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而不简单,唐朝的男子是怎么样戴帽穿衣的?

作者&投稿:广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唐朝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期,强盛的国力,发达的经济,使其成为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外向型王朝。

唐文化本身有着开放包容的气质,所以,唐代的男装既继承了传统汉服的灵魂,又充分吸收了胡风等异国风情,最终表现出了独具一格的鲜明特色。

下面,我们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从头饰、上衣、下衣三个方面,说一说唐代男装的基本款式,用另一种方式重温大唐盛世。

一、头饰

孔子说:“二十而冠,三十而立,四十而知天命”,古代男子二十而冠,这里的冠是指行“加冠礼”。冠是一种冠帽,是古代专门供贵族戴的帽子,而身份卑贱的人不能戴冠,只能戴“帻”,就是包裹头发的一块布。

而唐代时期,男子常戴的头饰,是一种被称之为幞头的头巾。关于幞头的由来,五代人马缟曾经在《中华古今注》中记载:

“幞头,本名上巾,亦名折上巾,但以三尺皁罗后裹发,盖庶人之常服,沿之后周武帝裁为四脚,名曰幞头,以至唐侍中马周更与罗代绢,又令中繁前后以象二仪,两边各为三撮,取法三才,百官及士庶为常服。”

继续查阅“折上巾”,我们会发现,它最早起源于东汉,北周时期正式得名为幞头,到了隋朝时期,开始成为备受社会各阶层喜欢的冠帽,上至王公贵胄,下至黎民百姓,皆以幞头为自己的日常便服,而且是男女皆可戴。

而幞头又可以分为四个大类:

1、平头小样

平头小样又称平头巾子,是流行于唐初的一种幞头样式。它一般为扁平形状,头顶的巾子裹得很低,所以才被称为“平头”。

2、武家诸王样

武家诸王样又称武家高巾子,相传为武则天所创。一块头巾,竟然透露出她希望''武姓诸王''凌驾于整个朝局之上的用意,《旧唐书·舆服志》记载:

“武德已来,始有巾子,文官名流,上平头小样者......贵臣内赐高头巾子,呼为武家诸王样。”

武家诸王样的巾子部分较之平头小样有了显著的升高,中间部分则出现了明显的凹陷。在永泰公主墓的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人物所戴的就是武家诸王样。

3、英王踣样

英王踣样又称为踣样巾,创始于唐中宗景龙四年。《新唐书·车服志》记载:“至中宗又赐百官英王踣样巾,其制高而踣,帝在藩时冠也。”

英王踣样比武则天的武家诸王样还要高,其中是否有高过武则天家族之深意,我们不得而知。它上面分成左右两瓣,如同两个球。

因为“踣”含有倾覆之意,而且唐中宗就是在此年被自己的老婆和女儿合谋毒死的,因此它被人们认为不详并很快抛弃。而其样式可以从西安羊头镇李爽墓出土的陶俑上一探究竟。

4、官样巾子

官样巾子出现在开元年间,因此又称为“开元内样”,它比英王踣样要高,但不前倾,也没有圆球状物,头部略呈尖型。从名画《虢国夫人出行图》中,我们可以一见官样巾子的模样。

二、上衣

说完了帽子,我们再看看上衣。男子唐装的上衣,分为袍、襦、衫、袄和半臂5种。

1、袍

传统汉服讲究“交领右衽、褒衣广袖”,虽然美观大方,但实用性不足。唐代男装上衣沿袭了这样的特点,因此有一种博袖宽袍,又因为其受到胡风的影响,又产生了另一种窄袖袍,用于日常穿着。

(1)博袖宽袍主要用于礼服,按照领型划分,又有“直领对襟袍”和“交领右衽袍”两类。

“直领对襟袍”多为皇帝和官员们在上朝和举行礼仪大典时穿着的。而“交领右衽袍”穿着时胸前两襟相交叠压,右衽开襟,这种服装官民皆服。在唐代一些文官俑上,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模样。

