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谈读书》以"读史使人明智"或“数学使人周密”为论点,试着加几个论据,写一篇议论文

作者&投稿:司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谈读书》培根,读史使人明智,论点,400字,议论文~

历史是记录了人类的过去,也能预示人类未来,历史就是我们走过的日子,人类对于历史中智慧的渴求恒古如斯。300万年前,非洲大陆的重山峻岭间,一个类人猿直立行走,到四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甲骨文,用以记录春种冬藏、男欢女爱和部族战争,这就是一条漫长悠远、光怪陆离、耐人寻味的历史探究之路。唐皇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鉴可以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

历史是世界的昨天,而今天是过去的延续,我们不能不知道这个世界曾经发生的事,如同我们不能不向往人类的未来。历史纵有千万种版本,但是作为过去存在的历史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识多才能智广、足智方能多谋,读史、正史使人聪慧,更使人睿智,从真正的历史中摄取智慧,关注那些叱咤风云的豪杰、聪颖灵秀的文士,还是善使权谋,“尖”佞邪恶之徒,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历史的了解,体会蕴藏其中的智慧。

古代埃及有一句名言“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正是说的以古至今的道理“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时间是永恒的,历史是一条时间的大河,拥有大量史籍的中国人可以从中得到更多历史的启迪,而不是通过戏说的电视剧,或者八卦新闻式的“新编历史”抛开人为的阴霾,去掉时空的面纱,对历史我们需要的是虔诚和对于真实不断的探索!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 世判事之际。
2.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做笔记者须记忆力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4.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5.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6.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读史使人明智
英国著名哲学家、科学家、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竭力倡导“历史使人明智,诗词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 培根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历史真的有这么神奇,可以使人变得智慧明达吗?
是的。读懂历史的人都明了,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有那么多的名人劝导人读书,国画大师李苦禅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毛主席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如是说。其实读书最主要的是读历史。因为诗词、数学、自然哲学、伦理和逻辑修辞学提升的是个人修为或技能,而只有真正看透历史的人,加上前面的修为,才具备改变世界的力量和能力。
历史何以这样神奇?因为历史记录着经验,铭刻着教训。历史老人把经验教训传给后人,若没有历史,现代的人和古猿何异。人类总是站在前人的肩上向前发展,正如牛顿所言:“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读历史,从中汲取营养、获得启示。以前人为鉴,避免重蹈覆辙;以前事为师,努力取其教益。因而,历史具有借鉴资政和启迪心智的功能是不争的事实。
历史何以这样神奇?因为历史记载着他人的荣辱兴衰。读历史,说白了,就是读人。思索一个个尝尽酸甜苦涩的人如何一步步飞黄腾达,思索一个个尽享世间富贵的人如何一步步沦落颓败。读懂了他人的成功之道,我们亦可以平步青云;看透了他人的颓败之因,我们就可以避免重蹈覆辙,不断地从高峰登上更高峰。正如秦如皇所希望的那样:“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秦始皇平六国,置郡县,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多民族的封建统一国家。然而很多人不明了,这样的丰功伟绩靠的可不是他一个人的努力,它离不开秦国历代皇帝积蓄的国力,离不开富国强兵的商殃变法,离不开朝堂敢于直言的忠臣,沙场勇于杀敌的干将,尤其离不开不断奉献牺牲的秦国百姓。民心所向,所向披靡。秦始皇只是顺势而为而得天下,没有什么神奇的,那是很自然的一个结果。然而秦始皇迅速的失天下又是为什么呢?失民心,秦始皇太过急功近利了。当时经过几百年分裂战乱之后,人心思定,秦国一统天下是顺应民心的,如果能够暂时先休养生息,发展民生的话,经历几十年,无论是修长城、驰道,征百越,秦朝想要完成应该都不会太难,不会遭遇政息国灭的悲剧。秦始皇虽统一了六国之疆域,却没有收拢六国之民心。秦始皇不能顺应心意发展民生,而是大兴土木,拓展疆域,逆民心而为而失天下。这就是所说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继秦始皇之后的汉武帝,也够的上“战争狂人”,他单方面结束自公元前133年马邑之战起高祖以来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开始对匈奴正式宣战,先后派卫青、霍去病征伐,拓展西域版图;同时对东北方和南方用兵。真可谓穷兵黩武!思想上,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秦始皇“焚书坑儒”有什么区别,我认为实质上是一样的,只是秦始皇的方式残忍些,汉武帝的方式较之温和些。秦始皇是想纯粹的依“法”治国,汉武帝是儒法结合,“儒表法里”。汉武帝的汉国之术和当前治国之道是一致的,以法治国,以德治国,说法不同,实质是一样的。汉武帝时代和现在的法律制度不同,当前的比汉武帝时代更合理,这也就是时代进步的地方。
汉武帝似秦始皇一样左征右讨,却没有像秦始皇一样政息国灭,为什么?因为汉武帝所为没有超出百姓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外。这就是“度”。凡事过犹不及,物极必反。这就是中国人常讲的“中庸”之道。

