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图片或数字、文字等资料,写一两句号召人们保护地球的标语口号。

作者&投稿:巢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保护环境的标语,口号~

你知道关于环保的标语吗?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1.严肃法纪,惩治行政腐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与防治沙漠化有关的有《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水土保持法》,目前又在制定《防沙治沙》,还制定了与这些法律相配套的一系列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之所以称其为法律法规,是因为它们本身具有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强制性。在一个法制的社会,没有凌驾于法之上的权力。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本身就是非法,为法所不容。因此,任何违背法律法规的行为(包括政府行为)都要依法进行惩处,并给予改正。否则,法不成法,只能助长行政腐败,扰乱社会秩序。
然而,在我们的各级政府部门中,总有人把人民赋予的权力视为个人的特权,好象法律法规是给老百姓制定的,是专门用来管教老百姓的,而约束不了自己。凡符合自己和本部门利益的就依法行政;反之,则千方百计绕过“政策障碍”,甚至寻找种种借口,把法律法规撇到一边。应该说,正是这种执法部门的行政腐败,加剧了我国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
建议全国人大以“西部开发,生态先行”为题,就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有针对性地进行一次执法大检查,及时纠正各级政府执法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历史上大开发带来生态大破坏的悲剧重演。
2.环境问题的决策要有前瞻性和超前意识
我国保护天然林、在长江、黄河中上游首先禁伐天然林的决策是在1996年水灾后作出的;而禁止采挖和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和麻黄草的决策也是在2000年春季沙尘暴和扬沙天气灾害连续袭击北京地区后作出的。均系亡羊补牢,付出了惨痛代价后而痛下决心。事实上,无论是洪涝还是干旱,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已有学者和媒体发出了“长江有变成黄河的危险”、“风沙紧逼北京城”这样的警告。我国高层决策者也并非置若罔闻,只是由于涉及广泛的社会利益群体,而政府的财政支持能力有限,难以当机立断。然而,凡属生态环境问题都有一种“叠加效益”,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从根本上解决,只能事倍功半,不可能遏制住环境加速恶化的步伐,而且将来一旦治理起来,费用也更加高昂,代价也会更加惨重,远远超过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所换取的眼前的和暂时的利益。
建议国务院设立包括沙漠化在内的各类生态环境问题专家咨询小组和预警预报系统,为政府部门的高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加大防沙治沙的国家资金投入
中国治沙工程,国家长期投入不足。“八五”期间,国家投入治沙资金仅1亿多元,地方配套资金又很难落实,因为沙区多是“老、少、边、穷”地区,地方财力有限。相当一部分群众尚未解决温饱,很难拿出钱来防沙治沙。1999年国家投入治沙资金为3000多万元,主要用于治沙工程建设,按治理面积平均每亩投入2.26元,只够买两三棵小树苗,与实际需要相差甚远(有专家认为治沙经费每年需20亿元)。目前,在西北地区,造林一亩成本约100元,每亩治沙工程造林,则需500至600元。过去的办法是发动农民投工投劳,以弥补造林经费的不足。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的低投资水平加行政命令,硬性摊派,无偿使用劳动力的办法越来越行不通了,更何况国务院三令五申不允许加大农民的负担,如果再不加大对治沙的投入,今后工作势必出现滑坡。事实上,由于缺乏经费,防沙治沙中的许多关键性问题,如节水技术推广、优良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太阳能、风能开发利用……得不到解决;许多治沙林场、苗圃、治沙站、保护站等基层防沙治沙单位、职工工资无保障,生产生活举步维艰、正常防治沙漠化的工作难以开展,同时也造成了工程建设速度慢、质量低、布局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管护力量薄弱,造林种草成果难以巩固等等问题。这些现状,与实现国家扶贫攻坚和经济建设重心向中西部转移的战略极不相称。
建议国家加大对防治沙漠化的资金投入,除多渠道筹集资金,与农业综合开发、农田基本建设、工程相结合;还应制定一些相应的优惠政策,实行谁治理,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推广荒沙拍卖,租贷、转让、股份合作等治理方式,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全社会共同参与治沙的新局面。
4.建立国家防治荒漠化领导小组
