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宋朝各届科举的状元是?

作者&投稿:陟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宋朝科举几岁~

宋朝的科举考试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二年不定,一直到英宗治平三年(1063年)时“诏礼部三岁一贡举”,自此三年一届的科举考试制度才被正式确定下来。

宋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然后是礼部举行的省试,最后是最高级别的殿试。

考试时间为: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具体时间我也没搞清楚)。

宋朝科举等第最初只分甲乙,后来考第之制分五等,上二等为一甲,赐进士及第;三等为二甲,赐进士出身;四、五等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中进士举者才能称“进士”。凡“及第即命以官”,不须经吏部试。

宋代的都城在开封,都城周边地区自然要相对发对许多,求学的学子也会多一些;特别是北宋时期的政治中心开封,以此向外辐射的作用是很明显的。

  我国宋代是历史上文化发展非常繁荣的时代,科举也很正常,出了不少的 状元,现列举如下,如有遗漏,请指正:
黄由(1150-1225年),又名世保,字子由,自号磐野居士。江苏长州(今苏州)吴县酷库巷人。宋淳熙八年及第辛丑科状元。  彭汝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字器资,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
  何焕,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辛丑科状元。余事不详。
  留梦炎,浙江衢州(今浙江衢县)人,字汉辅。生年不详,卒于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宋理宗淳祐四年(1244)甲辰科状元。
  方山京,庆元府慈溪人,南宋理宗景定三年壬戌科(1262)文状元。
  黄朴,福州侯官(今福建闽侯)道山人,字成父,一字诚甫,号东野。父黄振龙,母潘氏封太安人,由分贡中进士。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己丑科进士第一(状元)。
  时彦,河南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字邦美。生卒年不详。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己未科状元。
  章衡,是今福建浦城人,字子平,是宋仁嘉祐二年的丁酉科状元。官路不通畅,并编写了《编年通载》一书。
  贾黯,邓州穰县(今河南邓县)人,一作河南南阳人,字直孺。生于宋真宗乾兴元年(1O22),卒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宋仁宗庆历六年(1O64)丙戌科状元。
  杨砺京兆鄠(今陕西户县)人,初名砺,字汝砺。生于后唐明宗天成五年(93O),卒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宋太祖建隆元年(96O)庚申科状元。
  木待问,从小聪明好学,颇得著名学者洪迈(1123----1179年)的赏识,并做了洪迈的女婿,曾拜另一著名学者郑伯熊(1127---1179年)为师.隆兴元年(1163年)状元及第.。
  袁甫[约公元一二一六年前后在世]字广微,号蒙斋,庆元府鄞县人。袁燮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中前后在世。少承家学,又从学于杨简。宋嘉定七年(1214)进士第一(状元),授秘书省正字。
  张去华,开封襄邑(今河南睢县)人,字信臣。生于后晋天福三年(938),卒于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宋太祖建隆二年(961)辛酉科状元。
  王俊民,莱州掖县(今山东莱州)人,字康候。生于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卒年不详。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辛丑科状元。
  王尧臣,应天府虞城(今河南虞城)人,字伯庸。生于宋真宗咸平六平(1003),卒于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丁卯科状元。
  郑侨,字惠叔,号回溪,兴化(今福建仙游)人。状元,官至参知政事,赠太师,封郇国公。
  徐奭(985—1030),字武卿,生于浙江永嘉郡安固县百丈木棉村(今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司前溪口村),他在泰顺度过幼年和少年时代,后跟随其父游学于福建瓯宁(今福建省建瓯县),并从瓯宁开始走上仕途,。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壬子科,28岁的徐奭中状元及第。
  程宿,衢州(今浙江衢县)人。字号、生卒年均不详。宋太宗端拱元年(988)戌子科状元。
  王龙泽,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字潜渊,又字及翁,生卒年不详。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甲戌科状元,是宋朝第一百一十八个、也是宋朝最后一个状元。
蒋重珍,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字良贵,生卒年不详。宋宁宗十六年(1223)癸未科状元。
  何昌言(1067~1127) ,字忠孺,北宋英宗治平四年( 1067 年)三月初三 8 时出生于新干县城迎春门外何家山故宅(今新干县公路段机修厂址)。 祖父育,故赠紫光禄大夫。父正彦,授河南右军巡判官,赠正义大夫。昌言自幼奋读,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一甲第一名。
  莫俦,湖州人,一说为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字寿朋。生于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卒于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壬辰科状元。
  张唐卿,山东青州(今山东淄川)人,字希元。 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卒于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甲戌科状元。
  张渊微,盱江(今江西广昌)人,一说为建昌军新城(今江西黎川)人,字孟博,一字益博,生卒年不详。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丁未科状元。
  叶祖洽,福建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字敦礼。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庚午科状元。
  马适,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壬戌科状元,因母亲入殓,马适因悲痛过度,不治而亡。
  张师德,[约公元一o二一年前后在世]字沿贤,开封襄邑人,张去华之子。生卒年均注详,约宋真宗天禧末前后在世。真宗祀汾阴,知河南府薜映荐其学行。又献汾阴大礼颂于行在。是岁,就举进士第一。
  蔡薿,河南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字文饶。生于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卒于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丙戌科状元。
  王拱辰(1012-1085),原名王拱寿,字君贶,北宋开封府咸平(今河南省通许县)人。北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十七岁举进士第一。
  徐俨夫,温州永嘉(今浙江永嘉)人,一说为温州平阳(今福建温州)人。字公望,号桃诸,生卒年不详。宋理宗淳祐元年(l241)辛丑科状元。
  邹从龙,南宋时代的状元。
  姚晔,生于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卒年不详。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戊申科状元。  毕渐,荆州潜江(今湖北潜江)人。字号、生卒年不详。宋哲宗元祐九年(1094)甲戌科状元。
吕溱,江苏杨州人,字济叔。生卒年不详。宋仁宗宝元元年(l038)戊寅科状元。
张拱 ,宋太祖 开宝三年(970)庚午科 状元。余事不详。  王嗣宗,汾州(今山西汾阳)人,字希阮。生于后晋出帝天福九年(944),卒于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宋太祖开宝八年(975)乙亥科状元。  郑性之,福州(今福建福州)人,初名自成,字信之,一字行之,号毅斋。生于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卒于宋理宗宝祐二年(1254)。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戊辰科状元。

