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简单概括写作背景

作者&投稿:乐正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琵琶行写作背景~

《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
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的“反侧”之心。这时白居易挺身而出,坚决主张讨贼,认为否则国将不国。白居易这种主张本来是对的,但因为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
再加上有人给他罗织罪名,于是贬之为江州司马。江州的州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听起来也像是不错,但实际上在中唐时期这个职位是专门安置“犯罪”官员的,是变相发配到某地去接受监督看管的。
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
诗前的小序介绍了长诗所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琵琶女其人,和作者写作此诗的缘起,实际上它已经简单地概括了后面长诗的基本内容。左迁:指降职、贬官。湓浦口:湓水与长江的汇口,在今九江市西。京都声:首都长安的韵味,一方面指曲调的地域特征,一方面也是指演技高超,非一般地方所有。
善才:唐代用以称琵琶演奏家。命酒:派人整备酒宴。悯然,伤心的样子。恬然:安乐的样子。迁谪意:指被降职、被流放的悲哀。作者说他被贬到九江一年来,每天都很快乐,只有今天听了琵琶女的演奏,才勾起了他被流放的悲哀。这种说法是写文章的需要,读者当然不会相信他。

扩展资料
琵琶行的艺术手法:
情节曲折:
在“醉不成欢惨将别”的时候,便“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将情节推向另一个境界。第一次琵琶演奏已毕,“东船西舫悄无言”,似乎可以结束了,忽然又“沉吟”“敛容”,琵琶女要诉说自己的身世了。
琵琶女诉说一完,诗人便抒发自己的感慨,将自己的遭遇与琵琶女的遭遇联系起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奏一曲,乐声进入了高潮,但诗人不再作正面描写,只说其声“凄凄”,并“不似向前”,写到这里,就戛然而止。
这样,既能使人感慨不已,又能使人产生意深境远的感觉。这种曲折多变的情节,使琵琶女富于戏剧性的遭遇得到突出表现,她的琵琶绝技也得到了细致的描绘;而作者的心情和感慨也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以情动人:
这首诗以情动人,叙述事件,描写人物全都充满抒情色彩。送客一节即以“秋瑟瑟”“惨将别”“茫茫江浸月”,给环境制造了伤感的气氛。琵琶女第一次演奏,诗人在描写琵琶女演奏的手法和曲调时,让情思幽恨贯穿始终。
自叙身世一段,是“幽愁暗恨”的根源,更是充满了人物因昔盛今衰而产生的种种哀伤。诗人自叹经历,处处以环境衬托自身的感慨,充分描写了漂沦流落的悲切之情。
末段,凄凄的弦声与哭泣声相互照映,更是写尽了诗人的悲痛之情。全诗使用的典故很少,语言精练明畅。诗人逝世不久,唐宣宗李忱写诗吊念他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琵琶行

 《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的“反侧”之心。这时白居易挺身而出,坚决主张讨贼,认为否则国将不国。白居易这种主张本来是对的,但因为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再加上有人给他罗织罪名,于是贬之为江州司马。江州的州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听起来也像是不错,但实际上在中唐时期这个职位是专门安置“犯罪”官员的,是变相发配到某地去接受监督看管的。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
  《琵琶行》作于他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这里,诗人把一个琵琶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
  诗前的小序介绍了长诗所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琵琶女其人,和作者写作此诗的缘起,实际上它已经简单地概括了后面长诗的基本内容。左迁:指降职、贬官。湓浦口:湓水与长江的汇口,在今九江市西。京都声:首都长安的韵味,一方面指曲调的地域特征,一方面也是指演技高超,非一般地方所有。善才:唐代用以称琵琶演奏家。命酒:派人整备酒宴。悯然,伤心的样子。恬然:安乐的样子。迁谪意:指被降职、被流放的悲哀。作者说他被贬到九江一年来,每天都很快乐,只有今天听了琵琶女的演奏,才勾起了他被流放的悲哀。这种说法是写文章的需要,读者当然不会相信他。长句:指七言古诗。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出生在河南新郑,祖籍山西太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唐宪宗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白居易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于是撰写一首长诗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


求《琵琶行》的中心和作者的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令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 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

《琵琶行》怎么背?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

琵琶行原文及翻译
写作背景:《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谕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

碧琶行全诗
琵琶行全诗如下:原文: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

琵琶行全诗
【写作背景】 《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的“反侧”之心...