防沙治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和管理问题。它涉及了社会、经济、生态各个方面和林业、农业、水利、环保等各个政府部门。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往,沙漠化防治之所以不尽人意,主要原因之一是社会的各个部门各行其是,难以形成合力,甚至一个部门治沙,其它部门却在造沙。凡属环境问题,都是跨行政区横向发展的,而解决环境问题的政府部门却又是纵向设计的。如果恪守于这种部门分割和地域分割的纵向的行政管理模式,那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任何横向的环境问题的。因此,我们也必须横向来设计我们的环境行政管理体系,避免部门之间工作中的扯皮,内耗,分散和重复,提高生态建设工程的整体效率。为此,建议将国家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升格为国家防治荒漠化领导小组,由国务院直接领导,以提高其权威性和可操作性。根据部门的职能分工,办公室仍设在国家林业局。同时,要加强“高级专家顾问组”的作用,保证荒漠化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增加科学技术和规划设计的透明度。
5.把环境成本纳入经济核算体系,将生态建设作为政绩考核指标
任何经济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都要产生或大或小的负面影响,一利带来一弊。然而,究竟是利大抑或弊大,如何趋利避害,则要通过对环境成本的评估,决定取舍。例如,近十年来,因挖发菜还使内蒙古2.2亿亩草场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6000万亩沦为荒漠,其余的也处于沙化的过程之中。为此每年对牧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30亿元,生态破坏的损失不可估量,还引发了农牧民冲突,造成了影响民族团结的社会问题。因此,这种资源掠夺式的经济活动,理当在禁止之列。
可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对基层干部的政绩考核内容中,只有发展经济的指标而无生态建设的指标,特别在脱贫目标上,一味强调增加牲畜的存栏数和粮食产量,从而助长了牧民过牧草场,农民毁林毁草开荒种地,而由此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则不在考核之列。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取得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一些政府官员和政府部门不惜付出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任期内的“政绩”。这是导致急功近利,政府行为短期化与决策短期化的根源。
由此可见,环境的问题根植于我们社会和经济的结构、体系之中。不改变与生态建设的目标不相适应的社会经济结构、体系,改善环境的努力就不会有大的作为。目前,我们急待解决的就是把环境成本纳入经济核算体系,并将生态建设的具体内容列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指标中去。
6.严格控制环境的人口容量,退耕与“退人”结合起来
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制定社会发展计划的基础。我国西部生态极其脆弱,破坏易而恢复难,“地广人稀”只是一种表面现象。由于环境容量十分有限,许多地区的人口已经超饱和。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北方荒漠化地区人口总数已达4亿人,比建国初增加了160‰。新疆160万平方公里土地,可供人类生存繁衍的绿洲仅有4.5%,目前农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0-400人,同东部沿海省份的人口密度已不相上下。20世纪初,塔克拉玛干沙漠周缘地区仅有150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含沙漠、戈壁)2人;到80年代,人口增至513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人,超过联合国制定的沙漠地区人口密度临界指标为7人的标准。青藏高原河谷合理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不超过20人,而今在该地区却达90人,大大超出土地承载力。过垦过牧,造成风沙肆虐。西南地区山高坡陡,土壤瘠薄,植被破坏后石漠化严重。石漠化使土地永久丧失生产力,因此比沙漠化问题更严重,也更难以治理。
退耕还林还草工作要与“退人”结合起来,在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逐步将超过环境容量的人口迁移出来,转移到小城镇,以便从根本上解决退耕后反复的问题和“靠山吃山”,继续破坏植被的问题,给大自然以喘息之机,恢复元气;同时,发展具有一定规模效应的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富余人口,也可以带动多种产业的发展,增加群众收入,缓和西部人口压力与土地承载力之间的矛盾。
7.保护、恢复与重建荒漠生态系统
沙漠化形成与扩张的根本原因,就是荒漠生态系统(包括沙漠、戈壁系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草原系统、森林系统和湿地系统)的人为破坏所致,是对该系统中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强度开发利用而导致系统内部固有的稳定与平衡失调的结果。以往,我们一手植树种草,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防治沙漠化,另一只手却破坏荒漠生态系统,制造新的沙漠化土地。事实上,正是由于荒漠生态系统的破坏,尽管我们营造了“三北”防护林,实施了防沙治沙工程,却仍然未能在整体上遏制住沙漠化扩张的步伐。可以说,近半个世纪来,沙暴频频的真正原因,并非人工植被营造太少,而是天然植被破坏过甚。小环境的局部改善,抵消不了大环境的整体逆变。
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调整防沙治沙战略,从片面重视发展人工植被转到积极发展人工――天然乔灌草复合植被;从单纯保护绿洲到积极保护包括绿洲在内的整个荒漠生态系统。只有重建荒漠生态系统,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住沙漠化扩展的势头,扭转防沙治沙和治理水土流失工作中的被动局面,也才能切实有效地改善我国西北地区的大生态、大环境。

