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寺庙到底有何玄机?为何鸟不栖息蛇不敢靠近?

作者&投稿:愚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山东孔林为何乌鸦不栖,蛇类远避,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吗?~

我们大家吹牛的时候常常说:“老子天下第一”,其实这话原来是形容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老子的,因为他学贯古今、穷究天人,所以当时的人认为他的学问是天下第一的。那么谁是天下第二呢?这就要说起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了。他的墓地“孔林”传说“下不招蛇”,“上不落乌鸦”,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那时候正是天下大乱的时候,周天子无法控制天下诸侯,所以导致了周王朝的法律、礼仪、文化习俗全面败坏,史称“礼崩乐坏”。在这种情况 下,当时的天下士人绝大多数都在想着怎么用阴谋诡计来 帮助天下诸侯对付其他的诸侯,以此为自己获取名声和利。但是孔子则不然,他希望恢复周朝的礼乐教化,让老百姓再次过上幸福的生活。
为此,他四处游说,希望君王们能够采纳他的意见,推行仁政,给天下再一次带来和平与安定。但是当时正是各诸侯相互兼并严重的时候,互相之间每天都在谋划消灭对方,孔子的“仁政”无疑相当于“对牛弹琴”,除了名声比较大之外,绝大多数君王并不想接受孔子的想法,搞得孔子:“颠簸流离,游说列国,惶惶如丧家之犬,不可终日”。

不过天下终究是要平定的,太平的天下,人们不再需要在国内给自己的君王进献阴谋诡计来互相征伐,君王也不希望自己的国民老是想着“屠龙之术”。所以等到汉朝以后,儒家的学问渐渐地提升了上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成了国家官学,成了正式学问,孔子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到了宋朝之后,孔子的地位无限拔高,他的子孙被世世代代封为“衍圣公”,这也就有了后面逐渐规模宏大的“孔林”,以及其他许多相关的孔子遗迹。孔林,又称为“至圣林”,它是孔子及其后人的家族墓地,是与孔子相关的最重要的遗迹之一,与孔府、孔庙合称“三孔”。

以前孔子不得志的时候,当然也不会搞那么规模宏大的墓葬,他曾经游说诸侯的时候连饭都吃不饱,当然也不好花大把的钱来给自己打造墓地了。但是等到汉朝以后孔家飞黄腾达了,他的子孙们为了显示孔家的奢华豪迈,打造出“衍圣公”的气势,就花费巨额资金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孔林。
经过历代的改建、扩建,如今的孔林面积之大达到了200万平方米,比梵蒂冈这个国家还要大,其中有孔家历朝历代的坟墓10万余座,他们的坟墓都以孔子的坟墓为中心展开,并且在历朝历代设下了纪念性建筑:汉代设祠坛建神门,宋代刻制石仪,元代立碑、作周垣、建重门,明代重建享殿墓门、添建洙水桥坊和万古长春坊 。

按理说,作为一块墓地,乌鸦、蛇等动物都会到这里来,毕竟乌鸦是食腐动物,蛇则喜欢在坟墓等地方穿行。但是孔子的坟墓却没有这些东西,很多人都说孔子是圣人,上天不允许这些不祥的生物来靠近他的遗体,事实的真相是这样的吗?孔子是圣人固然不假,但是孔子同样“不语怪力乱神”,乌鸦不来,蛇也不来,其中还另有隐情。
原来孔子后人从风水和家族名声考虑,为了防止这些不洁之物来到孔子以及其他历代孔家先祖的坟墓附近,他们在后代的修建和扩建过程中大量的使用朱砂和硫磺这两种矿物。硫磺和朱砂有难闻的气味,同时具有一定的毒性,蛇闻到了都远远地避开,所以孔子及其后人的目的出现了“下不招蛇”的现象。

而为了以示纪念,孔林种满了楷树和桧柏等树木,以示万古长期。这些树木正是乌鸦所讨厌的,它们并不喜欢在这上面栖息,所以孔林“上不招乌鸦”。小小的两个措施,就造成了孔林“下不招蛇,上不落乌鸦”的神秘现象,不得不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啊!

我们大家吹牛的时候常常说:“老子天下第一”,其实这话原来是形容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老子的,因为他学贯古今、穷究天人,所以当时的人认为他的学问是天下第一的。那么谁是天下第二呢?这就要说起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了。他的墓地“孔林”传说“下不招蛇”,“上不落乌鸦”,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那时候正是天下大乱的时候,周天子无法控制天下诸侯,所以导致了周王朝的法律、礼仪、文化习俗全面败坏,史称“礼崩乐坏”。在这种情况 下,当时的天下士人绝大多数都在想着怎么用阴谋诡计来 帮助天下诸侯对付其他的诸侯,以此为自己获取名声和利。但是孔子则不然,他希望恢复周朝的礼乐教化,让老百姓再次过上幸福的生活。
为此,他四处游说,希望君王们能够采纳他的意见,推行仁政,给天下再一次带来和平与安定。但是当时正是各诸侯相互兼并严重的时候,互相之间每天都在谋划消灭对方,孔子的“仁政”无疑相当于“对牛弹琴”,除了名声比较大之外,绝大多数君王并不想接受孔子的想法,搞得孔子:“颠簸流离,游说列国,惶惶如丧家之犬,不可终日”。


