传统刺绣的特点是什么?_百度...
传统文化中的刺绣起源很早,在夏、商、周三代时就得到很好的发展。从汉朝以后,刺绣慢慢就成为了妇女们的闺中绝艺。在出土的刺绣之中,分别是战国时期出土的两件绣品,从针法来看,是用辫子股针法将花纹绣在帛和罗上。战国时期的绣品,一般采用的都是辫子绣针法,绣品上的针脚整齐,线条流畅,会有各种...

刺绣的起源
刺绣的起源:一、古代起源 1、早期刺绣 早期实践: 古埃及、中国、印度和巴比伦等地区都有早期刺绣的记录,这些刺绣作品多是在纺织品上绣制。古埃及: 古埃及的刺绣以使用鲜艳的颜色和精致的线条为特征,被用于装饰祭坛布、服装和墓地。2、中国刺绣 古代中国: 中国的刺绣历史悠久,自商朝起就有刺绣技...

手工刺绣的起源
手工刺绣的起源概括如下:一、实用性和装饰性的结合 在古代的丝绸之路,手工刺绣主要是为了实用性和装饰性而存在的。那时,人们使用各种天然的颜料和丝线,通过手工刺绣来装饰衣物、家居用品和宗教用品等。这些刺绣作品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装饰性,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和美感。二、发展成为独特的艺术形式...

江都市13612158118: 锡绣的比较苏绣 -
薄萱复方: 锡绣和苏绣是一脉相承的两种刺绣 无锡是苏绣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所以从历史渊源来看,锡绣与当今苏绣是一脉相承的两种刺绣.据汉代刘向《说苑》记载,无锡早在2500多年前吴国设都梅里时,就已有刺绣服饰.1897年,全国第一个民间刺...

江都市13612158118: 苏绣与锡绣是否是一样的? -
薄萱复方: 不一样. 苏绣:汉族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布很多地区.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

江都市13612158118: 无锡好玩吗? -
薄萱复方: 你好,你可以选一下去哪里玩名胜古迹无锡由于历史悠久、风景优美而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在太湖之滨,有鼋头渚、蠡园、梅园、锦园、万顷堂、马山诸景等以自然景观著称的梅梁胜迹;惠山之麓,有锡惠公园、寄畅园、惠山街、吟苑、东大池...

江都市13612158118: 无锡弘尚礼品的锡绣怎么那么贵? -
薄萱复方: 锡绣(精微绣)是无锡特色工艺品,锡绣技艺被列入国家非遗项目.它的工艺复杂,费时费神,且能制作精微绣的手艺人越来越少.所以,锡绣在哪里都比较贵,或者作为展览品,或者博物馆、收藏馆之类的也会要.像你说的作为高档礼品送...

江都市13612158118: 无锡哪里比较好玩 -
薄萱复方: 无锡主要景点 鼋头渚 鼋渚风光,山清水秀,天然浑成,为太湖风景的精粹所在,故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当代大诗人郭沫若所作“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 头”的诗句赞誉,更使鼋头渚风韵流扬境内海外.景区内现已建成充山隐秀、鹿顶迎...

江都市13612158118: 无锡哪里学锡绣,有电话和地址吗?最好是现在的信息 -
薄萱复方: 无锡锡绣赵红育大师很不错,有赵红育锡绣工作室,现在惠山古镇的惠山泥人厂大师工作室内,还带得几个学员,招不招新学员不清楚,可打电话去惠山泥人厂大师工作室问问,电话0510-83735850,是现在的信息.

江都市13612158118: “无锡刺绣培训” -
薄萱复方: 无锡市学前中路--- 薛福成故居内

江都市13612158118: 传统服饰制作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薄萱复方: 与完备的冠服制度相适应,中国服饰制作体系 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其大致可 分为三个阶段.1.初创期.以原始社会人们发明骨 针、制作出缝纫线为开...

江都市13612158118: 两汉手工业发展比起以前有哪些新的发展? -
薄萱复方: 1.纺织业.两汉时期,纺织技术较前代更为发展,各种纺织品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很大提高. 2.冶铸业.两汉的冶铸业包括冶铁和冶铜.冶铁业是各项手工业的先导部门,也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手工业部门.随着农业对铁制生产工具需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