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具体是怎么样的

作者&投稿:郑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赤壁之战 具体经过~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刘琮束手
  曹操在平定北方之后,于建安十三年(208年)正月回到邺城后,立即开始了向南用兵的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准备:1、于邺凿玄武池以练水军;2、派遣张辽、于禁、乐进等驻兵许都以南,准备南征;3、令马腾及其家属迁至邺,做了实际上的人质,以减轻西北方向的威胁;4、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自任丞相,进一步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5、以罪名杀了数次戏侮及反对自己的孔融,以维护自己的权威。
  同年七月,曹操挥军南下,八月,荆州刘表病死,蔡瑁、张允等就拥立刘琮继任荆州牧。曹操接受了荀彧的意见,先抄捷径轻装前进,疾趋至宛、叶。
  章陵郡太守蒯越及东曹掾傅巽等劝刘琮投降曹操,对他说:“逆顺有一定的道理,强弱有一定的形势。以臣属的身份去抗拒天子,是对国家叛逆;以刚接手的荆州去抵御朝廷大军,必会陷入危险;依靠刘备去对抗曹操,一定失败。这三个方面我们都不行,拿什么去对付曹操大军?而且将军您自己考虑一下,您比得上刘备吗?如果刘备挡不住曹操,则即使是投入荆州的全部力量,也不足以自保;如果刘备挡得住曹操,则他就不会再居于将军之下子。”刘琮听从他们的意见。九月,曹操到达新野县,刘琮就以荆州投降曹操,派人用朝廷过去颁发的符节去迎接曹操。曹军将领都疑心刘琮是诈降,娄圭说:“现在天下分裂,各地割据势力都贪图用代表王命的符节来抬高自己的身份。这次送来符节,这必定是真心诚意。”曹操于是接受刘琮的投降,继续进军。
  九月,曹操到达新野。曹操南下的消息,依附刘表、屯兵樊城的刘备一直不知道,直至曹军到达宛的附近时才发现:而刘琮已向曹操投降,却不敢告诉刘备,刘备发现状况,于是派亲近询问刘琮,这时刘琮才派宋忠告知刘备,刘备既惊骇又颇气愤,只好立即弃樊南逃。

  长坂坡激战
  曹操知道江陵贮有军用物资,恐怕刘备先到,占据江陵,就留下辎重,轻装前进。到到襄阳后,听说刘备已经过去,曹操亲自率领五千名精锐骑兵急速追赶,一天一夜跑了三百余里,在当阳县的长坂追上刘备。刘备抛下妻子及儿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人骑马逃走,曹操俘获了大量的人马辎重。
  张飞率领二十名骑兵断后,他据守河岸,拆去桥梁,模握长矛,怒目而视,对曹军大喊道:“我就是张翼德,有谁敢来决一死战!”曹军不敢逼近,刘备得以顺利逃亡。
  曹操进军江陵,任命刘琮为青州刺史,封为列侯,连同蒯越等人,被封为侯爵的一共有十五人。曹操下令从狱中释放韩嵩,用朋友的礼节来接待他,让韩嵩评价荆州人士的优劣,都加以提拔任用。任命韩嵩为大鸿胪,蒯越为光禄勋,刘先为尚书,邓羲为侍中。
  孙刘联盟
  江东孙权在鲁肃的建议下,派鲁肃到夏口窥探虚实,鲁肃抵达后,听说曹操大军已向荆州进发,便日夜兼程前往,等他到达南郡时,刘琮已经投降曹操,刘备已经向南撤退。鲁肃便直接去见刘备,在当阳的长坂与他相会。鲁肃传达了孙权的意图,与刘备讨论天下大事,对刘备表示诚恳的关心。并且询问刘备说:“刘豫州,如今您打算到什么地方去?”刘备说:“苍梧郡太守吴巨是我的老朋友,打算去投奔他。”鲁肃说:“孙将军聪明仁惠,敬重与优待贤能之士,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附于他。现在已占有六郡的土地,兵精粮多,足以成就一番事业。如今为您打算,最好是派遣心腹之人到江东去与孙权将军联系,可以共建大业。而您却想投奔吴巨,吴巨不过是个凡夫俗子,又在偏远的边郡,即将被别人吞并,怎么可以托身于他呢?”刘备听后大为高兴。鲁肃又对诸葛亮说:“我是诸葛子瑜的朋友。”于是诸葛亮与鲁肃也成为朋友。刘备采纳鲁肃的计策,进驻鄂县的樊口。
  曹操从江陵出发,将要顺长江东下。诸葛亮对刘备说:“形势危急,我请求奉命去向孙将军求救。”于是他就和鲁肃一起去见孙权。诸葛亮在柴桑见到孙权,对孙权说:“天下大乱,将军在长江以东起兵,刘备在汉水以南召集部众,与曹操共同争夺天下。现在,曹操基本已经消灭北方的主要强敌,接着南下攻破荆州,威震四海。在曹操大军面前,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刘备逃到这里,希望将军量力来加以安排。如果将军能以江东的人马,与占据中原的曹操相抗衡,不如及早与操断绝关系;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早点解除武装,向他称臣?现在,将军表面上服从朝廷,而心中犹豫不决,事情已到危急关头而不果断处理,大祸马上就要临头了。”孙权说:“假如像你说的那样,刘备为什么不服从曹操?”诸葛亮说:“田横,不过是齐国的壮士,还坚守节义,不肯屈辱投降;何况刘备是皇室后裔,英雄才略,举世无双,士大夫们对他的仰慕,如同流水归向大海。如果大事不成,这是天意,怎么能再居于曹操之下呢?”孙权勃然大怒,说:“我不能把全部吴国故地和十万精兵拱手奉送,去受曹操的控制。我的主意已定!除刘备以外,曹没有能抵挡曹操的人,但刘备新近战败之后,怎么能担当这项重任呢?”诸葛亮说:“刘备的军队虽然在长坂大败,但现在陆续回来的战士和关羽的水军加起来有一万精兵,刘琦集结江夏郡的战士,也不下一万人。曹操的军队远道而来,已经疲惫。听说在追赶刘备时,轻骑兵一天一夜奔驰三百余里,这正是所谓‘强弩射出的箭,到了力量已尽的时候,连鲁国生产的薄绸都穿不透’。所以《兵法》以此为禁忌,说‘必定会使上将军受挫’。而且,北方地区的人,不善于进行水战。另外,荆州地区的民众归附曹操,只是在他军队的威逼之下,并不是心悦诚服。如今,将军如能命令猛将统领数万大军,与刘备齐心协力,一定能打败曹军。曹操失败后,必然退回北方,这样荆州与东吴的势力就强大起来,可以形成鼎足三分的局势。逃成败的关键,就在于今天!”孙权听后非常高兴,就去与他的部属们商议。
  曹下战书
  曹操写信给孙权说:“最近,我奉天子之命,讨伐有罪的叛逆,军旗指向南方,刘琮降服。如今,我统领水军八十万人,将要与将军在吴地一道打猎。”孙权把这封书信给部属们看,他们无不惊惶失色。长史张昭等人说:“曹操是豺狼虎豹,挟持天子以征讨四方,动不动就用朝廷的名义来发布命令。今天我们如果进行抗拒,就更显得名不正而言不顺。况且将军可以抵抗曹操的,是依靠长江天险。现在,曹操占有荆州的土地,刘表所训练的水军,包括数以千计的蒙冲战船,已由曹操接管,曹操计全部船只沿长江而下,再加上步兵,水陆并进。这样,长江天险已由曹操与我们共有,而双方势力的众寡又不能相提并论。因此,依我们的愚见,最好是迎接曹操,投降朝廷。”只有鲁肃一言不发。孙权起身上厕所,鲁肃追到房檐下,孙权知道鲁肃的意思,握着鲁肃的手说:“你想说什么?”鲁肃说:“刚才,我观察众人的议论,只是想贻误将军,不足以与他们商议大事。现在,像我鲁肃这样的人可以迎降曹操,但将军却不可以。为什么这样说呢?现在我在迎接曹操,曹操一定会把我交给乡里父老去评议,以确定名位,也还会做一个下曹从事,能乘坐牛车,有吏卒跟随,与士大夫们结交,步步升官,也能当上州、郡的长官。可是将军迎接曹操,打算到哪里去安身呢?希望将军能早定大计,不要听那些人的意见。”孙权叹息说:“这些人的说法,太让我失望了。如今,你阐明的策略,正与我想的一样。”