不过天下终究是要平定的,太平的天下,人们不再需要在国内给自己的君王进献阴谋诡计来互相征伐,君王也不希望自己的国民老是想着“屠龙之术”。所以等到汉朝以后,儒家的学问渐渐地提升了上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成了国家官学,成了正式学问,孔子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到了宋朝之后,孔子的地位无限拔高,他的子孙被世世代代封为“衍圣公”,这也就有了后面逐渐规模宏大的“孔林”,以及其他许多相关的孔子遗迹。孔林,又称为“至圣林”,它是孔子及其后人的家族墓地,是与孔子相关的最重要的遗迹之一,与孔府、孔庙合称“三孔”。


以前孔子不得志的时候,当然也不会搞那么规模宏大的墓葬,他曾经游说诸侯的时候连饭都吃不饱,当然也不好花大把的钱来给自己打造墓地了。但是等到汉朝以后孔家飞黄腾达了,他的子孙们为了显示孔家的奢华豪迈,打造出“衍圣公”的气势,就花费巨额资金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孔林。
经过历代的改建、扩建,如今的孔林面积之大达到了200万平方米,比梵蒂冈这个国家还要大,其中有孔家历朝历代的坟墓10万余座,他们的坟墓都以孔子的坟墓为中心展开,并且在历朝历代设下了纪念性建筑:汉代设祠坛建神门,宋代刻制石仪,元代立碑、作周垣、建重门,明代重建享殿墓门、添建洙水桥坊和万古长春坊 。


按理说,作为一块墓地,乌鸦、蛇等动物都会到这里来,毕竟乌鸦是食腐动物,蛇则喜欢在坟墓等地方穿行。但是孔子的坟墓却没有这些东西,很多人都说孔子是圣人,上天不允许这些不祥的生物来靠近他的遗体,事实的真相是这样的吗?孔子是圣人固然不假,但是孔子同样“不语怪力乱神”,乌鸦不来,蛇也不来,其中还另有隐情。
原来孔子后人从风水和家族名声考虑,为了防止这些不洁之物来到孔子以及其他历代孔家先祖的坟墓附近,他们在后代的修建和扩建过程中大量的使用朱砂和硫磺这两种矿物。硫磺和朱砂有难闻的气味,同时具有一定的毒性,蛇闻到了都远远地避开,所以孔子及其后人的目的出现了“下不招蛇”的现象。


而为了以示纪念,孔林种满了楷树和桧柏等树木,以示万古长期。这些树木正是乌鸦所讨厌的,它们并不喜欢在这上面栖息,所以孔林“上不招乌鸦”。小小的两个措施,就造成了孔林“下不招蛇,上不落乌鸦”的神秘现象,不得不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啊!

在中国古代,出现了许多位圣贤,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各位圣贤大家如同群星一样璀璨,而孔子,显然是其中最闪耀的一颗。 

关于孔子 , 古代一直在对他进行神话 , 将他誉为圣人 , 是拯救天下的伟人 , 而到了近代和现代 , 又有许多人批评他 , 说他是封建思想的缔造者 , 旧社会的维护者 , 是应该摒弃的糟糠 。 其实 , 这两种观点都不正确 , 孔子当然不是圣人 , 也不是神仙 , 但他对于中国古代的贡献也是巨大的 , 这一点无法否认 。 

孔子一生并不富裕。而且他的生活可以说的上是艰难困苦。然而,他的弟子中有许多贵族的孩子和富人。虽然许多国家的君主没有采纳孔子的治国理念,但他们仍然非常尊重他。因此,当孔子去世时,许多人捐款为他建造孔林。孔林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心中的圣地,也是普通人眼中的神秘之地。 比如在孔林当中,乌鸦不会在附近筑巢栖息,虫蛇也不在孔林出现。 

这个现象在古代就已经存在 , 当时没有人知道原因 , 不过许多人都说这跟孔子是圣人有关 , 关于此 , 还有一些历史典故 。 

但是真正的原因,经过专家研究 , 加上对史书的考察 , 他们发现 , 孔林在修建和修缮时 , 大量采用了朱砂和硫磺 , 而这些正好是蛇类最讨厌的东西 。 孔林的植被也多是乌鸦所不喜欢的树木 , 因此孔林才会出现此种奇特的景象 。 

