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后一个两广总督是谁?

作者&投稿:贲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清朝最后一个两广总督是谁~

张鸣岐(1875—1945),字坚白,山东无棣人。1894年甲午科举人。1898年师从名举岑春煊,颇得赏识。1900年后,随岑春煊赴陕西、四川、两广等地,历任两广学务、营务处、广西布政使、广西巡抚等职。1910年因贿赂庆亲王奕劻而升任两广总督兼署广州将军,顽固拥护帝制,反对民主共和,大肆捕杀革命党人。1911年4月指挥镇压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成功后,携款潜逃日本。袁世凯执政后回国,1915年因拥护袁世凯复辟帝制而被封为一等伯爵。袁世凯死后,张鸣岐逃往天津。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与白坚武狼狈为奸,勾结日本特务。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公开投靠日本,沦为汉奸,历任汉奸要职。1945年3月,日军濒于战败之际,张鸣岐又与王揖唐、殷汝耕等人发起乙酉法会,祈祷“大东亚战争必胜”。1945年9月15日在民众的一片声讨中死去,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张鸣岐(1875—1945),字坚白,山东无棣人。1894年甲午科举人。1898年师从名举岑春煊,颇得赏识。1900年后,随岑春煊赴陕西、四川、两广等地,历任两广学务、营务处、广西布政使、广西巡抚等职。1910年因贿赂庆亲王奕劻而升任两广总督兼署广州将军,顽固拥护帝制,反对民主共和,大肆捕杀革命党人。1911年4月指挥镇压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成功后,携款潜逃日本。袁世凯执政后回国,1915年因拥护袁世凯复辟帝制而被封为一等伯爵。袁世凯死后,张鸣岐逃往天津。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与白坚武狼狈为奸,勾结日本特务。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公开投靠日本,沦为汉奸,历任汉奸要职。1945年3月,日军濒于战败之际,张鸣岐又与王揖唐、殷汝耕等人发起乙酉法会,祈祷“大东亚战争必胜”。1945年9月15日在民众的一片声讨中死去,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两广(广东、广西)设置总督,始于明代景泰三年(1452年),当时两广“浔、梧瑶乱,……特遣一大臣督军务,乃以命(王)翱。两广有总督自翱始。”〔1〕。然这一建制在当时尚不稳定,到成化元年(1465年), 为平“瑶乱”再派韩雍出任两广总督,才成定制。嘉靖后,全国普遍设有节制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三司的总督和巡抚。总督主理军务,比较固定的有蓟辽保定、宣大山西、陕西三边、两广四总督,而巡抚主民政、兼理军务,每省都有,甚至一省有几个。故而总督、巡抚的辖区、驻地与三司并不一致。在明代督抚始终是中央派出的钦差大臣,与三司之间名义上仍是中央官与地方官的关系。地方上日常事务仍由三司管理。
  到了清代,这种地方政治体制变革终告完成,总督作为封疆大吏的地位已经确立,他们的基本职责是“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2〕。其辖区范围、官品秩位以及归属地方编制都十分明确, 在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巩固国家统治、稳定社会的有力支柱。中央的一切施政方针政策,均需首达总督而推行于下,同时中央通过分权于总督而收到集权的实效。正如雍正上谕所说:“自古帝王疆理天下,必有岳牧之臣,以分猷佐治,而后四方宁谥,共臻上理,此封疆大臣,以总督为最重。”〔3 〕正由于总督关乎一个地区的吏治民生及治乱兴衰,因而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对于总督人选历来都十分重视,虽说总督选任的途径有三:即皇帝亲擢、廷臣会推及吏部简选,但实际上是以皇帝亲擢为主,后两者亦得皇帝最后拍板,所以对总督的选任权便牢牢地操纵在皇帝手上,这也反映出清代皇权高度强化的历史特点。

