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实文言文

作者&投稿:乌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文言文名实选自颜氏家训有关的题目答案

精锐教育温习提示:《颜氏家训|慕贤第七》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古人云:“千载一圣,犹旦暮也;五百年一贤,犹比膊也。”

言圣贤之难得,疏阔如此。倘遭不世明达君子,安可不攀附景仰之乎?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

君子必慎交游焉。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

颜、闵之徒,何可世得!但优于我,便足贵之。 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

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不加礼敬;他乡异县,微借风声,延颈企踵,甚于饥渴。校其长短,核其精粗,或彼不能如此矣。

所以鲁人谓孔子为东家丘,昔虞国宫之奇,少长于君,君狎之,不纳其谏,以至亡国不可不留心也。 用其言,弃其身,古人所耻。

凡有一言一行,取于人者,皆显称之,不可窃人之美,以为己力;虽轻虽贱者,必归功焉。窃人之财,刑辟之所处;窃人之美,鬼神之所责。

梁孝元前在荆州有丁觇者洪亭民耳颇善属文殊工草隶孝元书记一皆使之军府轻贱多未之重耻令子弟以为楷法时云丁君十纸不敌王褒数字。吾雅爱其手迹,常所宝持。

孝元尝遣典签惠编送文章示萧祭酒,祭酒问云:“君王比赐书翰,及写诗笔,殊为佳手,姓名为谁?那得都无声问?”编以实答。子云叹曰:“此人后生无比,遂不为世所称,亦是奇事。”

于是闻者稍复刮目。稍仕至尚书仪曹郎,末为晋安王侍读,随王东下。

及西台陷殁,简牍湮散,丁亦寻卒于扬州;前所轻者,后思一纸,不可得矣。(选自《颜氏家训·慕贤第七》)8.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但优于我,便足贵之。

但:只、只是 B.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 操:持、拿 C. 君狎之,不纳其谏 狎:亲近而不庄重 D. 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 肆:店铺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A. 言圣贤之难得,疏阔如此。 B. 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 C. 不可窃人之美,以为己力 D. 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10.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属于“慕贤”理由的一组是 ①流离播越,闻见已多 ②所与款狎,熏渍陶染 ③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

④世人多蔽,贵耳贱目 ⑤凡有一言一行,取于人者,皆显称之 ⑥前所轻者,后思一纸,不可得矣。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②③⑥ D. ④⑤⑥11.断句翻译(12分) ⑴用“/”符号给下面文段断句(3分) 梁孝元前在荆州有丁觇者洪亭民耳颇善属文殊工草隶孝元书记一皆使之军府轻贱多未之重耻令子弟以为楷法时云丁君十纸不敌王褒数字。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9分) ①倘遭不世明达君子,安可不攀附景仰之乎? ②窃人之财,刑辟之所处;窃人之美,鬼神之所责。 ③此人后生无比,遂不为世所称,亦是奇事。

8.B.操:品行、行为9.A.(B项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C、D两项均为结构助词,译为“的”) ks5u10.C.(①只是说明见多识广。④是错误的慕贤方式。

③这个小伙子(才能)无与伦比,竟不被世人称赞,也是奇怪的事。希望能帮到你。

2. 《座右铭》文言文解析

《座右铭》 汉 崔媛

原文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翻译 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审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诽谤议论对自己又有何妨害?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老子曾经告诫过:柔弱是有生命力的表现,而刚强和死亡接近。庸鄙的人有刚强之志,时间久远,他的祸更重。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久而久之,自会芳香四溢。 注释:东汉书法家崔瑗年轻时好意气用事,他因哥哥被人杀害,大怒之下杀了仇人,只身逃亡。几年后,朝廷大赦,才回到故乡。崔瑗自知因一时鲁莽起大祸,吃足苦头,就作铭(文体的一种)放在座位的右侧,用以自戒。座右铭形式 右铭一般包括三种形式: ①自题; ②笔录经典言论或名人格言; ③请人题。座右铭多置于人们能常见的地方,以时刻提醒自己。 较常见的或贴在屋里显眼的墙上或写在笔记本扉页上,有的则贴在桌上。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名实颜之推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

