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拥有孔子的鲁国,为什么没有成为战国七雄?

作者&投稿:巫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拥有大圣人孔子的鲁国,没有成为战国七雄?~

拥有大圣人孔子的鲁国,没能成为战国七雄,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孔子虽是鲁国人,他的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并未被鲁国国君采用。二是因为鲁国内部统治秩序始终未理顺,在皇权争夺、君权与臣权方面有着尖锐矛盾,内乱频发,极大削弱了鲁国实力。
一、孔子虽是鲁国人,但他的儒家思想并未被鲁国君主接受认可
孔子的儒家学说,“为万世开太平”,被历代统治者奉为金科玉律,是古代皇帝治国平天下的不二法门。但拥有大圣人孔子的鲁国,并未强大起来,成为战国七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孔子的儒家学说,并未在鲁国得以贯彻实行,未得到鲁国国君接受,结果墙里开花墙外香。

孔子虽是鲁国人,但他在鲁国的发展之路却一直很不顺畅。他创立出一整套完善的儒家学说,鲁国国君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孔子怀才不遇,只能在鲁国开设私人学校,开馆收徒,一方面传播儒家思想,一方面以此为生。

鲁定公十一年(公元前499年)开始,孔子曾在鲁国担任了位高权重的大司寇,但统治者仍然未能意识到他的儒家学说对维系统治的重要性,导致孔子任职期间处处碰壁,未能把他的儒家学说付诸现实。此后,孔子被迫离开鲁国,周游列国,传播推广他的儒家思想,得到各国广泛认可。作为发源地的鲁国,反而成了“灯下黑”。

二、鲁国内部的皇位之争、君权臣权之争过于激烈,几次酿成大内乱,极大削弱鲁国实力
由于缺乏三纲五常君臣之道的约束调和,鲁国的皇位继承人之争、国君与权臣之争,始终十分激烈。鲁国有过几次废长立幼、杀嫡立庶的事件,还曾出现过“三桓乱政”“公卿争权”等君臣之争,激烈的内讧此起彼伏,长达数百年绵延不断,使得鲁国难以积累起强大国力称雄战国。
由此可见,上述两个原因,导致鲁国拥有孔圣人却遗憾地未能称雄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战乱频仍。乱世带给百姓的是灾难,带给野心家的却是成就千秋大业的好时机。时世的变化也引起了当时思想家的思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实行仁政,要求仁者爱人。这种思想虽然对后世影响深远,儒家思想虽然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但他的思想只适合于后世大一统的封建时代,极不适合他所处的乱世。
在乱世,只有靠拳头,靠杀伐决断才能发展实力,才能雄霸一方。当时最适合的是法家的思想,法家的严刑峻法被秦国采纳,秦国最后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从而统一了全国。
战国七雄,无一不占据天时地利人和,鲁国天时不宜造反,周公设计的周朝。地利一马平川小丘小岭,人和大夫当家,家臣夺权 。逼跑孔丘,沉迷齐乐,也就一般实力。

这块地就适合耕种,三国时曹操占据青羊,立马屯田。
很久以前就是排挤对象的逃难地,政治失败者聚集地,礼仪衣冠倒是不少 ,中原是河南那一块,也叫中国,那边平原大粮食多。
既然当权者明白靠爱心,靠仁政根本换不来自己需要的土地,人口,换不来自己实力的强大,他们即对孔子的思想嗤之以鼻,拼命打压排挤他,孔子最后只能转行教育事业,广收门徒,接着宣传自己的思想。
假如孔子是法家思想的代表,又假如鲁国正好采用了法家思想,鲁国可能强大,也可能成为战国时期的雄主。

既然孔子思想不适合当时的时代,他无论在哪个国家,只要这个国家没采用适合当时时代的思想,这个国家就不可能成为雄主。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西周亡国的时期),结束于公元前221年(秦朝成立的时期)。 春秋礼崩乐坏之际,鲁国作为“犹秉周礼”的国家,对旧制度和传统保留得罪完整,同时受旧制度的影响也最深。分封等级制度下各级鲁国贵族封闭性极强,他们各自的统治区域犹如堡垒,是独立的地方政权机构。卿大夫在自己统治范围内如同君主一般,长此以往,容易形成与国君相抗衡的力量。对旧制度保留越多,受传统思想影响越深,其弊端就暴露得越明显,卿大夫与国君争权斗争越激烈,公室与私室的矛盾便一发不可收拾。 

事实上,春秋时期,各主要诸侯国均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公室羸弱,私室强大的状况。面对逐渐强大的私家势力,公室已有所警觉,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整个春秋时代,公室与私室斗争贯穿始终,强大的晋国最终被韩赵魏三分、称霸东方的姜齐最终被私家田氏所取代,这俩都是公室被私室消灭的典型例子。 这一时期,是一个百家争鸣、人才济济、思想开放而且活跃的时期,踊跃出了道家老子、庄子,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墨家墨子等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学术大家。在这些人之中,孔子,又是影响最大的一个,那么拥有孔子的鲁国,为什么没有成为战国七雄呢?

