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为什么萧何、张良入世家,而韩信入列传?

作者&投稿:兆昆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史记有五个体例:本纪、书、表、世家、列传。除了书是记录制度方面的之外,剩下的四个体例都是以人物为中心。本纪主要记录的是宰治天下者,世家是功臣或者诸侯,列传是传奇人物。虽然大体上是这么个标准,但是也有例外,这种例外也隐含着司马迁对他笔下人物的褒贬。

萧何完全有资格列入世家。史记之中的萧何不是萧丞相世家,而是萧相国世家,说明在刘邦建立汉朝之后,萧何的朝廷之中的位极人臣。而且萧何也是本身汉朝功劳最大的功臣。萧何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是他的家族之中的十几口人都跟着刘邦出生入死。刘邦的每一次失败都是萧何在关中向前线输送兵卒和粮草,才能保证刘邦在元气大伤的情况下一次又一次的满血复活。陈豨谋反,位于长安的韩信想要和陈豨里应外合,吕后听从萧何的计谋才除去韩信,再一次稳定住了大汉的江山。他的眼光非常有远见,他为刘邦举荐了韩信,才有了后来的大汉;入关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在抢夺珠宝,唯独萧何收集秦留下来的典章制度以及天下地图,有了这些,刘邦才不至于像项羽一样疲于奔命。凡此种种功绩,列入世家绰绰有余。

张良是韩国的贵族,而且几次解救刘邦于危难之中。刘邦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他手下人几乎都遭受过他的辱骂,唯独张良是一个例外。刘邦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几乎都是第一个想到张良,然后非常恭敬的对张良说:为之奈何?(该怎么办啊),张良每次都能让刘邦从危难之中摆脱出来。因为出身富贵之家的缘故,张良这个人对金钱和财富都不是很在意。刘邦封给他的地,他不接受,送给他的珠宝,他全部都赠与别人。他仅仅接受了留侯的称呼。因为戚夫人的缘故,刘邦三番五次想要废除刘盈而立赵王如意为太子,最终张良暗中运作,才让刘盈地位得以保留。帝王家和普通家庭不一样,太子的废立直接关乎到国家的命运,但是汉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实在是禁不起折腾了。张良的功绩列入世家也是绰绰有余。

韩信为汉打下了三分之二的天下,创立了不世之功业,按照常理因该是楚王信世家或者淮阴侯世家,但是他的传记是淮阴侯列传。公平吗?或许不公平,但是把他降为列传隐含着一种批评。韩信的出身贫寒,却是一个贵族。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忍让,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显露自己的才华,所以宁愿受胯下之辱,却能在死刑的时候临危不惧,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勇气。他为了报答刘邦的知遇之恩,在自己实力最为强大的时候都没有选择背叛汉,但是天下太平了,他却想着造反。他所做的一切都违背了常理,自立为齐王的时候,蒯通苦口婆心的劝他逐鹿天下,他总是回绝,说明他四军事天才,但是对于时局的把握是那样的不敏感。最后因为反叛,落的三族尽灭。他一次又一次的错过机会,虽然留下了名字,但是不能成为智者,于是司马迁将他降为列传也是有一定的道理。

通过三个人的对比,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三个人性格的不同。萧何是一个圆滑的人,很精明,对于大局的判断很有眼光;张良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知道怎么应用自己的智慧去帮助刘邦,知道怎么样功成名退;韩信是一个骄傲的人物,他有才华与天赋,却不能够在时局之中做出正确的判断,一再延误了机会,以至于年纪轻轻就断送了性命。




齐惠公的夫人萧氏为什么会引发了一场战争
自从齐惠公薨后萧夫人日夜悲泣,齐顷公是个孝子,为了安慰母亲,他经常把在外面听到的笑话说给萧氏听,以此引发她的笑颜。 齐顷公孝心可嘉,但他引得母亲萧氏一笑的同时,也引发了一场战争,着实可悲。 《史记》中记载了这件事的发生情形:晋国、鲁国、卫国、曹国四国派使者前往齐国朝见,晋国的...

