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重元素是从哪里来的?

作者&投稿:漫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地球上的重金属元素从哪儿来的?~

我们知道,在恒星内部,通过核反应最高只能聚变出铁元素。铁56的比结合能最大,再要合成更重的元素,就不是放热反应,而是吸热反应了,因此更重元素无法通过核聚变来产生。那是不是所有重元素都来自超新星或双中子星合并呢?也不尽然,在恒星内部,也有一条持续稳定的路径,让比铁重的元素逐一生成,这就是“慢中子俘获”。

第一代超新星爆炸出一些重元素的碎屑,有些飘荡在宇宙空间,凝结成行星,也有些被其他恒星吸引过去,成为进一步核反应的母核。在恒星内部,有着各种各样的辐射,其中就有中子辐射。偶然的机会,“贪吃蛇”母核将中子俘获过去,“吃”进肚里,变成更大的原子核。这个过程很漫长,可能要一年,甚至十年,才会发生一起俘获事件,所以称为“慢中子俘获”。这些原子核就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然而雪球毕竟是有限度的,吃胀肚子的不稳定原子核会发生β衰变,吐出电子和中微子,变成了原子序数+1、原子量相同的其他元素。


原子核吃进中子,吃多了会“消化不良”,发生β衰变,中子变成质子。

比如银109“吃”掉一个中子,变成不稳定的银110,立刻衰变成镉110。镉元素比较能“吃”,连吃五个中子一直吃到镉115,才衰变成铟115,然后是铟116,又衰变成锡116。偶数位的锡也是个“吃货”,接连吃掉五个中子,到了锡121才撑不住,衰变成锑121。

原子核就是这样通过“慢中子俘获”过程,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最终到了铊元素,遇到了问题。


从银到锑的慢中子俘获过程。

铊的稳定同位素铊203“吃”下一个中子,又衰变成铅204,和它的小弟“锡”一样,铅也是个大吃货,它继续吃中子到铅209,这是一种不稳定的同位素,它迅速衰变成铋209。铋209吃掉一个中子就撑不住,衰变成钋210。到了这里,偌大的原子核终于吃中子吃到吐,于是发生α衰变,直接吐出一个氦核(α粒子),原子序数-2,原子量-4。


“铅铋钋循环”,其中红线为中子俘获,蓝色为β衰变,绿色为α衰变,青色为电子俘获。

不信你看,铋以后的元素全都是放射性元素,钋210的半衰期只有136天,发生α衰变,直接掉到铅206。就这样,从铅206,到铅207,铅208,铅209,铋209,铋210,钋210,再回到铅206,恰好组成了一个循环。“慢中子俘获”滚雪球的游戏玩不下去了,重元素一步一步向上爬格子,最终撞到了天花板——铅。

正是如此,虽然铅“重”达82号,在地壳里却比很多轻元素——如碘、溴甚至五金之一的锡——都要多,是重元素里最多的一个存在。

地球内部合成不了重金属,都得在恒星演化中得到。
恒星内部生成铁元素之后,不释放能量。此时,星体向内猛烈坍缩。发生反弹,引起超新星爆发。
超新星爆发的威力强大到元素都能继续往下合成。向金,银这样的重金属,都是在超新星爆发中合成的。

个人觉得应该还是来自超新星爆发的时候合成的重元素。而且,地球的质量和太阳相比微乎其微,这些重元素对地球来讲比重很大,但对于太阳来讲则是微乎其微的。何况,地球等轨道靠内的行星距离太阳比较近,在形成的早期,在太阳风强劲的吹动下,较轻的元素挥发的比较多,所以地球等靠内的大行星上能看到较多的重元素,而木星等靠外的大行星则以氢、氦等轻元素为主。