英国著名哲学家、科学家、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竭力倡导“历史使人明智,诗词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 培根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历史真的有这么神奇,可以使人变得智慧明达吗?
是的。读懂历史的人都明了,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有那么多的名人劝导人读书,国画大师李苦禅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毛主席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如是说。其实读书最主要的是读历史。因为诗词、数学、自然哲学、伦理和逻辑修辞学提升的是个人修为或技能,而只有真正看透历史的人,加上前面的修为,才具备改变世界的力量和能力。
历史何以这样神奇?因为历史记录着经验,铭刻着教训。历史老人把经验教训传给后人,若没有历史,现代的人和古猿何异。人类总是站在前人的肩上向前发展,正如牛顿所言:“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读历史,从中汲取营养、获得启示。以前人为鉴,避免重蹈覆辙;以前事为师,努力取其教益。因而,历史具有借鉴资政和启迪心智的功能是不争的事实。
历史何以这样神奇?因为历史记载着他人的荣辱兴衰。读历史,说白了,就是读人。思索一个个尝尽酸甜苦涩的人如何一步步飞黄腾达,思索一个个尽享世间富贵的人如何一步步沦落颓败。读懂了他人的成功之道,我们亦可以平步青云;看透了他人的颓败之因,我们就可以避免重蹈覆辙,不断地从高峰登上更高峰。正如秦如皇所希望的那样:“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秦始皇平六国,置郡县,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多民族的封建统一国家。然而很多人不明了,这样的丰功伟绩靠的可不是他一个人的努力,它离不开秦国历代皇帝积蓄的国力,离不开富国强兵的商殃变法,离不开朝堂敢于直言的忠臣,沙场勇于杀敌的干将,尤其离不开不断奉献牺牲的秦国百姓。民心所向,所向披靡。秦始皇只是顺势而为而得天下,没有什么神奇的,那是很自然的一个结果。然而秦始皇迅速的失天下又是为什么呢?失民心,秦始皇太过急功近利了。当时经过几百年分裂战乱之后,人心思定,秦国一统天下是顺应民心的,如果能够暂时先休养生息,发展民生的话,经历几十年,无论是修长城、驰道,征百越,秦朝想要完成应该都不会太难,不会遭遇政息国灭的悲剧。秦始皇虽统一了六国之疆域,却没有收拢六国之民心。秦始皇不能顺应心意发展民生,而是大兴土木,拓展疆域,逆民心而为而失天下。这就是所说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继秦始皇之后的汉武帝,也够的上“战争狂人”,他单方面结束自公元前133年马邑之战起高祖以来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开始对匈奴正式宣战,先后派卫青、霍去病征伐,拓展西域版图;同时对东北方和南方用兵。真可谓穷兵黩武!思想上,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秦始皇“焚书坑儒”有什么区别,我认为实质上是一样的,只是秦始皇的方式残忍些,汉武帝的方式较之温和些。秦始皇是想纯粹的依“法”治国,汉武帝是儒法结合,“儒表法里”。汉武帝的汉国之术和当前治国之道是一致的,以法治国,以德治国,说法不同,实质是一样的。汉武帝时代和现在的法律制度不同,当前的比汉武帝时代更合理,这也就是时代进步的地方。
汉武帝似秦始皇一样左征右讨,却没有像秦始皇一样政息国灭,为什么?因为汉武帝所为没有超出百姓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外。这就是“度”。凡事过犹不及,物极必反。这就是中国人常讲的“中庸”之道


《谈读书》主要内容 老舍
《谈读书》主要内容:首先说的是读书的三种功用,即:怡情、傅彩和长才。“怡情”使人即使独处幽居也可不失生活的情趣,“傅彩”使人善于言辨或烘托气氛,“长才”则使人圆观周览,于待人、接物、进业,更加精熟完满。其次,文章谈如何读书。书有好坏优劣,开卷未必有益,因此颇需区别对待:有可...

《谈读书》的名言警句
《谈读书》的名言警句详细介绍如下:1、开聪明话才见,固资读书,若化质养性,必在行上得之。不然,虽读书万卷,所知似几于贤圣,其性情气量,仍毫无异于乡人也。2、读书时要深思多问。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看花,所获甚微。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3...

谈读书中心主题是什么
1、培根的《谈读书》主要谈论了读书的益处。围绕这一中心话题,又谈了读书要与经验相补,要讲究读书的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性格和需要做不同的选择等相关的问题。2、《谈读书》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和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写的著作《随笔》中的一篇文章。3、从开头到“全凭...