萧县为什么叫萧县
此处因荒凉萧条,所以《萧县毛传》说“萧”为“藁”,即蓬藁。夏代殷商六族迁此,“斩其蓬藁、藜藿而处之”,并在此建古萧国。《路史》也有夏启封孟作土于萧的记载。后废为萧邑。西周在故萧地封了一个子姓小国。《括地志辑校》说:“萧县,古萧叔之国。春秋时为宋附庸。”经考证,周成王封...

萧萧声中萧的意思是什么
萧萧是一个象声词有这么几中:(1) 形容马鸣声。唐.杜甫.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2) 形容风声。史记.卷八十六.刺客传.荆轲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形容落叶声。唐.杜甫.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具体是哪种声音,一般...

萧何到底是为什么不敢当头领?史记上说的是真的吗?
萧何只是一个文官,手中又没有兵权,却能把大家号召起来杀县令。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威望与县令是不相上下的。(萧何)既然萧何身份不凡,威望很高,办法很多。可是最终,大家却拥戴刘邦为首领,这是怎么回事呢?关于这个问题,《史记》上曾有记载:“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

《史记》中萧相国世家的特殊句式。
萧相国世家是史记里面记载汉高祖时期的萧何传记。萧何是汉代初期的四杰之一,汉初时他曾经长期在为相国之职,他所顶下的很多法规一直到后代有很多人都在使用,成语“萧规曹随”就是出自于他。之前有个小朋友在猫小 帅学汉 字中学习中文,曾经就学过这个成语。你说的那个在其中有一句汉高祖在论功行赏...

《史记》中的萧何是个什么样的人
”曹参又问:“陛下视臣及得萧丞相吗?”“朕看来似乎也不能及。”惠帝答道。“陛下说的正是!伏思先帝以布衣起家,南征北讨,方有天下。若非大智慧,大勇毅,焉能至此。萧丞相明订法令,中具规模,行之已久,万民称颂。今陛下用臣为相,只要能够奉公守法,遵照旧章,能继旧业,已属幸事。若自...

《史记》句调之分析
接笔是叙在文中,让上下文有连系,司马迁在这种场合往往用缓笔: 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信数与萧何语,萧何奇之。——《淮阴侯列传》 (苏秦)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张仪列传》 桓公曰:“寡人北伐山戎,过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

为什么叫吹萧
吹箫,即“吹奏箫管”之意。(1).吹奏箫管。《史记·周勃世家》:“ 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 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清钱谦益《偶读<史记>戏书纸尾》诗之二:“牍背千金狱始明,吹箫织薄可怜生。”(2).用伍子胥吴市吹箫乞食事...

关于史记的资料
《史记》约成书于前104年至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

肖在文言文中有没有才能得意思
”成语有“惟妙惟肖”。②<动>刻画,谓图画或雕塑人像。李斗《扬州画航录》:“旁~十六应真像。”③<动>仿效。王安石《张君玉墓志铭》“我~其涤,以清厥身。”xiāo①同“小”。《庄子?胠箧》:“~翘之物。”②<形>同“消”。消灭;消失;衰退,衰微。《史记?太史公自序》:“申吕~矣...

新化县13890514387: 史记中,为什么萧何,张良入世家,而韩信入列传 -
郜栏康萨: 先你要搞清楚本纪、列传.项羽是有称王的、楚王、乃至被贬谪为淮阴侯,但是最终他是以逆贼的身份被定在了汉朝官方的的耻辱柱上的,司马迁就算本人再欣赏韩信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韩信列入世家的,刘邦还是被项羽册封的汉王,以至于刘邦称帝后还用“汉”作为国号,所以有资格入本纪.世家是贵族传记的专用.而韩信虽然有功被封为齐王,懂、世家的区别

新化县13890514387: 张良为什么被司马迁写进史记? -
郜栏康萨: 司马迁在史记里列传历史人物的要求,除了是事迹、历史作用比较突出,还具有代表性、有比较奇的、所谓的“看点”.比如,李(广)将军,太史公评论是“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因为功劳大、有功不善,所以立传.至于张良,太史公原先“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但是在建汉之初,那么多的功劳,所以列入《世家》,作《留侯世家》,评价很高的.