大宇宙的探索--地球为什么有这么多种元素

--------------------------------------------------------------------------------

日期:2006-1-4 13:37:35 来源:来自网络 查看:[大 中 小] 作者:椴木杉 热度:268
打开元素周期表、人们可以看到,我们居住的地球上现已发现有110种化学元素;而且科学家们还在研制人造重元素。可是,大家也都知道,太阳主要是由氢这种元素组成的。为什么地球有这么多的元素呢?
原来,万物都在运动,变化,都有自己的起源和演化规律,构成宇宙万物的各种元素也不例外。的确,在地球现今的条件下,我们还没有看到铁演化成金的过程;但是,一些放射性元素如铀、钍等,确实正在不断蜕变为铅。人们不禁要问:再经过一段长时间,铀,钍等放射性元素既然都会变成铅而消失,那在此以前,这些重元素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这就是元素的起源和演化问题。这个问题和天体的起源和演化密切相关,同样是科学家们探索的重大问题。
早在1886年,英国著名科学家克鲁克斯曾发表了一篇论文《元素的产生》,提出"所有的元素都是由一种原始物质逐渐凝聚成的,这种在元素产生以前就存 的物质名叫"Protyl"。此后 ,人们关于放射性,核反应,核能的发现,使得人们对元素的认识更深了一步。但真要解决问题,只有跳出地球,到大宇宙去研究才有可能。
1956年,美国科学家尤里首先发表了元素在宇宙间的分布数据,概括地说,氢最多,氦次之,再次为碳、氮、氧,并且随原子量的增加而迅速减少,但到了铁时有一个突然增多,而比铁更重的元素则又是逐渐减少。
宇宙间元素的分布规律又与天体的演化态有关。一般说来,在早期形成的星中,金属/氢的比值很小,而年老的星这个比值则增大,在超新星爆发时,会生成放射性元素,甚至还发现有超铀元素。于是,元素的演化又成了宇宙学家研究的课题,他们先后提出了平衡过程假说,中子俘获假说,聚中子裂变假说等,但都难以圆满解释现有宇宙中元素分布的规律。成功的是1957年提出的恒星中生成元素的假说(这个假说由Burbidge夫妇、Fowler和Hoyle共同提出,所以简称B2FH学说)
现代宇宙学认为:原始宇宙是完全由中子组成的非常炽热,非常稠密的大火球。后来,宇宙开始膨胀并变冷,这时中子蜕变为质子和电子。这种由中子,质子和电子组成的原始物质名叫"太素"(Yelm)。
当原始宇宙温度下降到109-1010k时,原始物质开始结合成氘和氦(当然绝大部分还是氢),这是原始的星际物质。根据B2FH理论,星际物质靠引力收缩形成原始恒星,当恒星内部温度升到7×106以上时,氢的核聚变开始,核反应的辐射膨胀与恒星的引力收缩相抵制,恒星发光并进入相对稳定状态,这时恒星内部的核聚变有质子-质子循环和碳-氮循环两种。这是恒星氢燃烧阶段,一般可稳定进行100万~100亿年。我们的太阳已进行了约46亿年,估计还将继续50亿年。这一阶段在恒星核心生成氦,同时还有一些碳、氮、氧等元素的形成。
当恒星核心的氢全部转为氦(约占恒星总质量10~15%)时核反应停止,引力收缩占优势,结果使核心温度上升,恒星外壳膨胀,变成红巨星。当核心温度升高到108k,密度也骤增,开始了新的核反应?氦燃烧。这时恒星变成脉动变星。氦燃烧主要是三个氦原子核结合成碳核的聚变反应,然后再生成氧。
如果恒星的足够大,那么还将继续收缩升温,发生碳和氧燃烧(聚变)过程,生成硅、钙等元素。更进一步则是硅燃烧(又名a过程),其核反应机理是硅核光解生成高能a粒子,a粒子又与别的核结合生成铁族元素。当恒星演化到这个阶段,核心的温度可以增高到4×109k,这就使核达到统计平均状态,生成元素周期表上铁附近的多种元素。这个过程是e过程,结果是生成铁质核心。到这时,恒星就进入风烛残年了。
据B2FH理论,比镍更重的元素不能靠聚变反应生成,而是由一些重元素核在恒星中连续俘获中子形成的。在大质量恒星(质量达到8~20太阳质量)演化的末期,核心温度可以高达4×109k,铁会转为氦和中子,大量吸热,使核心处于爆缩状态,随之是超新星爆发。这时强密中子流会陆续击入元素核中生成铀、钍、甚至超铀元素和超重元素。
以上概略叙述了元素在恒星中的演化。根据B2FH理论,放射性元素是在恒星演化后期形成的。如果我们选两个半衰期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例如铀-235和铀-238,假定它们同时形成,形成的比例可由理论推算,可以简单认为是1:1。