(2)窄袖袍主要分为圆领袍和翻领袍两种。

圆领袍,顾名思义,就是圆领子的窄袖袍。中国传统服饰袍服并非圆领,只有内衣才有圆领。魏晋南北朝以后,圆领袍吸收了胡服的特点,在唐代成为完全普及的服装,而且也是不分等级和性别,人人可穿。

我们常见的唐太宗立像中,他所穿的龙袍即为圆领窄袖袍。

翻领袍,顾名思义,就是领子外翻的窄袖袍。它起源于西北少数民族回纥。随着回纥与唐的经济文化往来密切,翻领袍也成为唐代男装中的一种常见款式,如壁画《职贡图》中,最后一个人身穿的就是翻领窄袖袍。

在大众熟知的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狄大人所穿的这款非常“潮”又略带“违和感”的翻领袍,实际上是符合历史真实的。

2、襦

襦对现代人来说是个生僻字。《说文》中说:“襦,短衣也”,史游《急就篇》:“短衣曰襦,自膝以上。”

可见,襦就是短袄、短衣的意思,它长不过膝盖,衣身短小,袖子窄小。

既然是短衣,下面就必然有与其搭配的衣物,作为男装来说,其搭配的衣物就是袴和裳。

3、衫

唐代的衫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襕衫,一种是缺胯衫,其穿着人群是不同的。

《新唐书·车服志》记载:“是时士人以棠苎襕衫为上服。”也就是说,襕衫是专供士人、官员穿着的。

而缺胯衫因为两边的摆缝处开叉,所以穿起来行动自如,方便体力劳动,因此是平民百姓甚至士兵经常穿着的衣物。

4、袄

袄是由襦演化而来的,分为长袄和短袄。长袄即亵服,类似于现在家居穿的便服。

而短袄是有内衬的短上衣,是与袴搭配穿的衣服。

穿着短袄,主要是为了行动方便,如清朝袁枚写的《随园随笔》中说:“今之武官,多服缺襟袍子,起於隋文帝征辽,诏武官服缺胯袄子。”这里面提到的缺胯袄子,就是隋唐时期的短袄,主要是为了便于骑马而制。

5、半臂

半臂是一种短袖或者无袖上衣,可内穿,可外穿,及于腰间,有点像今天的“马甲”。

半臂起源于秦代,本来是一种袖子大而短的礼服。唐高祖时,对它进行了改造:“减其袖,谓之半臂”(《事物纪原》)。唐高祖“减其袖”的目的,当然是使它穿起来更加方便,所以半臂在唐朝称为劳动人民的日常工作服。

三、下衣

唐代男装里下衣,主要有裳和袴两种类型。

1、裳

《释名·释衣服》中记载:“上曰衣,下曰裳。”古人将下身穿的衣服称之为裳,古代男女皆穿。

裳在《说文》为“常”的异体字:“常,下裙也。”可以看出,裳是裙子,而不是裤子。人们现在常说的“衣裳”,在古代实际上是两个独立的部分。

不过,对于男装来讲,裳和裙还是略有不同的,裳更多的是起到礼服的作用,而裙则是衣服的基本款。

实际上,除了作为朝服等礼服以外,唐代男子穿裳的情况也是不多见的。《礼宾图》中就是穿裳的唐代官员。

2、袴褶

袴褶最早是指套在腿上的筒子,类似于现在的长筒袜。传入中原以后,为方便骑马,才开始有了裆,还要在袴管膝盖处系扎。

唐代时,因为其轻便灵活的优点,袴褶成为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骑马或者劳作时常穿的衣服。

以上,就是唐代男子日常从上到下所穿着的基本服饰。

结语:唐朝以前,中国传统服饰以宽袍大袖为主要特征,但由于唐人对胡服的崇尚,使得唐代服饰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特别是男装,视觉上更加简约,功能上更加实用。但从以上几个部分的介绍中,我们也可以感觉到,相对于现代服饰来说,唐代男装实在是简约而不简单。




历史上有哪些不可思议的预言家?
这次对音律的改良使得中国传统音乐系统完备,《汉书·京房传》和《后汉书·律历传》详细着记载京房改良音律的全部过程,简直堪称完美。所以,预言家其实没有那么神秘,所谓的未卜先知是建立在广泛阅读书籍,大量经历人情世故的基础上推算而来,而不是普罗大众认为的那些乱力怪神的手法。

李治是真的体弱多病吗,为何说唐高宗其实一点也不简单?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雷厉风行不择手段的人。在铲除异己之后,他也能合理的挑选适合自己掌握的大臣,并且为后来的唐朝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为后来唐朝的繁荣打下了基础,虽然体弱多病,但并不意味着李治是一个无能的皇帝。他也了解到武则天是有野心的人,只不过英年早逝,没有及时处理武则天...