1.节约用水。为珍惜水资源,不让水龙头空流,缩短淋浴时间;安装节水龙头;用节水型抽水马桶。
2. 节约用电, 尽量少使用电器,随手关灯。随时关紧电冰箱的门;使用节能灯具;购
买高效低能耗电器。
3. 节约用纸纸浆需求量的猛增是木材消费增长的原因之一。全国年造纸消耗木材1000
万立方米,进口木浆130万 吨,进口纸张的大量消费不仅造成森林毁坏,而且因生产纸浆排放污水江河湖泊受到严重污染(造纸行业所造成的污染占整个水域的30%以上。),用过一面的纸可以翻过来做草稿纸、便条纸,或自制成笔记本使用;过期的挂历可以包书皮。
4. 废物利用,如:糖纸可折成灯饰或门帘,旧衣服可做成拖把等等。支持和参与废纸、
废玻璃、废塑料和废金属的回收利用。
5. 减少生活垃圾,自觉将垃圾分类。
6. 少用化学制剂,购买使用无磷、生物可降解的洗涤用品;
7. 尽量不使用个人轿车。为减少空气污染,节约能源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车或
步行;使用无铅汽油,购买小排气量的轿车。
8. 购物时自备购物袋。

保护地球,从我做起

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原来的她被小辈们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