2

现代宇宙学认为:原始宇宙是完全由中子组成的非常炽热、非常稠密的大火球。后来,宇宙开始膨胀并变冷,这时中子蜕变为质子和电子。这种由中子、质子和电子组成的原始物质名叫“太素”(Yelm)。
当原始宇宙温度下降到109~1010K时,原始物质开始结合成氘和氦(当然绝大部分还是氢),这是原始的星际物质。根据B2FH理论,原始的星际物质靠引力收缩形成一些团块——原始恒星,同时内部温度逐渐升高,当恒星内部温度升到7×106K以上时,氢的核聚变开始,核反应的辐射膨胀与恒星的引力收缩相抵制,恒星发光并进入相对稳定状态,这时恒星内部的核聚变有质子-质子循环和碳-氮循环两种。这是恒星氢燃烧阶段,一般可稳定进行100万~100亿年。我们的太阳已进行了约46亿年,估计还将继续50亿年。这一阶段在恒星核心生成氦,同时还有一些碳、氮、氧等元素的形成。
当恒星核心的氢全部转为氦(约占恒星总质量10%~15%)时核反应停止,引力收缩占优势,结果使核心温度上升,恒星外壳膨胀,变成红巨星。当核心温度升高到108K,密度也骤增,开始了新的核反应——氦燃烧。这时恒星变成脉动变星(这类恒星有规律的膨胀和收缩像脉搏一样)。氦燃烧主要是三个氦原子核结合成碳核的聚变反应,然后再生成氧。
如果恒星足够大,那么还将继续收缩升温,发生碳和氧燃烧(聚变)过程,生成硅、钙等元素。更进一步则是硅燃烧(又名α过程),其核反应机理是硅核光解生成高能α粒子,α粒子又与别的核结合生成铁族元素。当恒星演化到这个阶段,核心的温度可以增高到4×109K,这就使核达到统计平均状态,生成元素周期表上铁附近的多种元素。这个过程是e过程(平衡过程),结果是生成铁质核心。到这时,恒星就进入风烛残年了。
据B2FH理论,比镍更重的元素不能靠聚变反应生成,而是由一些重元素核在恒星中连续俘获中子形成的。在大质量恒星(质量达到8~20个太阳质量)演化的末期,核心温度可以高达4×109K,铁会转为氦和中子,大量吸热,使核心处于爆缩状态,随之是超新星爆发。这时强密度中子流会陆续击人元素核中生成铀、钍,甚至超铀元素和超重元素。


宇宙中一次生产200颗地球重量的黄金工场是什么
重元素从哪里来?恒星的能量来自核聚变,相信很多朋友已经知道了。但同样是从氢开始的聚变,每一颗恒星的程度是不同的,像太阳这么大的恒星最多只能生成氦、碳和极少量的氧就会停止核聚变,这是因为太阳的温度不够,无法启动更高阶的聚变。如果是比太阳大好几倍的巨型恒星,其内部的聚变的链条是这样的...