  清朝两广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广东和广西两省的军民政务。

  注释:
  〔1〕《明史》卷177《王翱传》。
  〔2〕《清史稿》卷116《职官志三·总督巡抚》。
  〔3〕《清世宗实录》卷3,雍正元年正月辛巳。

  历史沿革
  明代
  明景泰三年,两广始设总督。
  清代
  清代两广总督的前身为顺治元年所置的广东总督,当时总督驻广州,兼辖广西。
  顺治十二年,总督府迁往梧州。
  康熙二年,别置广西总督,广东总督移驻廉州。
  次年,撤销广西总督,广西政务复归广东总督管辖,广东总督迁驻肇庆。
  雍正元年,重设广西总督,次年再次裁撤。
  雍正七年,为统一西南军事指挥权,镇压苗族起事,广西政务暂归云贵总督兼辖。
  雍正十二年,广西政务仍隶广东总督管辖,更号两广总督。
  乾隆十一年,两广总督迁驻广州。
  光绪三十一年至宣统三年,两广总督兼任广东巡抚。

  历任总督
  明朝(待补)
  韩雍
  张瀚
  清朝
  广东总督(兼辖广西,顺治元年至18年)
  总督空位(1644年 - 1647年6月15日)
  佟养甲(1647年6月15日 - 1651年)
  总督空位(1651年 - 1653年7月12日)
  李率泰 (1653年7月12日 - 1656年3月16日)
  王国光 (1656年3月16日 - 1658年7月10日)
  李栖凤 (1658年7月10日 - 1661年11月2日)

  广东总督(专辖广东,顺治18年至康熙4年)
  李栖凤 (1661年11月2日 - 1665年4月2日)
  卢兴祖 (1665年4月2日 - 1665年7月4日)

  广东广西总督(康熙4年至雍正元年)
  卢兴祖 (1665年7月4日 - 1667年12月30日)
  周有德 (1668年1月30日 - 1670年2月6日)
  金光祖 (1670年3月6日 - 1682年2月1日
  吴兴祚(1682年2月1日 - 1689年8月8日)
  石琳 (1689年8月19日 - 1702年12月17日)
  郭世隆 (1702年12月17日 - 1707年1月23日)
  赵弘灿 (1707年1月30日 - 1716年11月19日)
  杨琳 (1716年11月25日 - 1723年9月9日)

  广东总督(雍正元年至2年)
  杨琳 (1723年9月9日 - 1724年4月26日)

  广东广西总督(雍正2年至6年)
  孔毓珣 (1724年4月26日- 1728年11月11日)

  广东总督(雍正6年至12年)
  孔毓珣 (1728年11月11日 - 1729年3月29日)
  郝玉麟 (1729年3月29日 - 1732年3月21日
  张溥 (署任,1731年10月14日 - 1732年2月25日)
  鄂弥达 (1732年3月21日 - 1735年1月5日
  代理: 1732年3月21日 - 10月17日