  孙权发兵
  当时,周瑜奉命到达番阳,鲁肃劝孙权把他召回来。周瑜来到后,对孙权说:“曹操虽然名义上是汉朝的丞相,但实际上是汉朝的贼臣。将军以神武英雄的才略,又凭借父、兄的基业,割据江东,统治的地区有几千里,精兵足够使用,英雄乐于效力,应当模行天下,为汉朝清除邪恶的贼臣。何况曹操自己前来送死,怎么可以去迎降?请允许我为将军分析:如今北方尚未完全平定,马超、韩遂还驻兵函谷关以西,是曹操的后患。而曹操舍弃鞍马,改用船舰,与生长在水乡的江东人来决一胜负。现在正是严寒,战马缺乏草料。而且,驱使中原地区的士兵远道跋涉来到江湖地区,不服水土,必然会发生疾疫。这几方面是用兵的大患,而曹操都贸然行事。将军抓住曹操的时机,正在今天。我请求率领精兵数万人,进驻夏口,保证能为将军击破曹操。”孙权说:“曹操老贼早就想要废掉汉朝皇帝,自己篡位了,只是顾忌袁绍、袁术、吕布、刘表与我。现在,那几个英雄都已被消灭,只剩下我还存在。我与老贼势不两立。你主张迎战曹军,正合我意,是上天把你授给了我!”孙权就势拔出佩刀,砍向面前的奏案,说:“将领官吏们,有胆敢再说应当投降曹操的,就与这个奏案一样!”于是散会。
  当天夜里,周瑜又去见孙权,说:“众人只看到曹操信中说有水、陆军八十万而各自惊恐,不再去分析其中的虚实,就提出向曹操投降的意见,太不像话。现在咱们据实计算一下,曹操所率领的中原部队不过十五六万人,而且长期征战,早已疲惫;新接收的刘表的部队,至多有七八万人,仍然心怀猜疑。以疲惫的士卒,驾驭心怀猜疑的部众,人数虽多,却并没有什么可怕的。我只要有五万精兵,就足以制服敌军,望将军不要顾虑!”孙权拍着周瑜的背说:“周公瑾,你说到这个地步,非常合我的心意。张昭、秦松等人,各顾自己的妻子儿女,怀有私心,非常使我失望。只有你与鲁肃和我的看法相同,这是上天派你们两个人来辅佐我。五万精兵一时难以集结,已挑选了三万人,战船、粮草及武器装备都已备齐,你和鲁肃、程普率兵先行,我当继续调集人马,多运辎重、粮草,作为你的后援。你能战胜曹军,就当机立断;如果失利,就退到我这里来,我当与曹操决一胜负。”于是,孙权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各自带领万余人与刘备合力迎战曹操;又任命鲁肃为赞军校尉,协助筹划战略。

