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不自量力》读后感怎么写

作者&投稿:藩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成语故事不自量力~

《左传·隐公十一年》载有这样一段历史故事:
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公元前712年,有一次发生了争执,息国的国君不采取谈判协商解决争端的态度,却贸然出兵,向郑国发动了战争。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少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郑国被迫应战,同敌人厮杀,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事后,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说道:“息国犯了五不韪,所以要失败,而且,恐怕息国快要灭亡了。”——不韪,即“不对”或“不是”,也就是错误的意思。有句成语叫做“甘冒不韪”或“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说:明知不对,还是硬干,是自已心甘情愿犯错误,犯天下最大的错误。
当时人们说的息国所犯“五不韪”是哪五条呢?根据《左传》记载,就是:“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词,不察有罪。”意思是:不估计自己的威德是否比对方高,不衡量自己的力量是否比对方强,两国国君出于同姓、本是亲属而不亲爱,对双方争执的言词不分析是非曲直,不认识自己的错误。又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是以知息之将亡也。”意思是:犯了这五条错误,还要出师征伐别国,由此可以看出息国快要灭亡了。果然,不久息国被楚国攻灭。
这个故事,说息国所犯“五不韪”之一的“不量力”,即成语“不自量”的出处。
唐代诗人韩愈在《调张籍》一诗中,开头几句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这几句诗的意思是:李白、杜甫的诗文顶天立地地存在着,犹如万丈光芒(照耀了诗坛)不可泯灭。没想到一群无知的人竟然这样愚蠢,借故设法对他们进行毁谤。就象那蚂蚁企图去摇撼大树,太可笑不自量力了。这六句诗很有名,常为后人所引用。韩愈在这里,对李杜的诗歌成就作了极高的评价,同时对诋毁李杜的轻薄后生给予了辛辣的讥斥。
成语“不自量力”便是从“不量力”和“不自量”两种说法演化而来的,同时又都可单独使用,又作“自不量力”,意思都是自己不估量一下自己的力量,人们多用来讽刺那种自高自大,不量力行事的人。

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公元前712年,有一次发生了争执,息国的国君不采取谈判协商解决争端的态度,却贸然出兵,向郑国发动了战争。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少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郑国被迫应战,同敌人厮杀,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
事后,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说道:“息国犯了五不韪,所以要失败,而且,恐怕息国快要灭亡了。”——不韪,即“不对”或“不是”,也就是错误的意思。有句成语叫做“甘冒不韪”或“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说:明知不对,还是硬干,是自已心甘情愿犯错误,犯天下最大的错误。
当时人们说的息国所犯“五不韪”是哪五条呢?根据《左传》记载,就是:“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词,不察有罪。”意思是:不估计自己的威德是否比对方高,不衡量自己的力量是否比对方强,两国国君出于同姓、本是亲属而不亲爱,对双方争执的言词不分析是非曲直,不认识自己的错误。
又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是以知息之将亡也。”意思是:犯了这五条错误,还要出师征伐别国,由此可以看出息国快要灭亡了。果然,不久息国被楚国攻灭。这个故事,说息国所犯“五不韪”之一的“不量力”,即成语“不自量”的出处。
不自量力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zì liàng lì,意思是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
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duó)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
译文:不估计自己的威德是否比对方高,不衡量自己的力量是否比对方强,两国国君出于同姓、本是亲属而不亲爱,对双方争执的言词不分析是非曲直,不认识自己的错误。

扩展资料:
《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代以后才多称为《左传》。
该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作者简介:
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 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关于左丘明的姓名,长期以来由于先秦及汉代文献对左传作者左丘明的记载非常有限,历代学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况问题争论不休、众说纷纭。
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但史载,左丘明乃姜子牙后裔,嫡系裔孙丘(邱)氏较为可靠,旁系左氏有待商酌)。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与孔子同时或者比孔子年龄略长些。
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
左丘明出身的家族世代为史官,曾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据有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又作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作《国语》时已双目失明,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自量力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代。那时,郑国和息国睦邻相处。一年,息国为了一件小事,和郑国闹翻。息国国王要讨伐郑国,就召集大臣来商议。有的说:陛下和郑国国王同姓,不要轻易动武。有的说:我们的威望是不是比郑国高?还有的说:我们的力量是不是比郑国强?息国国王对这些劝说一点也听不进。他下令要全体兵向郑国发起袭击。郑国立刻出兵迎战。最后,息国兵被打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不自量力就是不衡量自己的实力而轻举妄动。息国正是犯了这个错误而遭失败。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代。那时,郑国和息国睦邻相处。一年,息国为了一件小事,和郑国闹翻。息国国王要讨伐郑国,就召集大臣来商议。有的说:陛下和郑国国王同姓,不要轻易动武。有的说:我们的威望是不是比郑国高?还有的说:我们的力量是不是比郑国强?息国国王对这些劝说一点也听不进。他下令要全体兵向郑国发起袭击。郑国立刻出兵迎战。最后,息国兵被打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不自量力就是不衡量自己的实力而轻举妄动。息国正是犯了这个错误而遭失败了