地球上的重金属元素从哪儿来的?
不信你看,铋以后的元素全都是放射性元素,钋210的半衰期只有136天,发生α衰变,直接掉到铅206。就这样,从铅206,到铅207,铅208,铅209,铋209,铋210,钋210,再回到铅206,恰好组成了一个循环。“慢中子俘获”滚雪球的游戏玩不下去了,重元素一步一步向上爬格子,最终撞到了天花板——铅。正...

太阳系的重元素,大部分来自两个中子星的碰撞
然后,研究人员对银河系的演化进行了模拟,测试了中子星合并的不同 历史 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今天太阳系的构成。他们发现,单一的中子星合并可能已经沉积了大量的重元素,从中子星合并现场到成为我们太阳系的尘云,距离不到1000光年。它会将相当于月球质量十倍的重质物质倾倒到太阳系中。因此,天文学家...

地球上的铀元素是哪儿来的?
在恒星内部,有大量的剩余能量 可以被超大元素继续吸收产生更大的核,这些核可能是比较稳定的,比如从铁到铀的非放射性元素,它们能够存在数十亿年之久。其次是新星和超新星爆发的瞬间 也能够合成它们以及大量的超铀元素。

地球上比铁元素大的元素是哪里来的?
那这些重元素是从哪里来的呢?实际上主要有三条路径,分别是: 接下来,我们一个个说一下。 恒星核聚变 在宇宙中, 铁元素之前,氦元素之后的这些元素的主要来源是恒星的核聚变 。一般来说,恒星一开始是氢和氦构成的,并且质量巨大,在引力的作用下,内核温度和压强急剧升高,在隧穿效应的作用下,引发了温和的核聚变...

恒星产生铁就会死,比铁重的元素会通过哪些途径产生?
元素周期表上铁元素以上的大多数元素就都被创造出来了,也就是说在恒星死亡的瞬间,大多数元素便被创造出来了。宇宙中还有一种方式可以创造铁以上的元素,那就是中子星碰撞了,中子星碰撞的时刻产生的能量比超新星爆发还要大,温度要高一倍,元素周期表上大多数的重元素都可以被创造出来,比如黄金,一般...

太阳是宇宙中第几代恒星了?地球上这么多的重金属哪里来的?
恒星若是有更高的重元素丰度,理论上讲这颗恒星的辈分就越小。至于太阳是第几代恒星,我们不敢给出一个确切的回答,只能确切的告诉你太阳不是第一代恒星。从时间上看,太阳大约是第二代恒星。地球上的重原素都来自恒星爆炸后的物质。我们的太阳系跟无数个恒星一样都有自己的的演变 历史 ,现在人们...

宇宙中的物质从何而来?
宇宙中的物质从何而来?

恒星核聚变到了铁打止了,那么宇宙中的重金属元素是怎么产生的?
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最多只能形成铁元素核,然后造成恒星引力不稳定超新星爆发,铁核捕获中子形成更重元素。宇宙中一切元素,除了氢元素是宇宙最元初的元素外,其他元素都是来源于恒星活动。最初,宇宙中只有氢元素,大量氢元素聚集成恒星,恒星内部进行热核反应。至于能创造什么元素,这与恒星质量有关。

简述宇宙中元素的来源?说明地球上众多的元素是从哪里来的?
所以,宇宙从一开始就是符合质能守恒的,氢核和氦核通过核聚变最终成为铁核,宇宙会慢慢向重元素转化,但是并不会终结于最重的元素。这是因为其间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元素——铁元素的存在。核聚变将轻元素转化为重元素的过程中释放能量发光放热,其中氢元素聚变时释放出的能量最多,随着原子质量的增加,...

伊春区19526316883: 地球上的重金属元素从哪儿来的? -
澄饼盐酸: 我们知道,在恒星内部,通过核反应最高只能聚变出铁元素.铁56的比结合能最大,再要合成更重的元素,就不是放热反应,而是吸热反应了,因此更重元素无法通过核聚变来产生.那是不是所有重元素都来自超新星或双中子星合并呢?也不尽...

