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中作者与闰土之间的友谊发生了什么变化?

作者&投稿:扈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故乡》这篇小说,作者主要写了哪些人的变化?他们有怎样的变化?作者从中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态度?~

课文主要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变化。

 
描写闰土的变化主要在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
  外貌[肖像](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头上戴一顶小毡帽,颈上戴着一个银项圈,红火圆实的双手;中年闰土:身材增加一倍,灰黄色的脸上有很深的皱纹,眼睛变得又红又肿,头上戴着一顶破毡帽,身上一件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又粗又笨,而且还开裂,活像松树皮。);
  动作语言(少年闰土:敏捷刚健、干脆利落,脱口而出、质朴生动;中年闰土:迟钝呆滞,吞吞吐吐、断断续续。);
  对“我”的态度(少年润吞:对“我”热情友好,告诉“我”许许多多稀奇的事情,送“我”贝壳和鸟毛,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谊;中年闰土:对“我”恭恭敬敬,叫“我”老爷,“我们”之间已经隔上了厚厚的障壁。);
  对生活的态度(少年闰土:天真活泼、无忧无虑;中年闰土:对生活感到痛苦、悲哀,生活重压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使他成为木偶人,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神身上。);
  性格(少年闰土:活泼开朗、热情诚恳、勇敢能干、可爱友好,小英雄形象,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中年闰土:麻木迟钝、愚昧呆滞、谦恭卑贱、老实、没有生机没有活力像一个木偶人。)等五个方面来描写的。

杨二嫂:二十年前人称“豆腐西施”,“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二十年后,她变得泼悍、放肆。为了从“我”家捞点东西,交替着虚伪的吹捧、尖刻的嘲讽,还中伤闰土偷碗碟。
 

少年闰土:"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淳朴天真、可亲可爱;一个小英雄的形象,与鲁迅兄弟相称 ,一个活泼的人。
中年闰土:"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一个麻木的受尽社会剥削的人,从小时候的兄弟变成啦现在的“老爷”。
鲁迅简介:
鲁迅(1881.9.25-1936.10.19),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为周树人。1918年5月,以“鲁迅”为笔名。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是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故乡赏析:
“悠长”是《故乡》整篇小说谋篇布局的特点。可以说,小说所要突现的无非是“我”重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但这种感受是无法脱离开原来对“故乡”的印象和感受的。小说一开始,并没有直接进入对现实“故乡”的描写,而是用较长的篇幅写了路上的感受和这次回故乡的缘由。回到“故乡”后仍然没有直接进入对故乡现实的刻画,而是由母亲的话引起儿时的回忆,用更长的篇幅记叙了儿时与少年闰土的交往。这些描写都表现出了一种不急不躁的作风和态度。作者并不急于进入现实见闻的描写,他一寸一寸地接近它,半步半步地接近它,而不是一步就跨入小说的中心。在这个过程中,作者酝酿的是一种情绪,一种基调,它渐渐使读者的心灵进入到“我”回“故乡”时的心境中去,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像“我”那样感受现实的见闻。离开“故乡”的描写同回“故乡”的过程的描写有着相同的特点。作者没有急于结束这篇小说,而是比较详尽地记叙了离开故乡时的情景和心情。有一个外国学者认为,《故乡》结尾时的议论是不必要的。

封建制度下的旧中国使得在那个时间段成长的闰土受到了那个时候迂腐的教育,使得他渐渐没有了生活的热情。那时的劳动人民因为贫穷,为生活所困,渐渐变得麻木不仁。闰土因为贫穷日子苦了,他也就变了,不再像小时候一样无忧无虑了。
鲁迅通过闰土的变化告诉我们当时的黑暗现实,凋敝的乡村和农民所遭受的苦难。正是当时统治者的苛捐杂税,横征暴敛,兵匪一家,以及灾害饥荒,使得农民无论如何辛勤劳作,都无法填饱肚子和养活家人。也使得闰土从一个当年的阳光少年,在艰辛生活的重压下迅速衰老,成为一个愁苦不堪,神情漠然的小老头。
闰土,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人物,现实原型章闰水。作者在文中着力塑造了闰土少年和中年的形象,给予了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闰土成为中国小说中的典型农民形象。同时,《闰土》也是青年影视演员秦一铭所创作的一首歌曲的名字。闰土有着封建的思想和较强的等级观念,对他鲁迅先生还是有同情感的,且同情大于批判。
少年闰土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个朴实、健康、活泼、机灵、勇敢的农村少年的形象,作者在文中闰土给"我"讲的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等几件事来表现闰土的特点,表现了闰土丰富的知识,和宽阔的眼界。几件事有主有次,有详有略。由于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必然要使学生在读文过程中了解人物的特点,感悟作者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但由于少年闰土生活的年代与学生现实中的环境已相距甚远,所以学生在学习理解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解。少年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少年。


