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感叹号作用

作者&投稿:曲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文言文中为什么要多次用“也”

作为古代的语气词,它有四个作用。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呀”

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旋见一白酋…英将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呢”、“吗”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

4、用在前半句的末了,表示停顿一下,舒缓语气,后半句将对前半句加以解说。对后半句有强调作用

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2. 文言文中的感叹词有哪些词

一、也

释义: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呀”

引证: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释义:年轻时的岁月是可惜啊。

2、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呢”、“吗”。

引证: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

释义:你是人家雇工耕田的,哪里(会)富贵呢?

二、兮

释义:文言感叹助词。大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a)”:大风起~云飞扬。

引证:葛之覃兮,施于中谷。——《诗·周南·葛覃》

释义:葛草长得长又长啊,漫山遍谷都有它。

三、耳

释义: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如同“矣”,相当于“了”、“啊”、“也”。

引证:田横,齐之壮士耳。——《资治通鉴》

释义:田横,只是齐国的一个壮士罢了。

四、噫

释义:表示惊异:~,他今天怎么来了?

引证:季恬逸道“噫!那里来的这位太太?”——《儒林外史》

释义:季闲适说道“唉!哪里来的这个职位太太?”

五、嘻

释义:叹词。表示惊奇、轻蔑等:~,技至此乎!

引证:嘻,善哉! 技盖至此乎!——《庄子·养生主》

释义:哈哈,好啊!!技术是达到这种程度吗!

3. 关于文言文中引号的问题

古文原本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后人为了阅读的方便,便用现代汉语为古文标注,所以,古文的标点符号的用法是同于现代汉语的,没有一个特殊的用法。引号

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引号有双引号和单引号两种。一般用双引号,引文内还有引文,就用单引号。双引号和单引号反复使用。直接引用别人的话,用引号;间接引用别人的话,不用引号。连续引用几个文段时,每段开头都要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用后引号。

引号的作用主要有:

a.表示引语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d.表示否定和讽刺

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成语、格言、诗词等, 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使用引用时,引文末尾标点的位置要注意。 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点号放在引号里边。如果引用的内容是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引文没有独立性,引用部分末尾不用点号(问号、叹号可保留),整个句子该停顿处则停顿,该用何点号则用何点号。

4. 之在文言文的作用

“之”在文言文中常当代词、助词、动词用,其作用各不相同。

一、作代词

1、代人,如《项脊轩志》中的“先妣抚之甚厚”,“之”可译作“她”,代老妪。

2、代物,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之”代“土地”。

3、代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与坐谈,问之客曰”,“之”代“与徐公孰美这件事”。

4、指示代词,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之”可译作“这,这样”指上文“河内凶……亦然”。“不若长安君之甚”《触龙说赵太后》,“之”译作“那样”。

二、作助词

1、定语的标志,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代百司之职役哉”,这里的“之”连结名词性定语“百司”和中心语“职役”,可译作“的”,表示限制的偏正关系。此句可译为“代管百官的职事呢?”。《过秦论》中的“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两个“之”分别连结形容词性定语“膏腴”、“要害”和中心词“地”、“郡”,表示修饰的偏正关系。

2、补语的标志。如《捕蛇弗酣缔叫郫既惦习定卢者说》中的“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之”在这里作补语的标志,可译作“得”,表示连结中心词“不幸”和补语“甚”。

3、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这里“何厌”是“有”的宾语,提前了。此句可译为“晋国(的欲望),有什么满足的(可能)呢?”

4、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两个“之”都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之”字前是中心语,“之”字后是定语。此句可译为“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5、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如《归去来兮辞》中的“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里两个“之”用在主谓词组之间,表示这一词组不能单独成句。此句可译为“(我)羡慕一切生物得到复苏的时节其时,感叹自己的年华行将结束。”

6、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表示它们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强调、突出这个介词结构的意义。(不译),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的“之”,接在主语“寡人”与介词结构“于国”之间,强调“于国”的意义,此句可译为“我对于治理国家,可算是尽了心的了。”

7、衬音助词(不译),用在表示时间的词或某些动词的后面,凑足一个音节,它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起着协调音节的作用。如《劝学》中的“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之”嵌在时间词“须臾”的后面,协调音节,作词缀,此句译作“比不上片刻学到的东西多”。《谏逐客书》中的“由此观之”,这里的“之”接在动词“观”后面,协调音节,无义,此句可译作“从这看来”

8、嵌在姓名中间,无实义。如“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若使烛之武见秦君”、“介之推不言禄”、“宫之奇谏假道”中的“佚之狐”、“烛之武”、“介之推”、“宫之奇”。

9、嵌在专用名词之间,无义。如《病梅馆记》中的“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前一个“之”用在“病梅馆”这个专用名词中,不译。

三、作动词

用在处所句词前,可译作“到、往、去”。如《鸿门宴》中的“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之”用在处所名词“沛公军”前,作动词。




林聪传文言文
大父送之邮亭,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洁中忌者言,言大父逆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觐歇预。是日将别,顾大父曰: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 大父泣曰:侄命墨,特耕而不获耳,蔗襄尚不敢不勤。文洁曰:有是乎?吾且面试子。 乃姑六十而耳顾题,大父走笔戎,文不加点。文洁惊喜,去节...

文言文代入法
文言文翻译为高考必考题,并且从2004年开始,加大了考查力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能够更好地搞好文言文的复习备考,综观近几年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我们会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特别值得大家关注: 关注点一: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也是高考命题专家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因此,我们...