小题:B小题:树立榜样,可以勉励众人向善求名,可以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说的;从个人的角度来说,祖先有了令名美誉,还可以使子孙获其荫庇。

小题:错在“不要追求名声”, “求名”并不是坏事,从文章末段可知。小题:无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名与实的关系,就像形与影的关系。

如果德行丰厚才艺全面,那么他的名声一定很好;如果相貌俊俏靓丽,那么镜子里的影像也必定美丽。现在不修养自身而到世上求好名声的人,就如相貌很丑却想要从镜中得到美丽的影像一样。

品德高尚的人忘记名声,一般的人树立名声,没德行的人窃取名声。忘了名声的人,能合乎道德,享受着鬼神的赐福保佑,不是用来追求名声的;树立名声的人,修养自身谨慎行事,害怕荣誉德望不彰显,不是用来求取名声的;盗窃名声的人,表面上忠厚骨子里奸诈,追求不切实际的虚名,不是用来求得好名声的。

我看到世上的人,清廉的名声树立起来了,然而钱财却装入了口袋;诚信的名声彰显了,然而答应别人的话却不能兑现,真不知是不是自己后面的矛戟,刺毁了自己前面盾牌啊。虑子贱说:“我在这里讲诚信就在那儿表现出来。”

人们的虚实真伪虽然藏在心里,但没有不在言行中显露出来的,只是一时未观察清楚罢了。一旦被观察清楚,巧妙的伪装还不如朴实真诚,(如果不能经常保有其德),必将遭到更大的羞辱。

伯石三次辞让卿位,王莽多次辞去官职,在当时,他们自以为做得巧妙周密;但后人却把这种行为记载下来了,并且传给子孙万代,(后人看了),可以使骨髓发凉汗毛竖起,(令人非常吃惊)。最近有个大权贵,以孝出名,前后两次居丧,悲哀消瘦越过常制,也足以超过一般人了。

然而曾在守孝的茅屋中,用巴豆涂在脸上,使脸上长出疮,表明是哭泣太厉害而造成的。伺候他的童仆不能掩盖这事,(告诉了别人真相),更使外人认为他以前的居处饮食都是不真实的。

因为一次伪装丧失了一百次诚信,这是不停地贪图名声的缘故啊。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而且天资差,但家世殷实富裕,一向认为自己为了不起,常用醇酒美味和珍宝古玩等来结交各位名士,那些从他那里尝到甜头的人,就一个接一个地吹捧他。

朝廷也认为他真有文采才华,也曾让他出境访问。北齐东莱王韩晋明很喜欢文学,疑心这人的诗文并不是自己写的,于是就设宴叙谈,要当面同他讨论试探他,宴会从早到晚欢乐和谐,文人墨客满座,定好音韵赋诗,(一比高低),这人很快就写完了,但完全不同于先前的韵味。

各位客人正专心自己写诗,竟没人发现这一点。韩晋明退席后感叹道:“果然不出所料!”韩晋明又有一次曾当面问他:“玉珽杼上终葵首,究竟是什么形状呢?" 这人答道:“珽头弯而圆,像葵叶那样。”

韩晋明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他是忍着笑给我讲了这件事。修改润色子弟的文章,用这样的办法来抬高他们的声望和地位,这是极不好的事。

一是因为你不可能永远为他们修改文章,终有暴露真相的时候;二是子弟们心中有了依靠,会更加不努力学习。有人问道:“( 一个人)的精神灭亡了,形体消失了,遗留下来的名声和评价,则如蝉壳蛇皮,鸟兽足迹,毫无意义,怎么同死去的人有关呢?而圣人却要用他们的名声教育后人,(这是为什么呢?) ”我的回答是:这是为了劝勉。

劝勉大家树立好名声,就能获得实际的名声。而且褒奖了一个伯夷,就有千万人树立起清廉的风气了;褒奖了一个季札,就有千万人树立起仁爱的风气了;褒奖了一个柳下惠,就有千万人树立起贞节的风气了;褒奖了一个史鱼,就有千万人树立起正直的风气了。

