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好数学活动中教与学的关系

作者&投稿:宗圣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数学教学中怎样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所谓“教学”即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组成。教学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为目标,而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双主体。

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关系一直是新课改以来所要研究的问题,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不懈努力和探索中,有了不少新的发现和新的理论。在这次培训中,老师就给我们阐述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学定教,以教导学。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以关注人的发展为首要目标,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以学定教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确定教学方案,要顺应学情,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学定教恰似一股清泉已涌入了我的课堂。以学定教使我的虚体的教学设计路线变成了实体的依据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规律的路线,使固定的设计变成了活性的设计。

一、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案例:1、情景:今年,我为女儿准备的生日礼物是10盒磁带,为了给她一个惊喜,我准备把这10盒磁带包装成一包,怎样包装最节省包装纸?

2、转化:求这个问题就是求什么?你能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吗?

3、揭题:像这样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找到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后,就能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啦!

(分析:这种导入的教学形式能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将在解决问题中习得知识,学生将为了解决问题而去学习知识)

二、 组织活动实践,体验感悟知识

教学轴对称图形:1、出示问题:你知道这些轴对称的剪纸作品是怎样剪出的吗?课件演示正方形纸两次对折的剪纸步骤。

2、动手操作:你们想试一试吗?每人拿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再对折,折的时候要仔细,要让折痕的两边完全重合。那大家在画图案和剪时是不是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自己试着做一做。老师为大家提供了几幅范例,可以参考范例,也可以自己创作。
(评:坚持实践出真知,把握学生认知的特点和剪纸工艺的难点,采用“尝试在先、及时指导”方法,大胆放手学生尝试剪纸,碰撞错误,同时,教师及时地给与必要的、准确的指导。)

三、小组合作交流,主动探索发现

教学案例 :《圆柱体侧面积》

1、(第一次前后四人小组讨论)导入部分老师复习了圆柱的相关知识,在新授部分拿出圆柱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提出:要给这个圆柱体的侧面包上包装纸那要多大?提完问题后,学生前面两人转身和后面的两人组成四人小组,有的学生很认真地说着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让学生都停止,开始组织学生交流和汇报。

2、在刚才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开始动手剪开曲面,并展示学生的作品。老师问学生是怎么剪的,生有讲沿高剪;有的说用尺子找,师追问怎么找?生回答垂直,沿着高剪,师用模型边剪边示范。

3、(第二次四人小组讨论)师拿着刚剪好的圆柱体侧面和与之相同未剪的圆柱体,先让学生观察剪开的圆柱体侧面图与未剪开的图,然后以小黑板的形式出示了一下四个问题: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什么?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什么?展开后长方形纸的面积就是圆柱体的什么面积?四人小组很热烈的讨论着,大概5分钟后师让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以学定教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动因。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问题的实际,因势利导,巧妙点拨,不仅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而且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真可谓是教师教得轻松而学生学得愉快。既然以学定教成为赏心悦事,那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教师是知识的提供者、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教学环境的设定者,对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掌控作用,通过情境创造引导和组织学生对知识进行分解、消化和吸收,并对教学效果进行科学评价。
教师通过讲授过程,帮助学生完成对符号的认识、理解和书写,将知觉符号与其意义之间建立联系,并学会把这种联系呈现在意识之中,从而为知识传承奠定基础。教师通过教学行为引导学生学习符号承载、传递的相关信息,理解符号背后所蕴含的规律、原理、事物的本质以及万物之间的联系。
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完成符号表达和知识传递两个层次的教学行为,而在现代大学教育中,教师还要进一步实现能力培养和理念建构两个更高层次的教学行为。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学生求知过程中的启发者,要引导学生不断向知识深度和广度进行探索。教师越是导之有方,导之得法,就越能保证学生主体作用(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现代大学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变, 教会学生多记些书本上的死知识,不如教会学生一种良好的学习、研究方法。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掌握一门实用技能,掌握自学方法,教会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要引导他们有目的、有选择地捕获“猎物”,提高他们的知识鉴别能力和获取效率;要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运用理论、研究问题的能力,还包括对学生组织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全国数学管理者大会(NCSM)把解决问题定义为:将先前已获得的知识用于新的、不熟悉的情况的过程。这一理念用在解决数学问题上,就是指学生将已有的数学知识、方法灵活运用于解决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但小学生受年龄所限,知识积累、生活经验、社会...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数学活动课
本人通过长期实践探索,想从活动课中对学生创设情境提高参与兴趣的培养,质疑、探索身边的数学问题,重实验演示与多媒体的运用,关注对学生经验的评价方式,搭建学生能力展示平台等方面来阐述处理该课型的教学策略。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拉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对所学存在兴趣”。在数学活...