许多人陷入了误区,认为想要宣传孔子就必须神话孔林,从而神话孔子,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对的,事实上,孔子不需要神话,他就是一位不完美的伟人,他虽然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但他的许多思想和主张都是在为百姓争取权利。



其实没有什么玄机,之所以鸟不栖息、蛇不敢靠近,是因为在修建的时候,运用了大量的朱砂和硫磺,蛇虫最怕这些,就连种的树也是鸟类不喜欢的。

玄机就在于建筑孔庙的材料上,这些材料中含有很多的硫磺和朱砂,有这些蛇非常讨厌的东西存在,蛇当然不会过来。而孔林当中的树木多是乌鸦讨厌的树木,没有合适的居住环境,乌鸦当然也不会过来了。

专家通过研究,加上史书的记载,是说孔子的寺庙在修建和修缮时,大量采用了朱砂和硫磺,这些东西是蛇类最讨厌的东西,古代降蛇妖用的就是硫磺,孔庙周围的植被很多都是鸟类不喜欢的树木,所以孔庙才会出现这种现象。


大新县13081292726: 良禽择木什么来这?什么意思? -
泷陆华士: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出处和意思】“良禽择木而栖”出自《孔子》“还有,”贞明夫人一面为丈夫戴正头上的黑色官帽,一面又说:“有道是: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 良禽择木.贞明夫人所引的“良禽择木”是孔子在卫国时说过的话.当时卫灵公寻问孔子关于作战布阵的事情,孔子立即回答:“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尝学也.(注:祭祀礼仪之类的事,我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我没有学过.)”之后,孔子便催促学生们准备离开卫国.学生们不知其故,于是孔子说道:“鸟择木,无木择鸟.”此言后来演变为“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孔子认为,君子遇事之时应看清在哪才能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程度的运用.

大新县13081292726: 良禽择木而栖,士不知已者而搏是什么意思 -
泷陆华士: 良禽择木而栖 解释 〔谚语〕原意是指优秀的禽鸟会选择理想的树木作为自己栖息的地方.比喻优秀的人才应该选择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好单位和善用自己的好领导.出处 《左传》:孔文子之将攻大叔也,访于仲尼.仲尼:“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甲兵之事,未之闻也.”退,命驾而行,曰:“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文子遽止之,曰:“圉岂敢度其私,访卫国之难也.”将止,鲁人以币召之,乃归.《三国演义》第三回:“布曰:恨不逢其主耳.肃笑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第十四回:“宠曰: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遇可事之主,而交臂失之,非丈夫也.”

大新县13081292726: 请问崔老师一句话的意思 -
泷陆华士: 古人有云:良禽择木而栖,良将择主而事.以前,这话可以这么理解——鸟飞累了得找棵安全的树歇息才能睡得安稳,不被猎手捕杀;能征善战的骁将得寻个知人善用的好主,如此方能大显身手. “良禽择木”是孔子在卫国时说过的话.当时卫灵公寻问孔子关于作战布阵的事情,孔子立即回答:“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尝学也.之后,孔子便催促学生们准备离开卫国.学生们不知其故,于是孔子说道:“鸟择木,无木择鸟.” 此言后来演变为“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孔子认为,君子遇事之时应看清在哪才能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程度的运用.

大新县13081292726: 良禽择木而西.贤臣择主而持是什么意思 -
泷陆华士: 优秀的臣子选择贤明的君主来侍奉,优质的禽鸟选择名贵的树木来栖息. 其含义是人要择优而取 .

大新县13081292726: “良禽择木而栖”的下一句是什么?出处呢?
泷陆华士: 《左传·哀公十一年》,孔子因卫国政治腐败,自己得不到重用决定离开.当时卫国的当权者孔文子准备出征,想听听孔子的意见,孔于说自己只懂得礼仪,不懂得打仗.并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后因而有“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说

大新县13081292726: 压岁钱给谁用的辩论赛 -
泷陆华士: 秋胡行(二首)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牛顿不起,车堕谷间. 坐磐石之上,弹五弦之琴. 作为清角韵,意中迷烦. 歌以言志,晨上散关山.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旁? 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旁? ...

大新县13081292726: 孔雀东南飞结尾如何理解?有何含义?联系全文,
泷陆华士: 这里第一、二句诗,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松柏”是四季常绿、刚直挺拔之树,... 没有思想的鸟儿能够成双成对,相向和鸣. 这生动和谐的景观,给人们带来了喜悦和...

大新县13081292726: 读书有关的古诗词名句 -
泷陆华士: 东晋诗人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喜爱读书.他写了一首《杂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唐代文豪韩愈在一首读书诗中写道:“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学,...

大新县13081292726: 鸽子吃什么东西? -
泷陆华士: 鸽子的饲料以杂粮为主,比较常用的有小麦、荞麦、高粱、玉米、豌豆、绿豆、麻子等 其他植物都可以吃.如果养的多就买饲料,上面有详细说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