白居易的诗比李白杜甫差么?
最近在看中国古代文学史,读到唐诗那章,真是心潮起伏难平。说起唐诗,就不能不提起李白、杜甫、白居易。虽然唐朝诗人之多,诗作之美,不胜枚举,但最具代表性、最脍炙人口的应该是上面的三位诗人,其光芒直射至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仍令人不敢侧目。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而著称,他的诗歌成就是比...

2021年国史大纲读书笔记
会不会虎头蛇尾? 断断续续用了二十多个小时,算是读完了。盛唐以前的部分读的比较仔细,因为越是久远的历史,好像对我来说越是新鲜有趣,唐朝以后得部分或...张留过洋,有自己的历史哲学观点,故其书气象开阔博大,文字清顺流畅,简约而不简单,易于理解而不媚俗。可惜张写到东汉张荫麟即病殁。可惜! 陈恭禄的最近由...

《过故人庄》是不是送别的古诗?
故人“邀”而作者“至”,文字上毫无渲染,开门见山,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所可能有的形式。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这个开头,不是很着力,平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展开的...

一个不简单的女人:募兵打仗夺地盘,后以军礼下葬的唐朝传奇公主
在隋末唐初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女性身影同样耀眼。其中,平阳昭公主以其独特的一生,成为唐朝历史上的一位传奇女性。不同于宫廷中的武则天、太平公主,平阳昭公主是唯一一位以军礼下葬的女性,彰显出她的军事才能和非凡地位。公元617年,李渊起兵反隋,公主在危急时刻展现出智勇。她不仅在丈夫柴绍秘密奔赴...

唐代曹柔为古琴创立了什么谱
———在古琴记谱法中,由唐末琴家曹柔创立的 减字谱 是对文字谱记谱法的一次重大改革,其特点为:“字简而义尽,文约而音赅”。在音乐中,五笔就相当于以前的乐谱减字谱,拼音就相当于现在的简谱。简谱大家看了简单易学,但是在唐朝的时候,古琴弹奏可没有什么简谱,甚至在这之前,所有乐谱都是...

我国历史上的唐朝,究竟有多开放?
大唐有很多气质,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它的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有人说唐朝是中国古代最开放的朝代,此言不虚,唐朝确实开放,而且这种开放不是简单的人们生活习惯的开放,而是全方面、多领域的开放,是从政治到文化再到经济的开放。生活在唐朝的女子,相对于其他朝代来说要幸运得多。尽管唐朝依旧...

能够当上皇帝的人绝对不简单,历史上的李治是个怎样的人物?
能够当上皇帝的人绝对不简单,历史上的李治是个怎样的人物?各位,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第三任皇帝,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其母亲为长孙皇后,因为李世民的嫡长子李承乾和嫡次子李泰相继被废,原本不被人看好的李治才脱颖而出,被李世民立为太子。历史上李治的存在感低,给后人留下的印象是心软善良,...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小角色吉温,看似简单,但在历史上可不简单!他...
吉温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不容忽视。他是唐朝开元盛世的重要人物之一,以其卓越的才能和忠诚赢得了皇帝的信任。他的政治才能和贡献为唐朝的繁荣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他对文化的推动也促进了唐朝文化的繁荣。总的来说,吉温是唐朝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化推动者。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深远,...

建宁县13741331253: 唐代的帽子
大叔关果糖: 唐代最流行的帽子—幞头.从这些传世名画中,我们不难发现,幞头在唐代的确是深... 幞头是中国古代,特别是唐朝的男子最常佩戴的“帽子”.幞头最初是古代男子用来...