悯然是什么意思???
非常同情、哀怜的样子。悯然[ mǐn rán ]出处: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原文: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

白居易谪贬江州,是发生 了什么事?
诗前的小序介绍了长诗所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琵琶女其人,和作者写作此诗的缘起,实际上它已经简单地概括了后面长诗的基本内容。左迁:指降职、贬官。湓浦口:湓水与长江的汇口,在今九江市西。京都声:首都长安的韵味,一方面指曲调的地域特征,一方面也是指演技高超,非一般地方所有。善才:唐代...

瑟琶行的作者是谁?全文多少段,中心思想是什么?
白居易,共五段。 中心思想: 这首诗是一首叙事诗,主要记叙白居易贬谪江州时,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一事。诗中主要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前者为主,后者为宾。既表达了对琵琶女晚年沉沦遭遇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的凄凉心境。

琶行中运用了反衬手法的地方分析作用?
琵琶行中,在后一段演奏琵琶的时候,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作用是体现琵琶女的心情

白居意在写〈枇琶行〉当时的历史背景 详细!!!
《琵琶行》是白居易贬谪江州期间所作。诗人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白居易在长安担任“左赞善大夫”时,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首先被皇帝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旧唐书》本传)。当权者竟说他身非谏官,这样做是僭越行为,对此大为不满。紧接着便有人乘机造谣说白居易在他...

汶川县13768129822: 琵琶行背景简介 -
徵嘉复方: 《琵琶行》作者简介和时代背景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省新郑,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

汶川县13768129822: 白居意在写〈枇琶行〉当时的历史背景 详细!!! -
徵嘉复方: 《琵琶行》是白居易贬谪江州期间所作.诗人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白居易在长安担任“左赞善大夫”时,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首先被皇帝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旧唐书》本传).当权者竟说他身非谏官,这...

汶川县13768129822: 白居易《琵琶行》全文和赏析及写作背景(赏析和背景不超过350字) -
徵嘉复方:[答案]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pén)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zhēng)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zhé)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

汶川县13768129822: 概述《琵琶行》白居易的内容,分析作者写作目的 -
徵嘉复方:[答案]【相关背景】《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

汶川县13768129822: RT从小序上来看,白居易创作琵琶行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
徵嘉复方:[答案] 【相关背景】《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

汶川县13768129822: 琵琶行的内容简介 -
徵嘉复方: 《琵琶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一生中创作的最为优美的作品之一.诗中描述了白居易被贬江州,为朋友送行至江边,正觉得饮酒没有管弦助兴时,悠然听到江面传来铮铮琵琶声……优美的琴声把听者带入幻境般绮丽又飘渺的世界.琴音一落,定睛再看时——唯见江心秋月白.

汶川县13768129822: 《琵琶行》重点句 -
徵嘉复方: 《琵琶行》 唐代: 白居易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译文: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用怀里抱着的琵琶半遮着脸面.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译文: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同...

汶川县13768129822: 白居易《琵琶行》全诗及诗前小序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作以概括?
徵嘉复方: 《琵琶行》小序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汶川县13768129822: 琵琶行的200字梗概 -
徵嘉复方: 是讲作者去年离开了京城,生病转居在浔阳城里,浔阳城是个僻静的地方,平时没什么音乐可以娱乐.这天作者送友人去渡头搭船,忽然听到江上响起了美妙的音乐,以至于听得作者忘了回去客人忘了搭船.再三邀请弹琵琶的女子出来为两人弹上一曲,余音绕耳的音乐让作者和客人都陶醉不已,一曲奏完才发现天快亮了.后来询问得知琵琶女原是京城人士,十三岁时便学成琵琶,年轻时追求者胜多,后来身世坎坷,大龄的时候才嫁给一商人,商人薄情,夜半梦回,女子伤心,才出来将感情寄托于琵琶上.作者听后泪流满面,感触颇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