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运移的水动力场特征

作者&投稿:包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东营凹陷流体势分布特征~


图3-17 沙三段油层顶面埋深等值线图(单位:m)

为了验证压实流盆地水动力场的性质及其对油气运移方向和聚集的影响,利用本区大量试油、气资料进行了流体势分析。以沙三段为例,首先根据油、气层测点压力对应的深度绘制了沙三段油层顶面构造图(图3-17),可以看出在利津洼陷沙三段主要储层最大埋深达-3400m,牛洼洼陷达-3200m,博兴洼陷为-3000m,其它地区较浅。然后,取基准面标高为-3700m,按(3-8)式计算了本区今水头的分布(图3-18)。该图表明,在利津、牛庄、坨庄、滨南等地总水头(或称折算水头)均在4600~5000m,最大可达5600m;平方王、高青、博兴、八面河、草桥、王家岗、广利、永安和郑家等边缘地区以及洼陷内部构造高点为相对低水头区,一般3600~3800mo同时还计算了油势(Φo)和气势(Φg),它们的分布规律与水势(Φw)或水头相似,但大小和方向稍有不同,负势梯度方向均清楚地指示了流体呈“离心流”的典型特征。

图3-18 沙三段现今折算水头等值线图(单位:m)

根据UVZ法则计算并绘制了沙三段Uo等值图(图3-19),其特点是:①生油洼陷附近或其周围的构造带和岩相带为低值区,Uo一般为20000~25000m;②凹陷边缘及凸起附近有少量大气淡水渗入的地区,如滨县、金家、草桥—八面河、宁海等(NaHCO3和Na2SO4水型)为高值区,Uo一般达40000m以上;③Uo低值及闭合区不仅盆地边缘有(如高青、滨南等),在盆地内部也有(如郝家、牛庄、王家岗、辛镇等),且它们都分布在合适的构造部位(砂岩分布区),这说明石油聚集(Uo的低值且闭合区)不仅与水动力场有关,而且与具体的圈闭条件(合适的z值区)有关,这一结论与前面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是一致的。将图3-19与图2-9进行对比,不难发现,低的Uo闭合区与沙三段大部分油藏的分布相一致。
另外,等Ug图低值区的分布特点与等Uo图不同,在Ug图上低值区及闭合区分布范围较小,主要在离凹陷中心较远的边缘地区,如滨县凸起、单家寺、宁海、八面河、草桥等,反映气运移的距离比油远,在这些低值区目前均获得了工业气流。
以上结果说明,用流体势理论和方法解释本区油气运移方向、预测有利聚集区是可行的,且结果有较可靠的对比性。因下第三系封闭条件良好,盆地现今构造形态和古构造形态基本一致,两次构造运动对其改造差别不大,故现今流体势场的分布基本上反映了地史上最后一期油气运移时区域古水动力场的特征,这一初步认识为油气运移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图3-19 沙三段油势(Uo)等值线图(单位:m)

(一)盆地的水动力条件与演化
沉积盆地的地下水动力条件对油气二次运移不仅起着宏观控制作用,而且还对油气的聚集和成藏起着微观控制作用。水动力学环境受盆地演化过程中的构造活动、构造应力状态、温度和压力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在不同的演化阶段具有不同的区域水动力特征。Coustua等(1977)从水动力学角度出发,将盆地的演化分为压实流(compaction flow)、重力流(gravity flow)和滞流(no flow)3个发展阶段,分别对应于年轻(juvenile)、成熟(mature)和老年(senile)盆地(图1-11)。因每一个演化阶段具有不同的地下水流向,从而导致不同的油气运移方向和聚集。
在盆地的“年轻”阶段,地下水流主要表现为沉积层的主体仍处于压实和欠压实状态,压实排出的流体由盆地中心向四周呈“离心状”流动,地下水测势面在盆地中心和深部最高,向边缘和浅部逐渐降低,故形成由凹(洼)陷区指向其边缘的区域地下水动力场,正是这种“离心状”水流导致了油气在盆地中呈“环带状”分布(图2-1)。具有这种水动力场性质的盆地称为“压实流盆地”,我国东部有一些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即属于此类盆地,如济阳坳陷(东营凹陷)、东濮凹陷、松辽、四川盆地等,其中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尤为典型(查明等,1996)。国外的南里海、墨西哥湾、尼日利亚、北海等盆地也属此类(杨绪充,1993)。在盆地的成熟阶段,大气淡水在重力作用下由盆地边缘的露头处渗入运载层,形成重力水流,并在盆地中心穿层排泄,区域地下水流向表现为“向心流”的特征,故称为“重力流盆地”。油气在“向心”水流的作用下由盆地边缘向中心部位运移和聚集(J.T6th,1980;1988),我国的渤海湾盆地古潜山、法国的巴黎盆地和中东的波斯湾盆地中的一些油气田都主要分布在盆地的边缘区,即区域泄水区。由于渗入的大气降水会破坏盆地幼年期形成的油气藏,故只有位于盆地中心部位的油气藏才能得以保存。第三个演化阶段是盆地的老年阶段,此时为静水条件,基本上无流体能量的交换,故称“滞流盆地”,含油气性差或不含油。实际上,除上述三种类型外,还有许多复合类型的盆地,如压实流—重力流复合盆地和重力流—滞流盆地,也即在盆地发展、演化过程中,水动力系统也随之发生转化,并导致油气运移方向、聚集部位的改变,从而使油气藏的分布复杂化。