首先,我们先纵览下鲁国的历史。鲁国,开始于公元前1043年,亡于公元前249年,是周王朝的老牌分封国,首任国君就是周武王弟弟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因为鲁国的主要范围是周公的封地“鲁”地,所以国号也就是“鲁”国,是一个与周王朝最亲密的分封国之一。后来,随着鲁国的日益发展和逐渐强大,鲁国成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一个重要邦国。因为有血亲关系和宗法关系,所以鲁国对周朝一直都很亲近,也没有僭越和分裂之心。有句话说得很清楚:“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也就是说,鲁国是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亦被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即礼仪之邦。“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因此,孔子发扬周礼,宣扬仁爱的思想,绝对离不开鲁国思想风气的影响。 

作为鲁国的老牌贵族,虽然家道中落,但还是有做官的机会,因此孔子在二十出头就做了官,虽然只是管理仓库的小官。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郯子来到鲁国朝见期间,孔子向郯子询问了郯国的古代官制,交流中也有所借鉴和感悟。在此前后,孔子开办了私人学校,也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第一家私学。此后,孔子越来越有名气,并且广泛交友,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也就逐渐形成了他体恤爱民、心系社会的优秀品质。只是,在战乱时期,礼崩乐坏,律法也不被重视,他的宏愿和志向自然得不到好,只是被少数人认可和听从。

孔子登上鲁国大司寇的位置后,就打算削弱三桓的势力,实际上他能做这个位置也因之前三桓家臣叛乱而起。他削弱三桓的方法,就是堕毁三桓的采邑。首先他毁掉了季氏费邑、叔孙氏的侯邑,这两家并没有反对,因为堕了这二邑实际上是消除了宗法家臣为患家主的凭借,此后季孙氏和叔孙氏的采邑因祸根铲除也就再未发生过霍乱。而之前没有发生过邑宰叛乱实践的孟孙氏,并没有响应孔子堕三都的号召,加之成邑的邑宰公敛处父的誓死抵抗,导致堕成邑的计划受阻,终于酿成鲁哀公十五年成邑之宰公孙宿的叛乱。

但是,我们却不能忽视孔子办私学的作用,也不能忽视他周游列国的影响,更不能忽视他著书立说的成就。因为正是因为他的这些做法和行为,才让儒家的“仁爱”思想影响力越来越大,最后在其弟子的传承发扬中成为百家中最为夺目的几家之一。最后,我们分析下成为战国七雄的特质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这七个国家,也控制着当时周王朝的七个范围,这一时期,因为没有制约七大诸侯国的实力,所以周王朝只是形式意义上的宗主国。

齐国在春秋时期就是大国,是太公姜子牙封地,姜子牙是周武王执政时期的国师,不论军谋还是财政,都非常精通。因而治理自己的封地时,更是井井有条,为后世子孙留下了清明的朝政和良好的制度。这也是齐国强大的原因之一。燕国在燕昭王继位后政治清明,因为他礼贤下士,所以有才之士得到重用,为燕国的强盛打下了人才基础。而且由于之前燕国频遭外族入侵,所以在国防上也很重视。

赵、魏、韩是“三家分晋”的产物,三国分晋之后,便去找当时的周王朝分封,可见多么看不上周王朝,毕竟分封是宗主国的意愿。因为这三国继承了晋国的实力, 而且三国成立了同盟,所以这也是得以存在的基础。至于鲁国,到了后期,国君无能,虽然有人才基础,但政治浑浊,还遭遇了几次亡国的危机。而且此时的周王朝已经名存实亡,因而无法借助周王朝的实力,独木难依。

尽管鲁国有儒家创始人孔子,但是遵循周礼,仁爱治国却不是乱世中该有的政治思想。在当时,只有崇尚武力和军事,通过律法治理好本国,并且任用贤人,保证政治的清明,才能够从乱世中脱颖而出,成为强国。作为受周礼影响最为严重的鲁国,制度惯性是相当强大的,三桓之间势力彼此制约,而三桓又都出自公室,不像晋之三家是外姓臣属分起家来没有压力,三桓实际上还是想着利益最大化,最好就是在斗争能自己能坐上国君的位置。结果侯爵跟公爵斗,侯爵下面的伯爵们又起来造反,自然是无休无止的内斗,看不见远方的希望。若学七国那样变法,可惜公室在孔子时代就已经干不过三桓了,谈何变法呢?