所以圣人希望他们像鱼鳞凤翼一样优秀杰出的人,都能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难道不够伟大吗?天下悠悠众生,都是爱慕名声的,圣人大概就是顺着他们这种心情引导他们努力向善罢了。或者从另一个角度上讲,祖上的嘉名美誉,也是子孙的衣帽房屋,自古及今,获得他们庇荫的也太多了。

修善行立美名的人,也像是在造房子种果树,活着时就获得他的利益,死了就赠给后人。世上那些急于追名逐利的人,不领会这个深意,希望他的名声能与魂魄一起飞升,能像松柏一样茂盛,真是太糊涂了啊。

4. 座右铭文言文阅读答案

座右铭

作者:崔子玉(汉)

原文:无道人之短,无说已之长。施人慎勿忘。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缁,暖暖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译文: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审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诽谤议论对自己又有何妨害?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蕴含着光芒。老子曾经告诫过:柔弱是有生命力的表现,而刚强和死亡接近。庸鄙的人有刚强之志,时间久远,他的祸更重。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久而久之,自会芳香四溢。

5. 文言文翻译:(1)始吴以夫子之道为至矣,则又有至焉者矣

始吾以夫子之道为至矣,则又有至焉者矣。

“起先我总以为先生的道行最为高深,如今又有更为高深的巫术了。” 乡(开始,先前)吾示之以(拿什么给他看)天壤,名实不入,而机发于踵16)天壤:天地,这里指像天与地之间那样的相对与感应。

(17)名实:名声和实利。不入:指不为所动,不能进入到内心。

(18)踵:脚后根,这里指人的根基。然后列子自以为未始学而归,三年不出。

这之后,列子自己认为从不曾拜师学道回到家里,三年不出门。列子深深感到像从不曾拜师学道似的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三年不出门 【原文】 郑有神巫曰季咸①,知人之死生存亡、祸福寿夭,期以岁月旬日②,若神。

郑人见之,皆弃而走。列子见之而心醉③,归,以告壶子,曰:“始吾以夫子之道为至矣,则又有至焉者矣。”

壶子曰:“吾与汝既其文④,未既其实⑤,而固得道与?众雌而无雄,而又奚卵焉⑥!而以道与世亢⑦,必信,夫故使人得而相汝。尝试与来,以予示之。”

明日,列子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曰:“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以旬数矣⑧!吾见怪焉,见湿灰焉⑨。”

列子入,泣涕沾襟以告壶子。壶子曰:乡吾示之以地文⑩,萌乎不震不正(11)。

是殆见吾杜德机也(12)。尝又与来。”

明日,又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曰:“幸矣,子之先生遇我也!有瘳矣(13),全然有生矣(14)!吾见其杜权矣(15)。”

列子入,以告壶子。壶子曰:“乡吾示之以天壤(16),名实不入(17),而机发于踵(18)。

是殆见吾善者机也(19)。尝又与来。”

明日,又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曰:“子之先生不齐(20),吾无得而相焉。

试齐,且复相之。”列子入,以告壶子。

壶子曰:“乡吾示之以太冲莫胜(21)。是殆见吾衡气机也(22)。

鲵桓之审为渊(23),止水之审为渊,流水之审为渊。渊有九名,此处三焉(24)。

尝又与来。” 明日,又与之见壶子。

立未定,自失而走(25)。壶子曰:“追之!”列子追之不及,反,以报壶子曰:“已灭矣(26),已失矣,吾弗及已。”

壶子曰:“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27)。吾与之虚而委蛇(28),不知其谁何(29),因以为弟靡(30),因以为波流(31),故逃也。”