刘察,生于后唐庄宗甲申二年(924),卒年不详。是宋太祖乾德三年(965)乙丑科状元。
贾安宅,乌程(今浙江湖州书市南浔区菱湖镇射中村人)人,字居仁。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卒年不详。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己丑科状元。


宋代的考试制度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在科举制度发展成熟之初的唐宋时期,其积极性还占主导地位。但在宋代以后...

宋朝科举制度简介,宋朝是怎样对待连续未考中者的?
在公平方面,宋朝的录取政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录取名额向平民、庶族倾斜——科举的平民化,让一般学子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二是扩招,增加录取名额。其实,宋朝建国之初的录取率也不是很高,每年被录取的进士仅一二十人,赵光义(太宗)登上大位后,大幅增加录取名额。据《续资治通鉴·宋纪九》,太平...

中国历史上最牛最强的一次科举:宋代嘉佑二年进士榜
宋代的时候就多了,每次可以录取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但是这个录取的比例也是非常低的,所以说能上金榜的人都是人中龙凤。在宋朝有一届科举是群英荟萃,其中唐宋八大家之中的五位,更是因为这次科举考试而齐聚京城,苏轼等众多少年学霸金榜题名,堪称是空前绝后。我们先来说这一届的考官,那一届...

科举是从什么时候什么背景下产生的?科举一般有多少阶段,各个级别的称 ...
南宋以后,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苑,故称琼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宋代科举,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二年不定。实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誉录,并建立防止徇私...

宋代科举制出现了哪些变化
北宋前期沿袭唐制,王安石变法后,取消诗赋,专注经义和时策,增设明法科。7. 考试规则日益严密 宋朝严格考试规则,包括防止作弊、官员子弟复试、废除特殊关系、实行糊名和誊录制度,以及锁院制度。这些改革使得宋朝的科举制度更加公正和高效,吸引了更多士人参与,并对后来的科举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朝科举制度是怎样的?达到历史最公平时期
宋朝科举不仅匿名,而且严格到有专人负责把考卷上的文字重新抄写一份,在来评分,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有人从字迹上作弊。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宋朝的科举制度,究竟是如何完成变革的。正在热播的大剧《知否》,讲述了官宦庶女盛明兰的励志传奇,剧中俊男靓女云集,感情戏也颇令人瞩目。其中,盛明兰的初恋小公爷...