结合晋江市市区、镇区绿化基础与现状,以及市、镇区性质与规模,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等实际情况,近期目标不宜订得太高,以经过努力可以实现为宜,中、远期则应与省的指标相吻合。
根据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经验,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成熟度的情况下,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城市绿地建设是否合理。晋江在今后的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中,都要最大限度的提高城市的绿地率,至少保持在30%。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和物种选择应满足环境美化、污染防治和舒适性营造等多方面的功能要求,结构应以大型带状绿地形成的网络为基本框架,块状绿地尽量与带状网络联系在一起,在这种大型绿化系统建设的基础上,辅助点状绿化、小品绿化、庭院绿化、墙面和屋顶绿化等多种绿化形式。要抛弃传统的点、线、面结合,见缝插针的绿化形式,通过合理的设计,把绿地建设工作有机地结合到城市建设中去,使晋江的城市绿地建设达到国内的先进水平。
2.市域造林绿化方案
晋江市是一个城乡结合型的城市,目前尚有40%左右土地为有农作物覆盖的农业用地。但是,农作物和林木是两类不同的植物,两者在形态上的差异,使得林木比农作物具有更大的生态振幅,对环境更广泛的适应性,因此两者在调节生态平衡方面的功能是不可代替的。结合晋江市实际情况,近期市森林覆盖率达25%,中期达30%,远期保持在35%以上。为实施以上规划目标采取以下措施
①巩固和完善防护林体系
根据晋江市实际情况,防护林建设应以提高防风固沙,农田防护和水土保持能力为主。在晋东南海岸新营造防风固沙林,进一步完善沿海“绿色长城”。在今昔丘陵台地重点建设保持林工程,并以九十九溪干、支流两侧一重山和水土流失严重的丘陵、台地、赤土*等水土保持绿化工程为主。同时要抓好老林带的更新改造。
②大力发展水果种植业
晋江市水果种类多,品种资源丰富,是全国有名的龙眼生产基地县之一。要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大力建设水果生产基地。对于一些严重缺水,土层浅薄,广种薄收的三级台地和沿海沙滩,可通过合理规划,适当地退耕还林。
3.自然资源保护
自然资源作为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其永续利用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理基础。同时,构成自然资源的各种物质和能量,也是人类生存必须的环境因素,从这个角度讲,保护自然资源,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晋江市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城市,可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却普遍存在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现象,资源浪费严重,这不仅导致资源基础不断削弱,加剧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而且也是造成近年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所以,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环境问题。为此,只有坚持贯彻执行“保护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重”的方针,以及“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的政策,真正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放在核心地位,才能突破资源条件的限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①土地资源
晋江市土地总面积72165公顷,人均土地0.073公顷。耕地面积2622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35.4%,人均耕地0.024公顷,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037公顷/人),仅为全国平均水平之三分之一。根据晋江市土地局1996年调查资料,全市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利用率达92%,与福建省平均水平相近。其中耕地比重为36.35%,为晋江市最大的用地类型,其次为城镇村及工矿建设用地占24.81%。
晋江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耕地资源紧缺,中低产田比重较大,土地产出率偏低;土地利用结构方面,林地比重偏低,致使全市森林覆盖率低,且分布不匀;水土流失严重;土壤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
土地资源保护的主要对策包括:
依法对耕地进行特殊保护。保护耕地,从数量上要坚决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严格控制耕地面积净减量,维持耕地数量动态平衡,确保基本农田占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在质量上,要结合国土整治,加强中低产田改造。进一步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林地比重,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森林覆盖率,同时,有利于改良土壤,保持肥力,防止水土流失。结合城乡环境污染综合整治,防治土壤污染和土壤功能退化。要加强对乡镇企业“三废”污染防治,严防“三废”污染土壤或直接损害农作物,特别是结合西部建陶业烟尘污染的治理,使磁灶内坑、紫帽等地的龙眼生产在近期内得以恢复。进一步整治水土流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提出的“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意效益”的方针,结合晋江市实际情况,应进一步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相结合、封禁治理与强化治理相结合、水土流失治理与水土资源合理开发相结合的路子,并及时把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转移到预防和监督方面,彻底扭转过去“一方治理,多方破坏”,“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
②矿产资源
晋江市矿产资源,截止1998年底,发现玻璃砂、型砂、花岗岩、高岭土、泥煤、粘土、矿泉水等七种主要矿产,已查明矿产地100多处。在上述各种矿产中,花岗岩和玻璃砂是晋江市两大优势矿种。
矿产资源属不可再生资源,需经漫长地质年代的综合地质作用逐渐形成,必须十分珍惜,其开发利用应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
对所有矿产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做到有偿使用;严禁在现有或拟开发旅游风景区内,生态调节区内开山炸石,开采矿物;为保护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址,在其保护区内的玻璃砂、型砂原则上不得进行商业开发;所有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单位或个人,必须无偿承担保护、恢复矿区生态环境的义务,不得在区内占用农田,长期堆放废料废渣,随时砍伐、破坏森林植被。
另外,由于开采矿物所引起的山体破坏非常严重,而且缺乏有效的管理。因此,建议采取严禁开采、限量开采,生态恢复补偿费等措施,并且要有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目前关于山体破坏的现状数据非常缺乏。
③水资源
前面所提到晋江市淡水资源非常缺乏,地下水开采现象非常严重。晋江市位于海边,地下水开采必然引起海水倒灌,使土壤性质发生变化。
4.海洋水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晋江市海岸线长,海域辽阔,浅海滩涂宜养面积大,拥有鱼类、贝类、藻类、虾、蟹等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海洋水产资源,还有翡翠、贻贝、西施舌等珍贵品种。海洋水产资源开发历史悠久,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是晋江市农业的支柱产业。
实现晋江市海洋水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在于水产资源的保护、增殖和合理开发利用。为此,建议:
调整海洋水产业生产结构,实行养捕结合,以养为主。海洋捕捞业的重点要放在外海、远洋,以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减轻近海资源压力。同时大力开发海水养殖业。加强沿海群众渔业管理。同时,严格执行禁渔区、禁渔区、禁渔期制度并加强管理。试验并逐步推广投放人工鱼礁,推行放养渔业等新技术,营造渔业资源。
大力保护海域环境,严防海洋水体污染,养殖水域海水水质要达二类水质标准
5.野生动物保护
野生动物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成分,也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人类的干扰,如森林砍伐,植被破坏,已使它们的生境遭受严重破坏,加上人为滥捕乱猎,滥采乱砍,野生生物物种正以惊人的速度大规模的消失。
根据晋江市实际情况,特别是当前大部分群众保护野生生物的意识还比较淡薄,建议近期以宣传教育为主,即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介绍晋江市应加以保护的野生生物的种类、习性、生境特点,栖息地等有关知识。同时,依法严惩猎捕、采集、贩卖野生生物的单位和个人,并在各新闻媒体上予以曝光。中远期应建立保护野生动物管理机构,制定适合晋江市的保护、管理条例,使之走上法制化的轨道。赞同0| 评论


