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是何意?出自于哪?

作者&投稿:万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这个成语中的庆父到底做了什么?~

这个庆父一直梦想着成为君主。为了达到目的,他竟然不顾伦理纲常,和鲁庄公的夫人哀姜搞上了。
庆父提前买通了叔牙,叔牙建议立庆父。后来鲁庄公生了重病,将不久于人世,因为夫人哀姜没有生下一子,鲁庄公便想从庶子中立一个作为王位继承人。季友坚决不同意,要求立鲁庄公宠姬的儿子公子般。

庆父就唆使荦在姬般为鲁庄公守丧期间打死了他。庆父和哀姜合谋立了哀姜妹妹叔姜的生子姬启。鲁庄公死后,公子般继位。庆父甚不甘心失败,便与哀姜密谋,欲暗杀姬般。恰好有个叫荦的养马人,很有力气,也很鲁莽,因受过鲁庄公的责罚怀恨在心。
鲁闵公当上皇帝的第二年, 庆父又指使人杀了鲁闵公,并想取而代之。庆父的阴谋诡计得逞后,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公开和哀姜住在一起,而且野心越来越膨胀。

向全国发出文告声讨庆父,要求国人处死庆父,拥立姬申为王。国人们早就对庆父的行径极为愤慨,于是积极响应,庆父一看势头不妙,连夜逃亡到了莒国,哀姜也逃亡到了株国。
庆父自知罪孽深重,回到鲁国没有好下场,便在中途自杀了,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庆父和哀姜逃走后,姬申回国被立为王。季友用重金买通了莒国,莒国国君令庆父回国.

庆父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他和叔牙、季友都是鲁庄公姬同的弟兄。

「秒懂百科」一分钟了解庆父不死,鲁难未已_好看视频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意思是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家就不得安宁。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出自春秋时期左丘明撰写的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闵公元年》。

1、用法:在句中,通常用作宾语、分句。

2、读音:qìng fǔ bù sǐ, lǔ nàn wèi yǐ

3、例句::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战犯不除,国无宁日。这个道理,难道现在还不明白么?

扩展资料: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故事介绍:

春秋时期,鲁庄公(姬同)有三个弟弟庆父、叔牙、季友,庆父最为专横,并拉拢叔牙为党,一直蓄谋争夺君位,并与其嫂鲁庄公姬同的夫人哀姜私通。

鲁庄公于其在位的第三十二年生了病,因为夫人哀靖没有生子,既无“嫡嗣”,便从“庶子”中议立,庄公与三弟叔牙商量,叔牙因受了其二哥的买嘱,主张立庆父与四弟季友商量,季友力主立鲁庄公与其宠姬的生子公子斑,并逼叔牙以死表明拥立斑。

当年八月,鲁庄公病死,姬斑继位,庆父甚不甘心,便与哀姜密谋,欲暗杀姬斑,恰好有个叫荦(luò)的养马人,很有力气,也很鲁莽,因受过鲁庄公的责罚怀恨在心,庆父就唆使荦乘丧期打死了姬斑,另由庆父立了哀姜妹妹叔姜的生子姬开为鲁闵公。

庆父更加肆无忌惮,与哀姜打得更是火热,并越来野心越大。鲁闵公二年,一对奸夫淫妇又指使一个叫齮(yǐ)的人杀了闵公,欲立庆父。季友趁乱领着鲁庄公的另一个儿子姬申逃到邾(zhū)国,发出文告声讨庆父,要求国人杀庆父,立姬申国人响应,庆父畏惧,逃亡到莒国,哀姜逃到邾国姬申得立。季友买通莒国押回了庆父,庆父于途自缢。因为哀姜是齐公室之女,所以齐桓公很生气,将哀姜召回后也杀了。

在鲁庄公死后的几年里,由于庆父串通哀姜连杀了两个国君,而且极度荒淫无耻,作威作福,横行无忌,不但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也给国人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故齐国的仲孙湫( jiǎo)到鲁国吊唁回去后,曾叹息地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释义】庆父:是一个经常作乱的人。不把制造内乱的人除掉,大难就不会止住。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春秋时的鲁庄公,共有兄弟四人,他们是同父异母兄弟。
庄公病得快要死的时候,考虑了谁继任国君的问题,他先征求叔牙的意见,叔牙说:“庆父有才,让庆父继任的好。”庄公又问季友,季友表示:誓死扶持公子般为国君。
公子般是庄公的大儿子。庄公共有四个妻子,其中一个没有生儿子,其余三个各生一子:般、申和开。
等到庄公一死,季友怕叔牙支持庆父,便假传国君的命令,派人把叔牙扣押,并且送药酒给他,叫他自杀,叔牙就这样死了。季友随即立了般为国君。
鲁庄公死后不到两个月,庆父就派马夫荦把般暗杀了。季友听说般被害,知道是庆父干的,可是目前又无力和庆父抗衡,只得躲避到陈国去。庆父为了掩人耳目,暂不登上君位,却让年龄最小的开(那时只有8岁)当个傀儡。于是开继任国君,后称鲁闵公。
鲁闵公的舅舅是齐国的国君齐桓公。齐桓公当然支持鲁闵公,而且帮助季友回鲁国做了国相。闵公元年冬天,齐桓公派大夫仲孙到鲁国访问,探探情况。仲孙在鲁国了解到:庆父的野心还没有死,鲁国的祸害还没完。所以他回国向齐桓公报告道:“不去庆父,鲁难未已。”第二年,鲁闵公果然又被庆父杀害了。季友就带着申暂往邾国躲祸。
鲁国人一向信服季友,憎恨庆父,这时便一致起来反对庆父。庆父见形势不妙,逃到莒国去了。
庆父一走,季友就带着申回国,请齐桓公来定君位,立了申为鲁国国君,即鲁僖公。鲁僖公按照季友出的主意,派人送礼物到莒国去,请莒国国君代为惩办庆父。庆父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自杀而亡,从此以后,鲁国才真正平定下来。