宋朝科举考试科目内容帖经
宋朝科举考试科目内容主要包括诗词、经义、策论和经筵四门,下面为你详细介绍:一、诗词科目:宋朝科举考试要求考生掌握古代诗词,运用正确的韵律和修辞手法进行创作。考试内容涉及《诗经》、《楚辞》、《春秋左传》等古代诗词作品,考生需要背诵和解析这些作品,理解其中的意义和艺术特点,并能自己创作符合诗词...

宋朝科举考试范围
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宋朝的科举制度是怎样的包括文人之间地位
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太祖还下令,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后,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苑,故称琼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宋代科举,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二年不定.实英宗治平...

宋太宗时期的科举制都做出了哪些改革?有什么样的影响?
02 宋朝科举制度特点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后,认为一个国家只有武将是万万不够的,需要建立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国家,于是他“右文抑武”,也就是重视文化发展,完善和扩大科考制度,同时抑制和削弱武将的地位和发展。他希望能够建立一个以文人墨客为主的王朝。北宋初年将科举考试做了进一步发展,主要是整顿...

青龙满族自治县18585703874: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个状元 -
宗送瑞科: 科举制度自产生至结束,从唐至清,共产生638个状元 武状元185名.其中唐朝产生状元148人,五代十国产生状元24人,宋朝产生状元118人,辽朝产生状元56人,金朝产生状元39人,元朝产生状元32人,明朝产生状元90人,清朝产生状元114人.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为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的刘春霖.

青龙满族自治县18585703874: 古代科举制度中状元 -
宗送瑞科: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

青龙满族自治县18585703874: 在宋朝的时候会考夺魁,是头名状元吗? -
宗送瑞科: 古代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地方会举办乡试(省级),乡试考上的是举人,头名为解元.举人要去京城参加会试,考上的是贡士,头名为会员.贡士还要参加殿试,成绩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青龙满族自治县18585703874: 宋朝的吴姓状元叫什么名字 -
宗送瑞科: 吴相,字世翊,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2)高中状元

青龙满族自治县18585703874: 宋代南城状元 -
宗送瑞科: 南城尚书状元——张升张升(1442-1517),字启昭,号柏崖,明南城株良镇城上村人.相传他父亲德行很好.有一次年关,他在县城拾得“梢马”(古时搭在肩上盛钱物的布袋)一个,内装许多银钱.他担心失主回来难找,便在路边坐候.当时正值黄昏,风雪交加,路人稀少,但他坚持守候,并沿途张望,直到物归原主,方才回家.张升自幼聪慧好学,文才出众.成化五年(1469),他年届二十八岁,考中状元.

青龙满族自治县18585703874: 中国科举史上的14位连中“三元”是那些人? -
宗送瑞科: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共有17人连中三元,他们是文科15位: 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 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 金朝的孟宋献; 元...

青龙满族自治县18585703874: 宋朝科举制 -
宗送瑞科: 有连中三元的人 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宋代的孙何、王曾、宋库、杨置、王岩叟、冯京都是连中三元.宋朝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宋代的科举,...

青龙满族自治县18585703874: .我过古代科举制度考试,殿试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叫什么? -
宗送瑞科: 答:探花 殿试,为宋(金)、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又称:“御试”、廷试”、“廷对”,殿试由内预拟,然后呈请皇帝选定.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等第.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由唐高宗创制,但尚未成定制,宋代始为常制.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从唐朝唐高宗时期起创立的(由于武则天进行发展多数人认为是其创立),在宋代成为常制.

青龙满族自治县18585703874: 中国出了多少个封建科举状元? -
宗送瑞科: 科举制度自产生至结束,从唐至清,共产生638个状元.其中唐朝产生状元148人,五代十国产生状元24人,宋朝产生状元118人,辽朝产生状元56人,金朝产生状元39人,元朝产生状元32人,明朝产生状元90人,清朝产生状元114人

青龙满族自治县18585703874: 宋朝有个人八十多岁了才中状元是谁?
宗送瑞科: 宋朝的梁灏勤奋好学,从小就立下长大考取状元的志向.此后,他便博览群书,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知识,一直到四十岁, 他很有信心地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不料却名落孙山.梁灏没有气馁,他很自信, 相信自己一定能考中状元.从此他更加勤奋地学习,每次的科举考试他从不放弃,但遗憾的是都没考中.历经几个朝代,满头银丝的梁灏仍坚持不懈,一如既往的参加考试.终于,苍天不负有心人,在宋朝的科举考试中,已经八十二岁的梁灏考取了头名状元. 他勤奋进取,坚韧不拔的精神为后人传颂和敬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