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中的是知也的知,书上解释是:是知也,这是聪明的。知,通"智"。请问通智后要加",聪明"吗?

作者&投稿:皇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语十二章中的是知也,孔子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知~

  “是知也”中的“知”通“智”(智慧的意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选自《论语·为政》
  古人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问愈深,未知愈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越是学识渊博,越要虚怀若谷。作为专家、学者,对不知道的东西,我们不仅应当老实地承认“不知道”,而且要敢于说“不知道”。

  孔子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不知道的事物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那么中智以下的人当然不可能样样都知道。除了神怪幽明之事外,承认有所知、有所不知,是一种老实的态度,也是最聪明的态度。唯其有所“不知”,才能成其“有所知”。宋代的大臣吕端,宋太宗称他“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就是弃“小慧”而就“大智”的一个好例子。《汉书》中张释之为上林尉的辩护,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来立论,从而得到汉文帝理解的。
  以子路的率直性格而言推断,孔子要他记住的不太可能是一种治学态度,孔子可能说的是另一个意思:“子路啊,你可记住了,该知道的就知道,不该知道就算知道也要装作不知道,这才真正的智慧啊。”

译文:
1、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了吗?跟朋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 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 "
3、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做别人的老师了。”
4、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光是思考但不学习,就是有害的。”
5、孔子说:“仲由啊,让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
6、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想着像他一样好;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在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去学习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自己也有和他们一样的缺点,要及时改正。”
8、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责任重大而且路途遥远。把推行“仁爱”看作自己的责任,不也重大吗?奋斗直到死才停止,不也遥远吗?”
9、孔子说:"只有在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谢的。"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
原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论语十则原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译注》。《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政》篇,第六则见于《里仁》篇,第七则见于《述而》篇,第八则见于《泰伯》。
第九则见于《子罕》,第十则为《卫灵公》,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其中一共有20卷。

扩展资料:
赏析:

先看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他在告知弟子学习方法的同时很明确地表达了他对学习的浓厚兴趣。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表面上是说与朋友交往的态度,其实,还是讲了学习的问题。古代求学方式有自学与从师而学。在从师方面,有请固定的老师指导,也有游学从师。
元代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就有记载:"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元且如此,何况先秦。游既是求学,也有探讨,彼此通过交谈。
可以从对方那里学到很多知识与道理。孔子对朋友的到来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感到非常的快乐,故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个人既然如此好学,其才学肯定渊博,但也不能居高自傲。
须知孔子为实现其政治理想,曾率领一批弟子周游齐、卫、宋、陈、蔡、楚等国。终不见用。这里他告诫弟子,当人家不了解你的时候却不怨恨,才是君子的风范。
所以第三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关于个人修养问题。由此观之,从学习方法,谈到学习态度,再到学习的成果,这三句话的联系是多么严密。
其次,此文遣词造句也很讲究。"说"(悦)与"乐"似乎是同义词,但联系上下文来看,还是有细微的差别:"说"是心里感到喜悦、高兴,可见孔子教育弟子对待学习要从内心感到高兴。
要很愉快地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学好。而"乐"是快乐、欢喜之意,有形之于色的意思。对待朋友的到来应现出欢乐的表情以示欢迎。
孔子在遣用此二字时,可谓是恰如其分,颇具匠心。三句都使用了反问句式,表明了孔子对自己所阐述的观点是坚定不移的,强调弟子们要实现它的意义。
相关人物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
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传》《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
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所言及的内容出自《论语十则》中的第五则。

原文内容: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原文大意: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原文中“是知也”的“知”通“智”,也就是说这里的“知”,在古汉语中与“智”是同一意思。即“智”,形容词,其本义:聪明。所以,你在作这里的“知”的注释时,不但要说明“知”通“智”,还要指出这里的“知”就是“聪明”的意思。

你好!
我觉得还是加吧,知,通"智",只是说它们相同,加上聪明,才算是解释。
希望能帮到你!