然后列子自以为未始学而归(32),三年不出。为其妻爨(33),食豕如食人(34)。

于事无与亲(35),雕琢复朴(36),块然独以其形立(37)。纷而封哉(38),一以是终(39)。

【注释】 ①巫:占卜识相的人,“神”指其预卜十分灵验。②期:预卜的时期。

③列子:即列御寇,郑国人。下句之壶子,传说是列子的老师。

心醉:这里指内心折服。④既:尽,全。

文:纹饰,外在的东西。⑤实:本质,与上句之“文”相对。

⑥卵:用如动词,产卵的意思。⑦道:这里是指前面所述“既其文”的道,而非真正的道。

亢:通作“抗”,匹敌、对付的意思。⑧旬:十日。

“不以旬数”即不能用十天来计数,言外之意是说活不了十天了。⑨湿灰:用于描写神情,与上句之怪异描写形色相对应。

死灰犹可复燃,而水湿之灰已无复燃之可能,喻指必死无疑。⑩乡(嫏):通作“向”,过去、先前的意思。

地文:大地上的纹理,即大地上山川湖海等表征。大地是寂然不动的,这里喻指寂然不动的心境。

示:显露,给……看。(11)萌:疑通作“茫”,“萌乎”即茫茫然。

震:动。正:疑为“止”字之误。

“不震”指体征和神情寂然,“不止”指生命的运行并未停息。(12)杜:闭塞。

德机:至德的生机。(13)瘳(chōu):病愈,这里指病兆大大减轻。

(14)生:生气,这里指有了成活希望。(15)权:机。

“杜权”即闭塞的生机,含有闭塞的生机出现活动的意思。(16)天壤:天地,这里指像天与地之间那样的相对与感应。

(17)名实:名声和实利。不入:指不为所动,不能进入到内心。

(18)踵:脚后根,这里指人的根基。(19)者:用同“之”。

“善者机”亦即一线生机。(20)齐:心迹稳定。

一说通作“斋”,“不齐”即没有斋戒。(21)太冲:太虚。

“太冲莫胜”是说虚心凝寂、动静无别,阴阳之气均衡而又和谐。(22)衡:平。

“衡气机”是说内气持平,应称生机,浑然凝一。(23)鲵(ní):鲸鱼,这里泛指大鱼。

桓:盘桓。审:水回流而聚积的地方。

一说“审”即“渖”字,通作“沈”,水深的意思。(24)此处三焉:意思是这里说了渊的三种情况。

所谓三“渊”,喻指前面提到的“杜德机”、“善者机”、“衡气机”三种神态。“三”对于“九”来说是小数,从而暗示“道”深不可测,神巫所能看到的还只是皮毛。

(25)自失:不能自持。(26)灭:消逝了踪影。

(27)宗:源,根本。(28)虚:活脱,一点也不执着。

委蛇(yí):随顺应付。成语“虚以委蛇”出于此。

(29)谁何:什么;“知其谁何”是说能够了解我的究竟。(30)以为:以之为,把自己变成。

弟靡:颓废顺从。(31)波流:像水波一样逐流。

(32)未始学:从不曾学过道。神巫季咸逃跑后,列子方悟到老师壶子的道术深不可测,而神巫的巫术实是浅薄,因此觉得自己从不曾求师学道似的。

(33)爨(cuàn):烧火行炊。(34)食(sì):饲养,给……吃的意思。

(35)无与亲:无亲疏之别,没有偏私。(36)“雕琢”指原来的华饰,“复朴。




什么是文言文实词虚词
1. 什么是文言文 虚词实词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

信实文言文翻译?
译文 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他吃饭。老朋友说:“好啊,等我回来就(到你家)吃饭。”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可是)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

什么是文言文实词
实词,是汉语词类中的一种,词语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常见实词数量多,变化多。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

文言文真实
1. 真正这个词在文言文 “真正”在文言文中是复音词,其语义环境不同,意思也不相同,比如:1.真实的,名实相符的。例如:汉 王充《论衡·无形》:“假使之然,蝉娥之类,非真正人也。”又如:《北史·崔浩传》:“妄语者多,真正者少。” 再如:明 李贽 《复麻城人书》:“以此见真正...

实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你得把句子写出来,文言文常常一词多义,要看在语境中的意思。一般当确实讲

文言文解释实词的方法
文言文常用120个实词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

文言文实词包括哪些内容?
主要分类: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虚词再细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副词是一种半虚半实的词。)掌握较多的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四个主要特点是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

李实文言文翻译韩愈
“李实”敢于杀人,害人,这导致人们和小官吏们没法生活。到了他倒台的时候,整座城市欢呼雀跃,都在袖子里藏着瓦片、石子,挡住道路等着他,“李实”因为走了另外一条路而逃脱了。 4. 文言文翻译:李实为京兆尹,与播遇诸衢 李实为京兆尹,与播遇诸衢。 故事,尹当避道揖,实不肯。播移文诋之。 实大怒,表播为...