新化县13890514387: 史记将历史人物列为世家和列传的标准是什么?在司马迁的《史记》中,除帝王列入“本纪”外,有些人物列入“世家”,比如萧何、张良、曹参.而有些人物... -
郜栏康萨:[答案] 帝王是本纪 贵族侯王是世家.陈胜不是贵族,但作者认为陈胜推翻暴秦第一功,足以傲视王后,也列世家. 重要的其他历史人物,入列传.文臣武将,刺客,商贾,凡有重要历史作用的,都入列传

新化县13890514387: 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 -
郜栏康萨: 司马迁是西汉的一位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最优秀的史学著作,文学水平也极高.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 一,为了歌颂汉王朝.司马谈在临死时,曾对司马迁说,作...

新化县13890514387: 为什么在“史记”中项羽被列于“本纪”,而陈胜、吴广却是“世家”? -
郜栏康萨: 同他们的身份地位有关, 项羽为王侯,有突出事迹的应列于“本纪”, 而陈胜、吴广只是小老百姓,农民出身,身份低微,但由于有大作为,作者列他们为“世家”.

新化县13890514387: 《史记》中世家是为什么人做传 -
郜栏康萨: 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 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本纪”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绩;“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是个别事件始末的文献记载,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它与后世的专门科学史相近;“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列传”则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

新化县13890514387: 史记 留侯世家中老者试探张良的目的是什么 -
郜栏康萨: 考验张良的耐心和毅力,当时的形势需要一个王佐之才的辅助一个君王统一天下,而统一的过程充满危险,艰辛,没有毅力和耐心的人是不能成就事业的,张良经受了考验,于是得到了太公兵法

新化县13890514387: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萧何是怎么样的人? -
郜栏康萨: 萧何是个极有眼光的人,当初的他只是沛县的一个县丞而已,却能死了心的辅佐泼皮无赖刘邦,而且在之后刘邦的发展中也次次出谋划策,尤其是留住韩信这个杰出将领更是大功一件.但他最大的贡献是为刘邦争霸天下做好了稳定的后面工作. 萧何也是个忠心的人,刘邦几次大败几乎丧命,好几次几乎走投无路,萧何每每陪伴在其身边激励,可以说是刘邦最忠心的臣子. 萧何也是个聪明的人,在刘邦称帝不久滥杀权臣时他没有像英布卢管造反,也没有像韩信那样任之发展,而是以一个小小的贪污罪打消了刘邦的顾虑,保得全身而退,算是个有勇有谋的人物吧.

新化县13890514387: 司马迁在史记中的写作风格 -
郜栏康萨: 鲁迅先生曾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就是说,作为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的《史记》,同时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 在司马迁的笔下,篇幅不多的文字就能非常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历史事件或一个...

新化县13890514387: 历史上张良和萧何的结局是什么 -
郜栏康萨: 1、张良功成身退、得善终:据《仙释志》记载:“张良,相传从赤松子游.有墓在青岩山,时隐时现.”《陵墓志》也记载:“汉留侯张良墓,在青岩山.良得黄石公书后,从赤松子游.邑中天门、青岩各山,多存遗迹.”核以史实,张良确实曾在封侯之初,便向刘邦作了“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的表白.综合上述记载,他晚年前往景色秀美酌青岩山,隐居学道,死后即葬于该地.2、萧何亦得善终:萧何一直为相,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卒,谥号“文终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