  两广总督(雍正12年至光绪31年)
  鄂弥达 (1735年1月5日 - 1738年8月30日)
  马尔泰 (1738年8月30日 - 1744年8月10日)
  庆服(署任,1741年5月28日 - 1743年1月28日)
  策楞 (署任,1743年1月28日 - 7月17日)
  那苏图 (1744年8月10日 - 1745年5月14日)
  策楞 (二次,1745年5月14日 - 1748年10月28日)
  尹继善(1748年10月28日 - 11月24日)
  硕色 (1748年11月24日 - 1750年2月9日)
  陈大受 (1750年2月9日 - 1751年11月14日)
  阿里衮 (1751年11月14日 - 1753年2月24日)
  班第(代理,1753年2月24日 - 10月16日)
  策楞 (三次,1753年10月16日 - 1754年5月3日)
  杨应琚 (1754年5月3日 - 1757年8月31日)
  鹤年(1757年8月31日 - 1758年1月14日)
  李侍尧署任
  陈宏谋 (1758年1月14日 - 1758年5月27日)
  李侍尧 (一次,1758年5月27日 - 1761年5月27日)
  苏昌 (1761年5月27日 - 1764年7月22日)
  李侍尧 (二次,1764年7月22日 - 1777年2月25日)
  杨廷璋 (署任,1765年7月22日 - 1767年4月24日)
  杨景素 (1777年2月25日 - 1778年3月19日)
  桂林 (1778年3月19日 - 1780年1月11日)
  巴延三 (1780年1月11日 - 1784年2月20日)
  舒常 (1784年2月20日 - 1785年2月26日)
  孙士毅 (代理,1785年2月26日 - 9月1日)
  富勒浑 (1785年9月1日 - 1786年5月23日)
  孙士毅 (二次,1786年5月23日 - 1789年2月19日)
  福康安 (1789年2月19日 - 1793年9月14日)
  长麟 (一次,1793年9月14日 - 1796年7月5日)
  朱珪 (1796年7月5日 - 9月29日)
  吉庆 (1796年9月29日 - 1802年12月17日)
  长麟 (二次,1802年12月17日 - 1803年1月26日)
  瑚图礼署任
  倭什布 (1803年1月26日 - 1805年1月30日)
  那彦 (1805年1月30日-12月12日)
  吴熊光 (1805年12月12日 - 1809年1月6日)
  永保 (1809年1月6日 - 2月20日)
  百龄 (1809年2月20日 - 1811年2月16日)
  松筠 (1811年2月16日 - 11月5日)
  蒋攸铦 (1811年11月5日 - 1817年10月22日
  阮元 (1817年10月22日 - 1826年6月22日)
  李鸿宾 (1826年6月22日 - 1832年9月14日
  卢坤 (1832年9月14日 - 1835年10月15日
  邓廷桢 (1835年10月15日 - 1840年1月21日)
  林则徐 (1840年1月21日 - 10月3日)
  琦善 (署任,1840年9月28日 - 12月4日)
  琦善 (1840年12月4日 - 1841年2月26日)
  祁 (1841年2月26日 - 1844年3月19日)
  耆英 (1844年3月19日 - 1848年7月4日)
  徐广缙 (署任,1848年2月3日 - 1848年7月4日)
  徐广缙(正式,1848年7月4日 - 1852年9月7日)
  叶名琛 (1852年9月7日 - 1858年1月26日)
  黄宗汉 (1858年1月26日 - 1859年5月4日)
  王庆云 (1859年5月4日 - 10月7日)
  柏贵 (署任,1859年5月4日 - 21日
  劳崇光 (署任,1859年5月21日 - 10月7日)
  劳崇光 (正式,1859年10月7日 - 1862年10月17日)
  刘长佑 (从没到任,1862年10月17日 - 1863年2月14日)
  晏端书 (署任,1863年2月14日 - 7月6日)
  毛鸿宾 (1863年7月6日 - 1865年3月7日)
  吴棠 (代理,1865年3月7日 - 13日)
  瑞麟 (代理,1865年3月13日 - 1874年10月17日)
  英翰 (1874年10月17日 - 1875年9月2日)
  张兆栋 (署任,1874年10月17日 - 1875年3月31日)
  刘坤一 (1875年9月2日 - 1879年12月27日)
  裕宽 (一次署任,1878年12月18日 - 1879年12月27日)
  张树声 (一次,1879年12月27日 - 1882年4月19日)
  裕宽 (二次署任,1879年12月27日 - 1880年5月20日)
  裕宽 (三次代理,1882年4月19日 - 5月6日)
  曾国荃 (1882年5月6日 - 1883年7月13日)
  张树声 (二次,1883年7月13日 - 1884年5月22日)
  张之洞 (1884年5月22日 - 1889年8月8日)
  李瀚章 (1889年8月8日 - 1895年4月13日)
  谭钟麟 (1895年4月16日 - 1899年12月19日) 1898年8月30日至11月1日正式官衔为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
  德寿 (代李鸿章,1899年12月19日 - 1900年5月24日)
  李鸿章 (1900年5月24日 - 7月9日)
  德寿 (二次代理,1900年7月9日 - 9月16日)
  鹿传霖 (1900年9月16日 - 26日)
  陶模 (1900年9月26日 - 1902年7月2日)
  德寿 (三次代理,1902年7月3日 - 1903年4月18日)
  岑春煊 (1903年4月18日 - 1905年7月23日) 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光绪31年至宣统3年)
  岑春煊 (一次,1905年7月23日 - 1906年9月11日)
  周馥 (1906年9月11日 - 1907年5月28日)
  岑春煊 (二次,1907年5月28日 - 8月12日)
  张人骏 (1907年8月12日 - 1909年6月28日)
  袁树勋 (代理,1909年6月28日 - 1910年10月29日)
  增祺 (广州将军代张鸣岐兼署,1910年10月29日 - 1911年4月14日)
  张鸣岐 (1911年4月14日 - 11月8日)