生态环境破坏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3.焚林而猎,4.涸泽而渔,5,焚烧垃圾,6,污水任意排放,7,江河放药闹鱼,8.工厂尾气不达标肆意排放,9,废旧冰箱雪种任意排放和丢弃,10,废旧电池任意丢弃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形式有土壤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类型,其中最为严重的影响就是臭氧层被破坏。2...

生态环境的破坏写作文
当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现了紧张和对立,整个生态系统不断受到破坏。由此,必须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新文明。 为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生态平衡,除经济和法律手段外,还必须依靠道德的力量。建立适应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形成人们坚定的内心信念,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生态环境道德是人类在处...

我国生态破坏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4、生物多样性减少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居北半球第一位。但由于人口过快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大面积破坏和退化,我国有1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水资源短缺 由于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且利用效率低,北方地区严重缺水,对工农业...

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哪些
向你介绍一下全球十大环境污染事件,不知道是否够你所需。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 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在这个狭窄的河谷里有炼油厂、金属厂、玻璃厂等许多工厂。12月1日到5日的几天里,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致使13个大烟囱排出的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害气体积累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

生态环境遭到的破坏有那些
水环境,森林系统,植物系统,动物系统,自然资源

关于生态环境或自然资源被破坏的事例
由于中国目前的环境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的食品、机电、纺织、皮革、陶瓷、烟草、玩具、鞋业等行业的产品将在出口贸易中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矿产、石材、药用植物、农产品、畜牧产品的大量需求,可能会加重中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同时,中国可能成为国外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地点...

谁能简要地告诉我生态环境遭到了哪些破坏
(7)少数人对气候特别敏感,但这些人对环境问题如噪音的污染也是敏感的。比较起来,老年人比年轻人对气候更为敏感,这是因为年纪大的人心血管系统衰弱。体重也一样,体胖的人在热天觉得很不好过,但体瘦的人在冷天也觉得够呛。在实验中,男人和女人对气候的反应几乎一样。(8)空调器和干燥器的影响...

