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信悌礼义廉耻是谁提出的?

作者&投稿:塞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忠孝节悌礼义廉耻” 详细的解释?~

1、孝,是子女对于父母的,就是孝敬父母,往大了说,可以是对国家尽忠,这也是大“孝”。
2、悌,是兄弟姊妹之间的,就是兄弟友爱,扩而充之,对待朋友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这样人和人之间才能消除矛盾,相互谦让。
3、忠,是个人对于国家的,就是忠于祖国和人民。
4、信,是人与人之间的,就是要有诚信。
5、礼,是说人们应该遵守各种规定(也包括礼貌)。
6、义,是说人们应该有正义感。
7、廉,是说人们应该廉洁奉公。
8、耻,是说人们应该知耻,人若无耻,等于禽兽一样。

扩展资料:
忠孝信悌礼义廉耻是孔子提出。
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约公元前540~公元前400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创作。“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同时也是人生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后来到了宋代,理学家、思想家朱熹总结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世称“朱子八德”,是儒学的精髓,是古时做人的基本道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忠:是尽忠。尽忠国家,这是作国民的责任,就是要忠于祖国和人民。“忠”也是要忠于组织和自己的工作职责。
孝:是孝顺。孝顺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孝顺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悌:是悌敬。是兄弟姊妹之间的,就是兄弟友爱,相互帮助。扩而充之,对待朋友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
礼:是礼节。见到人要有礼貌,我们应该遵守各种规定,遵纪守法(也包括礼貌)。学生见到师长要敬礼,见到父母要敬礼,见到客人要敬礼。不但表面上要敬礼,心里上更要恭敬,这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体现。
义:是义气。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无论谁有困难,要尽力去帮助,解决问题。对朋友要有道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绝无企图之心。
廉:是廉洁。有廉洁的人,无论见到什么,不起贪求之心,没有想占便宜的心,而养成大公无私的精神。
耻:是羞耻。凡是不合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

扩展资料: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是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是儒家倡导的做人的根本,所谓人生八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两千七百年前振兴齐国,成就霸业的一代英才管仲的千古名言,在管仲看来廉耻是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然而事实上廉洁这一品质的养成却远非那么容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忠孝信悌礼义廉耻是孔子提出的。出自《论语·学而》。

忠孝信悌礼义廉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四句话是有子讲的。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

孝:是孝顺。

悌:是悌敬。

忠:是尽忠。尽忠国家。

信:是信用。信用朋友,对朋友言而有信,不可失信用。

礼:是礼节。见到人要有礼貌,我们应该遵守各种规定,遵纪守法(也包括礼貌)。

义:是义气。是说人们应该有正义感,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无论谁有困难,要尽力去帮助,解决问题。

廉:是廉洁。不起贪心。

耻:是羞耻。凡是不合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

扩展资料:

《论语·学而》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

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学而



1.忠孝信悌礼义廉耻是孔子的弟子有子提出的。出自《论语·学而》,原文是: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这句古话翻译过来就是:有子说:”一个人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的人,会冒犯君上的人,是很少的;不会冒犯君上,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和悌应是是‘仁’的根本!”

扩展资料:

1.有子,公元前前518年-约前五世纪中期,孔子重要弟子,被尊为儒学圣贤。其氏为有,名若,字子有,或云字子若。

2.有子的老师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3.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有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忠孝信悌礼义廉耻是孔子提出。

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约公元前540~公元前400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创作。“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同时也是人生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后来到了宋代,理学家、思想家朱熹总结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世称“朱子八德”,是儒学的精髓,是古时做人的基本道德。

扩展资料: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释义:

孝:是孝顺。孝顺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孝顺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往大了说,可以是对国家尽忠,这也是大“孝”。

悌:是悌敬。是兄弟姊妹之间的,就是兄弟友爱,相互帮助。扩而充之,对待朋友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这样人和人之间才能消除矛盾,相互谦让。