  孙刘合兵
  刘备驻军樊口,每天派巡逻的士兵在江边眺望孙权的军队。士兵看到周瑜的船队,就立即乘马回营报告刘备。刘备派人前去尉劳。周瑜对慰劳的人说:“我有军事任务在身,不能委派别人代理,如果刘备能屈尊前来会面,实在符合我的愿望。”刘备就乘一只船去见周瑜,说:“现在抵抗曹操,实在是很明智的决定。不知有多少战士?”周瑜说:“三万人。”刘备说:“可惜太少了。”周瑜说:“这已足够用,将军且看我击败曹军。”刘备想要召呼鲁肃等来共同谈话,周瑜说:“接受军令,不得随意委托人代理,如果您要见鲁肃,可以另去拜访他。”刘备既很惭愧,又很高兴,于是带领关羽、张飞两千人跟在周瑜的后面,不归周瑜统领。
  同年十二月,孙刘两军逆水而上,行至赤壁,与正在渡江的曹军相遇。曹军当时已遭瘟疫流行,而新编水军及新附荆州水军难以磨合,士气明显不足,初战被周瑜水军打败。曹操不得不把水军“引次江北”与陆军会合,把战船靠到北岸乌林一侧,操练水军,等待良机。周瑜则把战船停靠南岸赤壁一侧,隔长江与曹军对峙。

  火烧赤壁
  当时曹操为了北士卒不习惯坐船,于是将舰船首尾连接起来,人马于船上如履平地。周瑜部将黄盖说:“如今敌众我寡,难以长期相持。曹军正把战船连在一起,首尾相接,可以用火攻,击
  赤壁之战
  败曹军。”于是,选取蒙冲战船十艘,装上干荻和枯柴,在里边浇上油,外面裹上帷幕,上边插上旌旗,预先备好快艇,系在船尾。黄盖先派人送信给曹操,谎称打算投降。当时东南风正急,黄盖将士艘战船排在最前面,到江心时升起船帆,其余的船在后依次前进。曹操军中的官兵都走出营来站着观看,指着船,说黄盖来投降了。离曹军还有二里多远,那十艘船同时点火,火烈风猛,船象箭一样向前飞驶,把曹军战船全部烧光,火势还蔓延到曹军设在陆地上的营寨。顷刻间,浓烟烈火,遮天蔽日,曹军人马烧死和淹死的不计其数。周瑜等率领轻装的精锐战士紧随在后,鼓声震天,奋勇向前,曹军大败。曹操率军从华容道步行撤退,遇到泥泞,道路不通,天又刮起大风。曹操让所有老弱残兵背草铺在路上,骑兵才勉强通过。老弱残兵被人马所践踏,陷在泥中,死了很多。
  周瑜、刘备军队水陆并进,一直尾随追击,但已经来不及。
  此战中曹军伤亡过半,曹操回到江陵后,恐赤壁失利而使后方政权不稳,立即自还北方,留曹仁、徐晃等继续留守南郡(治所江陵),文聘守江夏,而后委任乐进守襄阳、满宠代理奋威将军,屯于当阳。孙刘联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公元208年七月十二日(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水陆大军,号称百万,发起荆州战役,然后讨伐孙权。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由周瑜指挥,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破曹军,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赤壁之战是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也是孙、曹、刘各家都派出主力参加的唯一的战事。

赤壁之战可以是包括东汉丞相曹操南下后一连串战役;亦可单指于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所发生的战事。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市西北的赤壁山,一说在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一带,大败曹操军队的一次决战。曹操败袁绍、破乌桓,基本统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自宛(今河南南阳)挥师南下,欲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以统一天下。九月,曹军进占新野(今属河南),时刘表已死,其子刘琮不战而降。依附刘表屯兵樊城(今属湖北)的刘备仓促率军民南撤。曹操收编刘表部众,号称八十万大军向长江推进。刘备在长(今湖北当阳境)被曹军大败后,于退军途中派诸葛亮赴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会见孙权,说服孙权结盟抗曹。孙权命周瑜为主将,程普为副,率三万精锐水军,联合屯驻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刘备军,共约五万人溯长江西进,迎击曹军。十一月,孙刘联军与曹军对峙于赤壁。曹操将战船首尾相连,结为一体,以利演练水军,伺机攻战。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并令其致书曹操诈降,曹操中计。黄盖择时率蒙冲斗舰乘风驶入曹军水寨纵火。曹军船阵被烧,火势延及岸上营寨,孙刘联军乘势出击,曹军死伤过半,遂率部北退,留征南将军曹仁固守江陵。联军乘胜扩张战果,孙刘两军分占荆州要地。赤壁决战,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1][2]
赤壁之战 - 战役过程
赤壁之战战前形势图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败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决战。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作玄武池训练水兵,并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随即于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约今湖北、湖南),欲一统南北。时孙权已自江东统军攻克夏口(今武汉境),打开了西入荆州的门户,正相机吞并荆、益州(治成都),再向北发展;而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为谋士,以其隆中对策,制定先占荆、益,联合孙权,进图中原的策略,并在樊城大练水陆军。曹操采用侍中、尚书令荀攸之计,领大军直出叶县、宛城(今河南 南阳),另遣轻骑袭襄阳(今属湖北)。八月,刘表病亡,曹军放慢进军速度,施加军威,欲不战而得荆州。时孙权派鲁肃以吊丧为名,往观形势,拉拢刘备,团结刘表旧将,对付曹操。鲁肃在途中得知曹操进军荆州的消息,乃昼夜兼程赶向襄阳。刘表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遣使投降曹操,迎接曹军。正加紧准备迎敌的刘备得知刘琮投降时,曹军已过宛城。

九月,曹操至新野(今属河南)接受刘琮投降后,逼向荆州腹地。刘备为避曹军锐气,与诸葛亮、徐庶等率十余万军民仓促南撤,退向战略要地江陵(今属湖北荆沙),并令关羽领万余水兵顺汉水、溯江水会师。刘备至当阳长坂(今当阳境),与鲁肃相见,接受其劝说,愿率军转东,向孙权靠近。时曹操已过襄阳,恐刘备先占江陵,亲率精骑5000,昼夜行300多里,追上刘备,将其击败,并获徐庶之母,迫徐庶来归。张飞率20骑断后,拆长坂桥,勒马横矛,令曹军疑惧,刘备方得脱险,东奔汉津(今钟祥境),恰遇关羽船队,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也领万余人接应。刘备军顺汉水至夏口,先遣诸葛亮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见孙权,共谋抗曹,自率军屯樊口(今湖北鄂州境)。