鲁国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大诸侯国,但它却没能成为七雄之一,这不仅是鲁国的国脉根源所致,更是因为鲁国没有能够称雄称霸的君王来长期引领国家的发展。周武王在建立周朝以后就以分封制来管理天下,鲁国的先君正是周王之后,在最早的争雄阶段,鲁国出于种种原因而没有破坏原本的礼乐制度,这也让鲁国失去了先机,即便后来的鲁国出过非常多的人才,但他们依然没能带领鲁国走向强盛。

一、鲁国君王的家天下心思

鲁国最初是公子伯禽的封地,伯禽作为周王朝的坚定维护者,他的思想根源上就没有称霸的心思,而且鲁国最初的封地很小,君王并没有扩张的心思,这就使得鲁国先天性地失去了强盛的基因。后来由于诸侯们逐渐扩张领土,企图打破周朝家天下的维系,鲁国的后世君王也在逐渐动摇,鲁国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扩张和争霸,但由于长期的稳定状况,鲁国并不是每一代君王都想与人争霸,鲁国后来又逐渐消失在了争霸的棋盘里了。

二、鲁国缺少能征善战的大将

鲁国的人才很多,诸如孔孟等儒家学派的代表人都曾是鲁国君主的座上宾,但我们发现鲁国很多人才都是以文为先的,他们大都主张礼乐等,这或许也是由他们的渊源所决定的。即便鲁国曾经有过善战之人,但鲁国君主并不看重这类人,他们在鲁国很难得到重用,在那样一种才华难以实现的基础上,鲁国便再次失去了强有力了战将,同其他诸侯国来比,鲁国并不具备大战的条件,这也就使得鲁国在战国的争雄战争中逐渐没落。

鲁国没有渴望争霸的欲望,也没有能够争雄的将领,在鲁君长期的安宁心态下,即便有着不少的治国之才,但鲁国根本不具备成为霸主的前提。




孔子是什么地方人?
负责司法和监察事务。6. 孔子曾周游宋、卫、蔡、齐、楚等国,推广自己的思想和教育理念。7. 晚年时,孔子在鲁国参与编订了《诗》、《尚书》、《春秋》等重要文化典籍,并对学生进行教育。8. 孔子的弟子们将他的言论和教学内容整理成《论语》一书,成为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文献。

鲁国的第三大权臣是谁,他拜孔子为师是因为什么原因?
五、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孟孙家的老部下。孔子的祖先孔防叔从宋国逃到鲁国时,可能就是被孟孙氏所收留、重用。叔梁纥曾多次跟随孟孙氏的家主出征周边国家,还长期在孟孙氏的封地上担任地方官陬邑大夫。孟孙氏的旁支阳虎对孔子的身世底细了解的很清楚。这都说明孔子的家族和孟孙氏的关系很紧密,是...

孔子的生平
68岁时,孔子回到鲁国,继续从事教育活动。他在晚年专注于文化研究和整理工作,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73岁时去世。他的思想和教诲被弟子们记录在《论语》中,成为后世学习和研究的经典。孔子道德思想成就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

古时山东境内有两个主要国家:齐国与鲁国,为什么现在山东简称鲁,而不是...
再加上这个国家又使用的是和周朝一致的礼仪,故而更加显得地位超群。第二个方面,孔子来自鲁国,大家都知道。孔子是所有人都推崇的儒家老祖。他的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人,到如今也都在学习儒家文化。学习优秀道德,文明礼仪。这就能看出来孔子的影响力。因此鲁国中出了孔子这么一个人才后也跟着名气大增,成为...

孔子简介?!!!
19岁时,孔子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鲁昭公赐鲤鱼表示祝贺,故孔子为其子取名为鲤,字伯鱼(伯表示排行老大)。20岁时,孔子开始当“委吏”,管理仓库。第二年,孔子开始当“乘田”,管理畜牧。27岁时,孔子开始创办私人学校。此后,孔子拥有了较高的声誉。35岁时,鲁国发生内乱...

孔子简介
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就诞生在哪里。
今曲阜县城东南五十多华里的地方,有一座尼山,史书上也称尼丘山,是古代鲁国的名山之一。尼山附近是鲁国陬邑昌平乡,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就诞生在这里。 家贫又没有靠山,迫使年轻的孔子从事于在当时被认为是鄙贱的职事。据说他当过吹鼓手。二十来岁时给大贵族季氏当过管理帐目的"委吏",管理牲畜的"乘...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全文翻译
他亲自推举用五张羊皮赎回的百里奚,授予他大夫的爵位,把他从拘禁中解救出来,和他谈了三天的话,然后让他执掌国政。用这种精神治理国家,就是称王于天下也能做到,他只称霸还小了一点。”景公听后很高兴。孔子三十五岁时,鲁国发生动乱。孔子到了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想通过高昭子的关系接触景公...