建宁县13741331253: 唐朝男性主流服饰是怎么样的? -
大叔关果糖: 喜欢戴用小动物的整张皮革制成的囊形帽子,即浑脱帽,比如唐太宗的大舅子长孙无忌就喜欢以乌羊毛为浑脱毡帽,天下慕之,其帽为' 赵公 浑脱'.

建宁县13741331253: 唐朝风土人情,宫廷简介 -
大叔关果糖: 唐朝最时尚的美食----胡饼、搭纳一类的胡食; 唐朝最时尚的穿戴-----穿的是翻领、对襟、窄袖的胡服; 戴的是虚顶、搭耳、浑脱等各式胡帽; 唐朝最时尚的音乐-----演奏的是西凉、天竺、高丽、龟兹、安国、疏勒、高昌等西域乐,尤其以龟兹乐...

建宁县13741331253: 唐朝头饰 -
大叔关果糖: 唐代,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之外,头戴介帻或笼冠 寻常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 所以 上图不符合史实!

建宁县13741331253: 从唐朝胡服看唐朝社会的开放性
大叔关果糖: 唐人对胡服这一时尚潮流的追逐不仅限于表面化地全盘接受,而是更喜欢广收博采,以开放的胸襟将胡服中的某些因素消化吸收,将其融入中原本有的服装文化之中.此外,由于女性天生的爱美喜新心理以及社会普遍的对女性美的追求与欣赏,...

建宁县13741331253: 汉朝、唐朝、宋朝、明朝读书人的服饰 -
大叔关果糖: 汉代服装 中国完整的服装服饰制度在汉朝确立的.汉代染织工艺、剌绣工艺和金属工艺发展较快,推动了服装装饰的变化. 西汉建立时基本上沿用秦朝的服制.东汉时期穿黑色衣服必配紫色丝织的装饰物.祭祀大典上通用的是"长冠服".皇...

建宁县13741331253: 唐朝男人流行头上戴花吗? -
大叔关果糖: 唐宋时期男子流行带花. 唐、宋年间,男子戴花,风靡盛行,随处可见,不足为奇!说唐、宋年间盛行男人头戴鲜花,并非空口无凭,有古代诗人、小说家们的美诗、妙句为证. 晚唐诗人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中的诗句: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诗句中“插满”表明,唐朝男子不光戴花,还可以随心所欲地满头插花戴花.唐朝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当时当地的习俗是,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要登高,要品饮菊花酒,男人们要将茱萸草茱萸花插在头上.从诗句里,也可窥见一斑,起码,在当时,男子有戴花的习惯,加上又是传统节日,并且不必担忧受任何人的指责与嘲笑!

建宁县13741331253: 幞头是古代的什么饰物?
大叔关果糖: 幞头也叫折上巾、软裹,是一种包头的软巾.初名帕头,唐代称为幞 头.幞头是用纱罗制成的,在内部用桐木片支撑离起.戴幞头时,在额前打 两结,在脑后扎成下垂两脚.后来前面不再打结,在软脚内撑起铜、铁丝, 使其成为硬脚.在唐代,皇帝的幞头硬脚向上翘,官员的硬脚向下垂.五代 时硬脚渐渐变得平直.到宋朝,用藤织草巾作为幞头的内里,外面裹以罗 纱,再涂上漆,称为“幞头帽子”,可以随意脱戴.式样有直角、局脚、交 脚、朝天、顺风等.佩戴者身份不同,式样也不同.皇帝和官员的幞头两脚 向两侧平直伸长,而身份低的公差、仆役的幞头则多无脚.

建宁县13741331253: 求古代王爷服饰名称和颜色 -
大叔关果糖: 最佳答案幞头纱帽"和圆领袍衫"是唐代男子最主要的服饰."幞头"是一种包头用的黑色布帛.唐代的男子服装主要是圆领袍衫.传统的冠冕衣裳,只是在隆重的场合,如祭祖天地、宗庙等时偶尔用之,其他则以"幞头袍衫"为尚.袍服的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