赤壁之战地图孙权见刘备新败,又慑于号称80万的曹军声威,对联刘举棋不定。诸葛亮与鲁肃、周瑜等精辟分析形势,指出曹军不过20余万,且有后方不安、远道劳师、水土不服、短于水战等弱点,坚定了孙权抗曹决心。孙权不顾主降派张昭等反对,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3万精锐水兵,与刘备合军共约5万,溯江水而上,进驻夏口。曹操乘胜取江陵后,又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仍统本部兵,镇守汉川(今江汉平原)。益州牧刘璋也遣兵给曹操补军,开始向朝廷交纳贡赋。曹操更加骄傲轻敌,不听谋臣贾诩暂缓东下的劝告,送信恐吓孙权,声称要决战吴地。冬,亲统军顺长江水陆并进。孙刘联军在夏口部署后,溯江迎击曹军,遇于赤壁。曹军步骑面对大江,失去威势,新改编及荆州新附水兵,战斗力差,又逢疾疫流行,以致初战失利,慌忙退向北岸,屯兵乌林(今湖北洪湖境),与联军隔江对峙。

曹操下令将战船相连,减弱了风浪颠簸,利于北方籍兵士上船,欲加紧演练,待机攻战。周瑜鉴于敌众己寡,久持不利,决意寻机速战。部将黄盖针对曹军“连环船”的弱点,建议火攻,得到赞许。黄盖立即遣人送伪降书给曹操,随后带船数十艘出发,前面10艘满载浸油的干柴草,以布遮掩,插上与曹操约定的旗号,并系轻快小艇于船后,顺东南风驶向乌林。接近对岸时,戒备松懈的曹军皆争相观看黄盖来降。此时,黄盖下令点燃柴草,各自换乘小艇退走。火船乘风闯入曹军船阵,顿时一片火海,迅速延及岸边营屯。联军乘势攻击,曹军伤亡惨重。曹操深知已不能挽回败局,下令烧余船,引军退走。

联军水陆并进,追击曹军。曹操引军离开江岸,取捷径往江陵,经华容道(今潜江南)遇泥泞,垫草过骑,得以脱逃。曹操留曹仁守江陵,满宠屯当阳,自还北方。周瑜等与曹仁隔江对峙,并遣甘宁攻夷陵(今宜昌境)。曹仁分兵围甘宁。周瑜率军往救,大破曹军,后还军渡江屯北岸,继续与曹仁对峙。刘备自江陵回师夏口后,溯汉水欲迂回曹仁后方。曹仁自知再难相持,次年被迫撤退。
赤壁大战后,刘备乘胜取得武陵、长沙、桂阳、零陵等四郡,次年又任荆州牧,奠定了壮大发展、进据益州的基础。曹操吸取失败教训,大兴水军,进控江淮,与孙权对峙。孙权为抗曹,继续与刘备联盟,任其在荆州发展。三国鼎立格局逐渐形成。
赤壁之战 - 孙刘联盟
赤壁之战时的地图在夏口,诸葛亮自荐与鲁肃同回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向孙权求救。诸葛亮到达柴桑,先用二分法和激将法游说孙权,孙权不愿受制于曹操,但又担心曹操势强,不能匹敌,于是诸葛亮先说明刘备的军力:“豫州(刘备)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然后分析出曹操的败处:曹操劳师远征,士卒疲惫;北人不习水战;荆州之民尚未心服曹操。

诸葛亮的结论是如果孙刘联合,肯定可以取胜,并明示而后三分天下,与吴打曹的形势,孙权于是立即答应,派周瑜、程普前往帮助刘备。不过,当时曹操形势甚盛,以张昭为代表的东吴群臣主张投降,认为曹操是托名汉相,是挟天子以征四方,抵抗的话于理不合;又曹操已占长江,江东没有天险可守;曹军水陆俱下,势力强大,江东没有能力抵抗,所以劝孙权迎接曹操;又曹操送来劝降书,信上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恐吓意味极重。所以在军事会议上,张昭为首的群臣建议投降曹操,孙权不置可否;鲁肃趁孙权如厕机会,偷偷跟到孙权身边,先指出张昭等不足以采用;又说他自己迎曹操,还可官至州郡,再暗示曹操没有地方容下曾为一之主的孙权。孙权大叹张昭等人:“甚失孤望”认同鲁肃的说话,鲁肃于是再建议追回往鄱阳的周瑜共商对策。

周瑜回来后,亦认为应当抗曹,先后分析曹军的弱点与诸葛亮的分析亦大致相同:
曹军疲惫不堪,必生疾病;天气盛寒,马无藁草;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曹操的后患;舍弃鞍马,不习水战,不是中原人之利。

既而进步分析了曹军的实际力量,指出来自中原的曹军不过十五六万,而且所得刘表新降的七八万人,人心并不向曹。于是孙权心意坚决,并当众拔剑切下桌角说:“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以周瑜和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帮助筹划,率领黄盖、韩当、吕蒙、凌统、甘宁、周泰、吕范等及三万兵沿江而上,与刘备共同抗曹。

在曹营,许多人都认为孙权不敢抵抗曹操,会杀掉刘备,而从曹操的劝降书中亦透露出这种想法,但程昱却认为正因孙权之名未足而令人惮忌,而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又是万人敌,孙权必会资助刘备,用刘备之名来对抗曹操。而果然,程昱的说法成为事实。
赤壁之战 - 行军路线
曹操行军路线
赤壁之战地形图进攻路线