鲁迅《故乡》的赏析
结合《故乡》全文,深入思考鲁迅这段话,我们不难发现,《故乡》着重表现的,实际是人与人关系发展中的两个循环节。第一个循环节是从少年鲁迅和少年闰土到成年鲁迅和成年闰土关系的变化。 这是一个已经完成了的循环节,它不但有了前项(少年鲁迅和少年闰土的和谐美好关系),而且有了后项(成年鲁迅和成年闰土之间的隔膜:...

鲁迅的<<故乡>>中描写中年闰土的文中"可悲的厚障壁"指什么?是指他们两...
鲁迅的《故乡》中描写中年闰土的文中“可悲的厚障壁”指他们之间的社会地位,学识见解,和思想的开放程度等等,主要是因为那个时代,闰土依然麻木且无知,思想水平等都与“我”有巨大差异,不可能再像童年那样的亲密无间。中年闰土却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

对鲁迅《故乡》的赏析
《故乡》是鲁迅以农村生活为题材而创作的名篇之一,后来被收入《呐喊》。小说通过“我”回故乡后的所见所闻的描写,反映了旧社会人们精神世界的可悲变化。尤其是“我”和闰土之间隔了一层深深地沟壑,彼此再也走不到一起。《故乡》虽是一篇记述乡情风光的文章,但其核心在于抒发悲情,抨击当时“吃人”...

鲁迅故乡我离开家乡时的感受及对闰土等人的态度,说说我是怎样一个人...
我心目中那个美丽的形象在顷刻之间轰然倒塌,短短几十年,他怎么成这个样子了?我悲凉的感觉从头传递到了脚底,所有读者的心也被紧紧的揪了起来,欲哭无泪,欲罢不能,真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淡淡的愁丝。2 语言交流,心痛如割 小时候的闰土和作者之间是好朋友,给我讲了很多乡下好玩的故事夏天到...

在<故乡>文章中 鲁迅对故乡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我觉得鲁迅对故乡的感情是复杂的.小时侯故乡的纯洁与美丽,而回到故乡是所见到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把自身利益的看中.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朽不堪.从闰土身上体现的那种内心等级的明显.也看出了鲁迅对当时故乡的一中厌恶.他同时是向往与追求以前那个非常纯洁与充满美好记忆的童年故乡....

求鲁迅<故乡>中描写少年闰土月下刺猹的段落!
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鲁迅《故乡》第一段刺猹场景的描写,可以充分突出少年闰土聪明、健康、勇敢的鲜活形象。同时可以如此细致的描写儿时的友人也显示出作者与闰土深厚的感情。以及对儿时农村生活的向往。

鲁迅的《故乡》中中年闰土和少年时的变化是什么?
鲁迅的《故乡》中中年闰土和少年时的变化,是因为封建制度下的旧中国使得在那个时间段成长的闰土受到了那个时候迂腐的教育,使得他渐渐没有了生活的热情。同时那时的劳动人民因为贫穷,为生活所困,渐渐变得麻木不仁。闰土因为贫穷日子苦了,他也就变了,不再像小时候一样无忧无虑了。

《故乡》中闰土与杨二嫂对我以前和现在的变化,非常着急啊
闰土:小时候和作者是玩伴,无话不说,没有尊卑之分,是很自然的朋友。后来,经过生活的艰辛,闰土长大了,但是已经被礼教束缚。此时在闰土心中鲁迅成了老爷,而闰土自己则是卑贱的贫民,所以对作者毕恭毕敬、低声下气,不敢越礼教的雷池一步(这也是鲁迅心痛的地方)。杨二嫂:年轻时貌美如花,追随者...