如何提高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提问的有效性
然而,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将生活本质的具体形象性、随意性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严谨性有机地统一在以集体教学形式组织的幼儿园数学活动中,这是一个极具专业性的问题。笔者在幼儿园观摩数学集体教学活动时发现,幼儿身边虽然不乏丰富的操作材料,但是这些材料并没有激起幼儿自主探究...

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何为动手操作?学生通过动手、动眼、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协调参与学习的操作活动。也是探究数学知识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之一。尤其小学阶段,动手操作能简化学生对深奥知识的理解与探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越低年级的学生越适合于动手操作活动来辅助学习理解知识,但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虽然学生的抽象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有何原则?
重视数学内容的直观表述,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小学数学课程核心素养的“三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方面:可以从现实世界的客观现象中发现...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问题意识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所具有的重要性。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教师转变角色,依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一些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同时...

怎样将幼儿园数学融入到各科教学中
幼儿园各科教学应相互融入一体,以幼儿为主体,教师既是活动的引导者,又是活动的合作者,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激发幼儿学习的情趣。因此,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把数学教学渗透到幼儿园各科教学中去,使幼儿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既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艺术兴趣,也陶冶了幼儿的情操。

如何加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的有效性
教学中只有操作是不够的,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指导、优化,充分发挥材料作用,使动手操作与数学思维紧密联系,具有足够的含金量,这才能达到动手操作的真正目的。二、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促进操作的有效性。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优势,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必须要先用...

如何创设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由情入境,学习欲望高涨,兴趣浓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创设数学实验的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也不例外,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有些数学概念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亲自实验去领悟...

怎样才能上好小学数学课
在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他们的学习置于 一种真实、优美、和谐的场景中,从而激发对学习的热情。如在“利息”一课 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我家里有 8000 元钱暂时不用,可是现金放 在哪里更安全些呢,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

碾子山区18050411095: 数学教学中怎样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
贰晓奉林: 所谓“教学”即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组成.教学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为目标,而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双主体.

碾子山区18050411095: 数学教学中如何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
贰晓奉林: 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教和学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现结合本人在这方面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具体的做法和体会.一、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从通过教师的讲解完成教学任务出发,就必然会导致使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处处企图用教师的思维活动来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把教学过程简单化,使学生变成灌输知识的容器,处于被动的地位.(剩余2073字)

碾子山区18050411095: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
贰晓奉林: 教是为了更好地学,学是反映教的质量.

碾子山区18050411095: 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
贰晓奉林:[答案] 教学过程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在学生认识客体的活动过程中起引导和指导作用.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组织和指导才能顺利进行.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他们的认识...

碾子山区18050411095: 如何处理好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与“导“的关系 -
贰晓奉林: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还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并能形成自我发展的学习理念,小学数学教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碾子山区18050411095: 如何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
贰晓奉林: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应各司其职,两者不可偏废.课堂教学中呢?1、让教师的讲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 2、让教师的讲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助推剂 课堂教学中的数学学习,一方面秉承着数学学习的特性学生以思...

碾子山区18050411095: 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出现冲突时应该怎么做? -
贰晓奉林: 可以这样处理 首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的兴趣 其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实践 体验感悟知识的实际应用 再次可以分设学习小组合作交流 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知识 最后可以建立以学生“学为中心”和老师“辅为引导”教与学的模式 从而在教学过程中 让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 实现教与学效果的最大化

碾子山区18050411095: 如何正确认识教师与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贰晓奉林: 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关系是: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数学教学中这种关系更是明显.举个例子:1+1=?教师要通过举例子,让学生摆小棒、数手指头等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多种体验感觉到一般情况下1+1=2的结论,学习活动主要是由学生完成的,而不是教师简单的告诉学生1+1=2而完成的.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思考用怎样的例子学生才能更明白1+1=2,摆小棒,数手指头还是怎样的操作能让学生明白1+1=2.一般来说,一节好的数学课,教师的讲最多不应该超过10分钟,应该把学习交流、思考感悟的时间交给学生.

碾子山区18050411095: 如何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
贰晓奉林: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碾子山区18050411095: 数学教师的主导性如何发挥 -
贰晓奉林: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应是主体,这个观点已是广大教师的共识.数学教学理论发展到现在,进一步细致地分析数学教师的作用,明确数学教师的任务,对正确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能动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