忠:是尽忠。尽忠国家,这是作国民的责任,就是要忠于祖国和人民。“忠”也是要忠于组织和自己的工作职责。

信:是信用。信用朋友,对朋友言而有信,不可失信用。将来到社会服务时,“言必忠信,行必笃敬”,说出的话,一定要有忠有信,不欺骗他人。所做的事,必须要有恭恭敬敬的态度,认真去做,绝对不敷衍了事。

礼:是礼节。见到人要有礼貌,我们应该遵守各种规定,遵纪守法(也包括礼貌)。学生见到师长要敬礼,见到父母要敬礼,见到客人要敬礼。不但表面上要敬礼,心里上更要恭敬,这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体现。

义:是义气。是说人们应该有正义感,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无论谁有困难,要尽力去帮助,解决问题。对朋友要有道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绝无企图之心。(当然这不是那种狭隘的“哥们义气”,那不是义,那是愚昧而已。)

廉:是廉洁。有廉洁的人,无论见到什么,不起贪求之心,没有想占便宜的心,而养成大公无私的精神。

耻:是羞耻。凡是不合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人若无耻,等于禽兽一样。“耻”也是自尊自重。孔子曰:“知耻近乎勇”,意思是知道错误就去改过,为当所为,不也是勇的表现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忠孝信悌礼义廉耻是孔子提出,其弟子参与创作。

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创作年代约公元前540~公元前400,作者为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是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也是人生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扩展资料:

忠孝信悌礼义廉耻的详细解释:

1、孝:是孝顺。孝顺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孝顺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往大了说,可以是对国家尽忠,这也是大“孝”。

2、悌:是悌敬。是兄弟姊妹之间的,就是兄弟友爱,相互帮助。扩而充之,对待朋友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这样人和人之间才能消除矛盾,相互谦让。

3、忠:是尽忠。尽忠国家,这是作国民的责任,就是要忠于祖国和人民。“忠”也是要忠于组织和自己的工作职责。

4、信:是信用。信用朋友,对朋友言而有信,不可失信用。将来到社会服务时,“言必忠信,行必笃敬”,说出的话,一定要有忠有信,不欺骗他人。所做的事,必须要有恭恭敬敬的态度,认真去做,绝对不敷衍了事。

5、礼:是礼节。见到人要有礼貌,我们应该遵守各种规定,遵纪守法(也包括礼貌)。学生见到师长要敬礼,见到父母要敬礼,见到客人要敬礼。不但表面上要敬礼,心里上更要恭敬,这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体现。

6、义:是义气。是说人们应该有正义感,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无论谁有困难,要尽力去帮助,解决问题。对朋友要有道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绝无企图之心。(当然这不是那种狭隘的“哥们义气”,那不是义,那是愚昧而已。)

7、廉:是廉洁。有廉洁的人,无论见到什么,不起贪求之心,没有想占便宜的心,而养成大公无私的精神。

8、耻:是羞耻。凡是不合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人若无耻,等于禽兽一样。“耻”也是自尊自重。孔子曰:“知耻近乎勇”,知道错误就去改过,为当所为,不也是勇的表现吗!

详细资料:百度百科:忠孝信悌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是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也是人生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孝:是孝顺。孝顺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孝顺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往大了说,可以是对国家尽忠,这也是大“孝”。

悌:是悌敬。是兄弟姊妹之间的,就是兄弟友爱,相互帮助。扩而充之,对待朋友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这样人和人之间才能消除矛盾,相互谦让。

忠:是尽忠。尽忠国家,这是作国民的责任,就是要忠于祖国和人民。“忠”也是要忠于组织和自己的工作职责。

信:是信用。信用朋友,对朋友言而有信,不可失信用。将来到社会服务时,“言必忠信,行必笃敬”,说出的话,一定要有忠有信,不欺骗他人。所做的事,必须要有恭恭敬敬的态度,认真去做,绝对不敷衍了事。