  总督府
  明代
  1469年至1566年,两广总督府设在梧州,1566年至1644年,两广总督府设在肇庆。
  清代
  1735年,两广总督府设在肇庆。1746年以后,两广总督驻扎广州。总督府设在新城。1857年英法联军占领广州,后总督府被改建为石室圣心大教堂(石室圣心教堂)。

  明代两广总督韩雍所撰《建总府记》
  2002年4月27日,在广西省梧州市东正路56号工地上出土一只巨型石龟。石龟长约3.3米,宽1.8米,高1.2米,重11.56吨。据市博物馆专家考证,这只石龟是明代的,背负着的石碑上有明朝两广总督韩雍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所题《建总府记》。如今,这只石龟被放在白鹤观内展示。石龟出土时背负的石碑已毁坏,碑文是按《梧州府志》记载翻刻。全文如下
  《建总府记》
  成化六年 韩雍
  两广百粤地,自秦置郡县以来,蛮夷叛乱,伐不能无,置将分间,不常所治,而总府之名未有。太祖高皇帝疆理天下,设官分职,两广各置都、布、按三司统治之。永乐,广西置镇守内臣,总兵武臣。景泰、天顺间、广东置如广西。然各守一方,不相统制,而两广总府之名未有。自是以后,军务兼用文臣,或总督或提督替理,或兼理巡抚,或不兼,又或专巡抚不加督理,而总督两广军务兼理巡抚之名,亦不多有。成化改元初,圣天子念两广生民,久罹害,累征不能平,乃命将出师,以今太监陈公王宣监督军务,雍替理,来问叛夷之罪,师至广前巡抚皆改任去,雍遂兼焉。明年贼平,班师,诏留太监陈公镇守广东,以雍提督两广军务,仍兼巡抚。久之,雍以地广,不克独遍,历上章,得请两广各添置都御史、巡抚,雍专提督。五年春,雍以忧制归,是冬,巡按广东监察御史龚晟,广东按察司佥事陶鲁、林锦交章言于朝,以为两广事不协一,残贼日炽,须复得大臣提督兼巡抚,斯济。上嘉其言,下廷臣议,兵部尚书白公宗玉(白宗玉)集议规划,举雍对,上可之,以太监陈公总镇两广,起复雍进今官,总督两广军务,兼理巡抚,雍因辞弗获,始就任。未几,复以平江伯陈公锐(陈锐)挂征蛮将军印,克总兵官司镇守两广,同开总府于梧,便宜行事,两广副将以下俱听节制。前广西镇守太监、两广总兵巡抚皆裁去。又以少监黄公沁暨(黄沁暨)署都督佥事。夏,正克副总兵镇守广西,都督佥事冯升克游击将军都指杨广,夏鉴、张寿克恭将分守诸路,而地方大计则悉取于总府皆宸断也。维梧州介科两广之中,水路相通,道里适均,郡山环拱,三江汇流,岭南形胜无比,据总府之基,其山自桂岭南而来,至梧城,中尽而复起,巍然突出,状如磐石,登临远眺,一目千里, 晦千万年而一旦显于今日,岂非天造地设,有所待而然与。洪惟我国家,列圣相承,一以道德仁义为治,今天子缵承丕绪,益迈前烈,数载之间,四征不庭,罔不宾服,大显神漠,命官司开府于兹,合天心,光祖德,超越秦汉以下因循苟之陋,而成万世之良图。自兹以往,出令一而保境同,以我堂堂仁义之师,坐镇于中,四顾蛮夷残孽,向背而抚治之,彼将日益循化理、蛮恶习、相安耕凿,以齐吾民,而凡覆载之间,有生之众,声教所及,将益无远,弗归唐虞三代雍熙太和之治,不于斯见乎!虽然圣天子宠异臣下,而付托至重,其责望回在于此,臣子感激图报,称当何如哉!书曰:能事事乃其有备。诗曰:有业有翼,共武之服。孔子曰:节用爱人。雍辈皆勉焉。府之正堂五楹,题曰总制百粤之堂,后作亭曰:同心,门三楹,左右厢房各五楹,经始于六年四月二十六日,落成于七年五月十八日。既成,太监总兵征予记。太监字德新,镇静有谋,屡立战功。总兵学志坚,韬略家传,卓有将才,皆重一时,而雍得预其间,始开府,抑何幸欤,谨记。
  其中你提到的最后一个两广总督是张鸣岐

张鸣岐是在广东方胑镇压辛亥革命的清朝最后一个两广总督. 他是革命的刽子手, 是辛亥革命的对象之一.