《左传》中,"庆父不死,..."的这后半句是什么?
鲁难未已 典出《左传·闵公元年》:“冬,齐仲孙湫来省难。书曰‘仲孙’,亦嘉之也。仲孙归曰:‘不去庆父,鲁难未已。’”说的是在春秋时鲁国鲁庄公死后的几年裏,由於庆父串通哀姜连杀了两个国君,而且极度荒淫无耻,作威作福,横行无忌,不但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也给国人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成语故事
庄公去世后,季友智除叔牙,扶持般登基为鲁闵公。然而,庆父不甘心,与哀姜密谋,先扶持闵公外甥启为傀儡,最终在般吊唁期间发动政变,立启为鲁闵公,季友逃至邾国。庆父愈发嚣张,连杀两位国君,国际形势紧张。齐桓公派仲孙湫赴鲁调查,公孙湫回来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鲁国民众对庆父不满,...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成语解释
【意思】: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家就不得安宁。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典故
他不顾国泰民安,持续煽动内乱,使得鲁国局势动荡不安。齐桓公对此深感忧虑,派遣大夫仲孙湫前往鲁国调查。仲孙湫回国后,向齐桓公报告,强调若不除掉庆父,鲁国的混乱将无休止。果然,一年后,庆父再次犯下罪行,杀害了闵公,鲁国陷入连续两年的国君更迭与混乱。庆父意识到在鲁国无法立足,逃至莒国。鲁...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已字代表什麽意思?
已是停止的意思。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qìng fù bù sǐ,lǔ nàn wèi yǐ 注 释: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就得不到安宁。出 处:《左传·闵公元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庆父不死 鲁难未已”背后的逻辑 竟然是齐国一手造成的悲剧_百度知 ...
说起春秋时期的奸臣,恐怕庆父无论如何都要位列前茅,一句“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就已经将庆父钉在了 历史 的耻辱柱上,还经常出现在罪臣榜单头几名。那么,庆父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让他成为了著名 历史 罪人?其实在春秋这个混乱的时代,弑君者三十六,亡国者五十二,弑君还真不算太稀罕的事情,不过...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
1.庆父——春秋期间鲁国贵族,鲁庄公的弟弟。他惯于搬弄是非,先后杀了两个国君,后来自缢身亡。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就源于此。2.赵高——秦朝宦官,原为赵国贵族。公元前210年七月,始皇死于出游途中,他与李斯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六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胡亥即位,录用李斯为丞相,...

关于庆父的成语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拼音】qìng fù bù sǐ , lǔ nàn wèi yǐ 【出处】《左传·闵公元年》【释义】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就得不到安宁。【用法】作宾语、分句;用于坏人 【结构】复句式 【同韵词】安分守理、一日万几、碧空万里、万无此理...

亲者痛,( )。日薄西山,( )。庆父不死,( )。盛名之下,( )。重足而立...
亲者痛,仇者快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

《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中无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是什么...
意思是:人们这样说,有因就有果。朝中没后台,不如把乡还。 明君坐朝上,俗语怎成真?这是《晋书李密传》中,最后李密讽刺当时政事的一段。典故原文:出为温令 , 而憎疾从事 , 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 , 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 , 弗之劾也。密有才能 , 常望内...

稷山县13165772834: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出处是什么?
溥脉奥美: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意思是如果 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就不会停止.比 喻不清楚内乱的罪魁祸首,国家就得不到 安宁.这句谚语出自《左传•闵公元年》.鲁庄...

稷山县13165772834: “纣无道,起而伐之.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出自哪里? -
溥脉奥美: 出自《左传·闵公元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纣王不讲道理,起而伐之;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就得不到安宁.

稷山县13165772834: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意思是什么? -
溥脉奥美: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出处《左传·闽公元年》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释义 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比喻不清 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 家就不得安宁. 故事 公元前662年,鲁庄公死去.在庄公同母弟弟公子友的支持 下,公...

稷山县13165772834: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是什么意思?
溥脉奥美: [释义]庆父:春秋时,鲁庄公的弟弟,曾 一再制造内乱,先后杀死了两个国君,后 用以借称祸乱的罪魁;难:灾难;未已:没 有完.庆父不死,鲁国的祸乱就不会平 息.比 喻不把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清除 掉,就得不到安宁.

稷山县13165772834: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出处是什么?
溥脉奥美: [出处]《左传•闵公 元年》:“仲孙归曰:'不去庆父,鲁难未 已.”

稷山县13165772834: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是什么意思 -
溥脉奥美: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是一个成语,读音为qìngfǔbùsǐ, lǔnànwèiyǐ,解释为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家就不得安宁.

稷山县13165772834: 为什么说“庆父不死?为什么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溥脉奥美: 作乱的庆父一天不死,鲁国的灾难一天就不会结束.比喻如果不把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除掉,国家就会不得安宁.鲁国,周朝初年分封的国家,国王姓姬.第一代鲁国公本...

稷山县13165772834: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说的是什么?成语的意思是什么? -
溥脉奥美: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说的是庆父为夺得王位,违反人伦,私通王嫂,接连弑杀两位国君,罪大恶极,死有余辜.由于这段故事,后来人们常常把制造内乱的人比作庆父. 成语的意思:庆父一天不死掉,鲁国的灾难就一天不会停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