图1-11 沉积盆地水动力演化阶段(据Coustau,1977)

1—粘土;2—砂岩;3—垂直孔隙压力剖面;4—压实水流;5—重力水流
(二)水动力学机制与油气运聚
沉积盆地水动力学主要分为两大类:压实驱动(compaction drive)和重力驱动(gravity drive),即顺层流动和穿层流动。压实驱动的水动力主要来自于盆地内沉积物的压实排水,而种种原因形成的超压则是地下水流动较为稳定的动力。从压实和压力发育历史分析,盆地内部快速的、厚的细粒沉积比盆地边缘较薄的粗粒沉积更易形成异常压力,故盆地内部过剩压力的幅度往往大于盆地边缘。因此,压实水流动的方向由盆地中心向边缘呈“离心流”形式流动。基于压实驱动的水动力模式主要有:①压实驱动(Jacquin和Poulet,1970,1973;L.C.Bonham,1980);②压实—热驱动(D.H.Welte和M.A.Yükler,1980,K.Magara,1978);③压实—重力驱动(Coustau等,1975,1977;Kartsev和Vagin,1964),这三种模式均可描述地下流体的顺层流动,也是目前描述运载层中油气二次运移和聚集的基本思路。
重力驱动下的穿层流动(cross-formational flow)(图1—12)的积极倡导者是J.T6th(1963,1978,1980,1983,1984,1986,1988,1990),他认为在成熟盆地内,地下水流构成了统一的水动力系统,且具有区域上的水力连续性。地形起伏引起的水头梯度(测势面起伏)变化是地下水流穿过地层流动的主要动力来源。在重力作用下,水流从盆地边缘(供水区)流向盆地中心(泄水区),或流向地势较低的盆地另一侧边缘(穿越流),因而水动力表现为明显的“向心流”。从供水区到泄水区,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也发生系统变化,水矿化度也逐渐升高,油气有向泄水区集中分布的趋势。当在运移路径上有流速减慢、压力降低、流动方向明显变化或流体化学环境的改变等因素时,都可在合适的构造、岩性或断层圈闭中形成油气聚集。J.T6th(1980)强调,重力穿层流动模式用于油气的运移、聚集,正是卡尔采夫和瓦金(Kartsev和Vagin,1964)及Coustau等人(1970)模式中大陆演化阶段的定量化描述,因此能较好地解释许多盆地中的油气运移和聚集过程(J.Tóth,1988)。J.Tóth理论在说明烃由源岩层向储层的流动以及成熟、开放体系盆地中的油气聚集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对于“年轻”、有明显异常高压和运载层被厚层泥岩分隔的封闭体系盆地中油气运移和聚集问题仍难以解释(刘方槐,1991;杨绪充,1993),因此,目前J.T6th的重力穿层流动的观点以及在油气运聚中的作用仍未得到普遍接受。

图1-12 重力流作用下的油气运移聚集原理(据J.T6th,1980)