古文中哪些词语要断句?
举两个例子说明:1、也。文言文最常见的语助词之一,通常用在句末,相当于“啊”、“呀”。有人认为它就是断句的标志,后面可以加句号或感叹号。其实,“也”常常用在句子中间起舒缓语气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人品呢也不错”中的“呢”。如《论语·先进》:“柴也愚,参也鲁。”2、乎。也常常用...

文言文反问句语文
反问句结尾时正常用问号,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一用感叹号。如:“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意思就是说同死人待在一起不行,表示极度强调。2. 文言文阅读要点解析 “365在线答疑网老师”帮你解答 考试说明中的要求: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

总结的文言文用词
2、整体关照法.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有全局意识,许多虚词的意义并不实在,在句子中主要起语法作用或加强语气的作用,因此只有依据对全句的分析和理解才能准确地把握住它的意义和用法.如语气助词“也、矣、焉、哉”等,在疑问句末就是疑问语气词,在感叹号末就是感叹语气词,它们始终与整个句子“息息相关”. 3、句...

有关为学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4.文中有两处“子何恃而往”,为什么第一处用的是问号,而第二处用的是叹号?请作简要分析。 5.对比鲜明是本文写法上的一大特点,请以蜀鄙二僧欲往南海部分为例,说说文章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阅读答案】: 1.主观努力(或立志)2.到过南海这件事3.D4.第一次表示探询语气(或表示一般疑问)第二次表示轻蔑...

如何理解句读中顿号的作用?
句读停顿时间的长短的标准是顿号停顿的时间最短。句读停顿时间的长短是:顿号停顿的时间最短,逗号停顿时间比顿号稍长,分号、冒号停顿时间又比逗号长,而句号、问题、感叹号停顿的时间最长。而层次或段落之间的停顿时间可以更长一些。句读是进入文言文体系的方式,俗称为断句,也称为句逗。文言文辞休止、...

...有志者当效周生啊!连用三个感叹号的作用是什么意思?
2007-12-22 请问三个感叹号起什么作用? 29 2015-12-26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志者当效周生中的周生是什么意思 145 2009-12-24 四年级上册第25课“有志者当效周生”是什么意思? 3452 2018-03-29 有志者当效周生的效是什么意思 28 2013-12-18 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这句话的意思是...

文言文祈使句
祈使句的作用是要求、请求或命令、劝告、建议别人做或不做一件事。 祈使句的句末一般用感叹号,但是有些祈使句的语气较弱,可以用句号结尾。 祈使句可以用语气词“吧”作结尾,也可以不用语气词。 祈使句可以表示命令、请求、禁止、劝阻等。 表示命令的祈使句 例如:“保持肃静!”;“起立!” 表示请求的句式通常...

...有志者当效周生啊!连用三个感叹号的作用是什么意思?
加强语气!同时也表达了发言人伟大的志向!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志向的人就应该向周恩来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有志者当效周生”这句话中,“有志者”的意思是指有志向的人,“效”是效仿、学习的意思,“周生”指的是周恩来。这句话出自《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被编入人教版四年级...

浠水县13179521228: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句中叹号有什么作用? -
爱季一清: 感叹号在这里是用在句子末尾表停顿,表达感叹语气.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译文]:您现在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注]:涂:通“途”.当涂:当道.掌事:掌权.

浠水县13179521228: 文言文中词语的用法都包括哪些??? -
爱季一清: 壮语后置 宾语前置 反问 设问 文言文虚词的积累方法有两个. 一、 总结规律,分类整理 文言文虚词理解是文言文阅读中的必考内容. 主要考查的对象有:之、其、以、而、于、乃、为、则、然、乎、也、焉等.考查的内容主要是一词多义和一...

浠水县13179521228: 高中现代文阅读手法?作用? -
爱季一清:[答案] 你看看,或许能帮助你: 衬托、象征、悬念、铺垫、映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卒章显志、首尾呼应、明线暗线等. 20. 衬托(侧面烘托)的作用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

浠水县13179521228: 古文中的兼类词 -
爱季一清: 常见的兼词有"诸","焉","叵","曷","盍","旃"另外,兼词并不是独立的一类词.

浠水县13179521228: 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 -
爱季一清: 句号(.或.),用於陈述句末尾.「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问号(?),用於疑问句结尾.「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叹号(!),又称惊叹号,也叫感...

浠水县13179521228: 不知道标点符号怎么用? -
爱季一清: 一、标点符号的使用如下面的图片所示: 二、标点符号的定义:标点符号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浠水县13179521228: 文言文中为什么要多次用“也” -
爱季一清: 作为古代的语气词,它有四个作用.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呀” 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旋见一白酋…英将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呢”、“吗”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 4、用在前半句的末了,表示停顿一下,舒缓语气,后半句将对前半句加以解说.对后半句有强调作用 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浠水县13179521228: 怎样整理知识点 -
爱季一清: 知识点的归纳最后还是会回归到实践处理问题,也就是应试解题的本质上来.所以,我建议,知识点的归纳可以按照以下两种方法进行. 第一,源于课本,忠于课本. 按照课本的章节内容顺序依次进行归纳.小标题可以依照课本的章节名,和...

浠水县13179521228: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重点标点. -
爱季一清: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它的作用:a表停顿,b表语气,c表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分两大类:点号和标号.点号又分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点号作用在于点断,表示说话的...

浠水县13179521228: “……矣”是感叹句还是陈述句,后面有感叹号和没有感叹号的结果是一样的吗? -
爱季一清:[答案] 是否加感叹号,关键是要看你是否要强调语气,强调这句话.比如,“我是中国人.”和“我是中国人!”表达的效果是不同的. 至于文言文,古代一般都是不注标点的,这些标点是现代人后加上去的,这个你可以看一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