文言文的实词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实词分类 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虚词再细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副词是一种半虚半实的词。)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四个主要特点:通假字、古今...

如何分辨文言文实词虚词
1. 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怎么区别 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 *** ,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

隰县18230745555: 名实 - 搜狗百科
平齿达福: 实 释义 shí ①<名>果实;种子.《采草药》:“用~者成~时采.” ②<动>结果实.《采草药》:“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 ③<动>充满;充实.《论积贮疏》:“仓廪~而知礼节.” ④<动>放进;装满.《卖柑者言》:“将以~笾豆,奉祭祀,供宾客.” ⑤<名>事实;实际.《石钟山记》:“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 ⑥<形>真实;诚实.《出师表》:“此皆良~,志虑忠纯.” ⑦<副>确实;的确.《陈情表》:“臣之进退,~为狼狈.”

隰县18230745555: 谁知道颜之推的《名实》的译文,紧急 -
平齿达福: 名声与实际的关系,就如同形体与影像的关系一样.一个人的德行才干全面深厚,则名声一定美好;一个人的容貌颜色漂亮,则影像也必然美丽.现在某些人不注重修养身心,却企求美好的名声传扬于社会,就好比相貌很丑陋却要求漂亮的影像出现在镜子中一样.上等德行的人已经忘掉了名声,中等德行的人努力树立名声,下等德行的人竭力窃取名声.忘掉名声的人,可以体察事物的规律,使言行符合道德的规范,因而享受鬼神的赐福、保佑,因此他们用不着去求取名声;树立名声的人,努力提高品德修养,慎重对待自己的行动,常常担心自己的荣誉不能显现,因此他们对名声是不会谦让的;窃取名声的人,貌似忠厚而心怀大奸,求取浮华的虚名,所以他们是不会得到好名声的.

隰县1823074555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名实说            ... -
平齿达福:[答案] (1)D 骏马有奔驰带来的忧虑但是人们可以驾驭.患:担心,忧虑.(2)C A.他,代词/的,助词.B.被,介词/替,介词.C. 就,连词.D.他们,指“号为公卿之贤者”,代词/那种,代词.(3)D...

隰县1823074555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名实颜之推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 -
平齿达福:[答案]小题:B 小题:树立榜样,可以勉励众人向善求名,可以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说的;从个人的角度来... “求名”并不是坏事,从文章末段可知. 小题:无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名与实的关系,就像形与影的关系.如果德行丰厚...

隰县18230745555: 悦名丧实(文言文) -
平齿达福: 1、(1)齐宣王喜欢别人夸耀他能够拉开强弓.(2)手下人投其所好,奉承讨好,使他受蒙蔽. 2、从齐宣王的角度看,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能一味听取别人的奉承之言;从手下的角度看,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辞.

隰县18230745555: 文言文名不副实 -
平齿达福: 文言文《鞭贾》这个寓言讽刺了唐朝吏政的昏暗,官员名不副实,巧饰而求官、无才而滥用的现象, 警示朝廷要慎于用人.本文借助一个买鞭者甘愿以重金购买最终招致祸患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买鞭者的强烈讽刺,暗含朝廷用人不明导致国...

隰县18230745555: 什么是“取实予名”? -
平齿达福: 名实关系:墨子反对孔子的“正名”说,提出了“取名予实”的思想.“取”,之世纪的辨别、取舍的能力;“实”指客观实际及其规律;“名”指称谓即概念.所谓“取名予实”,是指要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赖确定事物的名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事物,不能凭主观想象.墨子认为从“名”得来的知识是概念的知识,对一个事物之知其名不知其实,不能算是真知.只有通过“取”的活动得来的知识,才算是感性感性具体的真知识.应该把口头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际知识

隰县18230745555: 请教一篇文言文翻译我要详细的翻译谢谢!
平齿达福: 夏梅说【明】钟惺【原文】梅之冷(1),易知也,然亦有极热之候(2).冬春冰雪... 夫世固有处极冷之时之地,而名实(15)之权在焉.巧者(16)乘间(17)赴之,有...

隰县18230745555: 答司马谏议书 名和实具体指 -
平齿达福: 名实:名义和实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