1—天然气聚集;2—石油聚集;3—处于运移状态下的烃;4—地下水流线;5—生油层和弱含水层;6—储集层、输导层和含水层
(三)流体势分析
40年代初,M.K.Hubbert(1940)就用流体势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对地下流体的运动状态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描述,1953年又做了补充和完善。然而,这些概念并未很好地应用于石油勘探,直到80年代,E.C.Dahlberg(1982)关于流体势方法的专著《石油勘探中的水动力学》问世,这一理论才开始受到重视。特别是定量研究方法的发展,使得流体势用于油气运移、聚集的计算机模拟才成为可能(W.A.England,1987;R.W.Davis,1987;等等)。
流体势反映了水动力、浮力和毛细管力对地下流体运动状态的共同作用,故它在油气运移、聚集中的作用愈来愈受到重视,现已成为普遍接受的定量描述方法之一。然而,流体势场,尤其是古流体势场的分布和演化受区域构造背景、古水动力学条件和流体性质等多种因素所控制,具体到一个盆地,就是受坳(凹)陷区与隆起(凸起)区的相对位置及其古构造发育史控制。因此,研究油气运移和聚集过程,除了盆地古地形、古构造发展史研究外,还要结合计算机对压实史、生排烃史等建立地质概念模型,选择合适的各种参数进行古水动力学、流体势、运移速度、运移与聚集量等数值模拟(P.Ungerer,1990;1987;M.Person等,1993;J.D.Bredenhoeft,1988;K.Belitz和J.D.Bredenhoeft,1988,C.Braester等,1991;陈荷立等,1988;C.Jacquin和Poulet,1973;J.Burrus等,1991;R.W.Davis,1991;杨家琦,1989;查明,1995)。这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将在第三章详细介绍。

石油地质家将油气从烃源层向储集层的运移,称为初次运移;将油气进入储集层以后的一切运移,称为二次运移(图5-60)。

从水文地质角度讲,油气初次运移属于局部水动力系统的研究范畴。它的驱动力主要有剩余压力(压实作用和欠压实作用)、化学蚀变(蒙脱石等粘土矿物脱水、有机物质生烃作用等)、增热过程(地温增高、水热增压、水体膨胀)、渗透性(盐度差异等)及其他作用(包括构造动力作用、毛细管压力、扩散作用、碳酸盐固结和重结晶作用等)。在有机质演化的不同阶段,排烃动力有所差异(表5-27)。在上述驱动力的作用下,将油气挤出烃源层并输送到储集层的载体主要是沉积成因水(包括沉积原始水和成岩水)。烃源层中的有机质和烃类在数量上与水相比很小,大量的水运动必然影响或控制着烃类的运移方向和效果。真柄钦次(1981)认为,水运动在油气初次运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沉积成因水由于埋藏比较深,在封闭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中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如:极易从泥质岩石中向砂质岩石中流动;在渗透压差的作用下,通过半渗透膜从盐度低处向盐度高处运动;它的流动与流速主要受剩余压力的控制,其运动范围有一定的限制,多止于压力平衡带附近。前已述及,沉积成因水在“离心流”的背景下,不仅可以横向运动,亦有垂向运动;油气优先聚集在沉积成因水水动力转折带(相对做上升运动的地带)附近。关于沉积成因水的形成、特征及水动力参数的有关计算见第二章。

图5-60 油气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示意图

(据B.P.Tissot,1984)

A—初次和二次运移早期;B—初次和二次运移晚期及油气藏的形成

表5-27 泥质烃源岩不同阶段的排烃动力

(据张厚福等,1999)

从某种意义上讲,查明生油凹陷内沉积成因水的形成、分布和运动特点,是掌握油气藏分布和油气成藏规律必不可少的研究内容。沉积成因水虽然是有源之水,但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查明它的储量和动态变化,是全面地评价、合理地开发油气资源的重要依据的一个方面。