《故乡》作者回乡的心情变化历程
(作者回故乡前)思念→(回故乡后)悲凉,忧郁→(回忆少年时的闰土)兴奋,期待和闰土的再见面→(见到杨二嫂)愕然,惶恐,难以置信如今杨二嫂的改变→(见到中年闰土)先是吃惊,兴奋,后因闰土的改变而叹惋→(离开故乡)悲哀,害怕

鲁迅《故乡》中我对闰土的感情是否对杨二嫂一样
当然不完全相同 对闰土首先是由“我”和少年闰土的点点滴滴童年时乡村生活的回忆引起的怀旧和甜蜜,然后是对现在面前这个木讷迟钝被生活压弯了腰的成年闰土的惊异和同情,交织着多种滋味的复杂情感。仿佛是一个多年怀着的甜蜜旧梦忽然间支离破碎了后的诧异、惋惜,令读者和“我“一样感到不胜唏嘘。文中“...

榕城区13832544630: 故乡 中的中年闰土为什么见到鲁迅又欢喜又凄凉 -
保枝培达:[答案] 凄凉的是他与鲁迅的身份.现在的闰土不再是少年的时候,现在的闰土必须先摆正自己是鲁迅家佃户的身份.两人之间的友谊虽然没有变,但碍于身份,已不能向儿时那样.闰土也是在哀叹友谊远去.

榕城区13832544630: 故乡 中的中年闰土为什么见到鲁迅又欢喜又凄凉 -
保枝培达: 凄凉的是他与鲁迅的身份.现在的闰土不再是少年的时候,现在的闰土必须先摆正自己是鲁迅家佃户的身份.两人之间的友谊虽然没有变,但碍于身份,已不能向儿时那样.闰土也是在哀叹友谊远去.

榕城区13832544630: 《故乡》中鲁迅跟闰土有哪些趣事? -
保枝培达: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摸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跨下逃走了. 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也...

榕城区13832544630: 《故乡》中关于闰土的请你简单地说说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之间有了哪些变化. -
保枝培达:[答案] 对我的态度有了变化,从前:“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稀奇事,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谊,现在:对我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着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对生活的态度有了变化从前:天真活泼...

榕城区13832544630: 故乡中闰土“欢喜”,“凄凉”的是什么? -
保枝培达: 欢喜时因为又见到儿时亲密的玩伴;凄凉是因为长大后的 已经意识到两人身份的差异,和鲁迅产生了隔阂,同时也因为 艰难的生活状态,让他心态忧愁苍老.

榕城区13832544630: 故乡中闰土与我为什么当年相处的那么融洽
保枝培达: 少年时的闰土是纯洁无暇的,他没有受到社会的熏陶,也没有感受到生活的压力,更不会觉得人与人之间有那种高贵低贱之分,再加上闰土懂得很多知识,这是“我”不从有的,他在“我”面前就不会有自卑感.所以,他觉得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当然就与“我”相处得很融洽了

榕城区13832544630: 鲁迅《故乡》课后题的答案 -
保枝培达: 问题:1.有人说鲁迅的《故乡》实则描写了两个故乡,一个是理想中的故乡,一个是现实中的故乡,你是否同意,谈点理由. 2.我希望宏儿和水生应该有怎样的新生活,说些你的看法. 3.此次回故乡“我”的印象如何?心情怎样?答案:1.同意...

榕城区13832544630: 《故乡》阅读理解+答案 1 -
保枝培达: 但父亲终于带他走了. B、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 C、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D、但他终于随他父亲走了. 2、“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 A、“希望”是自己手制的偶像,它的有无都是无所谓的. B、“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消极等待,决无希望可言;努力争取,希望才能实现. C、因为“希望”是无法实现的,所以无所谓无.

榕城区13832544630: 鲁迅 故乡中的重要情节 -
保枝培达: 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回忆与少年闰土的友情见到了中年闰土写“我”怀着深深的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

榕城区13832544630: 鲁迅的故乡里谈谈“迅哥儿”与“闰土”之间的感情在儿时与成年后有了怎样的变? -
保枝培达: 鲁迅的故乡里2113谈谈“迅哥儿”与“闰土”之间的感情5261发生了巨大的4102变化. 鲁迅先生是这样描写中年闰土的:1653“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老爷……'”从这几句话中,我看出他长大之后为自己的贫穷而非常自悲,他从心里自然地感受到自己与鲁迅的距离,完全没有了儿时与鲁迅先生的兄弟情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