培根《谈读书》:书籍好比食品
培根的《谈读书》是一部与中国《论语》相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里面的人生智慧和经验到现在也不过时。以下是培根最让人印象深刻的6句话,读完豁然开朗。1.人心固然应该善良,而行善却不能仅凭感情,还要靠理智的指引。意大利人有一句不留情的谚语:他好过头了,简直一无是处。善良给错了人,只能...

弗兰西斯·培根著《谈读书》
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弗兰西斯·培根著《谈读书》)

《谈读书》教学设计
《谈读书》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5课《短文两篇》第一篇,该单元的大多数课文是阐述求知问题的。学习本文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的正确认识,丰富文化素养。启发学生对读书作较深入的思考。 课文是一篇随笔,风格平易流畅,笔法灵活,语言警辟。黑格尔曾评价“...

在培根《谈读书》中摘抄名言警句作为论点`配上几个论据`并以此写一段...
于是,“我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读书”,扎进书海,去寻找。 第一片羽毛,勇气。小学时,读到了一篇文章《掌声》。文章主人公是一个小女孩,腿天生残疾,走路难看。一次语文课上,轮到她演讲,她缓慢而又艰难地走向讲台,开始演讲,讲毕,全班投以热烈掌声。我明白,这第一片宝贵的羽毛就是勇气。前途也许曲折,但请...

写一篇以《谈读书》为题目的作文
谈读书 读书,不在精,在广!鲁迅先生说过:“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狭窄了。”鲁迅先生告诉我们:读书要广!涉猎多方面的学问可以提供开阔的思想。俄国文学评论家杜勃罗留波夫虽然只活了25岁。可他读书的数量却十分惊人。他13岁的时候,...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是谁说的
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谈读书》采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排比论证等方法,论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的正确方法以及读书的重要作用,引导人们通过认真...

《谈读书》语文教学设计
同学们是初三的学生了,十年寒窗苦读,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在漫长的读书旅程中,你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感悟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英国作家培根的一篇随笔《谈读书》,去聆听他精辟的见解,去感受他简练有力的语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生共读课文,校正字音。 2、师生共同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咸丰县13235867342: 名著阅读.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 -
驹蝶双骨:[答案] 《谈读书》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和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所写的著作《随笔》中的一篇文章.这位一生追求真理的思想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的经典名言是:知识就是力量. 以上摘录的文字告诉我们的,...

咸丰县13235867342: 记住 - ______ - (作家名)在《谈读书》中所说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是啊,凡有所学,皆... -
驹蝶双骨:[答案] 答案:培根

咸丰县13235867342: 读史使人明智培根的《谈读书》狡黠者鄙读书.逻辑修辞使人善变; 后面还有一句是什么?全段内容是什么 -
驹蝶双骨:[答案]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正如古人所云:学皆成性.不仅如此,连心智上的各种障碍都可以读适当之书而令其开豁.

咸丰县13235867342: 《谈读书》培根,读史使人明智,论点,400字,议论文 -
驹蝶双骨: 历史是记录了人类的过去,也能预示人类未来,历史就是我们走过的日子,人类对于历史中智慧的渴求恒古如斯.300万年前,非洲大陆的重山峻岭间,一个类人猿直立行走,到四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甲骨文,用以记录春种冬藏、...

咸丰县13235867342: 《谈读书》的论点,论据,分析论证及其作用 -
驹蝶双骨:[答案]1、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皆成性格”. 2、从“人之才智但有滞碍”到“皆有特药可医”.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把握《谈读书》一文中的某些观点,以及了解作者是怎样论证观点的.推而广之,期望学生能掌握或者了解两篇短文的所有观点和证明观...

咸丰县13235867342: 不求甚解 谈读书有什么相同点 急 -
驹蝶双骨:[答案] 相同点1)都是谈论跟读书相关的问题;(2)都运用了举例论证.例如:《谈读书》中“读史使人明智”以读史给人的好处为例论证了读书的好处.《不求甚解》以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为例论证了读书要前后贯通,要理解经典著作...

咸丰县13235867342: 阅读《谈读书》一文,看看培根在文中是从几个层次就读书谈自己的看法的. -
驹蝶双骨:[答案] 答案: 解析: 答案:文章大体上是从三个层次加以论述的.第一,从文章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第二,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第三,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

咸丰县13235867342: 阅读《谈读书》选段, 阅读《谈读书》选段,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 -
驹蝶双骨:[答案] 1.读书可以改进人的天生才干. 2.对好书,只读别人的笔记摘要,就不能领略其中的真味.这是告诉我们,好书要精读、细读. 3.这几句话在分析读书、讨论和作文的不同作用后,提倡读书要和讨论、作文结合起来. (意对即可)

咸丰县13235867342: 培根谈读书 名句赏析 -
驹蝶双骨: 《谈读书》是一篇名文,文章中的许多精彩语段,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等,都已经成为人们熟悉的格言警句.它主要谈论了读书的益处.围绕这一中心话...

咸丰县13235867342: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的全句是? -
驹蝶双骨: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出自培根《谈读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