《三国志·武帝纪》记载:秋七月,公南征刘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备走夏口。公进军江陵。……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
《三国志·徐晃传》记载:从征荆州,别屯樊。
《三国志·曹纯传》记载:从征荆州,追刘备於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进降江陵。
《三国志·赵俨传》记载:太祖征荆州,以俨领章陵太守,徙都督护军,护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
可见,曹操是从许昌全线出击,基本是以压制性的态势进击荆州,也正是这个态势吓跑了刘备,唬降了刘琮。而曹操的进攻路线基本如下:
许—新野(樊)—襄阳(另派文聘防御江夏)—当阳—江陵—巴丘—赤壁。
2.败退路线
《资治通鉴》记载: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汉末英雄记》记载:曹公赤壁之败,至云梦大泽,遇大雾,迷道。
如果两个记载吻合,那么“华容道”和“云梦大泽”应该是一个地方。三国时的华容道是在江汉平原上潜江以南,监利以北的地方。而云梦大泽应该理解为包括南到洞庭湖,被到江陵的大片沼泽地和零星湖泊。但在《三国志·郭嘉传》中有:“太祖征荆州还,於巴丘遇疾疫,烧船”。
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出曹操的全部行程:许—新野(樊)—襄阳—当阳(长阪追击战)—江陵—巴丘—赤壁(败)—华容道(云梦大泽)—巴丘(烧船)—南郡—谯。
孙刘联军行动路线
《三国志·刘备传》记载:“曹公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闻先主已过……,及於当阳之长坂……先主斜趋汉津,适与羽船会,得济沔,遇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众万馀人,与俱到夏口……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
这个记载很详细:
新野——襄阳——当阳(败)——汉津——夏口(汇合周瑜)——赤壁(胜)——华容道——南郡。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先主至於夏口……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
《三国志·周瑜传》记载: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这个路线也比较明:
柴桑——夏口——赤壁——乌林——江陵。
两军的汇合应该是在夏口或江口附近。
赤壁之战 - 地理之争
赤壁市赤壁山上的镌字赤壁之战场所多年来,学术界对于“赤壁”地望问题讨论,诸说并起被近代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数百年来,历史学界对于“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问题多有讨论,诸说并起,被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一般统计,至少有七种“赤壁说”:蒲圻说、黄州说、钟祥说、武昌说、汉阳说、汉川说、嘉鱼说。从现当代观点来看,争论的焦点在蒲圻说和嘉鱼说之间,而历史学出版物和已发现文物证据更偏向于蒲圻说。
  
蒲圻说
阴法鲁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中写道:“那个赤壁,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元和郡县图志》亦称:“赤壁山在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舟船败走处。”胡三省注的《资治通鉴》和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也采用了这一学说。1970年以后,蒲圻市赤壁山及长江对岸的乌林连续出土了大量东汉时期的文物,包括1973年出土的铜马镫、“建安八年”(203年)字样的瓦砚,1976年赤壁山下土层中的沉船遗址、赤壁山上的各式汉朝带钩,
1987年开探的墓室中诸葛亮设计的铜弩机、东汉通行的五铢钱等等。1991年,湖北大学人文学院专门出版了《古战场蒲圻赤壁论文集》。1998年,蒲圻市正式改名为赤壁市。
  
嘉鱼说
语言学家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都持赤壁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的观点。如上溯此说之源,有《大清一统志》引据《水经注》为证。《水经注》曰:“赤壁山在百人山南,应在嘉鱼县东北,与江夏接界处,上去乌林二百里。”此说后来为清末著名地理学家杨守敬所首肯。
赤壁之战 - 战役评价
曹操: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赤壁之战,曹操自负轻敌,指挥失误,加之水军不强,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面前,冷静分析形势,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赤壁战前曹操的优势是非常大的:第一,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反对曹操的人称之为“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它诸侯自然在政治正确性上难以争锋;第二,曹操以新胜之军南下,其气自盛;第三,曹操兵力数倍于孙、刘两家。不过在曹操兵败赤壁中,传统的史学家强调其思想轻敌骄傲。如张作耀《曹操传》说:“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曹操没有乘胜把刘备彻底击溃,错过了战机。

曹操的失误 :
(1)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关西军一直是曹操的威胁。

(2)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 曹操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希望的是用荆州水军对抗吴军,可惜他错了,赤壁之战前那场接触战证明了一切。所以曹操才会索战船,只不过正是因为这样才被敌人火攻。说到底还是水军不济造成的。张辽在庾信的《哀江南赋》中提到:“张辽临于赤壁,王浚下于巴丘”。 曹操的主力部队悉数开赴赤壁了。他希望以荆州水军为主力,进而利用绝对的兵力优势渡江,只是他高估了荆州水军,低估了吴军和长江。

(3)又今盛寒,马无藁草; 《三国志·孙权传》记载: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可见战马没有草料,人也好不到哪去,饥饿与瘟疫是困扰曹军的两大难题。这样的部队即使数量多也很难取胜。

(4)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三国志·曹操传》: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江表传》记载:(曹操)后书与权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瘟疫成了左右战局的关键因素。

操已破袁谭、袁尚、乌丸,北方大根据地已经稳定下来,于是,曹操决定南征。

建安十三年春正月,曹操回到邺城,于玄武池操练水军,准备南攻刘表。结果曹军未到,刘表已死。刘表和他老婆蔡氏喜欢小儿子刘琮,将他的大儿子刘琦委派为江夏太守。刘表死后,他手下的人立刘琮为主。因此刘琦和刘琮就成了仇人。这时候曹军已至荆州,刘琮手下人劝他投降曹操,于是他就秘密的派使者去降曹操。当时,刘备为刘表的客将,镇守于荆州北部的樊城,直到曹军到了宛城才听说。于是刘备只好向南逃窜。至襄阳时,诸葛亮劝刘备袭取荆州,刘备“不忍”,而刘琮手下的军民多有比附刘备,结果到了当阳时,“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刘备另派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有人劝刘备弃众而逃,刘备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结果一个“不忍”,违背了“兵贵神速”的用兵准则。曹操怕刘备袭取江陵而夺得大量辎重军备,于是“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与刘备在当阳长坂遭遇,刘备兵甲不足,士气不振,结果大败,丢了老婆,和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败走。最后抄小路跑到汉水边上,和关羽军队回合,然后跑到了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那里。