生态破坏包括哪些
1、水土流失严重;2、过度采挖珍稀动植物;3、乱砍滥伐;4、生物多样性减少;5、过度垦荒,围湖造田;6、不合理地引进物种;7、草场退化;8、水资源短缺;9、沙漠化;10、荒漠化。生态破坏是人类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衍生的环境效应。

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受破坏的事例(急用,快啊,还要简短!!!)_百度知 ...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水污染”的定义: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

...西宁无视废止政策,这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怎样的破坏?
这个废止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社会和社会群众的利益,他们的无视是在破坏公共秩序,破坏生态环境。一位买二手车的店主表示:“我每个月引入二手车七十多辆,每一辆都需要增加额外的检测费用,这也增加了二手车的成本”。无视废止政策,阻碍二手车的引入,二手车的重复利用率下降,人们就会再去...

图们市13873625407: 搜集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遭破坏的事例、数据 -
夙政哌奇:[答案] 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7.2%.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450亿双,耗费木材133万立方米,要砍伐大约2500万棵大树,需毁掉146平方公里的森林.一次性木筷的广泛使...

图们市13873625407: 查找有关地球知识的资料,搜集生态及自然资源遭受破坏的事例数据 -
夙政哌奇: 1.过度砍伐森林 2.向空气中排放CO2,等各种有毒气体,形成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 3.过度开采石油和煤 4.对大量濒危动的灭绝负有直接责任 5.污染水源 1992年,全国废气排放量 l0.5万化标立方米(不包括乡镇工业,下同).废气中烟尘排...

图们市13873625407: 生态环境遭到了哪些破坏?(请列数字表明) -
夙政哌奇: 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一)环境污染状况 l.大气 1992年,全国废气排放量 l0.5万化标立方米(不包括乡镇工业,下同).废气中烟尘排放量 1111万吨,比上年增长 7.6%;二氧化硫排放量 1...

图们市13873625407: 生态环境和资源被破坏的事例和数据 -
夙政哌奇: 白色污染,可怕!nbsp;纸张的发明使到人类的发明迅速地发展.但是现实生活中,一张张洁白无暇的纸张让人类的周围环境遭到了极大的污染.nbsp;浪费纸张:在我们班级里和学校的垃圾池里,每天都有一大堆的纸张在垃圾池里.黄的、...

图们市13873625407: 我国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具体数据 -
夙政哌奇: 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主要表现为: 水土流失严重.建国初期,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平方公里.据1992年卫星遥感测算,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4万...

图们市13873625407: 搜集身边破坏环保的事,写下来.100字 -
夙政哌奇: 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事例(中国) ,列举了六个,你自己选!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除了一些自然原因,主要的人为原因是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还有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人地矛盾尖锐󰀀2.西北的土...

图们市13873625407: 有关地球知识及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遭受破坏的事例和数据! -
夙政哌奇: 温室效应——地球发烧之谜温室效应是指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氟利昂高温室气体大量排向大气层,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目前,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CO2大约为230亿吨.比20世纪初增加20%.至今仍以每年0.5%的速度递增...

图们市13873625407: 生态环境破坏的事例(列数字) -
夙政哌奇: 毁林开荒,导致水土流失

图们市13873625407: 生态环境都遭到了哪些破坏?人们为生态环境做出了哪些努力? -
夙政哌奇: 破坏:1、酸雨 2、全球变暖 3、臭氧层空洞 4、植被破坏 5、沙尘暴 6、动植物灭绝 7、土地荒漠化 8、土地盐碱化 9、洪涝灾害频繁 努力:1.环保车 2.植树 3.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量

图们市13873625407: 环境污染的示例和生态环境被破坏的资料 -
夙政哌奇: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20世纪30年代,比利时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环境污染事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这也是20世纪有记录以来最早的一次大气污染惨案.马斯河谷是比利时境内马斯河旁一段河谷地段,中部低洼,两侧百米高山对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