礼:是礼节。见到人要有礼貌,我们应该遵守各种规定,遵纪守法(也包括礼貌)。学生见到师长要敬礼,见到父母要敬礼,见到客人要敬礼。不但表面上要敬礼,心里上更要恭敬,这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体现。

义:是义气。是说人们应该有正义感,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无论谁有困难,要尽力去帮助,解决问题。对朋友要有道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绝无企图之心。(当然这不是那种狭隘的“哥们义气”,那不是义,那是愚昧而以。)

廉:是廉洁。有廉洁的人,无论见到什么,不起贪求之心,没有想占便宜的心,而养成大公无私的精神。

耻:是羞耻。凡是不合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人若无耻,等于禽兽一样。“耻”也是自尊自重。孔子曰:“知耻近乎勇”,知道错误就去改过,为当所为,不也是勇的表现吗!


辛集市19124165270: 忠孝信悌礼义廉耻是谁提出的? -
都牵再造: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是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也是人生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孝:是孝顺...

辛集市19124165270: 忠孝节义是在什么朝代提出来的? -
都牵再造: 忠孝信悌礼义廉耻是孔子提出. 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约公元前540~公元前40

辛集市19124165270: “忠孝节悌礼义廉耻” 详细的解释? -
都牵再造: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也是人生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孝:是孝顺.孝顺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孝顺是报答父母养育...

辛集市19124165270: 忠孝礼义仁等是谁提出的?忠孝礼义仁等是谁提出的?什么意思?
都牵再造: 你好,这是古代的思想家介子提出的,原来的排序是忠孝仁信礼义廉耻: 忠:介子曰:“事君者,无不竭心力,谓之忠.以臣事君,力有所能无不为,是其忠也.君天下,...

辛集市19124165270: 忠孝节义四大德目是在哪个朝代提出来的? -
都牵再造: 忠孝节义,作主语、宾语、定语,成语,中华传统美德,四字美德:忠、孝、节、义 . 忠、孝是中国社会基础性的道德价值观.《孝经》中,子曰:"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夫孝,德之本也","孝慈,则忠".曾子:"夫子之道,忠恕而已".柳诒徵《中国文化史》 "第十三章:忠孝之兴":忠、孝兴于夏,"夏道尚忠,复尚孝". 词典 【解释】: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 【出自】: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回:"民知有忠孝节义,不知妄作邪为."

辛集市19124165270: “忠孝节悌礼义廉耻” 详细的解释是什么? -
都牵再造: 孝,是子女对于父母的,就是孝敬父母 悌,是兄弟姊妹之间的,就是兄弟友爱 忠,是个人对于国家的,就是忠于祖国和人民 信,是人与人之间的,就是要有诚信 礼,是说人们应该尊守各种规定(也包括礼貌) 义,是说人们应该有正义感 廉,是说人们应该廉洁奉公 耻,是说人们应该知耻

辛集市19124165270: 八德有两种表述,一是忠孝仁义信爱和平,一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哪种更准确? -
都牵再造:[答案] 到宋代有了"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其中再次恢复了管仲提出的"四维",去掉了"仁",增加了"孝"与"悌",将家族道德置于首位.随着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以家庭为本位的农业经济日益稳定与发展,"家"对于农业...

辛集市19124165270: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什么意思 -
都牵再造: 一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宋代理学家、思想家朱熹总结出来的,世称“朱子八德”,是儒学的精髓,是古时做人的基本道德.

辛集市19124165270: 古代仁义礼智信是谁提出来的? -
都牵再造: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辛集市19124165270: 忠孝仁义礼智信指的是什么? -
都牵再造: 忠孝仁义礼智信”,应该从孔子时就提出来,几千年了. “忠孝仁义礼智信”中,“忠孝”是最基本的.忠是立国之本;孝是立家之本.“忠孝”两字,支撑着这个国家、民族以至于整个家庭的“大厦”,就如“四根柱子”,屹立不动;否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