这个时候,孙权屯军于柴桑,观望态势。他派鲁肃以吊丧为名(《江表传》云),和刘备结交,希望同刘备联合公与曹操。结果鲁肃刚到南郡,就听说刘琮投降了曹操,于是精致前去迎接刘备,在长坂与刘备相遇。鲁肃向刘备表示了孙权与其结交的想法,刘备于是很高兴,就屯兵于夏口,准备与曹军大战。
然而此时,孙权内部关于是战是和仍在争论之中。孙权手下大多数人都劝孙权投降,而其中就有江东三世老臣张昭。正当孙权犹豫不决之时,鲁肃领着诸葛亮到了柴桑。诸葛亮对孙权说:“如今天下大乱,将军起兵占据江东,刘豫州也屯兵于汉水南滨,您二位与曹操共争天下。现在曹操北方已经平定,南方占领荆州,英雄没有用武的地方,所以刘豫州逃到这里。请将军您量力而行:如果你能与曹操抗衡,就和他打;要不能的话,何不投降于曹操?现在将军你犹豫不决,而事情紧急,你的大祸不远喽!!”孙权就很生气:“照你这么说,刘豫州为什么不投降?”诸葛亮慷慨激昂,吐沫横飞的说:“想当初田横是齐国的壮士,而坚守义气而不受辱;何况刘豫州身为帝胄,英才盖世,天下的人才都慕仰,如果功业不成,那是天命,怎么能屈膝投降曹操呢?”孙权勃然大怒:“我不能拿着吴国的土地举以与人!我决定了!!要和曹操决战!!天下除了刘豫州就没有可以抵抗曹操的人了。但是刘豫州刚打败仗,能和曹操相抗么?”诸葛亮以天时地利等种种因素来分析:“刘备现在手头有两万多人;曹军远来疲惫,正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因此兵法说‘必定折损上将’;曹军不习水战;荆州民心未必都心服曹操。”这些分析坚定了孙权与曹军一战的决心。

这件事在《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有着不同的记载。《吴书》中说:鲁肃不赞同张昭等人的看法,他认为孙权投降之后的待遇会降低,“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原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也就是说,他投降了之后,至少还能搞个市长什么的干干,但是如果孙权投降了之后能干什么?孙权听了之后于是决心一站,确定与刘备的结盟。
愚意窃以为《吴书》之说不可取。陈寿作《三国志》,各国传志皆引自本国史书。《吴书》内容多引自吴国韦昭所写的《吴书》。然而韦昭的作品,对本国人多有赞誉之词,其夸张杜撰的可能性很大。而且一件可以确定的事情是,诸葛亮在促使孙权下决心与曹操一战中起了很大作用,这在《三国志》中多处皆有记载。《吴书》闭口不提诸葛亮,无怪乎裴松之说:“如似此计始出於亮。若二国史官,各记所闻,竞欲称扬本国容美,各取其功。今此二书,同出一人,而舛互若此,非载述之体也。”最可靠的情况是鲁肃本来就劝孙权与曹操一战,诸葛亮的连横之略又进一步加强了孙权的决心。

(0)

回复
1楼
2009-03-08 00:51
举报 |

Q2333789456

在孙刘联盟的结成中,诸葛亮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作为一个战略型人才而非战术型人才,诸葛亮敏锐地看到了曹军远来疲惫、不习水战等弱点,分析了刘备、孙权的优势,他巧妙地利用了孙权不甘心居人篱下、想与曹操一战的心理,智激孙权,使孙权确立了孙刘联盟的基本方针。他第一个向孙权分析了当时天下的战略形势,坚定了孙权与曹军一战的决心。从这点看来,《吴书》中闭口不提诸葛亮的作用实在有失偏颇。孙盛《异同记》中以为《吴书》多回护溢美之词,我基本同意。

在诸葛亮与鲁肃的劝说下,孙权决定于曹军一战。这时候周瑜正在鄱阳练兵,在鲁肃的建议下,孙权召回了周瑜。正赶上张昭等人又劝孙权投降。周瑜说:“不然。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埸,又能与我校胜负於船楫(可)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于是,孙权派周瑜、鲁肃、程普领三万余人,到夏口去协助刘备。

《三国志》中,裴松之引《江表传》说:备从鲁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诸葛亮诣吴未还,备闻曹公军下,恐惧,日遣逻吏於水次候望权军。吏望见瑜船,驰往白备,备曰:“何以知(之)非青徐军邪?”吏对曰:“以船知之。”备遣人慰劳之。瑜曰:“有军任,不可得委署,傥能屈威,诚副其所望。”备谓关羽、张飞曰:“彼欲致我,我今自结讬於东而不往,非同盟之意也。”乃乘单舸往见瑜,问曰:“今拒曹公,深为得计。战卒有几?”瑜曰:“三万人。”备曰:“恨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备欲呼鲁肃等共会语,瑜曰:“受命不得妄委署,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又孔明已俱来,不过三两日到也。”备虽深愧异瑜,而心未许之能必破北军也,故差池在后,将二千人与羽、飞俱,未肯系瑜,盖为进退之计也。这一段,被司马光引入了《资治通鉴》孙盛曰:刘备雄才,处必亡之地,告急於吴,而获奔助,无缘复顾望江渚而怀后计。江表传之言,当是吴人欲专美之辞。愚意认为,孙盛之言其实很正确。刘备这时候有求于人,周瑜如果败了,他也无法自保,怎么还会踌躇不前呢?《江表传》的说法荒谬之极,而《资治通鉴》还加以采用,司马光实在是不明智。