张鸣岐 (1911年4月14日 - 11月8日

张鸣岐 (1911年4月14日 - 11月8日)

难道世界上真有这么多能人啊,真是惭愧啊


大清在灭亡后,九位总督的最后下场如何?
直隶总督张镇芳,张镇芳在清朝灭亡之后,首先在袁世凯的手下当官,之后支持了张勋的复辟运动,最后灰溜溜地走下了台。三、在起义中死了或者普通终老!湖广总督瑞澄,这个湖光总督瑞澄是个胆小的人,辛亥起义爆发之后,他怕丢掉小命就跑到了国外。最后又辗转回到上海,孤独终老。陕甘总督长庚,这个总督是一个...

溥仪退位后,大清的9位封疆大吏,他们都去了哪里呢?
一、东三省总督:赵尔巽 东三省是满清的龙兴之地,所以赵尔巽的这个东三省总督的地位比较高。东三省是满清贵族的家乡,所以他们对满清的忠诚度要高于其他地区,起义势力也没有在东三省形成大的气候。但即便如此,也不能扭转大清败亡的结局。在各地都降下大清的黄龙旗后,东三省也在最后一个降下了大清的...

九大“封疆大吏”在大清灭亡后,都去了哪里?
我们可以说武昌起义能成功,全靠这位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起义的时候,因为张之洞率先逃跑了,所以导致其他地方的官员也四处逃窜,这使得武昌起义不战而胜。在大清朝灭亡以后,他又回到了上海。在一九一五年的时候,因病去世了。清朝九大总督中,最后一位两广总督张鸣岐是压力最大的一位。他在武昌起义以后...

张之洞简介和生平事迹
一 张之洞早年在京为官,属于清流派。自光绪七年他任山西巡抚,历任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代理两江总督,晚年入军机处,直到1909年去世。他死后两年,爆发了武昌起义,清王朝灭亡。因此,他是清朝268年历史上统治阶级上层中最后一个死去的重要人物。从张之洞的一生来看,他和近代许多人物一样,具有矛盾性格...

大清灭亡后,九位总督的最后下场如何?
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朝一共设立了9位总督,分别是东三省总督、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和云贵总督。 宣统四年(1912年)2月12日,清末帝溥仪退位,清灭亡。而后随着清朝的覆没,清所设的9位总督也走向了消亡。 东三省总督-赵尔巽 赵尔巽是清朝东三省最后一位总督,...

推翻清政府后,九位总督的下场如何?
在武昌起义爆发后,他怕丢掉小命,所以就一路跑到了日本。他是在清朝灭亡后才敢回到上海来的,最终病死在了上海。陕甘总督长庚,在清朝廷宣布退位后,他主动辞去了自己的官职,从此,彻彻底底变成了一个普通人。四川总督赵尔丰,他是清朝最后一个东北总督赵尔巽的弟弟。云贵总督李经羲,他有个权力...

晚清灭亡时还有九位封疆大吏 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清朝初期,总督的数量也不固定,乾隆以后形成定制,全国共有八位总督,光绪年间,又增加了一位,东三省总督,管理东北三省事物。清朝的九大总督按道理都是总督,但是其排名也是有先后的,直隶总督基本上可以排名第一,但是东三省总督在清末出现后,两者不相上下。然后是付税重地两江地区的两江总督,再往后是两广总督,闽浙总督,...

清朝灭亡后,九位封疆大吏都去了哪,最后怎么样了?
清末共有9位封疆大吏,他们最后一任总督分别是:两江总督张勋、湖广总督段祺瑞、闽浙总督松寿、两广总督张鸣岐、直隶总督张镇芳、四川总督赵尔丰、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甘陕总督长庚、云贵总督李经羲。这九位封疆大吏在清朝灭亡之后虽然结局各有不同,但基本上都为病死。两江总督张勋,1917年他在拥护溥仪...