石油与天然气的二次运移,是在构造动力与地形等因素的控制下于水的环境里进行的。浮力固然是油气二次运移的直接动力,但也是多与水伴生。因此,水动力可以视为二次运移的主要承担者。流体(包括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进入储层后,就归属于盆地区域水动力活动的范畴。盆地内同一含水岩系的地下水,构成了统一的水动力系统,由沉积成因水和渗入成因水共同组成了具有区域性的水力连续性或水力联系。其特点是:渗入成因水在重力作用下,水流沿盆地边缘(供水区)流向盆地中心(排泄区),或流向地势较低的盆地另一侧边缘,因此表现为“向心流”;沉积成因水主要来自于盆地内沉积物经压实而被排挤出来的水,它的流动方向是从盆地沉积中心向周边呈“离心”式流动。这两种不同成因、不同流动方向的地下水,在盆地的一定部位形成动平衡。之后,如果没有发生构造变动,盆地内区域地下水径流特征或控制其运动的动力,不再是地层压力,而只与决定地下水补给、排泄及位能分布的地形条件有关。地下水从高水位向低水位方向流动,即从海拔较高的补给区,经过地下不同埋藏深度,最后流向海拔较低的排泄区,汇集于不同排泄区的地下水流都自成一个独立的系统。从图5-61看出,含水岩系供水区和泄水区海拔高程的差异,造成了测压面呈倾斜状态,使折算压力沿测压面倾斜方向有规律地递减,水从供水区向泄水区流动,而与地层压力无关。图中A、B两点绝对地层压力为

图5-61 折算压力与地下水流方向示意图

hA~hD:为A.B.C.D各点对应的水头压力;h1~h4:从折算平面或是准面算起的A.B.C.D各点对应的高程;hx:A点与B点间折算压力差;hy:C点与D点间折算压力差;H:供水区与泄水区地形标高差。

PA=hA/(ρwg)

PB=hB/(ρwg)

因为

hA< hB

所以

PA< PB

但两点的折算压力:

含油气盆地水文地质研究

因为

(hB+h2)<(hA+h1),二者相差(hA+h1)-(hB+h2)=hx

所以

PA> PB

所以尽管A点的地层压力小于B点,但由于A点折算压力大于B点,地下水将从A点流向B点。

又如C、D两点,它们的地层压力相等:

PC=(hC)/(ρwg)

PD=(hD)/(ρwg)

因为

hC=hD

所以

PC=PD

但两点的折算压力不同

含油气盆地水文地质研究

因为

hD+h4< hC+h3二者相差(hC+h3)-(hD+h4)=hy

所以

PC′ > PD

可见,尽管C、D两点的地层压力相等,但地下水将在折算压力差的作用下,从C点流向D点。

对于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水岩系同时存在时,由于它们供水区的海拔高度不同,各层的静水压面高低不等,此时,地下水的运动同样也是从高水压头区向低水压头区流动(包括水平和穿层向上,向下的垂向流动)。

由上述可知,区域水动力场内的地下水运动方向,不决定于含水岩系的绝对地层压力,而主要受水头压力或折算压力所控制。

区域水动力场由于有补给和排泄,则含水岩系中的地下水不断的得到交替更新,并从补给区向排泄区不断地运动而产生地下径流。根据地下水径流参数与特征(包括径流方向、径流速度、径流量大小、控制径流条件和影响因素、水交替类型和程度等),可将地下水径流分为以下五种基本类型。

1)畅流型:地下水的流线大致近于平行,流向变化不大,水力坡度相对较大,源远流长。侧向运动和交替占绝对优势,补给与排泄条件良好,径流通畅,水交替较强。以单斜岩层中裂隙或孔隙-裂隙承压水为主。如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延安组含水岩系中的油田水等。

2)汇流型:地下水的流线在平面上近于汇集状,水力坡度常由小变大。汇流型盆地的水交替属混合型,边缘以侧向为主,中间由于越流补给垂向交替比例增大。其排泄条件取决于地下水出口特征。基岩裂隙水自流盆地多属于这种类型,如松辽盆地下白垩系油田水,塔里木盆地石炭-侏罗系油田水等。碳酸盐岩地下水以汇流型为主,汇集了周边渗透性能差异较大的不同地质时代的基岩地下水,集中径流排出,如冀中坳陷古潜山油田水、塔里木盆地古生代(尤其是中、下古生界)油田水等。

3)散流型:与汇流型相反,地下水流线在平面上呈散开放射状,水力坡度一般是由大逐渐变小,主要是由于地下水补给集中排泄分散所致。水交替以侧向为主,局部地区(岩性变化等)垂向交替增加。地下水储集体主要为冲积扇,砂砾岩体平面上呈扇型、纵剖面呈楔状、横剖面呈透镜体,其中赋存的地下水可作为散流型的代表,如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乌尔禾三叠系油田水;泌阳凹陷南部地区双河、赵凹、安棚一带的古近系核桃园组油田水等。