曹操的军队到达了赤壁,与刘备隔江而望。刘备在赤壁大战曹军,还把曹操的船舰烧毁。曹军前进受挫。由于本身饥饿缺粮,加上疫病流行,死伤大半。曹操于是引军北还,以保南郡。刘备又和周瑜水陆并进,直逼南郡城下。曹操于是回师邺城,留曹仁、徐晃于江陵,使乐进守襄阳。当时甘宁在夷陵被曹仁军队所困,吕蒙出主意,分一半兵去救甘宁,留下一半兵由凌统带领,大破曹仁。于是孙权命周瑜任南郡太守。此时,孙权亲自率众攻打合肥,命张昭攻打九江的当涂。张昭军事才能差一点,结果出师不利。孙权也不是个能打仗的主,数月合肥不能下。正好曹操此时在巴丘,于是他命令张憙救援合肥。结果孙权听到这个消息后,跑掉了。
却说周瑜领南郡太守后,分了一部分递给刘备。刘备于是移兵油江口,更其名为公安。他表奏刘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来降。刘琦病死后,他的手下人推举刘备为荆州刺史。

《三国演义》中周瑜火烧赤壁的故事已广入人心,然而,关于曹操被战败的这件事,在《三国志》中多有不同记载。现举几例:《魏书》《武帝纪第一》言:“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蜀书》《先主传第二》称:“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吴书》《吴主传第二》说:“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留曹仁、徐晃於江陵,使乐进守襄阳。”我们所熟悉的“周瑜使苦肉计,黄盖献诈降书”然后火烧赤壁的说法,仅见于《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诸说混乱,更兼私修史书中多种不同说法,譬如王粲的《汉末英雄记》竟说曹操没船,以竹排渡江,结果竹排被周瑜所烧,于是就退兵了等荒诞之语。

回复
2楼
2009-03-08 00:51
举报 |

Q2333789456

考校诸说,正史中大概有三种说法:
①备败曹军,焚曹操船,追至南郡,曹军乃退。
②刘备与曹军战,破之,曹操焚其舟船乃退。
③周瑜使苦肉计,黄盖献诈降书,然后以火船焚之。
私修史中,有:
④据乐资《山阳公载记》云:曹操的舰船是被刘备所烧,他从华容道逃跑,待逃得性命后大笑,众人不解,曹操说:“刘备是我的仇人。这次他用火攻之计稍晚了些。要是他早放火我还哪有命在。”
⑤《江表传》的说法同《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孙盛以为《江表传》多有吴人溢美之词。
⑥王粲《汉末英雄记》以为曹军无舟船,欲使竹排南下,竹排被周瑜焚之,遂退
总观诸说,私修史书多持周瑜破曹之说,正史多持刘备破曹之说。《汉末英雄记》说法荒诞至极,曹军已破荆州,荆州水军常与东吴打仗,怎么会没有舟船?有舟船为什么还要用竹排呢?这种说法本身就存在着很大漏洞,王粲之说,当为道听途说,那么他所说周瑜焚竹排之说则不足为信。《江表传》之书,孙盛以为吴人之作,多有溢美之词,这个破曹功绩的归属问题,可信度就要打一个折扣。作《山阳公载记》的乐资为晋朝人,虽然相隔时间不长,但他毕竟不是当时的人,其说法恐亦为道听,但是可能有一定的根据,姑且同《江表传》一样打个折扣。正史中《吴书》《吴主传第二》说是曹操与刘备交战不利,自己把船烧了。这个说法出自曹操与孙权的信,恐怕是曹操为自己的失利找的借口,可信度不高,但要注意,曹操是与刘备交战不利,而不是说周瑜。《魏书》《武帝纪第一》、《蜀书》《先主传第二》皆云刘备破曹军。这说明赤壁之战中,很有可能是刘备打败的曹操。《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言周瑜破曹军,假使给与其同《魏书》、《蜀书》中的记载一样的权重的话,那么相比而言,刘备破曹的说法在《三国志》中所见更多。考虑一下当时的情况,当时刘备屯兵于夏口,周瑜、程普等率兵来援,很有可能统一归于刘备帐下指挥,也就是说,最终赤壁之战双方的主帅仍是曹操和刘备,而并非像《三国演义》中那样写的是曹操和周瑜,刘备只是坐观成败而已。再考虑一下乐资的《山阳公载记》中的记载,可能连火攻之计也是刘备想出,或是黄盖想出后进言于刘备,然后周瑜只不过是具体的实施者。刘备惯用火攻,博望烧屯一役,即为刘备所作,故刘备思出火攻之计也是很有可能的。退一步讲,即使孙刘两军分头进军,至少刘备军使曹军受挫,致使曹操不得不回转南郡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孙刘联军赤壁之战的胜利,主要功绩还是应该归于刘备的。

赤壁之战是三国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正是赤壁之战曹操的失败,让刘备趁机夺得荆州以为容身之所,又夺得南方四郡,实力逐渐扩充起来,逐渐由一个寄人篱下的客将成长为一个可以与曹操、孙权实力相抗衡的割据实力。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市西北的赤壁山,一说在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一带,大败曹操军队的一次决战。曹操败袁绍、破乌桓,基本统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自宛(今河南南阳)挥师南下,欲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以统一天下。九月,曹军进占新野(今属河南),时刘表已死,其子刘琮不战而降。依附刘表屯兵樊城(今属湖北)的刘备仓促率军民南撤。曹操收编刘表部众,号称八十万大军向长江推进。刘备在长(今湖北当阳境)被曹军大败后,于退军途中派诸葛亮赴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会见孙权,说服孙权结盟抗曹。
  孙权命周瑜为主将,程普为副,率三万精锐水军,联合屯驻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刘备军,共约五万人溯长江西进,迎击曹军。十一月,孙刘联军与曹军对峙于赤壁。曹操将战船首尾相连,结为一体,以利演练水军,伺机攻战。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并令其致书曹操诈降,曹操中计。黄盖择时率蒙冲斗舰乘风驶入曹军水寨纵火。曹军船阵被烧,火势延及岸上营寨,孙刘联军乘势出击,曹军死伤过半,遂率部北退,留征南将军曹仁固守江陵。联军乘胜扩张战果,孙刘两军分占荆州要地。
  赤壁决战,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一楼回答很全,基本是曹操贸然用兵,导致三国鼎立的局面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什么啊?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简介: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