伊春区19526316883: 地球的重元素是从哪里来的? -
澄饼盐酸: 个人觉得应该还是来自超新星爆发的时候合成的重元素.而且,地球的质量和太阳相比微乎其微,这些重元素对地球来讲比重很大,但对于太阳来讲则是微乎其微的.何况,地球等轨道靠内的行星距离太阳比较近,在形成的早期,在太阳风强劲的吹动下,较轻的元素挥发的比较多,所以地球等靠内的大行星上能看到较多的重元素,而木星等靠外的大行星则以氢、氦等轻元素为主.

伊春区19526316883: 地球的重元素是如何形成的 -
澄饼盐酸: 地球与太阳系所有星球一样,都来自于银河系中一大团星际气体尘埃云的引力收缩. 在至少50亿年前,银河系中有一颗大质量恒星演化到了晚期,成为一个巨型的“洋葱头”,其结构如下.向左转|向右转最外层是最轻的元素氢,越向内,...

伊春区19526316883: 那些重元素是怎么形成的? -
澄饼盐酸: 说来话长,所有重元素都是大质量恒星生产的……宇宙形成之初,氢约占75%,氦约占25%,还有极少的其他元素也都较轻.此时诞生了宇宙的第一代恒星.恒星内部氢聚变成氦,等中心区氢用完了,恒星寿命就差不多了.小质量...

伊春区19526316883: 地球上那么多元素是怎么来的? -
澄饼盐酸: 地球上这么多化学元素从哪来? 在这个地球上,我们人类和其他的大部分生物都是碳基生物,也就是这些生物的有机物质基础,都是碳元素为主的.那么我们人类除了碳元素和水之外,还需要很多的微量元素,来平衡我们人类身体的系统.那么...

伊春区19526316883: 地球上的重金属元素从哪里来的,是否全部来自陨石? 按照核聚变理论,普通的恒星无法生成大雨铁的元素. -
澄饼盐酸: 地球内部合成不了重金属,都得在恒星演化中得到. 恒星内部生成铁元素之后,不释放能量.此时,星体向内猛烈坍缩.发生反弹,引起超新星爆发. 超新星爆发的威力强大到元素都能继续往下合成.向金,银这样的重金属,都是在超新星爆发中合成的.

伊春区19526316883: 据说只有在超新星爆发时才会产生重于铁的元素,那么地球上为什么有那么多重元素? -
澄饼盐酸: 地球上的这些重元素归根结...

伊春区19526316883: 地球的矿物怎么形成? -
澄饼盐酸: 最初的重元素都是宇宙大爆炸或者是恒星爆炸所喷发出来的,地球的地核并没有聚变重元素的功能,所以绝大部分元素都是从太空中来的,而衰变获得的元素仅占很少一部分,至于周期表前几位的元素如则直接是从太阳那里获得的,总之地球上所有的元素基本都是由宇宙中获得的.

伊春区19526316883: 铁的元素,那么地球上为什么有那么多重元素 -
澄饼盐酸: 展开全部1:宇宙中最主要的元素:氢和氦是通过宇宙早期的核合成过程产生的.那时的宇宙是高温高压的一锅无米粥(没有任何天体). 2:通过核聚变过程(宇宙早期,后来的恒星内部),可以产生比铁元素轻(包括铁)的元素. 通过聚变...

伊春区19526316883: 地球上有很多化学元素,这些元素是从哪里 -
澄饼盐酸: 最初出现在宇宙中的,是来自于大爆炸后形成的轻元素,它们后来形成了最早的恒星.约50亿年前,太阳、地球、火星、木星... ...它们形成于同一块星云,所以都各自继承了一部分元素;但元素们(包括重元素们)大多是在太阳上,地球总质量只有太阳的0.0003%,太阳自己还可以合成重元素,而像地球这样的行星是不行的.但是,即便在数量上差异很大,对于地球人来说,一丁点的比例也就足够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