如果是单个解释的话加不加都没事,保险一点还是加着好。如果是句子解释就不要加知,通"智",直接解释为聪明


论语十则
孔子语录十则翻译 1、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翻译:孔子说: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

论语十则中的以、之、其、而字的意思
是知也的“知”通“智”意思:聪明智慧。(其他知不变) 诲的意思:教,传授。 乎的意思:语音助词。 由:指孔子的学生仲由 编辑本段第六则:取长补短 ...编辑本段第十则:怎样做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

九年级上册语文版的语文书论语十则是什么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孔子说:“仲由啊,让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想着像他一样好;看见...

论语十则中慨叹时光飞逝的句子
论(lún)语十则 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卫灵公》。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

孔子语录论语十则原文
45.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6.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47. 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宪问)48. 与其相信依靠别人,不如相信依靠自己。49. 穷则思变,既要变,又要实干。50. 子曰:^v^三人行,必有...

论语十则中“而”“知”的多义词 快!!!
编辑本段释义1 【er】 而 and that; moreover; 而1 ér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bristles on the jaws】 而,颊毛也。――...

论语十则中的所有格言,成语,警句
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

孔子语录十则原文及翻译 孔子十则经典语录论语
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论语十则中的成语 1、见义勇为:语本《论语·卫灵公》“见义勇为于师”朱熹注:“当仁,以仁为之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厥后泛用“见义勇为”暗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该该推委。 2、大逆不道:犯上:触犯长上;反叛:指造反...

《论语》十则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重点实词、虚词的解释...
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是知也:“是”: 古义:这,今义:表判断,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语文版的七年级上册的论语六则 就是..
通假字 不亦说乎:“说”通“悦”,愉悦,高兴 是知也:“知”通“智”,聪明,智慧 活用现象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名词作状语;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形容词做名词。新,新的知识,形容词做名词。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可译为按时。择其善者而从之:善,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香洲区17375624182: 论语十则中的是知也的知,书上解释是:是知也,这是聪明的.知,通"智".请问通智后要加", -
繁建感冒:[答案] 所言及的内容出自《论语十则》中的第五则. 原文内容: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原文大意: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

香洲区17375624182: 论语十则中的是知也的知,书上解释是:是知也,这是聪明的.知,通"智".请问通智后要加",聪明"吗? -
繁建感冒: 所言及的内容出自《论语十则》中的第五则.原文内容: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原文大意: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原文中“是知也”的“知”通“智”,也就是说这里的“知”,在古汉语中与“智”是同一意思.即“智”,形容词,其本义:聪明.所以,你在作这里的“知”的注释时,不但要说明“知”通“智”,还要指出这里的“知”就是“聪明”的意思.

香洲区17375624182: 论语中的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是什么 -
繁建感冒: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知:通“智”. 2原文: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由:孔子的学生,姓仲,名由,字子路. 3全句的意思是:子路啊,告诉你对待知和不知的态度吧(即对待学问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成语解释: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成语举例:〖示例〗古人质实,不尚智巧,言论未详,事实先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宋 陆九渊《与朱元晦书》

香洲区1737562418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的意思. -
繁建感冒: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出自《论语 为政》,翻译成现代汉语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是知也”中的“知”通“智”,意思是智慧.

香洲区1737562418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是”和“为”的解释
繁建感冒: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注释】知:此句有五个“知”字,前四个都是“知道”的意思,最后一个同“智”,聪明. 【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的态度. 【评介】孔子教导他的学生,在学习上应坚持老老实实的态度,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能不懂装懂.学习如此,其他各方面何尝不是如此呢!

香洲区1737562418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 -
繁建感冒: 意思: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扩展资料 原文: 《论语》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

香洲区17375624182: 《论语十则》里的 “是知也”通假字和解释 -
繁建感冒: “知”通”智“

香洲区17375624182: 论语十则中 知 的意思 -
繁建感冒: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时常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和我一起讨论问题,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知,是了解的意思.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í) .”(《为政》) 翻译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知,领悟

香洲区17375624182: 论语十则中“知”的意思
繁建感冒: 明白,了解就是不明白、不了解我 知道,学到 记住、明白 知道、清楚 智慧,聪明

香洲区17375624182: “知”在古汉语中什么意思?例子必须是高中和初中课本上的. -
繁建感冒: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知:知道 .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十则》“知”(zhì)通“智” 孰为汝多知乎 “知”(zhì)通“智”《两小儿辩日》 聪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