4)缓流型:水力坡度较小,地下水面与测压水面近于水平,流动缓慢,流线大致平行或变化不大。水交替微弱。常形成高矿化度的地下水。排泄条件较差,如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油田水,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油田水等。

5)滞流型:水力坡度趋于零,地下水径流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多以垂直越流排泄,形成特殊封存的盐卤水等。

含油气盆地内地下水携带油气运移时,具有极为复杂的关系,就运动方向上,既有侧向运动(水平运动)、也有沿断裂破碎带作垂向穿层式运动或越流运动,还有多种形式的混合运动。从区域水动力场特征出发,下述地区往往是油气优先富集的地带:①转折带,包括地下水流速减慢的准停滞带、流动方向突变带、孔隙度(渗透率)或压力下降带等;地下水峰面内各种圈闭,如构造、地层、岩性及水动力圈闭等;两种不同成因(沉积与渗入)地下水汇合后形成的越流泄水区(图5-62);②地下水穿过盆地内部流动时的泄水区或沉积成因水长期流向的地区;③溶解盐类(主要是硫酸盐和氯化物)含量相对较高的地区及正的地温异常区;④局部水动力环境的横向水力梯度为零、动压力增高为正值的地区(水的势能由高到低的变换带)。

图5-62 不同成因地下水汇合后的油气聚集示意图

亚科布松(Γ.Π.Яκобсн)从盆地区域水动力场特征考虑,将其分为三个地带:

A带——古折算压力最高的地带,盆地生油气中最早向储集层提供沉积成因水和油气的地带。

B带——古折算压力最低的地带,为最终接受油气的地带,一般为盆地边缘地区。

C带——处于A带和B带的过渡带上,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地区。

C带是寻找油气藏最有利的地带,特别是其中形成较早的构造圈闭以及处于C带和B带之间的岩性或地层圈闭都有可能形成油气藏。

综合上述,油气初次运移的局部水动力单元(系统)是盆地区域水动力场的一部分,二者之间有密切的成生联系(图5-63)。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决定或控制了油气运移富集的地带。

图5-63 含油气盆地局部水动力系统与区域水动力场关系示意图

(据楼章华等,1995)

A—烃源岩区及沉积成因水循环区;B—油气有利聚集带;C—渗入成因水循环区。1,2—局部水动力系统




煤层气成藏条件、开采特征及开发适用技术分析
1.5 水动力场对煤层气藏的控制作用 图7 高、低煤阶孔隙结构特征 局部构造高点滞留水区低产水高产气,向斜承压区高产水。地下水一般在斜坡沟谷活跃,符合水往低处流、气向高处运移的机理。樊庄区块滞流—弱径流区域多为>2500m3\/d高产井;东部地下水补给区含气量<10m3\/t、含气饱和度55%,见气慢,单井产量200~5...

陈云敏的人物简介
陈云敏提出了城市固废降解压缩本构关系,建立了生化反应、骨架变形、孔隙水运移、孔隙气运移和溶质迁移耦合作用的降解固结理论。基于上述理论,

计算机数值模拟
W.A.England等(1987)提出的油气运移、聚集模型是独立二相(石油液和石油气)、二维(侧向运移和垂向运移)、基于流体势和达西定律的渗流运移模型;运移驱动力是压实提供的水动力,而盆地深部主要是浮力;运移中油的损失与运移通道的孔隙体积有关;对油气在背斜圈闭中的聚集、成藏机理进行了理论上的描...

东营凹陷流体势分布特征
③Uo低值及闭合区不仅盆地边缘有(如高青、滨南等),在盆地内部也有(如郝家、牛庄、王家岗、辛镇等),且它们都分布在合适的构造部位(砂岩分布区),这说明石油聚集(Uo的低值且闭合区)不仅与水动力场有关,而且与具体的圈闭条件(合适的z值区)有关,这一结论与前面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是一致的...

滑坡基质吸力观测研究
滑体②带、④带中基质吸力的降低,与降雨的对应关系不明显,这说明在滑体②带、④带中,基质吸力不仅受降雨的影响,而且还受非饱和带中水气运移的影响。 5 结论 (1)滑坡体非饱和带中基质吸力沿深度方向上的变化不仅与土体含水量的大小有关,而且还与滑体的结构和细颗粒土含量、颗粒组成以及有机质含量有关。因此,...