《左传·隐公十一年》载有这样一段历史故事:
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公元前712年,有一次发生了争执,息国的国君不采取谈判协商解决争端的态度,却贸然出兵,向郑国发动了战争。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少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郑国被迫应战,同敌人厮杀,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事后,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说道:“息国犯了五不韪,所以要失败,而且,恐怕息国快要灭亡了。”——不韪,即“不对”或“不是”,也就是错误的意思。有句成语叫做“甘冒不韪”或“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说:明知不对,还是硬干,是自已心甘情愿犯错误,犯天下最大的错误。
当时人们说的息国所犯“五不韪”是哪五条呢?根据《左传》记载,就是:“...《左传·隐公十一年》载有这样一段历史故事:
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公元前712年,有一次发生了争执,息国的国君不采取谈判协商解决争端的态度,却贸然出兵,向郑国发动了战争。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少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郑国被迫应战,同敌人厮杀,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事后,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说道:“息国犯了五不韪,所以要失败,而且,恐怕息国快要灭亡了。”——不韪,即“不对”或“不是”,也就是错误的意思。有句成语叫做“甘冒不韪”或“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说:明知不对,还是硬干,是自已心甘情愿犯错误,犯天下最大的错误。
当时人们说的息国所犯“五不韪”是哪五条呢?根据《左传》记载,就是:“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词,不察有罪。”意思是:不估计自己的威德是否比对方高,不衡量自己的力量是否比对方强,两国国君出于同姓、本是亲属而不亲爱,对双方争执的言词不分析是非曲直,不认识自己的错误。又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是以知息之将亡也。”意思是:犯了这五条错误,还要出师征伐别国,由此可以看出息国快要灭亡了。果然,不久息国被楚国攻灭。
这个故事,说息国所犯“五不韪”之一的“不量力”,即成语“不自量”的出处。
唐代诗人韩愈在《调张籍》一诗中,开头几句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这几句诗的意思是:李白、杜甫的诗文顶天立地地存在着,犹如万丈光芒(照耀了诗坛)不可泯灭。没想到一群无知的人竟然这样愚蠢,借故设法对他们进行毁谤。就象那蚂蚁企图去摇撼大树,太可笑不自量力了。这六句诗很有名,常为后人所引用。韩愈在这里,对李杜的诗歌成就作了极高的评价,同时对诋毁李杜的轻薄后生给予了辛辣的讥斥。
成语“不自量力”便是从“不量力”和“不自量”两种说法演化而来的,同时又都可单独使用,又作“自不量力”,意思都是自己不估量一下自己的力量,人们多用来讽刺那种自高自大,不量力行事的人。


不自量力和自不量力的区别
造句:1、拿鸡蛋跟石头碰,真是不自量力。2、你这样做等于拿鸡蛋碰石头,太不自量力了。3、试图解决这个问题的人是不自量力。4、这么大的工程你能拿下来?我看你有点不自量力。5、每个贷款使用者都有可能作出不自量力的事。自不量力的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

《中华成语故事》读后感三篇
我从“不自量力”的成语中学到了:要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不能过高估计自己。我从“大公无私”中学到了:要完全为集体利益着想,没有一点私心。也可以指处理事情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才能受人爱戴。我从“悬梁刺股”中学到了“只有刻苦学习才能成为大器之材。感受很多,不能一一列举。一个成语故事...

伊索寓言中说明不自量力的故事有
蛇的其他部分说:“你没有眼睛鼻子,怎么 能指引我们向前走?”尾巴却什么道理也不听。于是,他便来领路,拖着全身乱冲乱撞,结 果掉进一个石洞里,蛇的全身都被摔坏了。尾巴摇摆着乞求蛇头,说,“救救我们吧,我的 争吵真是太无聊了!”这故事是说那些好胜而不自量力的人。

成语故事一百多字?
16、不自量力 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春秋时期,实力弱小的息国从郑国发动战争,结果被打败。原因是不正确分析敌我双方的力量,分不清敌人与朋友,不团结邻国,结果没过多久息国被楚国消灭 17、鸡犬不宁 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做司马,他目睹了民间哀鸿遍野、...

比喻有后顾之忧的成语故事?
不自量力 不足为外人道 才高八斗 才占八斗 残杯冷炙 沧海桑田 草船借箭 草菅人命 草木皆兵 差强人意 长驱直入 长袖善舞 唱筹量沙 朝三暮四 车水马龙 车载斗量 沉鱼落雁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诚惶诚恐 城狐社鼠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城下之盟 乘风破浪 乘人之危 乘兴而来 惩羹吹齑 程门立雪 魑魅...

请问有谁知道儿童故事《不自量力的乌鸦》故事内容
人赶着他的羊群,掂着那只不自量力的乌鸦,哼着明快的小曲回了家。一进门,他还没跟女人炫耀呢,女人已经看到他手里的东西了,没好气地说:咋弄回来个这东西?”他们这地方有个老风俗,说乌鸦是不祥之鸟,听见它叫就不吉利,何况这家伙还把它弄回了家,也难怪女人责怪他。牧羊人被女人呵斥得愣...