清朝灭亡后,九位封疆大吏都去了哪?最后下场如何?
事发之后他丢盔弃甲逃到日本,等到风头过了才偷偷回到上海。两广总督张鸣岐是个左右摇摆的汉奸,晚清两广地区本就是多事之地,张鸣岐以钱财向袁世凯买了这官做做,在袁世凯复辟的时候溜须拍马无所不作。袁世凯死了之后,他躲在天津安分了一段时间,九一八事变之后迅速投靠日本人,为人所不齿。

两江总督张人骏是一个怎样的人
张人骏出身书香家庭,从小发奋读书,后来考取了进士,做了官。由于他的堂叔张佩纶因马尾海战失败被贬,担心受到牵连的他,行事非常低调。到了光绪朝,张人骏被外放,曾先后在多地担任巡抚,也算是一方大员。鉴于他的表现,在1907年张人骏实授两广总督兼南洋大臣。从客观角度讲,张人骏并不是一个毫无...

肇州县13254765254: 有谁知道明末清初历任两广总督? -
大叔嵇萘普: 明朝两广总督(熊文灿之后的)熊文灿 朱治涧 丁魁楚 朱英 杜永 沈犹龙 刘大夏 王泮清朝 广东总督(兼辖广西,顺治元年至18年) 总督空位(1644年 - 1647年6月15日) 佟养甲(1647年6月15日 - 1651年) 总督空...

肇州县13254765254: 咸丰时期的二广总督 -
大叔嵇萘普: 1、叶名琛(1807年~1859年4月9日),字昆臣,湖北汉阳人,近代著名历史人物,清朝中后期著名疆臣,官至两广总督擢授体仁阁大学士,咸丰二年(1852年)实授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俘,自诩“海上苏武”.人称六不...

肇州县13254765254: 清朝末代官员列表 -
大叔嵇萘普: 就以宣统三年最后时期(辛亥革命以前)来计:奕劻内阁:秘书长:田智枚.顾问大臣有:贝子载振,弼德院院长陆润庠,增祺,陈宝琛,丁振铎,姚锡光,沈云沛,诚勋,清锐,朱祖谋,礼亲王世铎,奎俊,继禄.华世奎:内阁阁丞.赵廷珍...

肇州县13254765254: 林则徐简介林则徐主要成就
大叔嵇萘普: 1、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是清朝...

肇州县13254765254: 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是哪几位官员?除了八位总督,还有一个是谁? -
大叔嵇萘普:[答案] 直隶总督 两广总督 两江总督 湖广总督 闽浙总督 陕甘总督 四川总督 云贵总督东三省总督(前称是奉天将军),正式官衔为总督东三省等处地方兼管三省将军、奉天巡抚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在清末总管奉天、...

肇州县13254765254: 清朝两广总督马佩瑶怎么死的?是被革命党刺杀的吗? -
大叔嵇萘普: 马丕瑶只是广东巡抚,不是两广总督.他是光绪21年病死于任上....

肇州县13254765254: 两广总督是指哪两个地方
大叔嵇萘普: 两广总督就是指广东和广西,明景泰三年首设两广总督,之后虽然经历过不少变化,但是只要是叫成两广总督,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古代,他们管辖的就是广东省和广西省.明清时期,在全国名字中带有广字的省份就只有三个,广东省、广西省、湖广省(今天的湖北及湖南),清代湖广那里单独设有总督,所以现在两广总督只能是管辖广东和广西.

肇州县13254765254: 俩广总督是指什么样的官啊? -
大叔嵇萘普: 清朝设立的官职.统辖广东、广西两省的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尊称为“督宪”、“制台”等,官阶为正二品,但可通过兼兵部尚书衔高配至从一品.与只掌握一省行政事务的巡抚不同,总督兼管数省,同时在政务之外也兼掌军务.此外明清也有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等专管某项政务的总督官职 PS:清朝设有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云贵总督、四川总督、东三省总督和陕甘总督.

肇州县13254765254: 胡沅浦是谁?? -
大叔嵇萘普: 胡沅浦是《乔家大院》里的一个人物,属清朝两广总督.但是历史上没有胡沅浦这么一个人,也有人认为,胡沅浦的原型就是当时的曾国藩,有待商榷.扩展资料: 有人认为,胡沅浦的原型可能是当时的曾国藩: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