水动力圈闭油气藏
如果地下水在运动,会使油气的势能面发生倾斜。在同一储集层内,当水动力强度增大时,作用在流体质点上的各种力(包括浮力、重力、水动力)不再是垂直和水平的,而是偏离各自的垂线,由于密度的差异(水的密度大于油和气),使水、油、气运移方向不同,速度不一,运动规模不等,为三者分离创造了条件。在...

连续型油气形成与特征
连续型油气藏强调“无形”或“隐形”圈闭、大范围弥散式分布,包括部分受控于成岩作用、水动力作用或分布于火山岩裂缝和风化壳内幕的油气聚集等。 一、基本特征 连续型油气藏的本质特征是发育于非常规储集层体系之中,圈闭界限模糊不明,范围很大;无统一油气水界面和压力系统。属于明显无圈闭界限、非常规圈闭、非闭合...

基本理论与方法
显然,通过流体势的研究确定油气的运移方向和路线以及预测圈闭位置,在勘探中有很大的意义。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油气生成后区域水动力条件的重大变化、构造起伏的明显变动都会影响流体势场的改变。因此,在用流体势分析油气运、聚过程时,盆地古构造、古地形、古水动力条件的分析就显得特别重要。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新近纪以来沉积相及水合物成藏模式
2)这3个沉积相类型与断裂的组合控制了水合物的成藏,研究区内主要发现了3种类型的成藏模式,分别为断层沟通浊积扇体成藏模式、断层沟通峡谷水道成藏模式、断层沟通峡谷水道及滑塌扇体成藏模式。这3种类型的沉积相虽然具有良好的物性,却不是水合物的储层,而只是游离气运聚的有利场所,水合物的成藏仍然要受到温...

鄂尔多斯坳陷区中部大气田的形成条件
从平面图亦可看出,储集岩性变化较大,砂岩横向往上倾方向变为泥岩,形成封堵层,加之本区水型为CaCl2型,处于水动力承压区,所以保存条件较好。 储集层为三角洲前缘多期河口沙坝叠置的浅灰色含砾石英粗砂岩,其中石英碎屑占99%,胶结物含量<10%,泥质含量5.21%,孔隙度平均9.5%,渗透率平均0.8×10-3μm2。储集空间...

平山区18316291292: 杂基含量高低与水动力条件强弱之间的关系 -
施张解毒: 一般来说,牵引流中,杂基含量高,说明水动力条件弱;杂基含量低,说明水动力作用强.强水动力的浊流也可以有较高的杂基含量.

平山区18316291292: 石油专业的英语高手翻译 -
施张解毒: 油气藏地质复习题目 一、 名词解释1、莫霍面:莫霍面位于地表以下数公里到30—40km深度,纵波达到这一界面后,其速度由平均6—7km/s突然升到8.1km/s,这一突变具有全球性,此界面的深度在大陆深,在海洋浅.2、矿物:矿物是指由地...

平山区18316291292: 水循环的动力是什么 -
施张解毒: 1.水的三态变化中,既有产生能量的变化,又有消耗能量的变化.而当一定量的水完成一个热力学循环时,它所放出的能量与吸收的能量相等,即等效于与外界无能量交换.而我们现在所讨论的是自然界水循...

平山区18316291292: 水动力学的发展趋势 -
施张解毒: 测试仪器和计算技术方面的进展推动了液体动力学的研究.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流场,已开展对三维流动的分析和计算.因很多流动带有随机性,出现了随机水力学分析.由于环境污染已逐渐成为公害,环境水动力学引起了重视.其他如含气和含沙的二相流,高含沙量的非牛顿流,水和弹性体相互作用的水弹性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高亚声速和超声速液体流动问题,皆有待于流体力学工作者去进一步探索.

平山区18316291292: 控制油气二次运移方向的地质因素主要有哪些?如何确定油气二次运移...
施张解毒: 河流的地质作用 河流凭流水的机械冲击力、化学溶解力以及携带的碎屑物质对河谷的组成岩石和地形的破坏和建造作用的总称.河流的地质作用过程包括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三者前后衔接,互相联系.河流地质作用以机械作用为主,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