柏壁之战的过程,你有哪些了解?
武德二年11月,李世民率领部队从龙门渡黄河,驻扎在白壁,与宋金刚对峙,与唐军形成了一个号角,牢牢守卫江州,推进宋金刚军。当时,黄河以东的州和县被抢后,没有粮仓,人们害怕入侵,住在城堡里,什么也收不到,军队粮食短缺。李世民向人民发布了《王娇晓》。当人们听说李世民率领军队来时,他们都投降了。

赤壁之战实际的历史情况是怎么样的?
梁鹄乃益为版而饮之酒,候其醉而窃其札,鹄 以攻书至选部尚书。于是公欲为洛阳令,鹄以为北部尉。鹄后依刘表。及荆州平,公募求鹄,鹄惧,自缚诣门,署军假司马,使在秘书,以(勤)[勒]书自效。公尝悬着帐中,及以钉壁玩之,谓胜宜官。鹄字孟黄,安定人。魏宫殿题署,皆鹄书也。皇甫...

李世民和宋金刚的战役叫什么
柏壁之战,是秦王李世民平定北方割据势力刘武周、宋金刚的关键战役,李世民在柏壁(今山西新绛西南)及其北地区击溃刘武周军队。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三月,刘武周命宋金刚为“西南道大行台”,率三万余人,南下侵犯并州(今太原西南)。十一月,李世民率军经龙门关,屯于柏壁(今山西新绛西南),和...

什么是柏壁之战?
11月,李世民率兵自龙门(今山西河津西)趁冰坚渡过黄河,屯兵柏壁,与宋金刚军相持,并同固守绛州的唐军形成掎角之势,使宋金刚军不得前进。李世民认为,刘武周占据太原,宋金刚孤军深入,军无蓄积,利在速战;唐军直闭营养锐以挫其锋,分兵冲其心腹,待其粮尽计穷撤走时,再行出击。于是命总管刘...

赤壁之战是一场什么战役
赤壁之战 一场被夸大的战役 近日,吴宇森预计耗资上亿的鸿篇巨制《赤壁》正式筹划开拍,人们的眼球再次被吸引到那硝烟弥漫的古战场上。这场《三国演义》中最脍炙人口的战役是导致三分天下的导火索,也是三国历史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场英雄大战。但是,赤壁之战是否真的如小说中所记载的是场大战呢?它又为什么会被人...

赤壁之战是谁和谁打
希望东吴又象刘琮一样望风而降吧,但不管怎样的用意都好,既先打江夏再打东吴的意图已经不单止是心想了,曹操是说出口了,他未有行动前实施的虚张声势之策反而造就了之后的孙、刘、曹赤壁之战,曹操这一吓唬反而迫着孙权和刘备结盟,本来曹操只是全心攻打刘备和江夏的话,可能东吴也未必一定会营救,但就是曹操这一吓...

白壁关之战的经过,你有哪些了解?
李世民的主力部队一直坚守不战,宋金刚的内心也渐渐不安起来。在此期间,同盟国吕崇茂、王行本等人均被唐军吃掉。而且他派出的尉迟敬德营救吕崇茂,也被李世民派来的秦叔宝、殷开山击败。那还不算,更要命的是,他已经断粮了!一连一百多天坐吃山空,一座粮山,也要吃空了。而且他的运粮通道,也早就被...

17赤壁之战的预习
火攻分四部进行

赤壁之战是不是三国演义里面的故事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

谷城县18816834394: 赤壁之战(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 搜狗百科
边侦乐喜: 赤壁之战故事简要概括是:开战之初,曹操的军队先从江陵向东退,与孙刘在赤壁会师.一开始战斗,曹军败北,只得退至长江北岸,周瑜率军驻守南岸.此时已经是寒冬...

谷城县18816834394: 赤壁之战的主要内容(30字左右) -
边侦乐喜:[答案] 太祖引兵十五万与孙刘会猎天堑赤壁,无奈后方未定,遂还,以施反间计.

谷城县18816834394: 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说说《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主要内容. -
边侦乐喜:[答案]公元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水陆大军,号称百万,发起荆州战役,然后讨伐孙权. 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在赤壁一带大破曹军, 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

谷城县18816834394: 28赤壁之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简单点!多给分 -
边侦乐喜:[答案] 就是三国时期曹操一统北方后,率水军80万,攻打孙权和刘备,被刘备孙权以少量兵力,在赤壁以火攻打败,从而确定了三国鼎立

谷城县18816834394: <赤壁之战>具体地讲述了()采用“()"妙计大败()的战斗过程 -
边侦乐喜: 《赤壁之战》具体地讲述了(周瑜)采用“(火攻)”的妙计打败(曹军)的战斗过程.

谷城县18816834394: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赤壁之战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
边侦乐喜:[答案] 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带大胜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战争日期在公元208年七月—十二日.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

谷城县18816834394: 赤壁之战具体讲述了周瑜采用( )大败曹军于( )的战斗过程? -
边侦乐喜: 周瑜采用( 火攻)大败曹军于( 赤壁)的战斗过程

谷城县18816834394: 赤壁之战的主要内容50字? -
边侦乐喜: 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

谷城县18816834394: 《赤壁之战》一文具体讲诉了什么的战斗过程 -
边侦乐喜:[答案] 主要讲了孙刘联军在周瑜指挥下和诸葛亮的协助下利用火攻,烧毁了曹操大军的战船,最终击溃了曹操大军的经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