孔子名什么,字什么,是哪个时期的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实现在孔子不仅仅是在我们国内拥有着很高的名气,在国际上的知名度都是特别的高,而且在当时孔子确确实实是教育出了非常多的优秀学生,对当时很多国家的影响力都是非常的大。实际上孔子的祖先也是宋国的一些贵族,但可惜到了后来,...

假如鲁国交给孔子治理,鲁国能不能成为强国,改变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的形式...
这人孔子执政的时候,确实违背了自己曾经的一些初衷,但是某些东西就像基因一样,深深地烙进孔子的心里面!如果他真的能够执政鲁国,那么对于周王室,他要遵从还是选择挟天子以令诸侯呢?我想孔子如果真的做了鲁国的最高执政者,想要称霸天下第一时间,肯定去到周王室那里去取经,而我要一套完整的周礼,...

德庆县13320639115: 孔子曾经治理鲁国三年百姓曾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为什么鲁国未能称霸? -
浦巧恩再: 鲁国君主在后来没有用孔夫子的治国之道,否则孔子就不会游历诸国,最后无奈的只当老师去了,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孔子是奴隶制度国家的人,由于历史局限性所以他治理鲁国不会强大,且儒家的学说是到孟子、荀子才完善的.且他的治国能力并不是一定超越管仲、百里溪等人,军事更别说了.所以鲁国不可能称霸的.

德庆县13320639115: 鲁国为何是孔子的伤心地? -
浦巧恩再: 孔子曾经在鲁国为相,因为鲁国执政的季桓子不听从孔子的建议,将孔子逼走,从此鲁国就成为孔子的伤心地.

德庆县13320639115: 被称为齐鲁大地的山东,为什么简称鲁而不是齐? -
浦巧恩再: 山东是我国华北五省之一,它简称鲁,又被称为齐鲁大地.春秋战国时期,该省份曾经产生了两个大国,它们分别是齐国和鲁国,齐鲁之国一南一北,对山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齐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它的实力要远强于鲁国,甚至到了战国...

德庆县13320639115: 齐国那么强,号称东帝,为什么几百年都没把鲁国给灭了 -
浦巧恩再: 山东简称"鲁"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在山东.在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地区有两个主要诸侯国,一个是齐国,一个是鲁国.在西周时期,周武王封齐地于姜尚,后来发展成为齐国.周成王封周公旦于鲁地,发展为鲁国.在春秋时期,齐国是春秋五霸...

德庆县13320639115: 孔子的故事5000字 -
浦巧恩再: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有一套虽不周密而相当完整的思想体系和政治见解.孔子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是提倡“仁”,仁就是“爱人”.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反映了由于奴隶制的渐趋瓦解而产生的当时庶人(广大人民)的抬头.孔子首...

德庆县13320639115: 为什么孔子的政治理想没有实现,从而离开鲁国周游列国? -
浦巧恩再: 一般认为是诸侯都在打仗,打仗是获取利益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对于仁义治国君王们就忽视了.虽然仁义治国有道理,但太遥远,君王是没这个耐心的. 个人分析一点:愚蠢的君主不会认为这种思想能获取利益,不用.聪明的君主想用,但发现一...

德庆县13320639115: 孔子的无可无不可春秋末期的鲁国据说有一段时间没有国君,国政被权臣把持.阳货,季氏的家臣,应该说是乱臣家的乱臣了.大家都讨厌阳货,有一个人尤其... -
浦巧恩再:[答案] 1、第一件是说孔子的聪明,第二件是说孔子是个孝顺的人! 2、意思是圣人也是跟我们一样的平凡人! 3、这样的意思是,他宁愿自己承担痛苦也不要父母替他担心! 4、作用是激励我们要向孔子学习,该前进的时候就进,该停的时候就停,能支持...

德庆县13320639115: 孔子宣扬的儒家思想?当时的统治阶级接受没有?为什么? -
浦巧恩再: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影响着我国整个封建制时代.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是一个社会发生大变革的时代,当时以奴隶集体劳作为主的国家土地制度——井田制被破坏,建立在井田制之上的宗族土地所有...

德庆县13320639115: 如何评价孔子在鲁国的改革 -
浦巧恩再: 乱世不需要孔子的那套理论.而且孔子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在乱世救国的良方.他的理论.适合在一统的强权社会巩固皇权的统治,

德庆县13320639115: 孔子68岁时回到鲁国,为什么被敬而不用? -
浦巧恩再: 并非不用,这在最近的热播的《孔子》里面已经有答案了,孔子已经无心政治上的勾心斗角,而转而继续他的教育事业以及整理古代文献为主.不然他怎么会梦到后事有人拜他为偶像?同时鲁国国君有问题都会去征询他.(当然 电影的孔子里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