自不量力的意思是什么?
自不量力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zì bù liàng lì,意思是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力量。出自:此谓不自量力者也。”《蛙与牛斗》译文:就这是不估量自己的能力的人。例句:就说我们殿试都是侥幸名列上等,并非真才实学,何敢不自量力,妄自谈文。(《镜花缘》第八十七回...

成语故事
这样,你的兵马真的去了,城攻不下,什么东西也得不到手,不出十天,你的军队就会不战自溃。”曹操听了荀傕的话,十分佩服,从此集中兵力,很快打败了吕布。后来,又打败了刘备,占据了徐州。“坚壁清野”:坚壁,是加固城墙和堡垒;清野,是将野外的粮食、财物收藏起来。加固防御工事,把四野的...

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
【破天荒】唐朝时期,荆州地区50多年没有举人到京城应考中过进士,因此被称为“天荒”,直到唐宣宗时期,有一个荆州举人刘蜕中了进士,破了天荒。荆州魏国公崔铉特地奖励他70万钱。刘蜕不受并回信说:“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曰天荒。【眼中钉】五代时期,后唐效节指挥使赵在礼起兵反后唐...

齐国成语故事大全
⑷ 齐国在战国时期都有什么著名的‘历史典故,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和齐国有关的成语故事有《安步当车》、《不自量力》、《箪食壶浆》、《鸡内鸣狗盗》、《容滥竽充数》、《乐极生悲》、《门庭若市》、《水深火热》、《围魏救赵》、《物以类聚》、《因势利导》、《狡兔三窟》等。 ⑸ 由齐国和楚国,联想...

颍泉区19344523778: 成语故事《不自量力》读后感怎么写 -
莱齐呋布: 《左传·隐公十一年》载有这样一段历史故事: 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公元前712年,有一次发生了争执,息国的国君不采取谈判协商解决争端的态度,却贸然出兵,向郑国发动了战争.这两个...

颍泉区19344523778: 《中华成语故事》读后感三篇 -
莱齐呋布: 成语故事读后感一这个暑假我读了《中华成语故事》,有很深的感受,中华成语故事是文明智慧的源泉,思想文化的结晶.汉语成语,浓缩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蕴藏着深厚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

颍泉区19344523778: 四年级 我最喜欢的一个成语故事作文 -
莱齐呋布: 我最喜欢的一篇作文——《滴水穿石的启示》 我最喜欢的一篇作文是《滴水穿石的启示》.水滴为什么能滴穿石块呢?通过本篇作文我深深的体会到:是因为水滴目标不转移,持之以恒的滴着石头.一滴,两滴,三滴,滴不穿石头,但当几亿滴...

颍泉区19344523778: 小学生《成语故事》读后感—共写15篇 -
莱齐呋布: 《成语故事》是我们小学六年级时学校的一本课外书,虽是本课外书,但绝不比语文教科书逊色,内容不仅十分有趣,而且能学到许多成语. 在这本书中,每个成语都有一个小故事,并且其语言十分通俗易懂.不像《成语字典》里那样深奥,让...

颍泉区19344523778: 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作文205字 -
莱齐呋布: 范文如下只供借鉴 希望帮到你望采纳 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从前,有一只鸡蛋天生就是习武的材料,巧得是它自己也酷爱武术.而公鸡也好斗,所以每天带着鸡蛋一起练武,教鸡蛋这个拳,那个拳.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到十岁,...

颍泉区19344523778: 四年级日记我喜欢的成语故事不 自量力的原因 -
莱齐呋布: “不自量力”这则成语也叫“不量力”也就是“不自量力”或“不自量”,用来表示不能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或过高地估计自己.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王不韪而以伐人,...

颍泉区19344523778: 班门弄斧的感受或体会 -
莱齐呋布: 班门弄斧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班门弄斧》这则成语故事.意思是说,在鲁班门前弄斧,讽刺那些不自量力竟敢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得人.李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后人称他为"诗仙".梅之焕在采石矶旁的李白墓前看到可以写字的地方,被人留...

颍泉区19344523778: 中国成语故事读后感800字左在 -
莱齐呋布: 中华成语故事》读后感 了《中华成语故事》,我再一次被汉语的奇妙所震撼,为它的魅力折服.成语是人们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简洁而精辟的词语或短句.它是我国语言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部分,因为,每个成语的形成一般都有一个典故,每个...

颍泉区19344523778: 《成语故事》读后感400字 -
莱齐呋布: 今天,我读了一个成语故事:《叶公好龙》.这个故事主要讲: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叶公.叶公非常喜欢龙,又因为他生活在富贵家庭中,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上等的,所以他的衣服上、帽子上、鞋子上、家里的柱子上、被子上、枕头上……家里...

颍泉区19344523778: 以'不自量力'为话题的八百字作文 -
莱齐呋布: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岁月更迭如此迅疾,我们迈入了新世纪又一个年头.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最易流逝的是时间,最难得的是抓住时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